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18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七卷 (18)

1. 烏頭

(《本經》下品)

【校正】併入《拾遺》獨白草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併入《拾遺》獨角草。

【釋名】烏喙(《本經》,即兩頭尖)、草烏頭(《綱目》)、土附子(《日華》)、奚毒(《本經》)、耿子(《吳普》)。毒公(《吳普》。又名帝秋)、金鴉(《綱目》),苗名茛(音艮)、芨(音及)、堇(音近)、獨白草(《拾遺》)、鴛鴦菊(《綱目》),汁煎名射罔。

普曰:烏頭,形如烏之頭也。有兩歧相合如烏之喙者,名曰烏喙。喙即烏之口也。

白話文:

烏頭,因為形狀像烏鴉的頭,因此得名。烏頭有兩個分叉的地方,合在一起像烏鴉的喙,所以叫做烏喙。喙就是烏鴉的嘴巴。

恭曰:烏喙,即烏頭異名也。此有三歧者,然兩歧者少。若烏頭兩歧名烏喙,則天雄、附子之兩歧者,復何以名之?

白話文:

恭敬地說:烏喙就是烏頭的別名。烏頭有三歧的,但兩歧的很少。如果把烏頭的兩歧稱為烏喙,那麼天雄、附子的兩歧部分,又該如何命名呢?

時珍曰:此即烏頭之野生於他處者,俗謂之草烏頭,亦曰竹節烏頭,出江北者曰淮烏頭,《日華子》所謂土附子者是也。烏喙,即偶生兩歧者,今俗呼為兩頭尖,因形而名,其實乃一物也。附子、天雄之偶生兩歧者,亦謂之烏喙,功亦同於天雄,非此烏頭也。蘇恭不知此義,故反疑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烏頭生長在其他地方的,俗稱草烏頭,也稱為竹節烏頭,產於江北的稱為淮烏頭,《日華子》中提到的土附子就是這個。烏喙,就是偶爾生出兩個分歧的,現在民間俗稱為兩頭尖,是根據形狀來命名的,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同一種東西。附子、天雄偶爾生出兩個分歧的,也稱為烏喙,功效也與天雄相同,並不是這個烏頭。蘇恭不知道這個意思,所以反而懷疑它。

草烏頭取汁,曬為毒藥,射禽獸,故有射罔之稱。《後魏書》言:遼東塞外秋收烏頭為毒藥射禽獸,陳藏器所引《續漢五行志》,言西國生獨白草,煎為藥,敷箭射人即死者,皆此烏頭,非川烏頭也。

白話文:

草烏頭的汁液曬乾後可作毒藥,用於射殺禽獸,因此有「射罔」之稱。《後魏書》記載:遼東塞外的人在秋天收穫烏頭,用來做毒藥射殺禽獸。陳藏器所引用的《續漢五行志》記載,西方有一種叫做「獨白草」的植物,煎煮後做成藥物,塗抹在箭上射人,箭中的人立即就會死亡,這些都是烏頭,而不是川烏頭。

《菊譜》云:鴛鴦菊,即烏喙苗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烏頭、烏喙生朗陵山谷。正月、二月採,陰乾。長三寸以上者為天雄。

普曰:正月始生,葉厚,莖方中空,葉四四相當,與蒿相似。

白話文:

《菊譜》上說:鴛鴦菊,就是烏喙苗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烏頭、烏喙生長在朗陵的山谷中。在正月、二月採收,曬乾在陰涼處。長度超過三寸以上的稱為天雄。

普說:正月時開始生長,葉子厚實,莖部是方形中空,葉子四片相對生長,與蒿草相似。

弘景曰:今採用四月,亦以八月採。搗笮莖汁,日煎為射罔。獵人以敷箭,射禽獸十步即倒,中人亦死,宜速解之。朗陵屬汝南郡。

大明曰:土附子(生),去皮,搗,濾汁澄清,旋添曬乾取膏,名為射罔,以作毒箭。

白話文:

洪景說:現在採用四月採摘,八月也採摘。將莖搗碎榨汁,每天煎製成藥膏。獵人用它塗抹在箭上,射中禽獸,十步之內就會倒下;射中人也會死亡,應及時為其解毒。朗陵屬於汝南郡。

時珍曰:處處有之,根、苗、花、實並與川烏頭相同,但此係野生,又無釀造之法,其根外黑內白,皺而枯燥為異爾,然毒則甚焉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言:雀芋狀如雀頭,置乾地反濕,濕地反干,飛鳥觸之墮,走獸遇之僵。似亦草烏之類,而毒更甚也。又言:建寧郡烏勾山有牧靡草,鳥鵲誤食烏喙中毒,必急食此草以解之。牧靡不知何藥也?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血烏頭處處都有,根莖、花卉和果實都與川烏頭相同,但它是野生植物,也沒有經過人工種植和加工的方法,它的根外部是黑色,裡面是白色,並且皺縮乾燥,這一點與川烏頭不同,但是它的毒性卻更強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中說:血烏頭的形狀像麻雀的頭,放在乾地上它會反過來變濕,放在濕地上它會反過來變乾,飛鳥碰觸到它就會墜落,走獸遇到它就會僵硬。它似乎也是草烏類,但毒性更強。又說:建寧郡的烏勾山有一種牧靡草,鳥鵲誤食烏喙中毒,一定會急著吃這種草來解毒。牧靡草是什麼藥呢?

