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36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七卷 (36)

1. 鉤吻

(《本經》下品)

【釋名】野葛(《本經》)、毒根(《吳普》)、胡蔓草(《圖經》)、斷腸草(《綱目》)、黃藤(《綱目》)、火把花。

弘景曰:言其入口則鉤人喉吻也。或言:吻當作挽字,牽挽人腸而絕之也。

時珍曰:此草雖名野葛,非葛根之野者也。或作冶葛。王充《論衡》云:冶,地名也,在東南。其說甚通。廣人謂之胡蔓草,亦曰斷腸草。入人畜腹內,即黏腸上,半日則黑爛,又名爛腸草。滇人謂之火把花,因其花紅而性熱如火也。岳州謂之黃藤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鉤吻生敷高山谷及會稽東野。折之青煙出者,名固活。二月、八月採。

普曰:秦鉤吻一名除辛,生南越山及寒石山,或益州。葉如葛,赤莖大如箭而方,根黃色,正月採之。

恭曰:野葛,生桂州以南,村墟閭巷間皆有。彼人通名鉤吻,亦謂苗為鉤吻,根名野葛。蔓生。其葉如柿。其根新採者,皮白骨黃。宿根似地骨,嫩根如漢防己,皮節斷者良。正與白花藤相類。不深別者,頗亦惑之。新者折之無塵氣。經年以後則有塵起,從骨之細孔中出。今折枸杞根亦然。

《本草》言折之青煙起者名固活為良,亦不達之言也。人誤食其葉者致死,而羊食其苗大肥,物有相伏如此。《博物志》云:鉤吻蔓生,葉似鳧葵,是也。

時珍曰:嵇含《南方草木狀》云:野葛蔓生,葉如羅勒,光而厚,一名胡蔓草。人以雜生蔬中毒人,半日輒死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胡蔓草生邕州、容州之間。叢生。花扁如梔子而稍大,不成朵,色黃白。其葉稍黑。又按《嶺南衛生方》云:胡蔓草葉如茶,其花黃而小。

一葉入口,百竅潰血,人無復生也。時珍又訪之南人云:鉤吻即胡蔓草,今人謂之斷腸草是也。蔓生,葉圓而光。春夏嫩苗毒甚,秋冬枯老稍緩。五、六月開花似櫸柳花,數十朵作穗。生嶺南者花黃;生滇南者花紅,呼為火把花。此數說皆與吳普、蘇恭說相合。陶弘景等別生分辨,並正於下。

【正誤】弘景曰:《五符經》亦言鉤吻是野葛。核事而言,似是兩物。野葛是根,狀如牡丹,所生處亦有毒,飛鳥不得集,今人用合膏服之無嫌。鉤吻別是一物,葉似黃精而莖紫,當心抽花,黃色,初生極類黃精,故人採多惑之,遂致死生之反。或云鉤吻是毛茛,參錯不同,未詳云何?

斅曰:凡使黃精勿用鉤吻,真似黃精,只是葉有毛鉤子二個。黃精,葉似竹葉。又曰:凡使鉤吻,勿用地精,莖苗相同。鉤吻治人身上惡毒瘡,其地精殺人也。

恭曰:鉤吻蔓生,葉如柿。陶言飛鳥不集者,妄也。黃精直生,葉似柳及龍膽草,殊非比類。毛茛,乃有毛石龍芮,與鉤吻何干?

頌曰:江南人說黃精莖苗稍類鉤吻。但鉤吻葉頭極尖而根細,與蘇恭所說不同,恐南北之產異也。

禹錫曰:陶說鉤吻似黃精者,當是。蘇說似柿葉者,別是一物也。又言苗名鉤吻,根名野葛者,亦非通論。

時珍曰:《神農本草》鉤吻,一名野葛,一句已明。《草木狀》又名胡蔓草,顯是藤生。吳普、蘇恭所說正合本文。陶氏以藤生為野葛,又指小草為鉤吻,復疑是毛茛,乃祖雷斅之說。諸家遂無定見,不辨其蔓生、小草,相去遠也。然陶、雷所說亦是一種有毒小草,但不得指為鉤吻爾。

昔天姥對黃帝言:黃精益壽,鉤吻殺人。乃是以二草善惡比對而言。陶氏不審,疑是相似,遂有此說也。余見黃精下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大有毒。普曰:神農:辛;雷公:有毒殺人。

