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9)

1. 水銀

此皆可為戒者也。蘄不死乃速得死,謂之智,可不可也?五穀三牲,鹽醯果蔬,人所常御。人相厚勉,必曰強食。今惑者皆曰:五穀令人夭,三牲皆殺人,當務減節。一筵之饌,禁忌十之二、三。不信常道而務鬼怪,臨死乃悔。後之好者又曰:彼死者皆不得其道也,我則不然。

始動曰:藥動故病,病去藥行,乃不死矣。及且死又悔。嗚呼!可哀也已。

時珍曰:水銀乃至陰之精,稟沉著之性。得凡火煅煉,則飛騰靈變;得人氣熏蒸,則入骨鑽筋,絕陽蝕腦。陰毒之物無似之者。而大明言其無毒,《本經》言其久服神仙,甄權言其還丹元母,《抱朴子》以為長生之藥。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,致成廢篤而喪厥軀,不知若干人矣。

方士固不足道,本草其可妄言哉?水銀但不可服食爾,而其治病之功,不可掩也。同黑鉛結砂,則鎮墜痰涎;同硫黃結砂,則拯救危病。此乃應變之兵,在用者能得肯綮而執其樞機焉。余見鉛白霜及靈砂下。

【附方】舊五,新二十四。

初生不乳,咽中有噤物如麻豆許。用水銀米粒大與之,下咽即愈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兒癇疾,能壓一切熱:水銀小豆許,安盞中,沉湯內煮一食頃,與服。勿仰兒頭,恐入腦也。(《聖濟方》)

急驚墜涎:水銀半兩,生南星一兩,麝香半分,為末,入石腦油同搗,和丸綠豆大。每服一丸,薄荷湯下。失心風疾:水銀一兩,藕節八個。研成砂子,丸如芡子大。每服二丸,磨刀水下,一、二服。(《經驗方》)精魅鬼病:水銀一兩,漿水一升,炭火煎減三分。取水銀一豆許,神符裹吞之,晚又服,一、二日止。(《廣濟方》)

反胃吐食,水不能停:黑鉛、水銀各一錢半(結砂),舶硫黃五錢,官桂一錢,為末。每服六錢,一半米湯,一半自然薑汁,調作一處服。(《聖濟錄》)消渴煩熱:水銀一兩,鉛一兩(結砂),皂莢一挺(酥炙),麝香一錢。為末。每服半錢,白湯下。(《聖濟錄》)膽熱衄蔑,血上妄行:水銀、硃砂、麝香等分。

為末。每服半錢,新汲水下。(《宣明方》)血汗不止:方同上。

妊婦胎動,母欲死,子尚在,以此下之。水銀、硃砂各半兩。研膏。以牛膝半兩,水五大盞。煎汁,入蜜調服半匙。(《聖惠方》)

婦人難產:水銀二兩,先煮後服,立出。(《梅師方》)

胎死腹中,其母欲死:水銀二兩吞之,立出。(《梅師方》)

婦人斷產:水銀以麻油煎一日,空心服棗大一丸,永斷,不損人。(《婦人良方》)

解金銀毒:水銀一兩,服之即出。(《千金方》)

誤吞金銀及環子釵子:以汞半兩吞之,再服即出。(《聖惠方》)

百蟲入耳:水銀豆許,傾入耳中,以耳向下,擊銅物數聲即出。能食人腦,非急切勿用。(《聖濟錄》)

白話文:

水銀

人們常因追求長生不老而做出錯誤的選擇,這實在令人惋惜。有些人迷信養生之道,過度節制飲食,甚至相信一些怪力亂神之說,到頭來卻後悔莫及。後人看到前人的失敗,卻依然故我,執迷不悟,直到死亡才後悔,真是可悲!

李時珍說,水銀是至陰之物,沉重而有毒性。經過火煉後,它會變得輕盈善變;但如果被人體吸收,就會深入骨髓,損傷腦部,其陰毒之性,無物可比。然而,許多古籍卻記載水銀無毒,甚至可以服食以求長生。六朝以來,許多人因此服食水銀而致殘致死,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喪命。

煉丹方士的言論不足採信,本草書中記載也不可盡信。水銀雖不可服用,但它在治療疾病方面卻有其功效,不可輕忽。例如,水銀與黑鉛、硫黃等藥物配伍,可以治療痰涎、危急重症等。水銀就像一種應變的武器,使用得當,就能發揮其作用。我見過鉛霜和硃砂的藥效。

以下是一些古代醫書記載的水銀藥方:

新生兒不哺乳,咽喉有異物阻塞,可用米粒大小的水銀治療;小兒驚癇,可用少量水銀治療;急驚、墜涎、失心瘋等病症,也有水銀相關的治療方法;精魅鬼病、反胃吐食、消渴煩熱、膽熱衄血、血汗不止等,都可用水銀配合其他藥物治療;孕婦胎動危急、難產、胎死腹中、婦女月經不斷等情況,也可用水銀來治療;誤吞金銀或其他異物,可用水銀來解毒;蟲子進入耳中,也可用水銀來驅除。但需注意,某些水銀藥方有潛在風險,需謹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