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8)
草部第十七卷 (8)
1. 甘遂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甘藁(《別錄》)、陵藁(《吳普》)、陵澤(《別錄》)、甘澤(《吳普》)、重澤(《別錄》)、苦澤(《吳普》)、白澤(《吳普》)、主田(《本經》)、鬼醜(《吳普》)。
時珍曰:諸名義多未詳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甘遂生中山川穀。二月採根,陰乾。
普曰:二月、八月採。
弘景曰:中山在代郡。第一本出太山、江東。比來用京口者,大不相似。赤皮者勝,白皮者都下亦有,名草甘遂,殊惡,蓋贗偽者也。
恭曰:甘遂苗似澤漆,其根皮赤肉白,作連珠實重者良。草甘遂乃是蚤休,療體全別,苗亦不同,俗名重臺,葉似鬼臼、蓖麻,根皮白色。
大明曰:西京者上,汴、滄、吳者次之,形似和皮甘草。
頌曰:今陝西、江東亦有之。苗似澤漆,莖短小而葉有汁,根皮赤肉白,作連珠,大如指頭。
根
【修治】斅曰:凡採得去莖,於槐砧上細銼,用生甘草湯、薺苨自然汁二味,攪浸三日,其水如墨汁,乃漉出,用東流水淘六、七次,令水清為度。漉出,於土器中熬脆用之。
時珍曰:今人多以麵裹煨熟用,以去其毒。
【氣味】苦,寒,有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,大寒。普曰:神農、桐君:苦,有毒;岐伯、雷公:甘,有毒。
元素曰:純陽也。
之才曰:瓜蒂為之使,惡遠志,反甘草。
【主治】大腹疝瘕,腹滿,面目浮腫,留飲宿食,破症堅積聚,利水穀道(《本經》)。下五水,散膀胱留熱,皮中痞,熱氣腫滿(《別錄》)。能瀉十二種水疾,去痰水(甄權)。瀉腎經及隧道水濕,腳氣,陰囊腫墜,痰迷癲癇,噎膈痞塞(時珍)。
【發明】宗奭曰:此藥專於行水,攻決為用。
元素曰:味苦氣寒。
苦性泄,寒勝熱,直達水氣所結之處,乃泄水之聖藥。水結胸中,非此不能除,故仲景大陷胸湯用之。但有毒不可輕用。
時珍曰:腎主水,凝則為痰飲,溢則為腫脹。甘遂能泄腎經濕氣,治痰之本也。不可過服,但中病則止可也。張仲景治心下留飲,與甘草同用,取其相反而立功也。劉河間《保命集》云:凡水腫服藥未全消者,以甘遂末塗腹,繞臍令滿,內服甘草水,其腫便去。又王璆《百一選方》云:腳氣上攻,結成腫核,及一切腫毒。
用甘遂末,水調敷腫處,即濃煎甘草汁服,其腫即散。二物相反,而感應如此。清流韓詠病腳疾用此,一服病去七八,再服而愈也。
【附方】舊三,新一十九。
水腫腹滿:甘遂(炒)二錢二分,黑牽牛一兩半,為末。水煎,時時呷之。(《普濟方》)
膜外水氣:甘遂末、大麥面各半兩,水和作餅,燒熟食之,取利。(《聖濟總錄》)
身面洪腫:甘遂二錢半,生研為末。以獖豬腎一枚,分為七臠,入末在內,濕紙包煨,令熟食之,日一服。至四、五服,當覺腹鳴,小便利,是其效也。(《肘後方》)
腎水流注,腿膝攣急,四肢腫痛:即上方加木香四錢。每用二錢,煨熟,溫酒嚼下。當利黃水,為驗。(《御藥院方》傳)
正水脹急,大小便不利慾死:甘遂五錢(半生半炒),胭脂壞子十文,研勻。每以一錢,白麵四兩,水和作棋子大,水煮令浮,淡食之。大小便利後,用平胃散加熟附子,每以二錢煎服。(《普濟方》)
小兒疳水:珠子甘遂(炒)、青橘皮等分。為末。三歲用一錢,以麥芽湯下,以利為度。忌酸鹹三、五日。名水寶散。(《總微論》)
水蠱喘脹:甘遂、大戟各一兩,慢火炙研。每服一字,水半盞,煎三、五沸服。不過十服。(《聖濟錄》)