時珍曰:其性大熱。本草毒藥止云有大毒,此獨變文曰大有毒,可見其毒之異常也。之

才曰:半夏為之使,惡黃芩。

【主治】金瘡乳痓,中惡風,咳逆上氣,水腫,殺鬼疰蠱毒(《本經》)。破症積,除腳膝痹痛,四肢拘攣,惡瘡疥蟲,殺鳥獸。搗汁入膏中,不入湯飲(《別錄》)。主喉痹咽塞,聲音變(保升)。

【發明】藏器曰:鉤吻食葉,飲冷水即死,冷水發其毒也。彼土毒死人懸屍樹上,汁滴地上生菌子,收之名菌藥,烈於野葛也。蕹菜搗汁,解野葛毒。取汁滴野葛苗即萎死。南人先食蕹菜,後食野葛,二物相伏,自然無苦。魏武帝啖野葛至尺,先食此菜也。

時珍曰:按李石《續博物志》云:胡蔓草出二廣。廣人負債急,每食此草而死,以誣人。以急水吞即死急,慢水吞死稍緩。或取毒蛇殺之,覆以此草,澆水生菌,為毒藥害人。葛洪《肘後方》云:凡中野葛毒口不可開者。取大竹筒洞節,以頭拄其兩脅及臍中。灌冷水入筒中,數易水。

須臾口開,乃可下藥解之。惟多飲甘草汁、人屎汁;白鴨或白鵝斷頭瀝血,入口中;或羊血灌之。《嶺南衛生方》云:即時取雞卵抱未成雛者,研爛和麻油灌之。吐出毒物乃生,稍遲即死也。

白話文:

[鉤吻]

別名:又稱野葛、毒根、胡蔓草、斷腸草、黃藤、火把花。

名稱由來:有人說它入口會像鉤子一樣鉤住人的喉嚨,也有人認為「吻」字應作「挽」,意指它會牽引人的腸子使其斷絕。

辨別:雖然名字叫野葛,但它並非葛根的野生種,又名冶葛。古代文獻記載冶是東南方的地名,此說可信。廣東人稱之為胡蔓草,也叫斷腸草,誤食後會黏附在腸壁上,半天時間就會腐爛變黑,所以又名爛腸草。雲南人稱之為火把花,是因為它的花呈紅色,性質像火一樣熱烈。岳州則稱之為黃藤。

產地與採集:據記載,鉤吻生長在高山山谷和會稽東部平原。折斷後有青煙冒出的稱為固活,通常在二月和八月採摘。也有說法是生長在南越山區、寒石山或益州一帶,葉子像葛,莖呈紅色,方形且粗如箭桿,根部為黃色,在正月採摘。另外一種說法是,鉤吻生長在廣西南部,村落巷道間到處可見,當地人統稱之為鉤吻,也稱藤蔓為鉤吻,根為野葛。它的莖蔓生,葉子像柿子葉。剛採摘的根,皮是白色的,骨是黃色的,老根像地骨皮,嫩根像漢防己,皮節斷裂的品質最好。它與白花藤很像,不仔細分辨容易混淆。新鮮的折斷後沒有粉塵,存放一年以上就會有粉塵從骨骼的細孔中冒出。現在折斷枸杞根也會出現這種情況。

古籍說折斷後有青煙冒出的固活品質最佳,這是不準確的說法。人誤食其葉會致死,但羊吃了它的嫩枝卻會長得很肥,這就是物性相剋的道理。有文獻記載鉤吻是蔓生的,葉子像鳧葵,這種說法是正確的。

另有文獻說,野葛也是蔓生的,葉子像羅勒,光滑而厚,也叫胡蔓草。人誤食後會中毒死亡。還有的說胡蔓草生長在邕州、容州之間,叢生,花扁平像梔子花但稍大,不成朵,顏色黃白,葉子顏色稍黑。也有記載說,胡蔓草的葉子像茶葉,花小而黃。

據說只要吃一片葉子,全身各處都會出血,人無法存活。我走訪南方人,他們說鉤吻就是胡蔓草,現在也稱斷腸草,是蔓生的,葉子圓而光滑。春夏時嫩苗毒性最強,秋冬枯老時毒性稍減。五六月開花,花像櫸柳花,數十朵呈穗狀。生長在嶺南的,花是黃色的;生長在雲南的,花是紅色的,被稱為火把花。這些說法都與之前的說法相符。之前陶弘景等人的分辨有所不同,這裡加以修正。

