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七卷 (6)

1. 大戟

(《本經》下品)

【釋名】卭巨(《爾雅》)、下馬仙(《綱目》)。

時珍曰:其根辛苦,戟人咽喉,故名。今俚人呼為下馬仙,言利人甚速也。郭璞注《爾雅》云:蕎,卭巨,即大戟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大戟生常山。十二月採根,陰乾。

保升曰:苗似甘遂而高大,葉有白汁,花黃。根似細苦參,皮黃黑,肉黃白。五月採苗,二月、八月採根用。

頌曰:近道多有之。春生紅芽,漸長作叢,高一尺以來。葉似初生楊柳小團。三月、四月開黃紫花,團圓似杏花,又似蕪荑。根似細苦參,秋冬採根陰乾。淮甸出者莖圓,高三、四尺,花黃,葉至心亦如百合苗。江南生者葉似芍藥。

時珍曰:大戟生平澤甚多。直莖高二、三尺,中空,折之有白漿。葉長狹如柳葉而不團,其梢葉密攢而上。杭州紫大戟為上,江南土大戟次之。北方綿大戟色白,其根皮柔韌如綿,甚峻利,能傷人。弱者服之,或至吐血,不可不知。
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勿用附生者,誤服令人泄氣不禁,即煎薺苨湯解之。採得後,於槐砧上細銼,與海芋葉拌蒸,從巳至申,去芋葉,曬乾用。

時珍曰:凡採得以漿水煮軟,去骨,曬乾用。海芋葉麻而有毒,恐不可用也。

【氣味】苦,寒,有小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,大寒。權曰:苦、辛,有大毒。

元素曰:苦、甘、辛,陰中微陽。瀉肺,損真氣。

時珍曰:得棗即不損脾。

之才曰:反甘草,用菖蒲解之。

恭曰:畏菖蒲、蘆葦、鼠屎。

大明曰:赤小豆為之使,惡薯蕷。

【主治】蠱毒,十二水,腹滿急痛積聚,中風皮膚疼痛,吐逆(《本經》)。

頸腋癰腫,頭痛。發汗,利大小便(《別錄》)。瀉毒藥,泄天行黃病溫瘧,破癥結(大明)。下惡血癖塊,腹內雷鳴,通月水,墮胎孕(甄權)。治隱疹風,及風毒腳腫,並煮水,日日熱淋,取愈(蘇頌)。

【發明】成無己曰:大戟、甘遂之苦以泄水者,腎所主也。

好古曰:大戟與甘遂同為泄水之藥,濕勝者苦燥除之也。

時珍曰:痰涎之為物,隨氣升降,無處不到。入於心,則迷竅而成癲癇,妄言妄見;入於肺,則塞竅而成咳唾稠黏,喘急背冷;入於肝,則留伏蓄聚,而成脅痛乾嘔,寒熱往來;入於經絡,則麻痹疼痛;入於筋骨,則頸項胸背腰脅手足牽引隱痛。陳無擇《三因方》,並以控涎丹主之,殊有奇效。

此乃治痰之本。痰之本,水也,濕也。得氣與火,則凝滯而為痰為飲為涎為涕為癖。大戟能泄臟腑之水濕,甘遂能行經隧之水濕,白芥子能散皮裡膜外之痰氣,惟善用者,能收奇功也。又錢仲陽謂腎為真水,有補無瀉,而復云痘瘡變黑歸腎一證,用百祥圓下之以瀉腎,非瀉腎也,瀉其腑則臟自不實。愚按:百祥惟用大戟一味,大戟能行水,故曰瀉其腑則臟自不實,腑者膀胱也。

竊謂百祥非獨瀉腑,正實則瀉其子也,腎邪實而瀉其肝也。大戟味苦澀,浸水色青綠,肝膽之藥也。故百祥圓又治嗽而吐青綠水。夫青綠者,少陽風木之色也。仲景亦云:心下痞滿,引脅下痛,乾嘔短氣者,十棗湯主之。其中亦有大戟。夫乾嘔脅痛,非肝膽之病乎?則百祥之瀉肝膽也,明矣。