水腫喘急,大小便不通:十棗丸:用甘遂、大戟、芫花等分。為末,以棗肉和丸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侵晨熱湯下,利去黃水為度。否則次午再服。(《三因方》)
妊娠腫滿,氣急少腹滿,大小便不利,已服豬苓散不瘥者:用太山赤皮甘遂二兩,搗篩,白蜜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得微下,仍服豬苓散不下再服之。豬苓散,見豬苓下。(《小品方》)心下留飲,堅滿脈伏,其人慾自利反快:甘遂半夏湯:用甘遂(大者)三枚,半夏十二個,以水一升,煮半升,去滓。入芍藥五枚,甘草一節,水二升,煮半升,去滓。
以蜜半升,同煎八合,頓服取利。(張仲景《金匱玉函》)腳氣腫痛,腎臟風氣,攻注下部瘡癢:甘遂半兩,木鱉子仁四個,為末。豬腰子一個,去皮膜,切片,用藥四錢摻在內,濕紙包煨熟,空心食之,米飲下。服後便伸兩足。大便行後,吃白粥二三日為妙。(《本事方》)
二便不通:甘遂末,以生面糊調敷臍中及丹田內,仍艾三壯,飲甘草湯,以通為度。又太山赤皮甘遂末一兩,煉蜜和勻,分作四服,日一服取利。(《聖惠方》)
小便轉脬:甘遂末一錢,豬苓湯調下,立通。(《筆峰雜興方》)
疝氣偏腫:甘遂、茴香等分。為末,酒服二錢。(《儒門事親》)
婦人血結,婦人少腹滿如敦狀,小便微難而不渴,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:大黃二兩,甘遂、阿膠各一兩,水一升半,煮半升,頓服,其血當下。(張仲景方)
膈氣哽噎:甘遂(麵煨)五錢,南木香一錢,為末。壯者一錢,弱者五分,水酒調下。(《怪病奇方》)。
痞證發熱盜汗,胸背疼痛:甘遂麵包,漿水煮十沸,去面,以細糠火炒黃為末。大人三錢,小兒一錢,冷蜜水臥時服。忌油膩魚肉。(《普濟方》)
消渴引飲:甘遂(麩炒)半兩,黃連一兩,為末,蒸餅丸綠豆大。每薄荷湯下二丸。忌甘草。(《楊氏家藏方》)
癲癇心風:遂心丹:治風痰迷心,癲癇,及婦人心風血邪:用甘遂二錢,為末。以豬心取三管血和藥,入豬心內縛定,紙裹煨熟,取末,入辰砂末一錢,分作四丸。每服一丸,將心煎湯調下。大便下惡物為效,不下再服。(《濟生方》)
馬脾風病,小兒風熱喘促,悶亂不安,謂之馬脾風:甘遂(麵包煮)一錢半,辰砂(水飛)二錢半,輕粉一角,為末。每服一字,漿水少許,滴油一小點,抄藥在上,沉下,去漿灌之。名無價散。(《全幼心鑑》)
麻木疼痛:萬靈膏:用甘遂二兩,蓖麻子仁四兩,樟腦一兩,搗作餅貼之。內飲甘草湯。(《摘玄方》)
耳卒聾閉:甘遂半寸,綿裹插入兩耳內,口中嚼少甘草,耳卒自然通也。(《永類方》)
白話文:
[甘遂]
名稱由來:它又被稱為甘藁、陵藁、陵澤、甘澤、重澤、苦澤、白澤、主田、鬼醜等,但這些名稱的含義大多不清楚。
產地與採集:甘遂主要生長在山川溪谷中,通常在二月採挖根部,然後陰乾。有人認為二月和八月都可以採集。最早的甘遂產自太山和江東,後來京口的甘遂也被使用,但品質不如前者。赤皮的甘遂品質較好,白皮的甘遂品質較差,可能是偽造的。
外形描述:甘遂的苗很像澤漆,根部外皮是紅色的,內部是白色的,像連珠一樣串連,重實的品質較好。另一種名為草甘遂的植物實際上是蚤休,藥效完全不同,苗也不同,俗稱重臺,葉子像鬼臼和蓖麻,根部外皮是白色的。甘遂以西京產的品質最好,其次是汴州、滄州和吳州等地產的,外形像和皮甘草。現在陝西、江東等地也有生產。苗像澤漆,莖短小且葉子含有汁液,根皮是紅色的,內部是白色的,串成連珠狀,大約像手指頭那麼大。
