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三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主治第三卷 (11)

1. 痰飲

(痰有六:濕、熱、風、寒、食、氣也。飲有五:支、留、伏、溢、懸也。皆生於濕)

【風寒濕鬱】〔草部〕半夏(行濕下氣,濕去則涎燥,氣下則痰降,乃痰飲主藥。法制半夏可咀嚼。胸膈痰壅,薑汁作餅煎服;停痰冷飲,同橘皮煎服;中焦痰涎,同枯礬丸服;結痰不出,同桂心、草烏頭丸服;支飲作嘔,同生薑、茯苓煎服;風痰濕痰,清壺丸。風痰,辰砂化痰丸;氣痰,三仙丸;驚痰,辰砂半夏丸;老人風痰,半夏消石丸;小兒痰熱,同南星入牛膽陰乾丸服。),天南星(除痰燥濕。

壯人風痰,同木香、生薑煎服;痰迷心竅,壽星丸;小兒風痰,抱龍丸。),蒼朮(消痰水,解濕鬱,治痰夾淤血成囊。),白朮(消痰水,燥脾胃。心下有水,同澤瀉煎服。五飲酒癖,同薑、桂丸服。),旋覆花(胸上痰結,唾如膠漆,及膀胱留飲,焙研蜜丸服。),威靈仙(心膈痰水,宿膿久積。

停痰宿飲,喘咳嘔逆,同半夏、皂角水丸。),麻黃(散肺經火鬱,止好唾痰喘。),細辛(破痰利水,開胸中滯結。),薄荷(小兒風涎要藥。),蘇子(治風順氣消痰。),佛耳草(除痰壓時氣。),附子(胃冷濕痰嘔吐,同半夏、生薑丸服。),烏頭,天雄,白附子(並主風痰濕痰。

),草烏頭(胸上冷痰,食不下,心腹冷痰作痛。),紫金牛(風痰。),百兩金(風涎。),艾葉(口吐清水,煎服。)防己(膈間支飲喘滿,木防己湯。),葶藶(胸中痰飲結氣。),人參(胸中痰,變酸水,逆黃。),肉豆蔻(冷氣嘔沫,同半夏、木香丸。),益智子(上膈客寒,吐沫。

),草豆蔻,高良薑,廉姜,蓽茇,紅豆蔻,蒟醬,狼毒,〔菜谷〕乾薑(並主冷痰,燥濕溫中。),生薑(除濕去痰下氣。痰厥卒風,同附子,煎服。),芥及子,白芥子(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,非此莫除。同白朮丸服。同蘇子、萊菔子丸,下痰。),米醋,燒酒〔果木〕木瓜,楂子,榲桲,橙皮,柚皮(並去濕痰水唾。

),橘皮(除濕痰留飲,嘔噦反胃。二陳湯。潤下丸。寬中丸。痰膈胸中熱脹,水煎服;嘈雜吐清水,為末舐之;下焦冷痰,丸服。),檳榔(消穀下氣,逐水除痰澼,為末湯服;嘔吐痰水,同橘皮煎或末服。),大腹皮,都念子,都咸子,蜀椒(溫中除濕,心腹留飲。椒目,同巴豆丸服,治留飲腹痛。

)吳茱萸(厥陰痰涎。),胡椒,畢澄茄,厚朴(消痰溫中。痰壅嘔逆,薑汁製,末服。),沉香(冷痰虛熱,同附子煎服。),杉材(肺壅痰滯。),皂莢(胸中痰結,挼汁熬膏丸服;一切痰氣,燒研同萊菔子丸服;釣痰丸,同半夏、白礬丸含。子及木皮,並治風痰。),白楊皮(浸酒化痰澼。

),槐膠(一切風涎。)〔石蟲〕礬石(痰涎飲澼。),赤石脂(飲水成澼,吐水不止,末服一斤良。)白殭蠶(散風痰結核。一切風痰,研末薑汁服。),桂蠹(寒澼。)