肝乃東方,宜瀉不宜補。況瀉青、瀉黃皆瀉其子,同一瀉也,何獨腎只瀉腑乎?潔古老人治變黑歸腎證,用宣風散代百祥圓,亦是瀉子之意。蓋毒勝火熾則水益涸,風挾火勢則土受虧。故津血內竭,不能化膿,而成青黑干陷之證。瀉其風火之毒,所以救腎扶脾也。或云脾虛腎旺,故瀉腎扶脾者,非也。

腎之真水不可瀉,瀉其陷伏之邪毒爾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十。

百祥圓,治嗽而吐青綠水,又治痘瘡歸腎,紫黑干陷,不發寒者,宜下之。不黑者,慎勿下:紅芽大戟不以多少,陰乾,漿水煮極軟,去骨日乾,復納原汁中煮,汁盡,焙為末,水丸粟米大。每服一二十丸,研赤脂麻湯下。潔古《活法機要》:棗變百祥丸:治斑瘡變黑,大便閉結。

用大戟一兩,棗三枚。水一碗同煮,曝乾,去大戟,以棗肉焙丸服,從少至多,以利為度。控涎丹,治痰涎留在胸膈上下,變為諸病,或頸項胸背腰脅手足胯髀隱痛不可忍,筋骨牽引,釣痛走易,及皮膚麻痹,似乎癱瘓,不可誤作風氣風毒及瘡疽施治。又治頭痛不可舉,或睡中流涎,或咳唾喘息,或痰迷心竅,並宜此藥。

數服痰涎自失,諸疾尋愈:紫大戟、白甘遂、白芥子(微炒)各一兩,為末,薑汁打麵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或二十丸,以津液嚥下。若取利,則服五六十丸。(《三因方》)

水腫喘急,小便澀及水蠱:大戟(炒)二兩,乾薑(炮)半兩,為散。每服三錢,薑湯下。大小便利為度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水病腫滿,不問年月淺深:大戟、當歸、橘皮各一兩(切)。以水二升,煮取七合,頓服。利下水二三斗,勿怪。至重者,不過再服便瘥。禁毒食一年,永不復作。此方出張尚客。(李絳《兵部手集》)

水氣腫脹:大戟一兩,廣木香半兩。為末。五更酒服一錢半,取下碧水後,以粥補之。忌咸物。《簡便方》:用大戟燒存性,研末,每空心酒服一錢匕。

水腫腹大如鼓,或遍身浮腫:用棗一斗,入鍋內以水浸過,用大戟根苗蓋之,瓦盆合定,煮熟,取棗無時食之,棗盡決愈。又大戟散:用大戟、白牽牛、木香等分,為末。每服一錢,以豬腰子一對,批開摻末在內,濕紙煨熟,空心食之。

左則塌左,右則塌右。(張潔古《活法機要》)

牙齒搖痛:大戟咬於痛處,良。(《生生編》)

中風發熱:大戟、苦參四兩,白酢漿一斗,煮熟洗之,寒乃止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[大戟]

別名: 卭巨、下馬仙

名稱由來: 因為它的根部味道辛辣苦澀,會刺激人的咽喉,所以被稱為大戟。現在民間俗稱它為下馬仙,意思是它能很快地讓人腹瀉。

產地與採集:

大戟主要生長在常山一帶。在十二月採集它的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它的苗長得像甘遂,但比較高大,葉子有白色汁液,花是黃色的。根部像細小的苦參,外皮是黃黑色的,裡面是黃白色的。五月採集它的苗,二月和八月採集它的根部來用。

