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七卷 (3)
草部第十七卷 (3)
1. 𦳝花
【主治】人心昏塞,多忘喜臥,取花陰乾百日,搗末,日暮水服方寸匕,乃臥思念所欲事,即於眠中醒悟也(蘇頌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心神昏沉閉塞、容易健忘、喜歡睡覺的人,取用𦳝花陰乾一百天,搗成粉末,每天傍晚用開水服用一小匙,然後就寢並思考想要達成的願望,就能在睡夢中得到啟示。
2. 狼毒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時珍曰:觀其名,知其毒矣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狼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陰乾。陳而沉水者良。
弘景曰:宕昌亦出之。乃言止有數畝地生,蝮蛇食其根,故為難得。亦用太山者。今用出漢中及建平。云與防葵同根,但置水中沉者是狼毒,浮者是防葵。俗用亦稀,為療腹內要藥耳。
恭曰:今出秦州、成州,秦亭原在二州之界。秦隴地寒,元無蝮蛇。此物與防葵都不同類,生處又別,太山、漢中亦不聞有,陶說謬矣。
志曰:狼毒葉似商陸及大黃,莖葉上有毛,根皮黃,肉白。以實重者為良,輕者為力劣。秦亭在隴西,奉高是太山下縣。陶云:沉者是狼毒,浮者是防葵,此不足為信。假使防葵秋冬採者堅實,得水皆沉;狼毒春夏採者輕虛,得水皆浮。且二物全別,不可比類。此與麻黃、橘皮、半夏、枳實、吳茱萸為六陳也。保升曰:根似玄參,惟浮虛者為劣也。
頌曰:今陝西州郡及遼、石州亦有之。狀如馬志所說。
時珍曰:狼毒出秦、晉地。今人往往以草䕡茹為之,誤矣。見䕡茹下也。
根
【氣味】辛,平,有大毒。甄權曰:苦、辛,有毒。
之才曰:大豆為之使,宜醋炒,惡麥句姜,畏占斯、密陀僧也。
【主治】咳逆上氣,破積聚飲食,寒熱水氣,惡瘡鼠瘻疽蝕,鬼精蠱毒,殺飛鳥走獸(《本經》)。除脅下積癖(《別錄》)。
治痰飲癥瘕,亦殺鼠(甄權)。合野葛納耳中,治聾(《抱朴子》)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六。
心腹連痛作脹:用狼毒二兩附子半兩,搗篩,蜜丸梧子大。一日服一丸,二日二丸,三日三丸,止;又從一丸起,至三丸止,以瘥為度。(《肘後方》)
九種心痛,一蟲,二蛀,三風,四悸,五食,六飲,七冷,八熱,九氣也。又治連年積冷,流注心胸,及落馬墮車,瘀血中惡等證:九痛丸:用狼毒(炙香)、吳茱萸(湯泡)、巴豆(去心,炒取霜)、乾薑(炮)、人參各一兩,附子(泡去皮)三兩,為末,煉蜜丸梧子大。每空腹溫酒下一丸。
(《千金方》)腹中冷痛,水穀陰結,心下停痰,兩脅痞滿,按之鳴轉,逆害飲食:用狼毒三兩,附子一兩,旋覆花三兩,搗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三丸,食前白湯下,日三服。(《肘後方》)陰疝欲死,丸縮入腹,急痛欲死:狼毒四兩,防風二兩,附子三兩燒,以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三丸,日夜三度白湯下。
(《肘後方》)
兩脅氣結:方同腹中冷痛方。
一切蟲病:用狼毒杵末,每服一錢,用餳一皂子大,沙糖少許,以水化開,臥時空腹服之,次早即下蟲也。(《集效方》)乾溼蟲疥:狼毒不拘多少,搗爛,以豬油、馬油調搽患處。方睡勿以被矇頭,恐藥氣傷面。此維揚潘氏所傳方。(《藺氏經驗方》)積年疥癩:狼毒一兩(一半生研,一半炒研),輕粉三合,水銀三錢。
以茶末少許,於瓦器內,以津液擦化為末,同以清油浸藥,高一寸,三日,待藥沉油清,遇夜不見燈火,蘸油塗瘡上,仍以口鼻於藥盞上吸氣,取效。(《永類方》)
積年乾癬生痂,搔之黃水出,每逢陰雨即癢:用狼毒末塗之。(《聖惠方》)
惡疾風瘡:狼毒、秦艽等分。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溫酒下,日一、二服。(《千金方》)
白話文:
狼毒
這個藥材的名字就暗示著它具有毒性。
產地與採集
狼毒生長在秦亭山谷和奉高(地名)。通常在二月和八月採集它的根部,然後陰乾。品質好的狼毒,應該是陳舊而且能沉入水中的。