糾正誤解:陶弘景說,古籍也說鉤吻就是野葛,但仔細考證,這好像是兩種不同的東西。野葛是根,形狀像牡丹,生長的地方也有毒,鳥類不敢停留,現在人們用它製作藥膏服用並無不妥。鉤吻則是另一種植物,葉子像黃精,莖是紫色的,中心抽生出黃色的花,剛生長時極像黃精,因此人們採摘時容易混淆,導致誤食中毒。還有人說鉤吻是毛茛,各種說法不一,難以確定。

有人說,凡是用黃精時,不要用鉤吻,因為鉤吻很像黃精,只是葉子上有兩個毛鉤。黃精的葉子像竹葉。也有人說,凡是用鉤吻時,不要用地精,因為它們的莖苗很像。鉤吻可以治療人身上的惡毒瘡,但地精則會致人死亡。

有人說,鉤吻是蔓生的,葉子像柿子葉。陶弘景說鳥類不敢停留,是錯誤的說法。黃精則是直立生長,葉子像柳葉或龍膽草,與鉤吻完全不同。毛茛是有毛的石龍芮,與鉤吻毫不相干。

有人說,江南人說黃精的莖苗有點像鉤吻。但是鉤吻的葉頭非常尖,根很細,與之前的說法不同,可能是南北產地的差異。

還有人說,陶弘景說鉤吻像黃精是對的。有人說像柿子葉的,可能是另一種東西。又說苗叫鉤吻,根叫野葛,這種說法也不普遍。

我認為,《神農本草經》說鉤吻又名野葛,已經很清楚。《南方草木狀》又說它叫胡蔓草,顯然是藤生的。之前的說法都與本文相符。陶弘景把藤生的說成野葛,又把小草說成鉤吻,還懷疑它是毛茛,這是承襲了雷斅的說法。所以大家沒有定論,沒有區分清楚蔓生和小草的差別。然而陶弘景和雷斅說的也是一種有毒的小草,只是不能把它們當作鉤吻而已。

以前天姥對黃帝說:「黃精可以延年益壽,鉤吻可以致人死亡。」這是用兩種草的善惡來做對比。陶弘景沒有仔細審查,以為它們很像,才會有此錯誤說法。

性味:味辛,性溫,有劇毒。記載上說,神農認為其味辛,雷公認為它有劇毒,可以殺人。其性大熱,一般藥典只說有大毒,這裡特意說「大有毒」,可見其毒性之強烈。

藥理作用:有半夏可以加強鉤吻的藥效,忌與黃芩同用。

主治:可以治療金瘡(外傷)、乳痓(嬰兒抽搐)、中惡風(突發疾病)、咳嗽氣逆、水腫,以及驅除鬼邪、蠱毒等。還可以破除癓積(腹內腫塊)、緩解腳膝疼痛、四肢抽搐、惡瘡疥癬,殺死鳥獸。搗汁加入藥膏中,不適合內服。還能治療喉嚨腫痛阻塞、聲音嘶啞。

藥理發揮:有人說,吃了鉤吻的葉子,再喝冷水就會立刻死亡,因為冷水會激發毒性。當地人中毒身亡後,會被懸掛在樹上,毒液滴到地上會長出菌類,這種菌類也被稱為菌藥,比野葛的毒性更強烈。蕹菜搗汁可以解野葛的毒。用蕹菜汁滴在野葛苗上,野葛苗就會枯萎。當地人先吃蕹菜,再吃野葛,兩種植物相剋,自然沒有什麼痛苦。曹操曾經吃了一尺長的野葛,就是先吃了蕹菜。

有文獻記載,胡蔓草產於廣東、廣西。廣東人如果欠債急需錢,就會吃這種草自殺,嫁禍他人。如果喝急水吞服,就會立刻死亡,如果慢慢喝水吞服,死亡時間會延後。也有人用毒蛇殺死,再覆蓋上這種草,澆水生出菌類,作為毒藥害人。葛洪的《肘後備急方》說,如果中了野葛毒導致口不能張開,可以用大竹筒去掉竹節,用頭頂住兩脅和肚臍,然後往竹筒中灌冷水,反覆換水,片刻後嘴巴就能張開,然後就可以用藥解毒。解毒方法主要是多喝甘草汁、人糞汁,或者將白鴨或白鵝斷頭後取血直接入口,或者灌羊血。另外,還有記載說,立刻取還未孵化成雞雛的雞蛋,搗爛後和麻油灌服,吐出毒物就能活命,稍微遲一點就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