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大戟。春天會長出紅色的嫩芽,慢慢長成一叢,大約一尺多高。葉子像剛長出來的楊柳嫩葉,是小團狀的。三四月會開黃紫色的小花,圓圓的像杏花,又有點像蕪荑的花。它的根像細小的苦參,在秋冬採集根部,陰乾後使用。淮河流域一帶產的大戟,莖是圓柱形的,大約有三四尺高,花是黃色的,葉子中間的形狀也像百合苗。江南一帶產的大戟,葉子則像芍藥。

大戟多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。莖是直立的,大約二三尺高,中間是空心的,折斷會有白色漿液流出。葉子長而狹窄,像柳葉但不是圓團狀的,末端的葉子密集地向上生長。杭州產的紫大戟是品質最好的,江南產的土大戟次之。北方產的綿大戟顏色是白色的,根部的皮柔軟有韌性,像棉花一樣,藥性很強烈,能傷害人體。體弱的人服用後,可能會吐血,不可不小心。

根部的處理方法:

不要使用附生在大戟根上的東西,誤服會讓人氣虛無法止瀉。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可以用薺苨湯來解毒。採集到大戟後,要放在槐樹砧板上切成細片,與海芋葉拌在一起蒸,從巳時(上午九點到十一點)蒸到申時(下午三點到五點),然後去除海芋葉,曬乾使用。

另一種方法是,採集到大戟後用米漿水煮軟,去除根骨,曬乾後使用。海芋葉有麻痺和毒性,可能不適合使用。

藥性與味道:

大戟味苦,性寒,有小毒。《別錄》記載大戟味甘,性大寒。權氏認為大戟味苦、辛,有大毒。

元素認為大戟味苦、甘、辛,屬於陰中帶一點陽的性質。它能瀉肺氣,損傷人體的真氣。

大戟和棗一起服用,就不會損傷脾胃。

大戟與甘草相剋,可以用菖蒲來解毒。

大戟害怕菖蒲、蘆葦和鼠屎。

赤小豆可以作為大戟的輔助藥,大戟與薯蕷相剋。

主要功效:

大戟可以治療蠱毒、十二種水腫病、腹部脹滿疼痛、腫塊積聚、中風引起的皮膚疼痛、嘔吐等症狀。

它還可以治療頸部和腋下的癰腫、頭痛。能發汗、利大小便。可以排出毒素,治療流行性黃疸病和瘧疾,並能破除體內的腫塊。也能排出惡血、治療腹部雷鳴、通經和墮胎。還可以治療隱疹、風毒引起的腳腫,將大戟煮水後,每天用熱水淋洗,可以治癒。

藥理說明:

大戟和甘遂都具有苦寒的特性,可以排除體內的水分,主要作用在腎臟。

大戟與甘遂都是瀉水藥,對於濕氣過重的人,可以用苦味藥來燥濕。

痰涎這種東西,會隨著氣的升降而流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。如果進入心臟,就會使人神志不清、癲癇、胡言亂語;如果進入肺部,就會使人咳嗽、痰液濃稠、呼吸急促、背部發冷;如果進入肝臟,就會使人脅痛乾嘔、寒熱交替;如果進入經絡,就會導致麻痹疼痛;如果進入筋骨,就會導致頸項、胸背、腰脅、手腳牽引隱痛。陳無擇在《三因方》中,用控涎丹來治療這些症狀,效果很好。

痰的根源是水和濕氣,當它們與氣和火結合,就會凝結成痰、飲、涎、涕、癖等。大戟能排出臟腑裡的水濕,甘遂能排出經絡中的水濕,白芥子能散開皮下組織中的痰氣,只有善於運用這些藥物的人,才能獲得奇效。

有人說腎臟是人體真水的來源,只能補不能瀉,但是痘瘡變成黑色的情況,是因為腎虛,可以用百祥圓來瀉腎。其實這裡的瀉腎不是真正的瀉腎,而是瀉它的腑,腑是指膀胱。

百祥圓的作用不僅僅是瀉腑,實際上也是瀉其子(肝)。大戟味道苦澀,浸泡在水中會變成青綠色,是肝膽的藥物。因此百祥圓也可以治療咳嗽,吐出青綠色的水。青綠色代表少陽風木的顏色。張仲景也說過,心下痞滿,牽引脅下疼痛,乾嘔短氣的症狀,可以用十棗湯來治療,其中也有大戟。這些症狀難道不是肝膽疾病嗎?所以說,百祥圓實際上也是瀉肝膽的。

