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13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七卷 (13)

1. 藜蘆

(《本經》下品)

【釋名】山蔥(《別錄》)、蔥苒(《本經》)、蔥菼(音毯《別錄》)、蔥葵(普)、豐蘆(普)、憨蔥(《綱目》)、鹿蔥。

時珍曰:黑色曰黎,其蘆有黑皮裹之,故名。

根際似蔥,俗名蔥管藜蘆是矣。北人謂之憨蔥,南人謂之鹿蔥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藜蘆生太山山谷。三月採根,陰乾。

普曰:大葉,小根相連。

弘景曰:近道處處有之。根下極似蔥而多毛。用之止剔取根,微炙之。

保升曰:所在山谷皆有。葉似鬱金、秦艽、蘘荷等,根若龍膽,莖下多毛。夏生冬凋,八月採根。

頌曰:今陝西、山南東西州郡皆有之,遼州、均州、解州者尤佳。三月生苗。葉青,似初出棕心,又似車前。莖似蔥白,青紫色,高五、六寸。上有黑皮裹莖,似棕皮。有花肉紅色。根似馬腸根,長四五寸許,黃白色。二月、三月採根陰乾。此有二種:一種水藜蘆,莖葉大同,只是生在近水溪澗石上,根鬚百餘莖,不中藥用。

今用者名蔥白藜蘆,根鬚甚少,只是三二十莖,生高山者為佳,均州土俗亦呼為鹿蔥。《範子計然》云:出河東,黃白者善。

【修治】雷曰:凡採得去頭,用糯米泔汁煮之,從巳至未,曬乾用。

【氣味】辛,寒,有毒。《別錄》曰:苦,微寒。普曰:神農、雷公:辛,有毒;岐伯:咸,有毒;李當之:大寒,大毒;扁鵲:苦,有毒。

之才曰:黃連為之使。反細辛、芍藥、人參、沙參、紫參、丹參、苦參。惡大黃。

時珍曰:畏蔥白。服之吐不止,飲蔥湯即止。

【主治】蠱毒咳逆,泄痢腸澼,頭瘍疥瘙惡瘡,殺諸蟲毒,去死肌(《本經》)。療噦逆,喉痹不通,鼻中息肉,馬刀爛瘡。不入湯用(《別錄》)。

主上氣,去積年膿血泄痢(權)。吐上膈風涎,暗風癇病,小兒𪖲齁痰疾(頌)。末,治馬疥癬(宗奭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藜蘆服錢匕一字則惡吐人,又用通頂令人嚏,而別本云治噦逆,其效未詳。

時珍曰:噦逆用吐藥,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積之義。吐藥不一:常山吐瘧痰,瓜丁吐熱痰,烏附尖吐濕痰,萊菔子吐氣痰,藜蘆則吐風痰者也。按:張子和《儒門事親》云:一婦病風癇。自六、七歲得驚風后,每一、二年一作;至五七年,五七作;三十歲至四十歲則日作,或甚至一日十餘作。遂昏癡健忘,求死而已。

值歲大飢,採百草食。於野中見草若蔥狀,採歸蒸熟飽食。至五更,忽覺心中不安,吐涎如膠,連日不止,約一、二斗,汗出如洗,甚昏困。三日後,遂輕健,病去食進,百脈皆和。以所食蔥訪人,乃憨蔥苗也,即本草藜蘆是矣。《圖經》言能吐風病,此亦偶得吐法耳。我朝荊和王妃劉氏,年七十,病中風,不省人事,牙關緊閉。

群醫束手。先考太醫吏目月池翁診視,藥不能入,自午至子。不獲已,打去一齒,濃煎藜蘆湯灌之。少頃,噫氣一聲,遂吐痰而蘇,調理而安。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,誠然。

【附方】舊六,新十三。

諸風痰飲:藜蘆十分,鬱金一分,為末。每以一字,溫漿水一盞和服,探吐。(《經驗方》)中風不省,牙關緊急者:藜蘆一兩(去蘆頭),濃煎防風湯浴過,焙乾碎切,炒微褐色,為末。每服半錢,小兒減半,溫水調灌,以吐風涎為效。未吐再服。(《簡要濟眾》)

中風不語,喉中如曳鋸聲,口中涎沫:取藜蘆一分,天南星一個(去浮皮,於臍上剜一坑,納入陳醋二橡斗,四面火逼黃色)。研為末,生面丸小豆大。每服三丸,溫酒下。(《經驗後方》)諸風頭痛:和州藜蘆一莖日乾研末,入麝香少許。吹鼻。又方:通頂散:藜蘆半兩,黃連三分。搐鼻。(《聖惠》)

