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16)
草部第十七卷 (16)
1. 天雄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白幕(《本經》)。
時珍曰: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,其形長而不生子,故曰天雄。其長而尖者,謂之天錐,象形也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天雄生少室山谷。二月採根,陰乾。
弘景曰:今採用八月中旬。天雄似附子細而長,乃至三、四寸許。此與烏頭、附子三種,本出建平,故謂之三建。今宜都佷山者最好,謂為西建。錢塘間者謂為東建,氣力小弱,不相似,故曰西冰猶勝東白也。其用灰殺之,時有冰強者,不佳。
恭曰:天雄、附子、烏頭,並以蜀道綿州、龍州出者佳。余處縱有,力弱不相似。陶以三物俱出建平故名之者,非也。烏頭苗名堇,音靳。《爾雅》云:芨,堇草是也。今訛堇為建,遂以建平釋之矣。
承曰:天雄諸說悉備。但始種而不生附子、側子,經年獨長大者是也。蜀人種之,尤忌生此,以為不利,如養蠶而成白僵之意。
時珍曰:天雄有二種:一種是蜀人種附子而生出長者,或種附子而盡變成長者,即如種芋形狀不一之類;一種是他處草烏頭之類,自生成者,故《別錄》注烏喙云:長三寸已上者為天雄是也。入藥須用蜀產曾經釀製者。或云須重一兩半有象眼者乃佳。余見附子下。
【修治】斅曰:宜炮皴去皮尖底用,或陰制如附子法亦得。
大明曰:凡丸散炮去皮用;飲藥即和皮生使甚佳。
時珍曰:熟用一法:每十兩以酒浸七日。
掘土坑,用炭半秤煅赤,去火,以醋二升沃之,候乾,乘熱入天雄在內,小盆合一夜,取出,去臍用之。
【氣味】辛,溫,有大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,大溫。
權曰:大熱。宜乾薑制之。
之才曰:遠志為之使。惡腐婢。忌豉汁。
【主治】大風,寒濕痹,歷節痛,拘攣緩急,破積聚邪氣,金瘡,強筋骨,輕身健行(《本經》)。療頭面風去來疼痛,心腹結積,關節重,不能行步,除骨間痛,長陰氣,強志,令人武勇力作不倦。又墮胎(《別錄》。禹錫曰:按《淮南子》云:天雄雄雞志氣益。注云:取天雄一枚,納雄雞腸中,搗生食之,令人勇)。
治風痰冷痹,軟腳毒風,能止氣喘促急,殺禽蟲毒(甄權)。治一切風,一切氣,助陽道,暖水臟,補腰膝,益精明目,通九竅,利皮膚,調血脈,四肢不遂,下胸膈水,破痃癖癥結,排膿止痛,續骨消瘀血,背脊傴僂,霍亂轉筋,發汗,止陰汗。炮含,治喉痹(大明)。
【發明】宗奭曰:補虛寒須用附子。風家多用天雄,亦取其大者,以其尖角多,熱性不肯就下,故取其敷散也。
元素曰:非天雄不能補上焦之陽虛。
震亨曰:天雄、烏頭,氣壯形偉,可為下部之佐。
時珍曰:烏附、天雄,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,補下所以益上也。若是上焦陽虛,即屬心脾之分,當用參耆,不當用天雄也。且烏附、天雄之尖,皆是向下生者,其氣下行。其臍乃向上生苗之處。寇宗奭言其不肯就下,張元素言其補上焦陽虛,皆是誤認尖為上爾。惟朱震亨以為下部之佐者得之,而未發出此義。
雷斅《炮炙論》序云,咳逆數數,酒服熟雄,謂以天雄炮研酒服一錢也。
【附方】新三。
三建湯,治元陽素虛,寒邪外攻,手足厥冷,大小便滑數,小便白渾,六脈沉微,除固冷,扶元氣,及傷寒陰毒。用烏頭、附子、天雄(並炮裂去皮臍)等分。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二盞,姜十五片,煎八分,溫服。(《肘後方》)
男子失精:天雄三兩(炮),白朮八兩,桂枝六兩,龍骨三兩,為散。每酒服半錢。(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)大風惡癩,三月、四月採天雄、烏頭苗及根,去土勿洗,搗汁,漬細粒黑豆,摩去皮不落者,一夜取出,曬乾又浸,如此七次。初吞三枚,漸加至六七枚。禁房室、豬魚、雞、蒜,犯之即死。
白話文:
[天雄]
釋名
又名白幕。
解釋
李時珍說:天雄是種植附子後長出來或變化而成的,它形狀細長而不長出側生的子株,所以稱為天雄。它長而尖的部分,稱為天錐,是依照其外形來命名的。
產地與採集
古籍記載:天雄生長在少室山的山谷中。在二月採挖根部,然後陰乾。
