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8)

1. 水銀

若撒失在地,但以川椒末或茶末收之,或以真金及鍮石引之即上。

嘉謨曰:取去汞之砂殼,名天流,可點化。

【修治】斆曰:凡使勿用草汞並舊朱漆中者,經別藥制過者,在屍中過者,半生半死者。其硃砂中水銀色微紅,收得後用葫蘆貯之,免遺失。若先以紫背天葵並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時,其毒自退。若修十兩,二汁各七鎰。

【氣味】辛,寒,有毒。權曰:有大毒。大明曰:無毒。

之才曰:畏磁石、砒霜。

宗奭曰:水銀得鉛則凝,得硫則結,並棗肉研則散,別法煅為膩粉、粉霜,唾研之死蝨,銅得之則明,灌屍中則後腐,以金銀銅鐵置其上則浮,得紫河車則伏,得川椒則收。可以勾金,可為湧泉匱,蓋借死水銀之氣也。

土宿真君曰:荷葉、松葉、松脂、穀精草、萱草、金星草、瓦松、夏枯草、忍冬、莨菪子、雁來紅、馬蹄香、獨腳蓮、水慈菇,皆能制汞。

【主治】疥瘻痂瘍白禿,殺皮膚中蝨,墮胎除熱,殺金銀銅錫毒。熔化還復為丹,久服神仙不死(《本經》)。以敷男子陰,陰消無氣(《別錄》)。

利水道,去熱毒(藏器)。主天行熱疾,除風,安神鎮心,治惡瘡瘑疥,殺蟲,催生,下死胎(大明)。治小兒驚熱涎潮(宗奭)。鎮墜痰逆,嘔吐反胃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還復為丹,事出《仙經》。酒和日曝,服之長生。權曰:水銀有大毒,硃砂中液也。乃還丹之元母,神仙不死之藥,能伏煉五金為泥。《抱朴子》

曰:丹砂燒之成水銀,積變又還成丹砂,其去凡草木遠矣,故能令人長生。金汞在九竅,則死人為之不朽,況服食乎?

藏器曰:水銀入耳,能食人腦至盡;入肉令百節攣縮,倒陰絕陽。人患瘡疥,多以水銀塗之,性滑重,直入肉,宜謹之。頭瘡切不可用,恐入經絡,必緩筋骨,百藥不治也。

宗奭曰:水銀入藥,雖各有法,極須審謹,有毒故也。婦人多服絕娠。今有水銀燒成丹砂,醫人不曉誤用,不可不謹。唐韓愈云:太學士李於遇方士柳泌,能燒水銀為不死藥。以鉛滿一鼎,按中為空,實以水銀,蓋封四際,燒為丹砂。服之下血,四年病益急,乃死。余不知服食說自何世起,殺人不可計,而世慕尚之益至,此其惑也。

在文書所記及耳聞者不說。今直取目見,親與之遊,而以藥敗者六、七公,以為世誡。工部尚書歸登,自說服水銀得病,有若燒鐵杖自顛貫其下,摧而為火,射竅節以出,狂痛呼號泣絕。其裀席得水銀,發且止,唾血十數年以斃。殿中御史李虛中,疽發其背死。刑部尚書李遜謂余曰:我為藥誤。

遂死。刑部侍郎李建,一旦無病死。工部尚書孟簡,邀我於萬州,屏人曰:我得秘藥,不可獨不死。今遺子一器,可用棗肉為丸服之。別一年而病。後有人至,訊之,曰:前所服藥誤,方且下之,下則平矣。病二歲卒。東川節度御史大夫盧坦,溺血,肉痛不可忍,乞死。金吾將軍李道古,以柳泌得罪,食泌藥,五十死海上。

白話文:

水銀

若水銀灑落在地,可以用川椒粉末或茶葉末收集,或者用真金和鍮石引導它向上。

據說,去除水銀砂殼後剩下的物質叫做天流,可以煉化成丹藥。

處理方法:使用水銀時,不要使用草汞、舊朱漆中的水銀、經過其他藥物處理過的水銀、接觸過屍體的水銀,以及半生半死狀態的水銀。硃砂中的水銀顏色微紅,收集後要用葫蘆盛裝,以免遺失。如果先用紫背天葵和夜交藤的汁液一起煮沸一個小時,水銀的毒性就會減弱。如果要處理十兩水銀,則每種汁液各用七鎰(古代重量單位)。