【修治】時珍曰:草烏頭或生用,或炮用,或以烏大豆同煮熟,去其毒用。

烏頭

【氣味】辛,溫,有大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,大熱,大毒。

普曰:神農、雷公、桐君、黃帝:甘,有毒。權曰:苦、辛,大熱,有大毒。

大明曰:味薟、辛,熱,有毒。

白話文:

修治

時珍說:生烏頭也可以用,炮製後也可以用,也可以和烏大豆一起煮熟去除毒性後使用。

烏頭

氣味 辛、溫,有劇毒。《別錄》說:甘,大熱,大毒。

普濟方說:神農、雷公、桐君、黃帝:甘,有毒。權德輿說:苦、辛,大熱,有大毒。

大明本草說:味道微苦、辛,熱,有毒。

之才曰:莽草、遠志為之使。反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。惡藜蘆。

白話文:

之才說:莽草、遠志是各類藥物的嚮導。反感半夏、栝蔞、貝母、白蘞、白芨。討厭藜蘆。

時珍曰:伏丹砂、砒石。忌豉汁。畏飴糖、黑豆、冷水,能解其毒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伏丹砂、砒石。忌諱豆瓣醬汁。害怕糖果、黑豆、冷水,這些東西能解它的毒。

【主治】中風惡風,洗洗出汗,除寒濕痹,咳逆上氣,破積聚寒熱,其汁煎之名射罔,殺禽獸(《本經》)。消胸上痰冷,食不下,心腹冷疾,臍間痛,肩胛痛,不可俯仰,目中痛,不可久視。又墮胎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中風畏寒怕風,洗後出汗,可去除寒濕痺症,治療咳嗽逆氣、上氣不接下氣,化解積聚的寒熱,其汁液煎成藥液名為「射罔」,可殺死禽獸(《本經》)。消散胸中的痰飲、寒涼,不能飲食,心腹疼痛、寒冷,臍間疼痛,肩胛疼痛,不能俯仰,眼睛疼痛、不能久視。此外,墮胎(《別錄》)。

主惡風憎寒,冷痰包心,腸腹㽲痛,痃癖氣塊,齒痛,益陽事,強志(甄權)。治頭風喉痹,癰腫疔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  1. 主惡風憎寒,冷痰包心,腸腹痛,痃癖氣塊,齒痛,益陽事,強志:(甄權)

針對惡風怕冷、寒痰鬱結於胸腔,腸腹絞痛、痃癖氣塊,牙齒疼痛的症狀,以及需要增強陽氣、增強意志力的情況。

  1. 治頭風喉痹,癰腫疔毒:(時珍)

針對頭部疼痛、喉嚨腫痛,以及癰腫、疔毒等症狀。

烏喙(一名兩頭尖)

【氣味】辛,微溫,有大毒。

普曰:神農、雷公、桐君、黃帝:有毒。

權曰:苦、辛,大熱。畏惡同烏頭。

白話文:

2. 治頭風喉痹、癰腫疔毒:

針對頭部疼痛、喉嚨腫痛,以及癰腫、疔毒等症狀。(李時珍)

烏喙(別名:兩頭尖)

【藥性氣味】辛辣,微溫,有劇毒。

普濟本事方、雷公炮炙論、桐君採擷藥錄、黃帝內經:有毒。

權輿子:苦、辛,大熱。禁忌與烏頭相同。

【主治】風濕,丈夫腎濕陰囊癢,寒熱歷節,掣引腰痛,不能行步,癰腫膿結。又墮胎(《別錄》)。男子腎氣衰弱,陰汗,瘰癧歲月不消(甄權)。主大風頑痹(時珍)。

射罔

【氣味】苦,有大毒。之才曰:溫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風濕症、丈夫腎虛、陰囊瘙癢、寒熱交替、抽搐疼痛 腰痛、不能行走、腫脹膿結。墮胎(《別錄》)。男子腎氣衰弱,陰汗,瘰癧久治不愈(甄權)。主治大風頑固的痺病(李時珍)。

**氣味:**苦味,有強烈的毒性。

**屬性:**溫熱

大明曰:人中射罔毒,以甘草、藍汁、小豆葉、浮萍,冷水、薺苨,皆可一味御之。

白話文:

大明說:人中箭射有毒,可用甘草、藍色汁液、小豆葉、浮萍、冷水、薺菜,其中一種就可以治療。

【主治】屍疰症堅,及頭中風痹痛(《別錄》)。瘻瘡瘡根,結核瘰癧、毒腫及蛇咬。先取塗肉四畔,漸漸近瘡,習習逐病至骨。瘡有熱膿及黃水,塗之;若無膿水,有生血,及新傷破,即不可塗,立殺人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病症】屍體引起的疾病 症狀堅硬,以及頭部中風引起的麻痺疼痛。(根據《別錄》記載)膿瘡的根部,結核瘰癧,毒瘡腫脹以及蛇咬傷。最開始塗抹在肉的周圍,逐漸靠近瘡口,逐漸把病症引導到骨頭上。瘡口有熱膿和黃水,可以塗抹;如果沒有膿水,有生血和新傷口破損的,則不能塗抹,會立即殺人。(根據《藏器》記載)