【濕熱火鬱】〔草部〕栝蔞(降火清金,滌痰結。清痰利膈,同半夏熬膏服;胸痹痰嗽,取子同薤白煎服;飲酒痰澼,脅脹嘔吐腹鳴,同神麯末服。),貝母(化痰降氣,解鬱潤肺。痰脹,同厚朴丸服。

)前胡,柴胡,黃芩,桔梗,知母,白前,紫菀,麥門冬,燈籠草,鴨跖草,懸鉤子,解毒子,闢虺雷,草犀,澤瀉,舵菜,山藥,竹筍,〔果木〕烏梅,林檎,白柿,鹽麩子,甘蔗汁,梨汁,藕汁,茗,皋蘆葉,蕤核,枳實,枳殼(胸膈痰澼,停水痞脹,為末服。),桑白皮(上焦痰氣。

),荊瀝(煩熱痰唾,漾漾欲吐。),竹瀝(去煩熱,清痰養血。痰在經絡四肢,及皮裡膜外,非此不達不行。竹茹,竹葉(痰熱嘔逆。),木槿花(風痰壅逆,研末湯服。),茯苓(膈中痰水,淡滲濕熱。),訶黎勒(降火消痰。葉亦下氣消痰。),天竹黃,〔金石〕鉛,鉛霜,鉛丹,胡粉,鐵華粉(並降風熱驚痰。

),密陀僧(痰結胸中不散,醋、水煮過,為末,每酒水煎二錢飲。),靈砂(上盛下虛,痰涎壅逆。),水銀(小兒驚熱風涎。),蓬砂,浮石〔蟲鱗〕五倍子(並化頑痰,解熱毒。),百藥煎(清金化痰,同細茶、海螵蛸,丸服。),海螵蛸

〔介獸〕海蛤,文蛤,蛤粉,牡蠣(並化濕痰熱痰老痰。),爛硯殼(心胸痰水吞酸,燒服。),牛黃(化熱痰。),阿膠(潤肺化痰,利小便。)

【氣滯食積】〔草部〕香附子(散氣鬱,消飲食痰飲,利胸膈。停痰宿飲,同半夏、白礬、皂角水,丸服。),雞蘇(消穀,除酸水。),蘇葉,〔谷菜〕曲,神麯,麥櫱(並消食積痰飲,下氣。),醋,萊菔及子(消食下痰,有推牆倒壁之功。),仙人杖菜(去冷痰澼。),蔊菜(消食,豁冷痰。

),桑耳(癖飲積聚。留飲宿食,同巴豆蒸過丸服。),蘑菇,茼蒿〔果石〕山楂(並消食積痰。),鹽楊梅(消食去痰,作屑服。),銀杏(生食降痰。),杏仁,雄黃,粉霜,輕粉,金星石,青礞石,硇砂,綠礬(並消痰涎積癖。),銀硃(痰氣結胸,同礬石丸服,有聲自散。

),石膏(食積痰火,煅研醋糊丸服。)

〔介禽〕馬刀,牡蠣,魁蛤(痰積。),蚌粉(痰涎結於胸膈,心腹痛日夜不止,或乾嘔,以巴豆炒赤,去豆,醋糊丸服。),鬼眼睛(痰飲積及濕痰心腹痛,燒研酒服。),五靈脂(痰血凝結,同半夏薑汁丸服。)

【宣吐】人參蘆,桔梗蘆,藜蘆,三白草(汁。),恆山,蜀漆,鬱金(同藜蘆末。),杜衡,石莧,石胡荽(汁。),離鬲草(汁。),附子尖,土瓜根,及己,苦參,地松,豨薟,羊躑躅,紫河車,虎耳草,芭蕉油,蘿蔔子,苦瓠,瓜蒂,苦茗,烏梅,酸榴皮,犁汁,桐油,皂莢,梔子,相思子,松蘿,熱湯,齏水,鹽滷水,石綠,石青,石膽,白青,砒石,密陀僧,礬石,大鹽,蝦汁

