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七卷 (9)

1. 續隨子

(宋《開寶》)

【釋名】千金子(《開寶》)、千兩金(《日華》)、菩薩豆(《日華》)、拒冬(《開寶》)、聯步。

頌曰:葉中出莖,數數相續而生,故名。冬月始長,故又名拒冬。

【集解】志曰:續隨子生蜀郡,處處亦有之。苗如大戟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千金子(《開寶》)、千兩金(《日華》)、菩薩豆(《日華》)、拒冬(《開寶》)、聯步。

頌曰:葉子中長出莖來,一根接著一根生長,所以稱為千金子。在冬天開始成長,所以又被稱為拒冬。

【集解】李勣說:續隨子生長在蜀郡,各地也有它的存在。它的苗狀像大戟。

頌曰:今南中多有,北土產少。苗如大戟,初生一莖,莖端生葉,葉中復出數莖相續。花亦類大戟,自葉中抽乾而生,實青有殼。人家園亭中多種以為飾。秋種冬長,春秀夏實。

白話文:

讚語說:現在華南地區有很多,北方的產量很少。幼苗像大戟,剛開始生長只有一莖,莖的頂端長出葉子,葉子中間又長出好幾莖互相延續。開花也像大戟,從葉子中間抽出乾枝而生長,果實是青色的,有外殼。人們家裡的園亭中多種來當作裝飾。秋天種植,冬天生長,春天開花夏天結果。

時珍曰:莖中亦有白汁,可結水銀。

【修治】時珍曰:凡用去殼,取色白者,以紙包,壓去油,取霜用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有毒。

白話文:

時珍說:莖中也有白色汁液,可結出水銀。

【修治】

時珍說:凡是要用它時,先去殼,取出顏色白的,用紙包裹,壓去油,取霜霜用。

【氣味】

辛辣、溫和,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婦人血結月閉,瘀血症瘕痃癖,除蠱毒鬼疰,心腹痛,冷氣脹滿,利大小腸,下惡滯物(《開寶》)。積聚痰飲,不下食,嘔逆,及腹內諸疾。研碎酒服,不過三顆,當下惡物(《蜀本》)。宣一切宿滯,治肺氣水氣,日服十粒。瀉多,以酸漿水或薄醋粥吃,即止。又塗疥癬瘡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續隨下水最速。然有毒損人,不可過多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婦女月經不調,瘀血引起的疾病、積塊、頑固的疾病,消除毒蟲和鬼怪導致的疾病,心腹疼痛,冷氣引起的腹脹,通利大小腸,排出惡臭的積物(《開寶》)。積聚痰飲,不思飲食,嘔吐,以及腹內各種疾病。研碎後用酒服下,不超過三顆,即可排出惡物(《蜀本》)。消除一切宿滯,治療肺氣水氣,每天服用十粒。如果瀉得多,可以用酸漿水或薄醋粥來止瀉。還可以塗抹疥瘡(大明)。

續隨下水最快的。但是有毒,會損害人體,不可過量使用。

時珍曰:續隨與大戟、澤漆、甘遂莖葉相似,主療亦相似,其功皆長於利水。惟在用之得法,亦皆要藥也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四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續隨草和 大戟、澤漆、甘遂 的莖葉很像,主要的藥效也相似,它們都擅長利水。只要使用得當,都是重要的藥物。

附方:舊的兩個,新的四個。

小便不通,臍腹脹痛不可忍,諸藥不效者,不過再服:用續隨子(去皮)一兩,鉛丹半兩。同少蜜搗作團,瓶盛埋陰處,臘月至春末取出,研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木通湯下,化破尤妙。病急亦可旋合。(《聖濟錄》)

白話文:

小便不通,肚臍和腹部脹痛難忍,各種藥物均無效者,服用以下藥方可治癒:續隨子(去皮)一兩,鉛丹半兩。將兩種藥材與少量蜂蜜搗成丸狀,用瓶子盛裝埋在陰涼處。從臘月到初夏取出,研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木通湯送服,治癒效果更好。病情緊急時也可以現做現服。

水氣腫脹:聯步一兩,去殼研,壓去油,重研、分作七服,每治一人用一服,丈夫生餅子酒下,婦人荊芥湯下,五更服之。當下利,至曉自止。後以厚朴湯補之。頻吃益善。忌鹽、醋一百日,乃不復作。聯步即續隨子也。(《斗門方》)

白話文:

水氣腫脹的療法:續隨子一兩,去除殼後研磨,壓榨出油脂,再研磨,分成七份,每份可治癒一個人。男性服用時,搭配生餅子酒送服;女性服用時,搭配荊芥湯送服。在五更時服用。當下就會開始腹瀉,到天亮就會自動停止。之後再服用厚朴湯作調補。服用得越頻繁,效果越好。忌食鹽和醋一百天,就不會復發。續隨子就是續隨子。

陽水腫脹:續隨子(炒去油)二兩,大黃一兩,為末,酒水丸綠豆大。每白湯下五十丸,以去陳莝。(《摘玄方》)

白話文:

陽水腫脹:續隨子(用炒過的續隨子,去油)二兩,大黃一兩,都研磨成粉末,用酒水做丸劑,丸粒的大小如綠豆。每次用白開水服用五十丸,可以去除體內積蓄的陳莝水。(摘自《摘玄方》)

涎積症塊:續隨子三十枚,膩粉二錢,青黛(炒)一錢。研勻,糯米飯丸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打破,以大棗一枚,燒熟去皮核,同嚼,冷茶送下。半夜後,取下積聚惡物為效。(《聖濟錄》)蛇咬腫悶欲死:用重臺六分,續隨子仁七粒,搗篩為散。酒服方寸匕,兼唾和少許,塗咬處,立效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

黑子疣贅:續隨子熟時塗之,自落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涎積成塊症:用續隨子三十顆,膩粉二錢,炒青黛一錢,將三者研磨均勻,用糯米飯把藥丸捏成芡子大小。每次服一丸,打破後,用一顆燒熟去皮核的大棗,一起咀嚼,用冷茶送服。半夜後,會將積聚的惡物排出,即為有效。(《聖濟錄》)

被蛇咬後腫痛悶脹,想要將人置於死地:用重臺六分,續隨子仁七粒,一起搗碎篩成散狀。用酒服下方寸匕的藥量,並將唾液和少量藥散塗抹在被咬處,即可立竿見影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

當續隨子果實成熟時,將之搗爛並塗抹於黑子或疣贅上,這樣就能自行脫落。(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