【發明】時珍曰:草烏頭、射罔,乃至毒之藥。非若川烏頭、附子,人所栽種,加以釀製,殺其毒性之比。自非風頑急疾,不可輕投。甄權《藥性論》言其益陽事,治男子腎氣衰弱者,未可遽然也。

白話文:

【解說】李時珍說:草烏頭、射罔,都是劇毒的藥物。不像川烏頭、附子,人們種植後,經過加工,來殺滅毒性。如果不是風濕頑固、急重疾病,不能輕易服用。甄權《藥性論》說它能增強陽氣,治療男子腎氣衰弱,也不能倉促使用。

此類止能搜風勝濕,開頑痰,治頑瘡,以毒攻毒而已,豈有川烏頭、附子補右腎命門之功哉?吾蘄郝知府自負知醫,因病風癬,服草烏頭、木鱉子藥過多,甫入腹而麻痹,遂至不救,可不慎乎?

白話文:

這類藥物只能搜風勝濕,化解頑痰,治療頑固的瘡症,以毒攻毒罷了,怎麼可能會起到川烏頭、附子補益右腎命門的作用呢?我說的是蘄州郝知府自恃通曉醫術,因為患了風癬,服用了草烏頭、木鱉子藥過量,剛服下就出現麻痹的情況,最終導致不治身亡,難道不值得警惕嗎?

機曰:烏喙形如烏嘴,其氣鋒銳。宜其通經絡,利關節,尋蹊達徑,而直抵病所。煎為射罔,能殺禽獸。非氣之鋒銳捷利,能如是乎?

白話文:

機氏說:烏喙草的形狀就像烏鴉的嘴,它的藥氣鋒利銳利。所以它適合疏通經絡,有利於關節,尋找蹊徑,直接到達病竈。煎成射罔,能射殺禽獸。如果不是藥氣鋒利迅捷,能有這樣的效果嗎?

楊清叟曰:凡風寒濕痹,骨內冷痛,及損傷入骨,年久發痛,或一切陰疽腫毒。並宜草烏頭、南星等分,少加肉桂為末,薑汁熱酒調塗。未破者能內消,久潰者能去黑爛。二藥性味辛烈,能破惡塊,逐寒熱,遇冷即消,遇熱即潰。

【附方】舊四,新四十八。

白話文:

楊清叟說:凡是風寒濕痹,骨頭內疼痛,以及外傷造成骨頭損傷,多年後發作疼痛,或是一切陰疽腫毒。都適合將草烏頭、南星等分,加入少量肉桂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熱酒調和後塗抹患處。沒有破損的能夠消散於內,長期潰爛的能夠去除黑色腐爛的部位。這兩種藥的性味辛辣強烈,能夠打破惡塊,祛除寒熱之氣,遇到冷氣就能消散,遇到熱氣就能潰爛。

【附方】古代:舊四,新四十八。 現代:附有四個古代方劑,四十八個新方劑。

陰毒傷寒:生草烏頭為末,以蔥頭蘸藥納穀道中,名提盆散。(王海藏《陰證略例》)二便不通:即上方,名霹靂箭。

白話文:

陰毒傷寒:將生草烏頭研磨成粉末,用蔥頭蘸取藥粉,塞入肛門中,這個方法稱為「提盆散」。(出自《陰證略例》)

二便不通: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,這個方法稱為「霹靂箭」。

中風癱瘓,手足顫掉,言語蹇澀:左經丸:用草烏頭(炮去皮)四兩,川烏頭(炮去皮)二兩,乳香、沒藥各一兩(為末),生烏豆一升(以斑蝥三七個,去頭翅,同煮,豆熟去蝥,取豆焙乾為末)。和勻,以醋麵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下。(《簡易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中風癱瘓、手足顫抖、言語困難:

左經丸:

  1. 草烏頭(炮製後去除外皮)四兩

  2. 川烏頭(炮製後去除外皮)二兩

  3. 乳香、沒藥各一兩(研磨成粉末)

  4. 生烏豆一升(與斑蝥三七個、去頭、去翅一起煮,豆煮熟後取出斑蝥,將豆焙乾研磨成粉末)

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,用醋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

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酒送服。(《簡易方》)

癱瘓頑風,骨節疼痛,下元虛冷,諸風痔漏下血,一切風瘡:草烏頭、川烏頭、兩頭尖各三錢,硫黃、麝香、丁香各一錢,木鱉子五個。為末。以熟蘄艾揉軟,合成一處,用草紙包裹,燒熏病處。名雷丸。(孫天仁《集效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癱瘓的頑固風疾病、骨節疼痛、下元虛寒、各種風導致痔漏出血、一切風瘡:草烏頭、川烏頭、兩頭尖各三錢,硫黃、麝香、丁香各一錢,木鱉子五個。研磨成粉末。用熟艾草揉軟,混合在一起,用草紙包起來,燒熱後燻蒸患處。此方取名為雷丸。(出自孫天仁的《集效方》)