久瘧痰多不食,欲吐不吐:藜蘆末半錢。溫齏水調下,探吐。(《保命集》)

痰瘧積瘧:藜蘆、皂莢(炙)各一兩,巴豆二十五枚(熬黃)。研末,蜜丸小豆大。每空心服一丸,未發時一丸,臨發時又服一丸。勿用飲食。《肘後》

黃疸腫疾:藜蘆灰中炮,為末。水服半錢匕,小吐,不過數服,效(《百一方》)。

胸中結聚,如駭駭不去者:巴豆半兩(去皮心炒,搗如泥),藜蘆(炙研)一兩,蜜和搗丸麻子大。每吞一,二丸。(《肘後》)

身面黑痣:藜蘆灰五兩。水一大碗淋汁,銅器重湯煮成黑膏,以針微刺破點之,不過三次效。(《聖惠》)

鼻中息肉:藜蘆三分,雄黃一分。為末,蜜和點之。每日三上自消,勿點兩畔。(《聖濟方》)

牙齒蟲痛:藜蘆末,內入孔中,勿吞汁,神效。(《千金翼》)

白禿蟲瘡:藜蘆末,豬脂調塗之。(《肘後方》)

頭生蟣蝨:藜蘆末摻之。(《直指》)

頭風白屑癢甚:藜蘆末,沐頭摻之,緊包二日夜,避風效。(《本事方》)

反花惡瘡,惡肉反出如米:藜蘆末,豬脂和敷,日三五上。(《聖濟錄》)

疥癬蟲瘡:藜蘆末,生油和塗。(《斗門方》)

羊疽瘡癢:藜蘆二分,附子八分。為末敷之,蟲自出也。(陶隱居方)

誤吞水蛭:藜蘆炒,為末。水服一錢,必吐出。(《德生堂方》)

【附錄】山磁石《別錄》有名未用曰:苦,平,無毒。主女子帶下。生山之陽。正月生葉如藜蘆,莖有衣。一名爰茈。

參果根,

又曰:苦,有毒。主鼠瘻。生百餘根,根有衣裹莖。三月三日採根。一名百連,一名烏蓼,一名鼠莖,一名鹿蒲。

白話文:

藜蘆

別名:山蔥、蔥苒、蔥菼、蔥葵、豐蘆、憨蔥、鹿蔥。

名稱由來:藜蘆的根莖外層有黑色的皮包裹,因此得名。根部像蔥,俗稱蔥管藜蘆。北方人稱它為憨蔥,南方人則稱鹿蔥。

產地與採集:據說生長在泰山山谷中,多生於山區潮濕地帶。一般在三月採挖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葉子較大,根部相連。根部外形像蔥,但是有很多毛。使用時只取根部,稍微烤過。多生長在山谷中,葉子像鬱金、秦艽、蘘荷等,根部像龍膽,莖部下方有很多毛。夏天生長,冬天凋零,八月採挖根部。現今陝西、山南等地都有,其中遼州、均州、解州的品質最好。三月發芽,葉子呈青色,像剛長出的棕櫚嫩芽,又像車前草。莖部像蔥白,呈青紫色,高約五、六寸。莖部外有黑色皮包裹,像棕櫚皮。會開出肉紅色的花。根部像馬的腸子根,長約四、五寸,呈黃白色。二、三月採挖根部,陰乾。藜蘆有兩種:一種是水藜蘆,莖葉相似,但生長在靠近溪流、石頭旁,根鬚很多,不適合藥用。另一種是蔥白藜蘆,根鬚很少,只有三、二十條,生長在高山上的品質較佳,均州當地也稱它為鹿蔥。據說產於河東的黃白色藜蘆品質最好。

藥材炮製:將採挖的藜蘆去掉頭部,用糯米泔水煮過,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,然後曬乾。