氣味:辛味,寒性,有毒。權氏說:有大毒。大明氏說:無毒。

之才氏說:水銀畏懼磁石、砒霜。

宗奭說:水銀遇到鉛會凝固,遇到硫會結塊,用棗肉研磨則會分散。其他方法還有煅燒成膩粉、粉霜,唾液研磨可以殺死蝨子;銅遇到水銀會變亮;灌入屍體中會延緩腐敗;將金、銀、銅、鐵放在水銀上面,水銀會浮起來;遇到紫河車會沉下去;遇到川椒則會被收斂。水銀可以用來提煉黃金,也可以製作湧泉匱(一種古代容器),這都是利用水銀的特性。

土宿真君說:荷葉、松葉、松脂、穀精草、萱草、金星草、瓦松、夏枯草、忍冬、莨菪子、雁來紅、馬蹄香、獨腳蓮、水慈菇,都能解水銀毒。

主治:治療疥瘡、瘻管、痂瘍、白禿,殺死皮膚中的蝨子,墮胎、清熱,解金銀銅錫的毒性。熔化後再煉製成丹藥,長期服用可以使人長生不老(《本經》)。塗抹在男子陰部,可以使陰部消腫,沒有氣息(《別錄》)。

利尿,去除熱毒(藏器)。主治天行熱病,祛風,安神鎮靜,治療惡瘡、癬疥,殺蟲,催生,排出死胎(大明)。治療小兒驚癇、發熱、流涎(宗奭)。鎮咳,降逆止嘔(時珍)。

說明:弘景說:將水銀煉製成丹藥,出自《仙經》。用酒調和,曬太陽,服用可以長生不老。權氏說:水銀有大毒,是硃砂中的液體。它是煉製還丹的根本,是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,能使五金煉成泥狀。《抱朴子》說:丹砂燒煉後變成水銀,積累變化後又會變成丹砂,它遠離凡間草木,所以能讓人長生不老。金汞存在於九竅之中,就能使死人屍體不腐爛,何況是服用它呢?

藏器說:水銀入耳,能把人的腦子吃掉;進入肉體會使全身關節攣縮,陰陽失調。很多人患瘡疥,都用水銀塗抹,因為水銀性滑而重,會直接滲入肉體,所以要謹慎。頭部瘡瘍絕對不能用水銀,以免進入經絡,導致筋骨麻痺,百藥無效。

宗奭說:水銀入藥,雖然各有方法,但都必須非常謹慎,因為它有毒。婦女服用過多會導致流產。現在有人把水銀燒煉成丹砂,醫生不懂而誤用,不可不謹慎。唐朝韓愈說:太學士李於遇見方士柳泌,他能把水銀燒煉成不死的藥物。用鉛填滿一鼎,中間挖空,放入水銀,封好四邊,燒煉成丹砂。服用後流血不止,四年病情加重,最終死亡。我不知道服用水銀的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,已經殺死了無數人,但世人對此仍然趨之若鶩,這真是迷惑啊!

文書記載和耳聞的就不說了。我只講目睹的,親眼所見,與我交往,因服藥而失敗的人有五六位,以此為戒。工部尚書歸登,自己說服用水銀而生病,感覺像燒紅的鐵棍從頭頂貫穿到底,摧毀焚燒,從竅穴中射出來,痛得發狂呼號痛哭而死。他的坐墊沾染了水銀,頭髮都掉光了,吐血十多年而死。殿中御史李虛中,背上長癰疽而死。刑部尚書李遜對我說:我因藥物而誤。於是死了。刑部侍郎李建,突然無病而死。工部尚書孟簡,邀請我在萬州,避開其他人說:我得到了秘藥,不能獨自不死。現在留下一個器皿給我的兒子,可以用棗肉做成丸藥服用。一年後生病。後來有人來詢問,說:之前服用的藥物錯誤,藥性正在排出,排出後就會好轉。但兩年後就死了。東川節度御史大夫盧坦,小便出血,肉體疼痛難忍,請求一死。金吾將軍李道古,因為柳泌而受牽連,服用柳泌的藥物,五十歲死在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