【盪滌】甘遂(直達水氣所結之處。),芫花(胸中痰水,脅下飲澼。),蕘花(腸胃留澼。),大戟(濕熱水澼。),續隨子(痰飲宿滯。),牽牛(痰飲宿膿。),大黃,射干,桃花(宿水痰飲積滯,為末水服,或作餅食,取利。),接骨木(下水飲。),巴豆(寒澼宿食,大便閉,酒煮三日夜,煎丸水下;風痰濕病,安掌心取汗。),芒硝,朴硝

白話文:

痰有六種:濕痰、熱痰、風痰、寒痰、食積痰和氣滯痰。飲有五種:支飲、留飲、伏飲、溢飲和懸飲。這些痰和飲都是因為體內濕氣而產生。

風寒濕鬱引起的痰飲

  • 半夏:能去除濕氣、使氣下行,濕氣去除後痰液就會變乾燥,氣順暢下降則痰也會跟著下降,是治療痰飲的主要藥物。炮製過的半夏可以直接咀嚼。若胸膈被痰堵塞,可用薑汁做成餅狀煎服;若因停滯的冷飲引起痰液,可與橘皮一起煎服;若痰涎積於中焦,可與枯礬一起製成藥丸服用;若痰結成塊難以排出,可與桂心、草烏頭一起製成藥丸服用;若因支飲而作嘔,可與生薑、茯苓一起煎服;風痰和濕痰,則可服用清壺丸。風痰可服用辰砂化痰丸;氣痰可服用三仙丸;驚嚇引起的痰可服用辰砂半夏丸;老年人的風痰可服用半夏消石丸;小孩的痰熱可與南星放入牛膽中陰乾後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天南星:能去除痰液、乾燥濕氣。壯年人的風痰,可與木香、生薑一起煎服;若痰迷心竅,可服用壽星丸;小孩的風痰,可服用抱龍丸。
  • 蒼朮:能消除痰水、解除濕氣鬱結,治療痰夾雜瘀血形成的腫塊。
  • 白朮:能消除痰水、乾燥脾胃。若心下有水,可與澤瀉一起煎服。若因飲酒成癖導致五種飲症,可與薑、桂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旋覆花:若胸部有痰結,唾液像膠漆般黏稠,以及膀胱有留飲,可將其烘乾研磨後與蜂蜜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威靈仙:能治療心膈之間的痰水、積存已久的膿液。若因停滯的痰液和宿飲導致喘咳、嘔逆,可與半夏、皂角一起製成水丸服用。
  • 麻黃:能疏散肺經的火鬱,止住因痰引起的咳嗽和喘息。
  • 細辛:能破除痰液、利水,打開胸中鬱結。
  • 薄荷:是治療小兒風涎的重要藥物。
  • 蘇子:能理順氣機、消除痰液。
  • 佛耳草:能去除痰液、壓制時氣。
  • 附子:若因胃寒濕痰而嘔吐,可與半夏、生薑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烏頭、天雄、白附子:都能治療風痰和濕痰。
  • 草烏頭:能治療胸上冷痰導致食慾不振,以及心腹冷痰引起的疼痛。
  • 紫金牛:能治療風痰。
  • 百兩金:能治療風涎。
  • 艾葉:若口中吐清水,可用艾葉煎服。
  • 防己:若因膈間支飲引起喘滿,可用木防己湯治療。
  • 葶藶:能治療胸中痰飲結氣。
  • 人參:若胸中有痰,變成酸水,並導致嘔吐。
  • 肉豆蔻:若因冷氣而嘔吐泡沫,可與半夏、木香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益智子:若因上膈受寒而吐泡沫。
  • 草豆蔻、高良薑、廉姜、蓽茇、紅豆蔻、蒟醬、狼毒:都主要治療冷痰、乾燥濕氣、溫暖中焦。
  • 乾薑:主要治療冷痰、乾燥濕氣、溫暖中焦。
  • 生薑:能去除濕氣、化痰、使氣下降。若因痰厥導致突然昏倒,可與附子一起煎服。
  • 芥菜及芥菜子、白芥子:若痰在脅下及皮膚間,非此藥不可去除。可與白朮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也可與蘇子、萊菔子一起製成藥丸,以化痰。
  • 米醋、燒酒:都有化痰的作用。
  • 木瓜、楂子、榲桲、橙皮、柚皮:都能去除濕痰水涎。
  • 橘皮:能去除濕痰、留飲,治療嘔吐、反胃。二陳湯、潤下丸、寬中丸中都有橘皮。若胸中因痰熱而脹滿,可將橘皮水煎服用;若嘈雜吐清水,可將橘皮研末舔服;若下焦有冷痰,可將橘皮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檳榔:能消食下氣、利水、去除痰積,可將其研末用湯送服;若嘔吐痰水,可與橘皮一起煎服或研末服用。
  • 大腹皮、都念子、都咸子、蜀椒:能溫暖中焦、去除濕氣,治療心腹留飲。椒目可與巴豆一起製成藥丸,治療留飲引起的腹痛。
  • 吳茱萸:能治療厥陰經的痰涎。
  • 胡椒、畢澄茄、厚朴:能化痰、溫暖中焦。若痰壅盛導致嘔逆,可用薑汁炮製後研末服用。
  • 沉香:若因冷痰導致虛熱,可與附子一起煎服。
  • 杉材:能治療肺部壅塞、痰液滯留。
  • 皂莢:若胸中痰結,可將皂莢搗碎取汁熬成膏狀製成藥丸服用;若一切痰氣,可將皂莢燒研後與萊菔子一起製成藥丸服用;若要釣痰,可與半夏、白礬一起製成釣痰丸含服。皂莢的子和木皮都能治療風痰。
  • 白楊皮:可浸泡於酒中,以化痰積。
  • 槐膠:能治療一切風涎。
  • 礬石:能治療痰涎飲積。
  • 赤石脂:若因飲水成積而導致持續吐水,可將其研末服用一斤,效果良好。
  • 白殭蠶:能疏散風痰結核。若一切風痰,可研末後用薑汁送服。
  • 桂蠹:能治療寒積。

