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14)
草部第十七卷 (14)
1. 馬腸根
(宋《圖經》),
頌曰:苦、辛,寒,有毒。主蠱除風。葉:療瘡疥。生秦州。葉似桑。三月採葉,五月、六月採根。
白話文:
馬腸根
這種藥材味苦、辛,性寒,而且有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蠱毒和祛除風邪。它的葉子則可以用來治療瘡和疥癬。這種藥材主要生長在秦州一帶。它的葉子長得像桑葉。一般在三月採集葉子,五月、六月採集根部。
2. 木藜蘆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黃藜蘆(《綱目》)、鹿驪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陶弘景注漏蘆云:一名鹿驪。南人用苗,北人用根。按:鹿驪乃木藜蘆,非漏蘆也。乃樹生,如茱萸樹,高二、三尺,有毒。
時珍曰:鹿驪,俚人呼為黃藜蘆,小樹也。葉如櫻桃葉,狹而長,多皺紋。四月開細黃花。五月結小長子,如小豆大。
【氣味】苦、辛,溫,有毒。
【主治】疥癬、殺蟲(藏器)。
白話文:
[木藜蘆]
別名:又叫黃藜蘆、鹿驪。
產地與外觀:據說陶弘景在注釋漏蘆時提到它又名鹿驪。南方人使用它的莖葉,北方人則使用它的根。但實際上,鹿驪指的是木藜蘆,並非漏蘆。木藜蘆是樹木,生長如茱萸樹,高約二、三尺,有毒性。
李時珍說:鹿驪,當地人稱它為黃藜蘆,是一種小樹。葉子像櫻桃葉,但更狹長,且多皺褶。四月開出細小的黃色花朵。五月結出小而長的果實,大約像小豆那麼大。
性味:味苦、辛,性溫,有毒。
功效:主要用於治療疥瘡、癬病,以及殺滅蟲類。
3. 附子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其母名烏頭。
時珍曰:初種為烏頭,象烏之頭也。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,如子附母也。烏頭如芋魁,附子如芋子,蓋一物也。別有草烏頭、白附子,故俗呼此為黑附子,川烏頭以別之。諸家不分烏頭有川、草兩種,皆混雜註解,今悉正之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附子生犍為山谷及廣漢。冬月採為附子,春月採為烏頭。
弘景曰:烏頭與附子同根。附子八月採,八角者良。烏頭四月採。春時莖初生有腦頭,如烏鳥之頭,故謂之烏頭。有兩歧共蒂,狀如牛角者,名烏喙。取汁煎為射罔。天雄似附子,細而長,乃至三、四寸。側子即附子邊角之大者。並是同根,而《本經》附子出犍為,天雄出少室,烏頭出朗陵,分生三處,當各有所宜也,今則無別矣。
恭曰:天雄、附子、烏頭,並以蜀道綿州、龍州者佳,俱以八月採造。余處雖有造得者,力弱,都不相似。江南來者,全不堪用。大明曰:天雄大而長,少角刺而虛;附子大而短,有角平穩而實。烏喙似天雄,烏頭次於附子,側子小於烏頭,連聚生者名為虎掌,並是天雄一裔,子母之類,氣力乃有殊等,即宿根與嫩者爾。
斅曰:烏頭少有莖苗,身長而烏黑,少有旁尖。烏喙皮上蒼色,有尖頭,大者孕八、九個,周圍底陷,黑如烏鐵。天雄身全矮,無尖,周匝四面有附子,孕十一個,皮蒼色。側子只是附子旁,有小顆如棗核者。木鱉子是喙、附、烏、雄、側中毗患者,不入藥用。保升曰:正者為烏頭;兩歧者為烏喙;細長三、四寸者為天雄;根旁如芋散生者,為附子;旁連生者為側子,五物同出而異名。苗高二尺許,葉似石龍芮及艾。
宗奭曰:五者皆一物,但依大小長短以象而名之爾。
頌曰:五者今並出蜀土,都是一種所產,其種出於龍州。冬至前,先將陸田耕五、七遍,以豬糞糞之,然後布種,逐月耘耔,至次年八月後方成。其苗高三、四尺,莖作四稜,葉如艾,其花紫碧色作穗,其實細小如桑椹狀,黑色。本只種附子一物,至成熟後乃有四物。以長二、三寸者為天雄;割削附子旁尖角為側子,附子之絕小者亦名側子;元種者為烏頭;其餘大小者,皆為附子,以八角者為上。綿州彰明縣多種之,惟赤水一鄉者最佳。
然收採時月與本草不同。謹按:本草冬採為附子,春採為烏頭。《博物志》言:附子、烏頭、天雄一物也,春秋冬夏採之各異。而《廣雅》云:奚毒,附子也。一歲為側子,二年為烏喙,三年為附子,四年為烏頭,五年為天雄。今一年種之,便有此五物。豈今人種蒔之法,用力倍至,故爾繁盛乎?