藥材炮製:採集甘遂後,需要去除莖,將根切成細片,用甘草湯和薺苨自然汁浸泡三天,直到水變成墨汁一樣,然後撈出,用流動的水沖洗六七次,直到水變清澈。再撈出,在陶器中炒脆後使用。現代人多用麵包裹後煨熟,來去除毒性。
性味歸經:味苦,性寒,有毒。也有人認為味甘,性大寒。還有說法是,神農和桐君認為它味苦有毒,而岐伯和雷公認為它味甘有毒。有人認為它是純陽之性的藥材。有人認為瓜蒂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,不宜與遠志同用,並且與甘草相反。
主要功效:甘遂主要用於治療腹部疝氣、腹脹、面部和眼睛浮腫、體內積液、停滯的食物,能夠破除堅硬的腫塊,疏通水道,並能排出體內積滯的水分。還能治療各種水腫病,去除痰水。可以疏通腎經,去除隧道內的水濕,治療腳氣、陰囊腫大、痰迷癲癇、食道梗阻等症狀。
功效發揮原理:甘遂這種藥物主要作用是疏通水道,用於攻堅破決。它的苦寒之性能夠直接到達水液積聚的地方,是排除體內水液的良藥。如果水液積聚在胸腔中,必須要用甘遂才能排除。但是由於它有毒性,不能輕易使用。腎臟主管體內水液的代謝,水液凝結就會形成痰飲,溢出就會造成水腫。甘遂能夠疏通腎經的濕氣,是治療痰飲的根本方法。但不能過量服用,需要適可而止。張仲景治療心下留飲的時候,會與甘草同用,是取其相反相成的作用。有人說,如果水腫服用藥物後沒有完全消退,可以用甘遂末塗抹在腹部,圍繞肚臍塗滿,同時內服甘草水,腫脹就會消退。還有人說,如果腳氣上攻,形成腫塊,可以用甘遂末用水調和塗抹在腫塊處,同時服用濃煎的甘草汁,腫塊就會消散。這兩味藥物相反,但卻能產生如此的療效。
常用配方:
- 水腫腹滿:甘遂(炒)和黑牽牛研成粉末,用水煎服。
- 膜外水氣:甘遂末和大麥面用水調和成餅,燒熟食用,以排泄體內水分。
- 全身浮腫:甘遂磨成粉末,放入豬腎中,用濕紙包裹煨熟,每天服用一次。
- 腎水流注,腿膝攣急,四肢腫痛:在上方基礎上加入木香,用酒送服。
- 嚴重水腫,大小便不利:用生、炒甘遂和胭脂壞子研成粉末,用水煮成棋子大小,用淡水食用。
- 小兒疳積水腫:甘遂(炒)和青橘皮研成粉末,用麥芽湯送服。
- 水蠱喘脹:甘遂和大戟研成粉末,用水煎服。
- 水腫喘急,大小便不通:使用十棗丸,以甘遂、大戟、芫花等分研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用熱湯送服。
- 妊娠腫滿,氣急少腹滿,大小便不利:用太山赤皮甘遂研末,用蜂蜜做成丸子服用。
- 心下留飲:甘遂半夏湯,用甘遂、半夏等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- 腳氣腫痛:甘遂和木鱉子仁研成粉末,放入豬腰中煨熟食用。
- 二便不通:用甘遂末和麵糊敷在肚臍和丹田處,艾灸後服用甘草湯。
- 小便轉脬:甘遂末用豬苓湯送服。
- 疝氣偏腫:甘遂和茴香研成粉末,用酒送服。
- 婦女血結:大黃、甘遂、阿膠加水煎煮後服用。
- 食道梗阻:甘遂(麵煨)和南木香研成粉末,用水酒調服。
- 痞證發熱盜汗,胸背疼痛:甘遂用麵包著,用漿水煮後炒黃研末,用冷蜜水送服。
- 消渴引飲:甘遂(麩炒)和黃連研成粉末,用薄荷湯送服。
- 癲癇心風:用甘遂末和豬心血,放入豬心中煨熟後服用。
- 小兒風熱喘促:甘遂(麵包煮)和辰砂、輕粉研成粉末,用漿水調服。
- 麻木疼痛:用甘遂、蓖麻子仁、樟腦搗成餅貼敷,內服甘草湯。
- 耳卒聾閉:甘遂塞入耳內,口中嚼少許甘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