濕熱火鬱引起的痰飲

  • 栝蔞:能降火、清除肺熱、滌痰結。若要清痰、疏利胸膈,可與半夏一起熬成膏狀服用;若因胸痹、咳嗽有痰,可取其子與薤白一起煎服;若因飲酒導致痰積、脅脹、嘔吐、腹鳴,可與神麯一起研末服用。
  • 貝母:能化痰、降氣、解鬱、潤肺。若因痰脹,可與厚朴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前胡、柴胡、黃芩、桔梗、知母、白前、紫菀、麥門冬、燈籠草、鴨跖草、懸鉤子、解毒子、闢虺雷、草犀、澤瀉、舵菜、山藥、竹筍:都具有化痰的功效。
  • 烏梅、林檎、白柿、鹽麩子、甘蔗汁、梨汁、藕汁、茗、皋蘆葉、蕤核:都具有化痰的功效。
  • 枳實、枳殼:能治療胸膈痰積、停水痞脹,可將其研末服用。
  • 桑白皮:能治療上焦的痰氣。
  • 荊瀝:能治療煩熱痰唾、想吐的症狀。
  • 竹瀝:能去除煩熱、清痰養血。若痰在經絡四肢及皮膚間,非竹瀝不能到達。
  • 竹茹、竹葉:能治療痰熱嘔逆。
  • 木槿花:若因風痰壅逆,可將其研末用湯送服。
  • 茯苓:能治療膈中痰水、淡滲濕熱。
  • 訶黎勒:能降火、消痰。其葉也能下氣消痰。
  • 天竹黃:能化痰。
  • 鉛、鉛霜、鉛丹、胡粉、鐵華粉:都能降風熱、治療驚嚇引起的痰。
  • 密陀僧:若痰結胸中不散,可用醋、水煮過後研末,每次用酒水煎二錢飲用。
  • 靈砂:能治療上盛下虛、痰涎壅逆。
  • 水銀:能治療小兒驚熱風涎。
  • 蓬砂、浮石:能化痰。
  • 五倍子:能化解頑痰、解熱毒。
  • 百藥煎:能清肺化痰,可與細茶、海螵蛸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海螵蛸:能化痰。
  • 海蛤、文蛤、蛤粉、牡蠣:都能化解濕痰、熱痰、老痰。
  • 爛硯殼:能治療心胸痰水吞酸,可燒後服用。
  • 牛黃:能化解熱痰。
  • 阿膠:能潤肺化痰、利小便。