諸風不遂:宋氏《集驗方》:用生草烏頭、晚蠶砂等分,為末。取生地龍搗和,入少醋,糊丸梧子大。每服四、五丸,白湯下,甚妙。勿多服,恐麻人。名鄂渚小金丹。《經驗濟世方》:用草烏頭四兩(去皮),大豆半升,鹽一兩。同以沙瓶煮三伏時,去豆,將烏頭入木臼搗三百杵,作餅焙乾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空心鹽湯下十丸。名至寶丹。

白話文:

諸風不遂:

  1. 宋氏《集驗方》:
  • 生草烏頭、晚蠶砂等分,研成細末。
  • 取生地龍搗碎,加入少許醋,混合研末的草烏頭和晚蠶砂,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劑。
  • 每服四、五丸,以白開水送服。
  • 此方甚妙,但切勿服用過多,以免引起麻醉中毒。
  • 名為「鄂渚小金丹」。
  1. 《經驗濟世方》:
  • 草烏頭四兩(去皮)、大豆半升、鹽一兩。
  • 將草烏頭、大豆、鹽一起放入沙瓶中煮至三伏天。
  • 去除大豆,將草烏頭放入木臼中搗三百次,製成餅狀,焙乾後研成細末。
  • 用酒糊丸成梧子大小的丸劑。
  • 每空腹時,以鹽湯送服十丸。
  • 此方名為「至寶丹」。

一切頑風:神應丹:用生草烏頭、生天麻各(洗)等分,擂爛絞汁傾盆中。砌一小坑,其下燒火,將盆放坑上。每日用竹片攪一次,夜則露之。曬至成膏,作成小鋌子。每一鋌分作三服,用蔥、薑自然汁和好酒熱服。(《乾坤秘韞》)

白話文:

神應丹,可以治療一切頑固的不爽風疾。

做法是:取生草烏頭、生天麻各等分,洗淨後搗爛,絞汁倒入盆中。然後在盆子下面砌一個小坑,生火加熱,將盆子放在坑上。每天用竹片攪拌一次,晚上則讓它露在外面。曬到成膏狀後,做成小塊。每一塊分作三劑,用蔥、薑的汁液和好酒調勻,熱服。

一切風證:不問頭風痛風,黃鴉吊腳風痹:生淮烏頭一斤,生川烏頭一枚,生附子一枚,併為末。蔥一斤,薑一斤,擂如泥,和作餅子,以草鋪盤內,加楮葉於上,安餅於葉上,又鋪草葉蓋之,待出汗黃一日夜,乃曬之,舂為末,以生薑取汁煮麵糊和丸梧子大。初服三十丸,日二服。服後身痹汗出即愈。避風。(《乾坤秘韞》)

白話文:

所有的風證:不論是頭痛、痛風、黃鴉吊腳風痹:生淮烏頭一斤,生川烏頭一枚,生附子一枚,一起磨成粉末。蔥一斤,薑一斤,搗成泥,和成麵餅,用草鋪盤內,加上楮葉,把麵餅放在葉子上,再鋪草葉蓋上,等出完汗變黃一天一夜,然後曬乾,搗成粉末,用生薑汁煮麵糊和丸成梧桐子一樣大。剛開始服用三十丸,每天服用兩次。服用後身體發汗出汗,即可痊癒。避風。(《乾坤祕韞》)

破傷風病:《壽域方》:用草烏頭為末,每以一、二分溫酒服之,出汗。《儒門事親》方:用草烏尖、白芷,並生研末。每服半錢,冷酒一盞,入蔥白一根,同煎服。少頃以蔥白熱粥投之,汗出立愈。年久麻痹,或歷節走氣,疼痛不仁,

白話文:

破傷風:

  1. 《壽域方》:將草烏頭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到二分,用溫酒送服,直到出汗。

  2. 《儒門事親》方:將草烏頭尖和白芷一起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冷酒一盞,加入一根蔥白,一起煎煮服用。過一會兒,用蔥白熱粥送服,出汗後立馬痊癒。

年久麻痹,或歷節走氣,疼痛麻木不仁:

  1. 將麝香和紅花一起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或溫黃酒送服,直到出汗為止。

  2. 將川烏頭、草烏頭和白芷一起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送服,直到出汗為止。

  3. 將乳香、沒藥和血竭一起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送服,直到出汗為止。

  4. 將乾薑、細辛和桂枝一起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送服,直到出汗為止。

不拘男女:神授散:用草烏頭半斤,去皮為末。以袋一個,盛豆腐半袋,入烏末在內,再將豆腐填滿壓干,入鍋中煮一夜,其藥即堅如石,取出曬乾為末,每服五分。冷風濕氣,以生薑湯下;麻木不仁,以蔥白湯下之。(《活人心統》)

白話文:

不論男女,這種神授散的製法是:以半斤草烏頭,去除表面皮層,搗碎至粉末狀。以一個布袋裝入半袋豆腐,將烏頭末放入布袋後,再填入豆腐將布袋填滿後壓乾水分,放入鍋中煮一整夜,這藥就會像石頭般堅硬,取出曬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分。如果是治療受到冷風濕氣所引起的疾病,以生薑湯送服;若是治療麻木不仁的症狀,以蔥白湯送服即可。(《活人心統》)