陶弘景說:現在通常在八月中旬採收。天雄外形像細長的附子,大約長到三、四寸左右。天雄、烏頭、附子這三種藥材,原本都產自建平,所以被稱為「三建」。現在以宜都佷山產的品質最好,稱為「西建」。錢塘一帶產的稱為「東建」,藥效比較弱,品質差異很大,所以說「西建即使是品質較差的,也勝過東建品質好的」。使用前會用灰來處理,有些藥材處理後會變得堅硬,這樣的品質就不好。
陳藏器說:天雄、附子、烏頭,以四川綿州、龍州產的品質最好。其他地方即便有產,藥效也很弱,品質差異很大。陶弘景說這三種藥材都產自建平,所以被稱為「三建」,這是不對的。烏頭的苗名為堇(音同「近」)。《爾雅》記載:芨就是堇草。現在把堇訛傳為建,於是就用建平來解釋了。
張承說:關於天雄的各種說法都齊備了。但關鍵是天雄最初種植的時候,不長出附子或側生的子株,而是經過一年獨自長大。四川人種植天雄,特別忌諱長出附子,認為這樣是不吉利的,就像養蠶變成僵蠶一樣。
李時珍說:天雄有兩種:一種是四川人種植附子時,長出來細長的,或者附子完全轉變成細長的,就像種芋頭形狀各異一樣。另一種是其他地方草烏頭之類的,自然生長的。所以古籍註解烏喙時說:長到三寸以上的就稱為天雄。入藥必須使用四川產的,而且經過炮製的。還有人說,重量在一兩半,而且有像眼睛一樣的紋路的,才是好的。其他相關內容可參考附子的說明。
炮製方法
雷斅說:應該用炮製後去皮、尖端和底部的天雄,或者用類似炮製附子的方法來處理。
李杲說:凡是製成丸劑或散劑的,要炮製後去皮使用;若是煎煮的湯藥,帶皮生用效果更好。
李時珍說:熟用的一種方法:每十兩天雄用酒浸泡七天。
挖一個土坑,用半斤木炭燒紅,取出火,倒入二升醋,等醋乾後,趁熱將天雄放入,用小盆蓋住,放置一夜,取出後去除臍部使用。
藥性與味道
味辛,性溫,有大毒。古籍記載:味甘,性大溫。
權說:性大熱。宜搭配乾薑一同使用來減低毒性。
徐之才說:遠志可以作為天雄的使藥。忌與腐婢同用。忌用豆豉湯送服。
功效與主治
主治大風、寒濕引起的痺痛、關節疼痛、肢體拘攣,可以破除體內積聚的邪氣,治療金瘡,強健筋骨,使身體輕便靈活。《別錄》記載:可以治療頭面部風邪引起的遊走性疼痛、心腹部的積聚、關節沉重、無法行走,可以解除骨頭間的疼痛,增強體內的陰氣,堅定意志,使人勇猛有力,而且可以墮胎。(禹錫說:根據《淮南子》的記載,天雄可以增強雄雞的志氣。注釋說:取一枚天雄,放入雄雞腸中,搗碎生食,可以使人勇猛)。
甄權說:可以治療風痰引起的冷痺、腳軟無力、毒風,能夠止咳喘,殺死禽蟲的毒素。李杲說:可以治療各種風邪,各種氣滯,幫助陽氣,溫暖腎臟,補益腰膝,增強精氣,使眼睛明亮,疏通九竅,有利於皮膚,調和血脈,治療四肢無力,可以排出胸膈的水液,破除癥結,排膿止痛,接續斷骨,消除瘀血,治療背部彎曲、霍亂引起的轉筋、發汗,止陰汗。炮製後含在口中,可以治療咽喉腫痛。
發明與分析
寇宗奭說:補虛寒要用附子。治療風邪多用天雄,也要選用個頭大的,因為它尖角多,熱性不肯向下走,所以取其發散的功效。
張元素說:非天雄不能補上焦的陽虛。
朱震亨說:天雄、烏頭,氣勢強大,形狀雄偉,可以作為下部陽虛的輔助藥。
李時珍說:烏頭、附子、天雄都是補下焦命門陽虛的藥,補下才能益上。如果是上焦陽虛,就屬於心脾的問題,應該用人參、黃耆,不應該用天雄。而且烏頭、附子、天雄的尖端都是向下生長的,它們的氣是往下走的。它們的臍部才是向上長苗的地方。寇宗奭說天雄不肯向下走,張元素說天雄補上焦陽虛,都是錯誤地把尖端當成上方了。只有朱震亨認為天雄是下部陽虛的輔助藥,才是正確的,但沒有闡明這個道理。
雷斅在《炮炙論》的序言中提到,對於咳嗽頻繁的病人,可以用酒送服炮製熟天雄,就是用天雄炮製後研磨,用酒送服一錢。
附方
這裡列出三個方劑:
-
三建湯:治療元陽虛弱、寒邪外侵,導致手腳冰涼、大小便頻繁、小便白濁、脈象沉微,可以用來溫固寒氣、扶助元陽,也用於治療傷寒陰毒。用烏頭、附子、天雄(都炮製裂開,去除皮和臍部)等量混合。將藥材切碎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兩杯,加生薑十五片,煎至剩八分,溫服。
-
男子遺精:用炮製後的天雄三兩、白朮八兩、桂枝六兩、龍骨三兩,研磨成粉。每次用酒送服半錢。
-
治療大風惡癩:在三月、四月採集天雄、烏頭的苗和根,去除泥土,不要清洗,搗碎取汁,浸泡細小的黑豆,搓去黑豆皮不脫落的,浸泡一夜取出,曬乾後再浸泡,如此七次。開始時吞服三枚,逐漸增加到六七枚。服藥期間要禁慾、忌吃豬肉、魚肉、雞肉、大蒜,否則可能會導致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