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6)

1. 丹砂

闢禳溫疫:上品硃砂一兩,細研,蜜和丸麻子大。常以太歲日平旦,一家大小勿食諸物,向東各吞三七丸,勿令近齒,永無溫疫。(《外臺》)

諸般吐血:硃砂、蛤粉等分,為末。酒服二錢。又方:丹砂半兩,金箔四片,蚯蚓三條。同研,丸小豆大。每冷酒下二丸。(《聖濟錄》)

妊婦胎動:硃砂末一錢,和雞子白三枚,攪勻頓服。胎死即出,未死即安。(《普濟方》)

子死腹中不出:硃砂一兩,水煮數沸,為末。酒服立出。(《十全博救方》)

目生障翳:生辰砂一塊,日日擦之,自退。王居云病此,用之如故。(《普濟方》)

目膜息肉:丹砂一兩,五月五日研勻,銅器中以水漿一盞,臘水一盞,浸七日,曝乾,銅刀刮下,再研瓶收。每點少許眥上。(《聖濟錄》)

目生弩肉及珠管:真丹、貝母等分,為末。點注,日三、四度。(《肘後方》)

面上皯𪒟:雞子一枚(去黃),硃砂末一兩。入雞子內封固,入白伏雌下,抱至雛出,取塗面即去。不過五度,面白如玉。此乃陳朝張貴妃常用方,出《西王母枕中方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沙蜂叮螫:硃砂末,水塗之。(《摘玄方》)

木蛭瘡毒,南方多雨,有物曰木蛭,大類鼻涕,生於枯木之上,聞人氣則閃閃而動。人過其下,墮人體間,即立成瘡,久則遍體。惟以硃砂、麝香塗之,即愈。(張杲《醫說》)

產後舌出不收:丹砂敷之,暗擲盆盎作墮地聲驚之,即自收。(《集簡方》)

白話文:

丹砂

預防瘟疫:取上品硃砂一兩,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年太歲日清晨,全家大小空腹,面向東方,每人吞服三十七粒藥丸,注意不要讓藥丸碰到牙齒,這樣就能預防瘟疫。

各種吐血:硃砂和蛤粉等量混合研磨成粉,每次用酒送服二錢。另一方:取硃砂半兩、金箔四片、蚯蚓三條,一起研磨成小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用冷酒送服二丸。

孕婦胎動不安:取硃砂粉一錢,與三個雞蛋清攪拌均勻後服用。如果胎兒已死,則能使其排出;如果胎兒還活著,就能使其安靜下來。

胎死腹中未能排出:取硃砂一兩,加水煮沸幾次,研磨成粉,用酒送服,胎兒就能排出。

眼睛長障翳:取生硃砂一塊,每天擦拭患處,障翳自然會消退。

眼部息肉:取硃砂一兩,在五月五日研磨均勻,放入銅器中,加入一盞水和一盞臘水浸泡七天,曬乾後,用銅刀刮下粉末,再研磨收好。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眼角。

眼睛長肉芽或珠狀物:取真丹砂和貝母等量混合研磨成粉,點入眼內,每天三次或四次。

臉部色斑:取雞蛋一個(去掉蛋黃),加入硃砂粉一兩,混合後密封在雞蛋殼內,放在孵蛋的母雞下,等到小雞孵出後,取出塗抹在臉上。重複五次左右,臉色就會變得像玉一樣白皙。

蜂螫傷:將硃砂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
木蛭瘡毒:南方多雨,有一種叫做木蛭的東西,形狀像鼻涕,生長在枯木上,聞到人氣就會動。人經過它下面,它會掉到人身上,立即形成瘡,時間久了會遍布全身。只有用硃砂和麝香塗抹才能痊癒。

產後舌頭伸出不能縮回:用硃砂敷在舌頭上,然後暗中將盛有硃砂的盆碗扔在地上,製造出摔碎的聲音嚇唬產婦,舌頭就能自己縮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