性味:辛、寒,有毒。有的醫書認為味苦、微寒。各家說法略有不同,認為藜蘆的毒性很強。

藥物配伍禁忌:黃連可以作為藜蘆的輔助藥物。藜蘆反細辛、芍藥、人參、沙參、紫參、丹參、苦參,忌與大黃同用。畏懼蔥白,若服用藜蘆後嘔吐不止,喝蔥湯可解。

功效

  • 可以治療蠱毒引起的咳嗽、腹瀉、痢疾、頭部瘡瘍、疥癬等惡性瘡腫,殺蟲解毒,去除腐爛的肌肉。
  • 可以治療打嗝、喉嚨腫痛、鼻息肉、爛瘡等,不宜直接入湯藥服用。
  • 可以治療上氣、積年膿血腹瀉。
  • 可以催吐上膈的風痰、治療暗風癇病、小兒痰喘。
  • 磨成粉末可以治療馬的疥癬。

醫家觀點:藜蘆服用少量會引起嘔吐,也能通鼻竅使人打噴嚏。有醫書說可以治療打嗝,但效果不確定。打嗝、反胃等症狀,可以用催吐的方式來去除痰積。不同的藥物催吐的痰液不同:常山催吐瘧疾痰,瓜蒂催吐熱痰,烏頭尖催吐濕痰,萊菔子催吐氣痰,藜蘆則催吐風痰。

有一位婦人患有風癇病,發病頻繁,導致精神恍惚。在饑荒時誤食了形狀像蔥的野草,結果大量嘔吐出膠狀痰液,大汗淋漓,數日後身體康復,後才得知吃的是藜蘆。古代有醫案記載,王妃中風昏迷,牙關緊閉,無法服藥,於是搗碎藜蘆加水灌服,吐出痰液後甦醒。說明藥物有時需要刺激才能生效。

藥方

  • 治療各種風痰:藜蘆十分、鬱金一分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少量,用溫水送服,可以催吐。
  • 治療中風昏迷、牙關緊閉:藜蘆一兩(去掉蘆頭),濃煎後用防風湯洗浴,再將藜蘆焙乾切碎,炒至微黃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半錢,小孩減半,用溫水灌服,以吐出風涎為效,未吐可再次服用。
  • 治療中風失語、喉嚨如鋸聲、口中流涎:藜蘆一分、天南星一個(去除外皮,在臍部挖坑,放入陳醋,加熱至黃色),磨成粉末,用生麵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丸,用溫酒送服。
  • 治療各種風引起的頭痛:將和州產的藜蘆曬乾磨成粉末,加入少量麝香,吹入鼻中。或是將藜蘆、黃連磨成粉末,吸入鼻中。
  • 治療久病瘧疾、痰多不思飲食、想吐吐不出:藜蘆粉末半錢,用溫熱的粥水送服,可以催吐。
  • 治療痰瘧積瘧:藜蘆、皂莢(炙)各一兩,巴豆二十五枚(炒至黃色)。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空腹服用一丸,發病前和發病時各服一丸。服藥期間不要進食。
  • 治療黃疸腫脹:將藜蘆燒成灰,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半錢,會引起少量嘔吐,服用數次有效。
  • 治療胸中結塊、難以消散:巴豆半兩(去皮心炒熟,搗成泥),藜蘆(炙過研磨)一兩,用蜂蜜混合搗成麻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吞服一、二丸。
  • 治療臉上黑痣:藜蘆灰五兩。加水煮成濃膏,用針刺破黑痣,塗抹膏藥,三次見效。
  • 治療鼻息肉:藜蘆三分,雄黃一分,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塗抹。每天塗抹三次,不要塗抹在鼻子的兩側。
  • 治療牙齒蟲痛:將藜蘆粉末放入牙洞,不要吞咽汁液,效果很好。
  • 治療白禿瘡:將藜蘆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。
  • 治療頭虱:將藜蘆粉末撒在頭上。
  • 治療頭皮發癢、頭屑多:將藜蘆粉末灑在頭上,用布包緊兩天,避風即可。
  • 治療惡瘡:將藜蘆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,一天塗抹三到五次。
  • 治療疥癬蟲瘡:將藜蘆粉末用生油調和後塗抹。
  • 治療羊疽瘡癢:藜蘆二分,附子八分,磨成粉末敷在患處,蟲子會自己出來。
  • 誤吞水蛭:將藜蘆炒過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錢,水蛭會被吐出。

附錄

  • 山磁石:味苦,性平,無毒。可以治療婦女白帶,生長在山地向陽處。一月長出葉子,像藜蘆,莖部有衣。別名爰茈。
  • 參果根:味苦,有毒。可以治療鼠瘻。生長許多根,根部有衣包裹莖。三月三日採挖根部。別名百連、烏蓼、鼠莖、鹿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