有人說,狼毒在宕昌也有產出,而且只在很小的一塊土地上生長。據說毒蛇會吃它的根,所以很難得到。也有人說太山也產狼毒。現在市面上用的多半是漢中和建平出產的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狼毒和防葵是同根生的,但把兩種根放到水中,沉下去的是狼毒,浮在水面的是防葵。不過,民間很少用狼毒,只把它當作治療腹部疾病的重要藥物。
另有人說,現在狼毒主要產於秦州和成州,秦亭原先就在這兩個州的交界處。秦隴地區天氣寒冷,沒有毒蛇。狼毒和防葵其實是不同的植物,生長的地方也不一樣。太山和漢中也沒有聽說有狼毒,所以陶弘景的說法是錯誤的。
狼毒的葉子長得像商陸和大黃,莖葉上有毛,根的表皮是黃色的,內部是白色的。根部結實、較重的品質比較好,輕的藥效就比較差。秦亭位於隴西,奉高是太山下的一個縣。陶弘景說沉在水裡的是狼毒,浮在水面的是防葵,這說法是不可信的。就算防葵在秋冬季節採收,質地堅硬,遇水也會沉下去;而狼毒在春夏採收,質地輕虛,遇水會浮起來。況且,這兩種植物完全不同,不能這樣比較。狼毒和麻黃、橘皮、半夏、枳實、吳茱萸一樣,都是存放時間越久越好的藥材。還有人說,狼毒的根像玄參,只是比較輕虛的品質比較差。
現在陝西各州郡以及遼州、石州也有狼毒。外形正如之前所說的。
現在的人常常把草䕡茹當成狼毒,這是錯誤的。草䕡茹的相關內容可以參考關於䕡茹的描述。
根
氣味:味辛,性平,具有很強的毒性。有人認為狼毒是苦、辛,有毒。
藥性輔助:大豆可以緩和狼毒的藥性,用醋炒過再用比較好。狼毒害怕麥句姜,也畏懼占斯和密陀僧。
主治:
- 治療咳嗽氣喘,能消除體內積聚的食物和腫塊,治療寒熱病和水腫,還能治療惡瘡、鼠瘻、癰疽等皮膚病,以及鬼精蠱毒。可以殺死飛禽走獸(出自《本經》)。
- 能消除脅肋下的積塊(出自《別錄》)。
- 能治療痰飲、癥瘕,也能殺死老鼠(出自甄權)。
- 將狼毒和野葛混合塞入耳朵,能治療耳聾(出自《抱朴子》)。
相關藥方
以下提供一些古籍中記載的狼毒相關藥方:
- 心腹連痛作脹:將狼毒二兩和附子半兩搗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第一天服用一丸,第二天服用兩丸,第三天服用三丸,直到病情好轉。然後再從一丸開始,遞增到三丸。
- 九種心痛,包括蟲痛、蛀痛、風痛、悸痛、食痛、飲痛、冷痛、熱痛、氣痛,也能治療多年積寒、流注心胸以及從馬上摔下或車禍造成的瘀血:九痛丸:將炙烤過的狼毒、用湯浸泡過的吳茱萸、去心炒過的巴豆、炮製過的乾薑、人參各一兩,以及去皮泡製過的附子三兩,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早上空腹用溫酒服用一丸。
- 腹中冷痛,水穀不消化,心下有痰,兩脅脹滿,按壓有聲音,影響食慾:將狼毒三兩、附子一兩、旋覆花三兩,搗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飯前用白開水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- 陰疝痛得快要死掉,睪丸縮入腹中,疼痛難忍:將狼毒四兩、防風二兩、燒過的附子三兩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每天早、中、晚用白開水送服。
- 兩脅氣結:藥方與治療腹中冷痛的藥方相同。
- 各種蟲病:將狼毒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麥芽糖如皂子大小,加少許砂糖,用水化開,睡前空腹服用,第二天早上就會排出蟲子。
- 乾濕蟲疥:將狼毒搗爛,用豬油或馬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睡覺時不要用被子蒙住頭,以免藥氣傷到臉部。這是揚州潘氏所傳的藥方。
- 多年疥癩:將狼毒一兩(一半生研,一半炒研),輕粉三合,水銀三錢,加入少量茶末在瓦器中,用唾液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清油浸泡藥物,高約一寸,放置三天,等藥物沉澱油變清後,在沒有燈火的夜晚,用油塗抹在瘡上,並將口鼻對著藥碗吸氣。
- 多年乾癬,結痂,搔抓會有黃水流出,陰雨天會發癢:用狼毒粉末塗抹在患處。
- 惡疾風瘡:將狼毒和秦艽等份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小勺,用溫酒送服,每天服用一到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