氣滯食積引起的痰飲

  • 香附子:能疏散氣鬱、消除飲食積滯引起的痰飲、疏利胸膈。若因停痰宿飲,可與半夏、白礬、皂角水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雞蘇:能消食、去除酸水。
  • 蘇葉:能化痰。
  • 曲、神麯、麥櫱:都能消除食積痰飲、使氣下降。
  • :能化痰。
  • 萊菔及子:能消食下痰,有推牆倒壁的功效。
  • 仙人杖菜:能去除冷痰積滯。
  • 蔊菜:能消食、疏通冷痰。
  • 桑耳:能治療癖飲積聚。若因留飲宿食,可與巴豆蒸過後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蘑菇、茼蒿:能化痰。
  • 山楂:能消除食積痰。
  • 鹽楊梅:能消食去痰,可製成碎片服用。
  • 銀杏:生食能降痰。
  • 杏仁:能化痰。
  • 雄黃、粉霜、輕粉、金星石、青礞石、硇砂、綠礬:都能消除痰涎積癖。
  • 銀硃:若因痰氣結胸,可與礬石一起製成藥丸服用,服後有聲音則會散開。
  • 石膏:若因食積痰火,可煅燒後研末,用醋調糊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馬刀、牡蠣、魁蛤:能治療痰積。
  • 蚌粉:若痰涎結於胸膈、心腹疼痛不止,或乾嘔,可用巴豆炒紅,去除巴豆,用醋調糊製成藥丸服用。
  • 鬼眼睛:若痰飲積聚及濕痰導致心腹疼痛,可燒研後用酒送服。
  • 五靈脂:若痰血凝結,可與半夏薑汁一起製成藥丸服用。

催吐

人參蘆、桔梗蘆、藜蘆、三白草汁、恆山、蜀漆、鬱金(與藜蘆末同用)、杜衡、石莧、石胡荽汁、離鬲草汁、附子尖、土瓜根、及己、苦參、地松、豨薟、羊躑躅、紫河車、虎耳草、芭蕉油、蘿蔔子、苦瓠、瓜蒂、苦茗、烏梅、酸榴皮、犁汁、桐油、皂莢、梔子、相思子、松蘿、熱湯、齏水、鹽滷水、石綠、石青、石膽、白青、砒石、密陀僧、礬石、大鹽、蝦汁。

蕩滌

甘遂(能直接到達水氣結聚之處)、芫花(能治療胸中痰水、脅下飲積)、蕘花(能治療腸胃留積)、大戟(能治療濕熱水積)、續隨子(能治療痰飲宿滯)、牽牛(能治療痰飲宿膿)、大黃、射干、桃花(能治療宿水痰飲積滯,可將其研末用水送服,或製成餅食用,以利水)、接骨木(能下水飲)、巴豆(能治療寒積宿食、大便閉結,可用酒煮三日夜,煎製成藥丸用水送服;若風痰濕病,可將巴豆置於掌心取汗)、芒硝、朴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