風濕痹木:黑神丸:草烏頭(連皮生研)、五靈脂等分,為末,六月六日滴水丸彈子大。四十歲以下分六服,病甚一丸作二服,薄荷湯化下,覺微麻為度。(《本事方》)

白話文:

風濕痹症引起的肢體僵硬疼痛:黑神丸:草烏頭(連同外皮生的研碎)、五靈脂等分,研成細末,在六月六日用滴水丸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。四十歲以下的人分成六次服完,病情嚴重者一丸分成兩次服用。用薄荷湯送服,服用後感到肢體微微發麻為宜。(出自《本事方》)

風濕走痛:黑弩箭丸:用兩頭尖、五靈脂各一兩,乳香、沒藥、當歸各三錢,為末,醋糊丸梧子大。每服十丸至三十丸,臨臥溫酒下。忌油膩、濕面。孕婦勿服。(《瑞竹堂方》)

腰腳冷痛:烏頭三個,去皮臍,研末,醋調貼,須臾痛止。(《十便良方》)

白話文:

風濕疼痛:

黑弩箭丸

  • 材料:
  • 兩頭尖:一兩
  • 五靈脂:一兩
  • 乳香:三錢
  • 沒藥:三錢
  • 當歸:三錢
  • 製法:
  • 將上述材料研成細末,用醋糊成梧子大小的丸劑。
  • 服用方法:
  • 每次服用十丸至三十丸,於睡前以溫酒送服。
  • 禁忌:
  • 忌食油膩食物、濕面。
  • 孕婦不宜服用。 (出自《瑞竹堂方》)

烏頭三顆,去掉外皮和肚臍,研磨成粉,用醋調和敷貼在患處,不久後疼痛就會停止。(出自《十便良方》)

膝風作痛:草烏、細辛、防風等分,為末,摻靴襪中,及安護膝內,能除風濕健步。(《扶壽方》)。遠行腳腫:草烏、細辛、防風等分,為末,摻鞋底內。如草鞋,以水微濕摻之。用之可行千里,甚妙。(《經驗》)腳氣掣痛,或胯間有核:生草烏頭、大黃、木鱉子作末,薑汁煎茶調貼之。又法:草烏一味為末,以薑汁或酒糟同搗貼之。(《永類方》)

白話文:

膝蓋因風濕而疼痛:將草烏、細辛、防風等分量研成細末,再摻到鞋襪中,或者護膝內,能除風濕,使走路輕鬆。(《扶壽方》)

出門遠行造成腳腫脹:將草烏、細辛、防風等分量研成細末,再摻到鞋底內。若是草鞋,可以用水稍微弄濕後再摻入藥末。使用後可以走千里路,非常有效。(《經驗》)

腳氣病引起疼痛,或胯間有硬塊:將生草烏頭、大黃、木鱉子研成細末,用薑汁煮茶調和後敷貼於患處。另一種方法是:單獨使用草烏研成細末,以薑汁或酒糟一起搗爛後敷貼於患處。(《永類方》)

濕滯足腫,早輕晚重:用草烏頭一兩(以生薑一兩同研,交感一宿),蒼朮一兩(以蔥白一兩同研,交感一宿)。各焙乾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酒下。(艾元英《如宜方》)

白話文:

腳部因濕氣阻塞而浮腫,早起症狀較輕,晚上加重。

藥方:生草烏頭一兩(和生薑一兩研磨,浸泡一晚),蒼朮一兩(和蔥白一兩研磨,浸泡一晚)。

各藥材烘乾後磨成粉末,用酒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酒送服。(引自艾元英《如宜方》)

除風去濕,治脾胃虛弱,久積冷氣,飲食減少:用草烏頭一斤,蒼朮二斤,以去白陳皮半斤,生甘草,四兩,黑豆三升,水一石,同煮乾,只揀烏、術曬焙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,焙乾收之。每空心溫酒下二、三十丸,覺麻即漸減之。名烏術丸。(《集簡方》)

白話文:

消除風邪濕氣,治療脾胃虛弱、久積寒氣、飲食減少:使用草烏頭一斤,蒼朮二斤,去掉白皮的陳皮半斤,生甘草四兩,黑豆三升,水一石,一起煮乾,只挑出烏頭和蒼朮曬乾烘焙成粉末,用酒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烘焙乾燥收好。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二、三十丸,感覺麻木就逐漸減少服用數量。藥名為烏術丸。(《集簡方》)

偏正頭風:草烏頭四兩,川芎藭四兩,蒼朮半斤,生薑四兩,連須生蔥一把,搗爛,同入瓷瓶封固埋土中。春五、夏三、秋五、冬七日,取出曬乾。揀去蔥、薑,為末,醋麵糊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九丸,臨臥溫酒下,立效。(戴古渝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偏正頭風:草烏頭四兩,川芎藭四兩,蒼朮半斤,生薑四兩,連須生蔥一把,搗爛,一同放入瓷瓶中並密封起來埋入土中。春、秋各五天、夏天三天、冬天七天後,取出曬乾。把蔥和薑挑出來,研磨成粉末,用醋麵糊和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九粒,睡前溫酒送服,立竿見影。(戴古渝《經驗方》)

