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11)

1. 水銀粉

(宋《嘉祐》)

【釋名】汞粉、輕粉(《拾遺》)、峭粉(《日華》)、膩粉。時珍曰:輕,言其質;峭,言其狀,膩,言其性。昔蕭史與秦穆公煉飛雲丹,第一轉乃輕粉,即此。

【修治】時珍曰:升煉輕粉法:用水銀一兩,白礬二兩,食鹽一兩,同研不見星,鋪於鐵器內,以小烏盆覆之。篩灶灰,鹽水和,封固盆口。以炭打二炷香取開,則粉升於盆上矣。其白如雪,輕盈可愛。一兩汞,可升粉八錢。又法:水銀一兩,皂礬七錢,白鹽五錢,同研,如上升煉。

又法:先以皂礬四兩,鹽一兩,焰硝五錢,共炒黃為曲。水銀一兩,又曲二兩,白礬二錢。研勻,如上升煉。《海客論》云:諸礬不與水銀相合,而綠礬和鹽能制水銀成粉,何也?蓋水銀者,金之魂魄;綠礬者鐵之精華,二氣同根,是以暫製成粉。無鹽則色不白。

【氣味】辛,冷,無毒。大明曰:畏磁石、石黃,忌一切血,本出於丹砂故也。

時珍曰:溫燥有毒,升也,浮也。黃連、土茯苓、陳醬、黑鉛、鐵漿,可制其毒。

【主治】通大腸,轉小兒疳並瘰癧,殺瘡疥癬蟲,及鼻上酒皶,風瘡瘙癢(藏器)。治痰涎積滯,水腫鼓脹,毒瘡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宗奭曰:水銀粉下膈涎,並小兒涎潮瘛瘲藥多用。然不可常服及過多,多則損人。若兼驚則危,須審之。蓋驚為心氣不足,不可下。下之裡虛,驚氣入心,不可治。其人本虛,更須禁此,慎之至也。

劉完素曰:銀粉能傷牙齒。蓋上下齒齦屬手足陽明之經,毒氣感於腸胃,而精神氣血水穀既不勝其毒,則毒即循經上行,而至齒齦嫩薄之分為害也。時珍曰:水銀乃至陰毒物,因火煅丹砂而出,加以鹽、礬煉而為輕粉,以硫黃升而為銀硃,輕飛靈變,化純陰為燥烈。其性走而不守,善劫痰涎,消積滯。

故水腫風痰濕熱毒瘡被劫,涎從齒齦而出,邪郁為之暫開,而疾因之亦愈。若服之過劑,或不得法,則毒氣被蒸,竄入經絡筋骨,莫之能出。痰涎既去,血液耗亡,筋失所養,營衛不從。變為筋攣骨痛,發為癰腫疳漏,或手足皸裂,蟲癬頑痹,經年累月,遂成廢痼,其害無窮。

觀丹客升煉水銀輕粉,鼎器稍失固濟,鐵石撼透,況人之筋骨皮肉乎?陳文中言輕粉下痰而損心氣,小兒不可輕用,傷脾敗陽,必變他證,初生尤宜慎之;而演山氏謂小兒在胎,受母飲食熱毒之氣,畜在胸膈,故生下個個發驚,宜三日之內與黃連去熱,膩粉散毒,又與人參、硃砂、蜜湯解清心肺,積毒既化,兒可免此患。二說不同,各有所見:一謂無胎毒者,不可輕服;一謂有胎毒者,宜預解之。

用者宜審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三十一。

小兒初生:浴湯中入鹽少許,拭乾,以膩粉少許摩其身,既不畏風,又散諸氣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白話文:

水銀粉

宋代《嘉祐本草》等醫書記載,水銀粉又稱汞粉、輕粉、峭粉、膩粉。「輕」指其質地輕盈,「峭」指其外形,「膩」指其藥性。傳說蕭史為秦穆公煉製飛雲丹,其中第一步就是煉製輕粉。

製作方法:取水銀一兩,白礬二兩,食鹽一兩,研磨至看不見顆粒,鋪在鐵器上,用小瓦盆覆蓋,再用篩過的灶灰和鹽水封固盆口。用炭火加熱約兩炷香時間後開啟,則粉末會升華到瓦盆上,潔白如雪,輕盈可愛。一兩水銀約可煉製八錢輕粉。另一種方法:水銀一兩,皂礬七錢,白鹽五錢,研磨後同樣方法升煉。還有一種方法:先將皂礬四兩、食鹽一兩、焰硝五錢炒至黃色,再與水銀一兩、此藥曲二兩、白礬二錢研磨均勻,然後升煉。《海客論》中提到,為何只有綠礬和食鹽才能與水銀反應製成輕粉?因為水銀是金屬的精華,綠礬是鐵的精華,兩者同源,所以能暫時製成粉末。沒有食鹽則粉末顏色不白。

藥性:味辛,性寒,無毒(部分醫家認為溫燥有毒)。畏磁石、石黃,忌一切血,因其本源是丹砂。溫燥有毒,屬升浮之性。黃連、土茯苓、陳醬、黑鉛、鐵漿可以解其毒。

主治:通利大腸,治療小兒疳積、瘰癧,殺滅瘡疥癬蟲,治療鼻上酒渣鼻、風瘡瘙癢,治療痰涎積滯、水腫、毒瘡。

藥理:水銀粉能化解膈間痰涎,治療小兒涎潮、瘛癧等症,但不能長期服用或過量服用,否則會傷身。若患者同時伴有驚厥,則更需謹慎,因為驚厥是心氣不足所致,不宜服用此藥。若患者本身虛弱,更應禁用。水銀粉會損傷牙齒,因牙齦屬手足陽明經,藥物毒性會循經上行而損害牙齦。水銀是至陰之毒物,經火煉丹砂,再用鹽、礬煉製成輕粉,或用硫磺升煉成硃砂,變化迅速,純陰之物變為燥烈。其性快速遊走而不停留在體內,善於化解痰涎、消除積滯。因此能治療水腫、風痰、濕熱、毒瘡等症,使痰涎從牙齦排出,邪氣暫時得以疏通,疾病也就痊癒了。但若過量服用或方法不當,毒氣就會蒸騰,竄入經絡筋骨,難以排出,痰涎排出後,血液耗損,筋骨失養,營衛失調,就會導致筋攣骨痛、癰腫、疳漏、手足皸裂、蟲癬頑痹等症,久而久之,形成頑疾,危害無窮。煉製水銀輕粉時,鼎器稍有破損,鐵石都會被腐蝕,更何況人體的筋骨皮肉呢?有些醫家認為輕粉會化痰但傷心氣,小兒不宜輕用,會傷脾敗陽,導致其他疾病。新生兒更應謹慎。也有人認為,小兒在胎中受母體飲食熱毒之氣影響,出生後容易驚厥,宜在三日內服用黃連清熱,膩粉解毒,再服用人參、硃砂、蜜湯以清心肺,化解毒積。兩種說法不同,各有其道理,一種認為無胎毒者不宜服用,一種認為有胎毒者應預先解毒。

用藥需謹慎。

附方: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