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23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23)

1. 雄黃

風癢如蟲:成煉雄黃、松脂等分。研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飲下十丸,日三服,百日愈。忌酒肉鹽豉。(《千金方》)

疔瘡惡毒:《千金方》:刺四邊及中心,以雄黃末敷之,神驗。《積德堂方》:用雄黃、蟾酥各五分。為末,蔥、蜜搗丸小米大。以針刺破瘡頂,插入,甚妙。

廣東惡瘡:雄黃一錢半,杏仁三十粒(去皮),輕粉一錢。為末。洗淨,以雄豬膽汁調上,二、三日即愈。百發百中,天下第一方,出武定侯府內。(《積德堂方》)

蛇纏惡瘡:雄黃末,醋調敷之。(《普濟方》)

纏喉風痹:雄黃,磨新汲水一盞服,取吐、下愈。(《續十全方》)

風熱頭痛:用雄黃、乾薑各等分。為末。㗜鼻,左痛㗜右,右痛㗜左。

牙齒蟲痛:雄黃末,和棗肉丸,塞孔中。(《類要》)

走馬牙疳,臭爛出血:雄黃(豆大)七粒。每粒以淮棗(去核)包之,鐵線串,於燈上燒化為末。每以少許摻之,去涎,以愈為度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小兒牙疳:雄黃一錢,銅綠二錢。為末貼之。(陳氏《小兒方》)

疳蟲蝕齒:雄黃、葶藶等分。研末。臘豬膽和,以槐枝點之。(《金匱方》)

耳出臭膿:雄黃、雌黃、硫黃等分。為末,吹之。(《聖濟方》)

臁瘡日久:雄黃二錢,陳艾五錢。青布卷作大捻,燒煙燻之,熱水流出,數次愈。(筆峰《雜興》)

鼻準赤色:雄黃、硫黃五錢,水粉二錢,用頭生乳汁調敷,不過三、五次愈。(《攝生妙用方》)

熏黃

【主治】惡瘡疥癬,殺蟲蝨,和諸藥熏嗽(藏器)。

【附方】新五。小便不通:熏黃末豆許,納孔中,良。(崔氏方)

卅年呷嗽:熏黃、木香、莨菪子等分。為末。羊脂塗青紙上,以末鋪之,竹筒燒煙,吸之。(崔氏方)

咳嗽熏法:熏黃一兩。以蠟紙調卷作筒十枚,燒煙吸咽,取吐止。一日一熏,惟食白粥,七日後以羊肉羹補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水腫上氣,咳嗽腹脹:熏黃一兩,款冬花二分,熟艾一分。以蠟紙鋪艾,灑二末於上,葦管捲成筒,燒煙吸咽三十口則瘥。三日盡一劑,百日斷鹽、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手足甲疽:熏黃、蛇皮等分為末。以泔洗淨,割去甲,入肉處敷之,一頃痛定,神效。(《近效方》)

白話文:

雄黃

皮膚搔癢如蟲蛀:將雄黃和松脂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一日三次,連服一百天即可痊癒。忌酒、肉、鹽、醬。

疔瘡惡毒:刺破疔瘡的四邊和中心,敷上雄黃粉末,效果神奇。也可以將雄黃和蟾酥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蔥和蜂蜜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,用針刺破瘡頂後將藥丸塞入,效果極佳。

廣東惡瘡:將雄黃一錢半、杏仁三十粒(去皮)、輕粉一錢研磨成粉末。洗淨患處後,用雄豬膽汁調勻藥粉敷上,二三日即可痊癒。此方百試百靈,是最好的方子,出自武定侯府。

蛇纏惡瘡:用雄黃粉末,加醋調勻後敷於患處。

纏喉風痹:將雄黃磨碎,用一杯新汲取的水沖服,引吐瀉後即可痊癒。

風熱頭痛:將雄黃和乾薑等量研磨成粉末,鼻子左側疼痛就塞入右側鼻孔,右側疼痛就塞入左側鼻孔。

牙齒蟲痛:將雄黃粉末與棗肉混合做成藥丸,塞入牙齒疼痛處。

走馬牙疳,臭爛出血:取七粒豆大的雄黃,每粒用去核的淮棗包好,用鐵線串起來,在燈火上燒成灰燼。每次取少量藥灰敷於患處,去除涎液,直至痊癒。

小兒牙疳:將雄黃一錢、銅綠二錢研磨成粉末後敷於患處。

疳蟲蝕齒:將雄黃和葶藶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臘豬膽調勻,用槐樹枝點塗於患處。

耳出臭膿:將雄黃、雌黃、硫黃等量研磨成粉末,吹入耳中。

久治不愈的臁瘡:將雄黃二錢、陳艾五錢,用青布捲成粗大的艾條,燃燒後用煙熏患處,直到熱水流出,重複數次即可痊癒。

鼻頭發紅:將雄黃、硫黃五錢,水粉二錢,用母乳調勻後敷於患處,三五次即可痊癒。

熏黃

主治:惡瘡、疥癬,殺蟲蝨,以及配合其他藥物熏治咳嗽。

方劑一:小便不通:將少許熏黃粉末塞入尿道。

方劑二:三十年久咳:將熏黃、木香、莨菪子等量研磨成粉末,塗抹在塗有羊脂的青紙上,用竹筒燃燒後吸入煙氣。

方劑三:咳嗽熏法:將一兩熏黃用蠟紙捲成十個小筒,燃燒後吸入煙氣,引吐止咳。一日一次,只吃白粥,七天後用羊肉羹進補。

方劑四:水腫、上氣、咳嗽、腹脹:將熏黃一兩、款冬花二分、熟艾一分,用蠟紙鋪好艾葉,撒上熏黃和款冬花粉末,用葦管捲成筒,燃燒後吸入煙氣三十口即可見效。三日用完一劑,一百天內忌食鹽、醋。

方劑五:手足甲疽:將熏黃和蛇皮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淘米水洗淨患處,割去指甲,將藥粉敷於患處,很快疼痛就會停止,效果神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