久患頭風:草烏頭尖(生用)一分,赤小豆三十五粒,麝香一字。為末。

每服半錢,薄荷湯冷服。更隨左右搐鼻。(《指南方》)

白話文:

長期患有頭痛:生草烏頭尖一分,赤小豆三十五粒,麝香一字。研磨成細粉末。

每次服用半錢,用薄荷湯冷服。另外,可以將藥粉吹入雙側鼻孔。(出自:《指南方》)

風痰頭痛,體虛傷風,停聚痰飲,上厥頭痛,或偏或正:草烏頭(炮去皮尖)半兩,川烏頭(生去皮尖)一兩,藿香半兩,乳香三皂子大,為末。每服二錢,薄荷薑湯下,食後服。(陳言《三因方》)女人頭痛血風證:草烏頭、梔子等分,為末。自然蔥汁,隨左右調塗太陽及額上,勿過眼。避風。(《濟生方》)

白話文:

風痰頭痛:身體虛弱,受了風寒,痰液積聚,上攻頭部,引起頭痛,有的偏向一邊,有的在正中間:烏頭(炮製後去皮尖)半兩,川烏頭(生用,去皮尖)一兩,藿香半兩,乳香三皁子大,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薄荷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(陳言《三因方》)

女人頭痛,血風證:烏頭、梔子等分,研成細末。用蔥汁調勻,分別塗抹太陽穴和額頭,不要塗到眼睛裡。避風。(《濟生方》)

腦泄臭穢:草烏(去皮)半兩,蒼朮一兩,川芎二兩,並生研末,麵糊丸綠豆大。每服十丸,茶下。忌一切熱物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腦膿瘍導致流出腥臭的膿液:草烏(去皮)半兩,蒼朮一兩,川芎二兩,都生磨成粉末,用麵糊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十粒,用茶送服。忌食一切熱性食物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耳鳴耳癢,如流水及風聲,不治成聾:用生烏頭掘得,乘濕削如棗核大,塞之。日易二次,不過三日愈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耳鳴、耳癢,就像流水和風聲,不治療會變聾:使用新鮮的烏頭挖出來,趁它濕潤時,削成棗核大小,塞入耳中。每天更換二次,不超過三天就會痊癒。(《千金方》)

喉痹口噤不開,欲死:草烏頭、皂莢等分,為末,入麝香少許。擦牙並搐鼻內,牙關自開也。《濟生方》:用草烏尖、石膽等分,為末。每用一錢,醋煮皂莢汁,調稀掃入腫上,流涎數次,其毒即破也。虛壅口瘡,滿口連舌者:草烏一個,南星一個,生薑一大塊,為末,睡時以醋調塗手心、足心。或以草烏頭、吳茱萸等分,為末。

白話文:

  • 喉嚨腫痛且嘴巴張不開,嚴重者可能會死亡:取草烏頭、皁莢等量的藥材,搗成藥末,並加入少量的麝香。將藥末擦在牙齒上,並將藥末吹入鼻腔內,嘴巴就可以張開。

  • 《濟生方》中記載:取草烏尖、石膽等量的藥材,搗成藥末。每次取一錢的藥末,用醋煮皁莢汁,調成稀糊狀塗抹在腫脹處。塗抹後會流出口水,腫脹就會消退。

  • 虛火引起的口腔潰瘍,潰瘍布滿口腔和舌頭:取草烏頭一個、南星一個,生薑一大塊,搗成藥末。睡覺時,用醋調和藥末塗抹在手心和足心上。

  • 或者取草烏頭、吳茱萸等量的藥材,搗成藥末。

蜜調塗足心。(《本事方》)疳蝕口鼻,穿透者:草烏頭(燒灰)、入麝香等分,為末貼之。風蟲牙痛:草烏(炒黑)一兩,細辛一錢,為末揩之,吐出涎。一方:草烏、食鹽同炒黑,摻之。(《海上方》)寒氣心疝,三十年者:射罔、食茱萸等分,為末,蜜丸麻子大。每酒下二丸,日三服。

劉國英所秘之方。(《範汪東陽方》)

白話文:

  1. 用蜂蜜調敷腳掌心。(《本事方》)

  2. 口鼻生瘡,穿蝕的:草烏頭(燒成灰)、麝香等分,研末敷上。

  3. 風蟲牙痛:草烏(炒黑)一兩,細辛一錢,研末揩牙,吐出涎水。

  4. 另一種方法:草烏、食鹽同炒至黑色,敷牙洞。

  5. 寒氣心絞痛,歷時三十年的:射罔、食茱萸等分,研末,蜜丸如麻子大。每次用酒送服二丸,每日三次。

繁體中文:

劉國英所祕之方

劉國英的祕方

寒瘧積瘧:巴豆一枚(去心皮),射罔如巴豆大,大棗(去皮)一枚,搗成丸梧子大。清旦、先發時,各服一丸,白湯下。(《肘後方》)

白話文:

寒瘧、積瘧:巴豆一粒(去除心皮),射罔與巴豆一樣大,大棗(去皮)一粒,搗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在天亮時,在瘧疾發作之前,服用一粒丸藥,用白開水送服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
脾寒厥瘧,先寒後熱,名寒瘧;但寒不熱,面色黑者,名厥瘧;寒多熱少,面黃腹痛,名脾瘧,三者並宜服此。賈耘老用之二十年,累試有效:不蛀草烏頭削去皮,沸湯泡二七度,以盞蓋良久,切焙研,稀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薑十片,棗三枚,蔥三根,煎湯清早服,以棗壓之。如人行十里許,再一服。絕勿飲湯,便不發也。(蘇東坡《良方》)

白話文:

脾臟受寒引起寒瘧,先是寒顫,之後發熱,稱為寒瘧。如果只有寒顫沒有發熱,面色發黑,則稱為厥瘧。寒顫較多,發熱較少,而且面黃、腹痛,則稱為脾瘧。這三種情況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劑。

賈耘老服用這個方劑二十年,試驗過很多次,都非常有效:

不蛀草烏頭削去外皮,用沸水浸泡兩三次,用杯蓋蓋住浸泡很長時間,然後切碎烘乾研磨成粉末,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糊狀丸劑。

每次服用三十丸,搭配十片薑、三顆棗、三根蔥,煎成藥湯,在清晨服用,然後用棗壓住藥丸。如果走十里路左右,再服用一次。

絕不要喝煎藥的湯汁,這樣就不會發病了。(蘇東坡《良方》)

腹中癥結,害妨飲食,羸瘦:射罔二兩,椒三百粒,搗末,雞子白和丸麻子大。每服一丸,漸至三丸,以愈為度。(《肘後方》)

白話文:

腹部有積聚,妨礙飲食,導致消瘦,可以服用這方子:射罔二兩,花椒三百粒,搗成細末,用雞蛋白和在一起,丸成麻子大小。每次服一丸,逐漸增加到三丸,直到痊癒為止。(《肘後方》)

水泄寒痢:大草烏一兩,以一半生研,一半燒灰,醋糊和丸綠豆大。每服七丸,井華水下。忌生、冷、魚、肉。(《十便良方》)泄痢注下:三神丸:治清濁不分,泄瀉注下,或赤或白,腹臍刺痛,裡急後重:用草烏頭三個(去皮尖)。以一個火炮,一個醋煮,一個燒灰,為末,醋糊丸綠豆大。

白話文:

水瀉寒痢:使用一兩的大草烏,一半研成生藥,一半燒成灰,用醋和成糊丸,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七丸,用井水送服。忌口生、冷、魚、肉。(出自《十便良方》)泄痢注下:三神丸:治療清濁不分,泄瀉注下,無論是赤色或白色,腹臍刺痛,裡急後重:使用三個草烏頭(去除皮和尖)。一個用火炮製,一個用醋煮,一個燒成灰,研成細末,用醋和成糊丸,綠豆大小。

每服二十丸,水瀉流水下;赤痢,甘草湯下;白痢薑湯下。忌魚腥、生、冷。(《和劑局方》)結陰下血腹痛:草烏頭(蛤粉炒,去皮臍切)一兩,茴香(炒)三兩。每用三錢,水一盞,入鹽少許,煎八分,去滓,露一夜,五更冷服。(《聖濟錄》)老人遺尿,不知出者:。

草烏頭一兩,童便浸七日,去皮,同鹽炒為末,酒糊丸綠豆大。每服二十丸,鹽湯下。(《普濟》)

白話文:

(一) 每次服用二十丸,水瀉直接用水吞服;赤痢,用甘草湯送服;白痢用薑湯送服。忌食魚腥、生冷食物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
(二)治療結陰下血腹痛。方用:草烏頭(用蛤粉炒一炒,去掉皮和臍蓋,分成片)一兩,茴香(炒過)三兩。每次用三錢,加水一碗,放少許鹽,煎至八分,去渣,放一夜,在天亮前服用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(三) 老人小便失禁,不自覺地流出:內服牛膝五錢,女貞子三錢,覆盆子三錢,菟絲子三錢,石蓮子五錢。每日一劑,水煎服,早晚各一次。(出自《醫學入門》)

草烏頭一兩,用童便浸泡七天,去掉外皮,和鹽一起炒成粉末狀,用酒糊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顆,用鹽水送服。(《普濟方》)

內痔不出:草烏為末,津調點肛門內,痔即反出,乃用枯痔藥點之。(《外科集驗方》)

白話文:

內痔沒有脫出:將草烏研成細末,用津液調和,點在肛門裡面,痔瘡就會脫出,然後用枯痔藥點治。(《外科集驗方》)

疔毒初起:草烏頭七個,川烏頭三個,杏仁九個,飛羅面一兩,為末。無根水調搽,留口以紙蓋之,干則以水潤之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疔瘡毒開始發作時:草烏頭七個,川烏頭三個,杏仁九個,飛羅面一兩,研磨成細粉。用無根水調和塗抹患處,留一個口子,並用紙蓋住。如果變乾了,就用無根水潤濕它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
疔毒惡腫:生烏頭切片,醋熬成膏,攤貼。次日根出。又方:兩頭尖一兩,巴豆四個搗貼。疔自拔出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疔毒惡性潰腫:將烏頭切成薄片,用醋熬成膏狀,敷貼在患處。第二天毒瘡的根部會自行脫落。另外一個方子:將兩頭尖一兩和四個巴豆搗碎後敷貼在患處。這樣疔瘡就會自行拔出了。(《普濟方》)