肝臟屬於東方,適合瀉而不適合補。況且瀉青、瀉黃都是瀉其子,都是瀉法,為何獨獨認為瀉腎只是瀉腑呢?潔古老人治療痘瘡變黑歸腎的症狀,用宣風散來代替百祥圓,也是瀉其子的用意。毒火旺盛會使體內的水分更加枯竭,風火相助會使脾土虧損,導致津血內竭,不能化膿,形成青黑乾陷的症狀。所以瀉其風火之毒,目的是為了救腎扶脾。有人說,這是因為脾虛腎旺才要瀉腎扶脾,這是不對的。

腎臟的真水不能瀉,應該瀉的是陷伏在體內的邪毒。

附方:

**百祥圓:**治療咳嗽吐出青綠色的水,也治療痘瘡歸腎,皮膚呈現紫黑色、乾燥凹陷、不出寒的症狀,適合服用此藥。如果痘瘡沒有變黑,就不要服用此藥。用紅芽大戟,不論多少,陰乾,用米漿水煮軟,去除根骨,曬乾,再放回原汁中煮,直到汁液煮乾,研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二十粒,用研碎的赤脂麻湯送服。

**棗變百祥丸:**治療斑疹瘡變黑、大便不通。用大戟一兩,棗三枚。用水一碗同煮,曬乾,去掉大戟,用棗肉烘乾做成藥丸服用,從少量開始,逐漸增加劑量,直到腹瀉為止。

**控涎丹:**治療痰涎停留在胸膈上下,導致各種疾病,如頸項、胸背、腰脅、手足胯骨隱痛難忍、筋骨牽引、疼痛遊走不定,以及皮膚麻木,看起來像癱瘓。也可以治療頭痛難忍、睡覺流口水、咳嗽喘息、痰迷心竅等症狀。服用數次後,痰涎自然消失,各種疾病也會好轉。用紫大戟、白甘遂、白芥子(微炒)各一兩,研成粉末,用薑汁和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粒或二十粒,用口水吞服。如果想瀉下,則服用五六十粒。

**治療水腫喘急、小便不利和水蠱:**將大戟(炒)二兩,乾薑(炮)半兩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薑湯送服。以大小便通暢為度。

**治療水腫滿脹,不論時間長短:**用大戟、當歸、橘皮各一兩(切)。用水二升煮成七合,一次服用。會瀉下二三斗的水,不要驚慌。嚴重的人,再服一次就會痊癒。一年內禁食有毒的食物,就可以永不復發。這個方子出自張尚客。

**治療水氣腫脹:**用大戟一兩,廣木香半兩,研成粉末。在五更時(凌晨三點到五點)用酒送服一錢半,瀉下碧水後,用粥補身體。忌食鹹物。

**另一種簡便方法:**用大戟燒至存性,研成粉末,每次空腹用酒送服一錢。

**治療腹部腫大如鼓,或全身浮腫:**用棗一斗,放入鍋中,加水浸過,用大戟的根和苗蓋在上面,用瓦盆蓋住煮熟。取出棗子隨時吃,直到棗子吃完就會痊癒。

**另一種大戟散:**用大戟、白牽牛、木香等份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剖開的豬腰子夾住藥粉,用濕紙包住煨熟,空腹吃。

治療左側水腫就按壓左側,右側水腫就按壓右側。

**治療牙齒鬆動疼痛:**將大戟咬在疼痛處,效果很好。

**治療中風發熱:**用大戟、苦參各四兩,加入白醋漿一斗煮熟,用來洗澡,寒熱就會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