時珍曰:烏頭有兩種: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,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。春末生子,故曰春採為烏頭。冬則生子已成,故曰冬採為附子。其天雄、烏喙、側子,皆是生子多者,因象命名;若生子少及獨頭者,即無此數物也。其產江左、山南等處者,乃《本經》所列烏頭,今人謂之草烏頭者是也。
故曰其汁煎為射罔。陶弘景不知烏頭有二,以附子之烏頭、注射罔之烏頭,遂致諸家疑貳,而雷斅之說尤不近理。宋人楊天惠著《附子記》甚悉,今撮其要,讀之可不辯而明矣。其說云:綿州乃故廣漢地,領縣八,惟彰明出附子。彰明領鄉二十,惟赤水、廉水、昌明、會昌四鄉產附子,而赤水為多。
每歲以上田熟耕作壟。取種於龍安、龍州、齊歸、木門、青堆、小坪諸處。十一月播種,春月生苗。其莖類野艾而澤,其葉類地麻而厚。其花紫瓣黃蕤,長苞而圓。七月採者,謂之早水,拳縮而小,蓋未長成也。九月採者乃佳。其品凡七,本同而末異。
其初種之小者為烏頭;附烏頭而旁生者為附子;又左右附而偶生者為鬲子;附而長者為天雄;附而尖者為天錐;附而上出者為側子;附而散生者,為漏籃子,皆脈絡連貫,如子附母,而附子以貴,故專附名也。凡種一而子六、七以上,則皆小;種一而子二、三,則稍大;種一而子特生,則特大。
附子之形,以蹲坐正節角少者為上,有節多鼠乳者次之,形不正而傷缺風皺者為下。本草言附子八角者為良,其角為側子之說,甚謬矣。附子之色,以花白者為上,鐵色者次之,青綠者為下。天雄、烏頭、天錐,皆以豐實盈握者為勝。漏籃、側子,則園人以乞役夫,不足數也。
謹按:此記所載漏籃,即雷斅所謂木鱉子,大明所謂虎掌者也。其鬲子,即烏喙也。天錐,即天雄之類,醫方亦無此名,功用當相同爾。
【修治】保升曰:附子、烏頭、天雄、側子、烏喙,採得,以生熟湯浸半日,勿令滅氣,出以白灰裛之,數易使干。又法: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。並不及前法。頌曰:五物收時,一處造釀。其法:先於六月內,造大小面曲。未採前半月,用大麥煮成粥,以曲造醋,候熟去糟。
其醋不用太酸,酸則以水解之。將附子去根鬚,於新甕內淹七日,日攪一遍,撈出以疏篩攤之,令生白衣。乃向慢風日中曬之百十日,以透干為度。若猛日,則皺而皮不附肉。
時珍曰:按《附子記》云:此物畏惡最多,不能常熟。或種美而苗不茂,或苗秀而根不充,或以釀而腐,或以曝而攣,若有神物陰為之者。故園人常禱於神,目為藥妖。其釀法:用醋醅安密室中,淹覆彌月,乃發出晾乾。方出釀時,其大有如拳者,已定輒不盈握,故及一兩者極難得。
土人云:但得半兩以上者皆良。蜀人餌者少,惟秦陝閩浙人宜之。然秦人才市其下者,閩浙才得其中者,其上品則皆貴人得之矣。
弘景曰:凡用附子、烏頭、天雄,皆熱灰微炮令拆,勿過焦。惟姜附湯生用之。俗方每用附子,須甘草、人參、生薑相配者,正制其毒故也。
斅曰:凡使烏頭,宜文武火中炮令皴拆,擘破用。若用附子,須底平有九角如鐵色,一個重一兩者,即是氣全。勿用雜木火,只以柳木灰火中炮令皴拆,以刀刮去上孕子,並去底尖,擘破,於屋下平地上掘一土坑安之,一宿取出,焙乾用。若陰制者,生去皮尖底,薄切,以東流水並黑豆浸五日夜,漉出,日中曬乾用。
震亨曰:凡烏、附、天雄,須用童子小便浸透煮過,以殺其毒,並助下行之力,入鹽少許尤好。或以小便浸二、七日,揀去壞者,以竹刀每個切作四片,井水淘淨,逐日換水,再浸七日,曬乾用。
時珍曰:附子生用則發散,熟用則峻補。生用者,須如陰制之法,去皮臍入藥。熟用者,以水浸過,炮令發拆,去皮臍,乘熱切片再炒,令內外俱黃,去火毒入藥。又法:每一個,用甘草二錢,鹽水、薑汁、童尿各半盞,同煮熟,出火毒一夜用之,則毒去也。
【氣味】辛,溫,有大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,大熱。普曰:神農:辛;岐伯、雷公:甘,有毒;李當之:苦,大溫,有大毒。
元素曰:大辛大熱,氣厚味薄,可升可降,陽中之陰,浮中沉,無所不至,為諸經引用之藥。
好古曰: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,其性走而不守,非若乾薑止而不行。
趙嗣真曰:熟附配麻黃,發中有補,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、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也。生附配乾薑,補中有發,仲景乾薑附子湯、通脈四逆湯是也。
戴原禮曰:附子無干姜不熱,得甘草則性緩,得桂則補命門。
李燾曰:附子得生薑則能發散,以熱攻熱,又導虛熱下行,以除冷病。
之才曰:地膽為之使。惡蜈蚣。畏防風、黑豆、甘草、人參、黃耆。
時珍曰:畏綠豆、烏韭、童溲、犀角。忌豉汁。得蜀椒、食鹽,下達命門。
【主治】風寒咳逆邪氣,溫中,寒濕踒躄,拘攣膝痛,不能行步,破症堅積聚血瘕,金瘡(《本經》)。腰脊風寒,腳疼冷弱,心腹冷痛,霍亂轉筋,下痢赤白,強陰,堅肌骨,又墮胎,為百藥長(《別錄》)。溫暖脾胃,除脾濕腎寒,補下焦之陽虛(元素)。除臟腑沉寒,三陽厥逆,濕淫腹痛,胃寒蛔動,治經閉,補虛散壅(李杲)。
督脈為病,脊強而厥(好古)。
治三陰傷寒,陰毒寒疝,中寒中風,痰厥氣厥,柔痓癲癇,小兒慢驚,風濕麻痹,腫滿腳氣,頭風,腎厥頭痛,暴瀉脫陽,久痢脾泄,寒瘧瘴氣,久病嘔噦,反胃噎膈,癰疽不斂,久漏冷瘡。合蔥涕,塞耳治聾(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