疔瘡發背:草烏頭(去皮)為末,用蔥白連須和搗,丸豌豆大,以雄黃為衣。每服一丸,先將蔥一根細嚼,以熱酒送下。或有噁心嘔三、四口,用冷水一口止之。即臥,以被厚蓋,汗出為度。亦治頭風。(《乾坤秘韞》)惡毒諸瘡,及發背、疔瘡、便毒等證:二烏膏:用草烏頭、川烏頭,於瓦上以井華水磨汁塗之。如有口,即塗四邊。

白話文:

疔瘡發背:把附子去除皮後搗碎成粉末,再加入連根的蔥白一起搗碎,然後搓成豌豆大小的藥丸,並在藥丸外面裹上一層雄黃。每次服用一丸,先將一根蔥細細咀嚼,然後用熱酒送服。服藥後可能會出現噁心、嘔吐三、四口的情況,這時可以喝一口冷水來止住嘔吐。服藥後立即躺下,用厚被子蓋好,直到出汗為止。此法也適用於治療頭風。(出自《乾坤祕韞》)

惡毒諸瘡,以及發背、疔瘡、便毒等疾病:二烏膏:使用附子和川烏頭,將它們放在瓦片上,用井華水磨成汁液,然後塗在患處。如果有瘡口,則在瘡口的四邊塗抹藥膏。

干再上。亦可單用草烏磨醋塗之。(《永類方》)大風癬瘡,遍身黑色,肌體麻木,痹痛不常:草烏頭一斤,刮洗去皮極淨,攤干。以清油四兩,鹽四兩,同入銚內,炒令深黃色。傾出剩油,只留鹽並藥再炒,令黑煙出為度。取一枚擘破,心內如米一點白者始好,白多再炒。

白話文:

將草烏炒乾並研磨成粉末,也可以單獨使用草烏研磨成粉末,再用醋調和塗抹患處。(《永類方》)治療大風癬瘡,遍身黑色,皮膚麻木,痹痛不定的疾病:草烏頭一斤,刮洗去除外皮至非常乾淨,攤開晾乾。用四兩清油,四兩鹽,一起放入小銚內,炒至呈現深黃色。倒出剩餘的油,只留下鹽和藥,繼續炒,直到冒出黑煙即可。取一枚草烏頭,剖開,如果裡面有一點米粒般大小的白點,就表示炒好了,如果白色的部分很多,則需要繼續炒。

乘熱杵羅為末,醋麵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草烏性毒難制,五七日間,以黑豆煮粥食解其毒。(繼洪《澹寮方》)遍身生瘡,陰囊兩腳尤甚者:草烏一兩(鹽一兩,化水浸一夜,炒赤為末),豬腰子一具(去膜煨熟,竹刀切搗)。醋糊丸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白茅的根搗碎成粉末,用醋和麵粉糊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草烏有毒性,不易控制,服用草烏五到七天後,可用黑豆煮粥來解毒。(出自繼洪的《澹寮方》)遍身生瘡,陰囊和雙腳尤為嚴重的人:草烏一兩(鹽一兩,用水浸泡一夜,炒至發紅變成粉末),豬腰子一個(去除薄膜,蒸熟,用竹刀切碎搗爛)。用醋和麵糊做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

(《澹寮方》)一切諸瘡,未破者:草烏頭為末,入輕粉少許,臘豬油和搽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所有未破的各種瘡:烏頭研末,加入少許輕粉,用臘豬油和在一起塗抹就可以了。

瘰癧初作未破,作寒熱:草烏頭半兩,木鱉子二個,以米醋磨細,入搗爛蔥頭、蚯蚓糞少許,調勻敷上,以紙條貼,令通氣孔,妙。(《醫林正宗》)

白話文:

瘰癧一開始發作還沒破的時候,會產生寒熱症狀。可以用草烏頭半兩、木鱉子兩個,用米醋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搗爛的蔥頭、蚯蚓糞少量,調勻後敷在患處,用紙條貼著,保持通氣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醫林正宗》)

馬汗入瘡腫痛,急療之,遲則毒深:以生烏頭末敷瘡口,良久有黃水出,即愈。(《靈苑方》)

蛇蠍螫人:射罔敷之,頻易,血出愈。(《梅師方》)

中沙蝨毒:射罔敷之佳。(《千金》)

白話文:

馬汗入瘡腫痛,急療之,遲則毒深: 如果馬汗進入傷口,導致腫痛,應立即治療,否則毒素會深入。可以取生烏頭研成細末,敷在傷口上。敷久了會流出黃色的液體,表明即將痊癒。(出自《靈苑方》)

蛇蠍螫人: 可以用射罔敷在傷口上,頻繁更換,待血流出即表示痊癒。(出自《梅師方》)

中沙蝨毒: 用射罔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千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