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六卷 (28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六卷 (28)

1. 水英

(宋《圖經》)

【釋名】魚津草。

白話文:

【別名】魚腥草

頌曰:唐《天寶單方圖》言:此草原生永陽池澤及河海邊。臨汝人呼為牛葒草,河北信都人名水節,河內連內黃呼為水棘,劍南、遂寧等郡名龍移草,淮南諸郡名海荏。嶺南亦有,土地尤宜,莖葉肥大,名海精木,亦名魚津草。

白話文:

頌曰:唐朝的《天寶單方圖》記載:這種草生長在草原、永陽池沼和河海邊。臨汝人叫它「牛葒草」,河北信都人叫它「水節」,河內連內黃人叫它「水棘」,劍南、遂寧等郡叫它「龍移草」,淮南各郡叫它「海荏」。嶺南也有這種草,土地尤其適宜生長,莖葉肥大,叫它「海精木」,也叫它「魚津草」。

時珍曰:此草不著形狀氣味,無以考證。芹菜亦名水英,不知是此否也?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骨風(蘇頌)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這種草沒有記載它的形狀和氣味,所以無法考證。芹菜也叫水英,不知道是不是這個?

**氣味:**苦,寒,無毒。

**主治:**骨風(蘇頌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蜀人採其花合面藥。凡丈夫、婦人無故兩腳腫滿連膝脛中痛,屈申急強者,名骨風。其疾不宜針灸及服藥,惟每日取此草五斤,以水一石,煮三斗,及熱浸腳,並淋膝上,日夜三、四度。不經,五日即瘥,數用神驗。其藥春取苗,夏採葉及花,秋冬用根。腫甚者,加生椒目三升,水二斗。用畢,即摩粉避風。忌油膩、生菜、豬、魚等物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:蜀人用該藥的花製造成對風寒引起的浮腫有療效的藥物。凡是丈夫或婦人,沒來由的雙腳腫脹滿布連到膝蓋、小腿、疼痛得難以伸屈的,叫做「骨風」。這種病不太適合針灸或者服藥,只要每天拿這中藥五斤,和一石水煮成三鬥藥水,等到藥水很熱的時候,把腳泡進去,並且將藥水淋到膝蓋上,一天三、四次。不到五日就痊癒,屢試不爽。這種藥春天採收幼苗,夏天採葉和花,秋冬採根。如果腫得非常厲害,可以添加三升生辣椒、兩鬥水。用完藥後,立即塗抹藥粉避風邪。忌食油膩食物、生菜、豬肉、魚類等。

2.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時珍曰:按陸佃《埤雅》云:《月令》:仲夏令民無刈藍以染。

鄭玄言:恐傷長養之氣也。然則刈藍先王有禁,制字從監,以此故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藍實生河內平澤,其莖葉可以染青。

弘景曰:此即今染䌝碧所用者,以尖葉者為勝。

白話文:

釋名

李時珍說:根據陸佃的《埤雅》記載,《月令》中說:仲夏時節,禁止人民採收藍草用來染色。

鄭玄解釋說:這是為了避免傷害藍草的生長。因此,上古聖王禁止採收藍草,所以「藍」字從「監」旁,就是這個原因。

集解

《別錄》記載:藍實生長在河內的平原澤地,它的莖和葉子可以染出青色。

陶弘景說:現在用來染碧色的藍草就是這個,以葉子尖細者為上品。

恭曰:藍有三種:一種葉圍徑二寸許,厚三、四分者,堪染青,出嶺南,太常名為木藍子;陶氏所說乃是菘藍,其汁抨為澱甚青者;《本經》所用乃是蓼藍實也,其苗似蓼而味不辛,不堪為澱,惟作碧色爾。

白話文:

藍有三種:一種葉子周圍二寸左右,厚度有三分到四分的那種,可以染出青色,產於嶺南,太常把它叫做木藍子;陶氏所說的藍是菘藍,它的汁液提煉出的澱粉非常青綠;《本經》所用的藍是蓼藍的果實,它的幼苗像蓼,但是味道不辛辣,不能提煉出澱粉,只能做成碧綠的顏色。

頌曰:藍處處有之,人家蔬圃作畦種。至三月、四月生苗,高三、二尺許,葉似水蓼,花紅白色,實亦若蓼子而大,黑色。五月、六月採實。但可染碧,不堪作澱,此名蓼藍,即醫方所用者也。別有木藍,出嶺南,不入藥。有菘藍,可為澱,亦名馬藍,《爾雅》所謂「葴,馬藍」是也。

白話文:

讚言道:藍草在各地都有,人們在菜園裡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種植。到三月、四月時生長出幼苗,高度約在三到二尺左右,葉子像水蓼,花色為紅白色,種子類似於蓼子但更大,呈黑色。五月、六月時收集種子。它只能用來染成碧綠色,但不能作為調和物質,這種藍草被稱為蓼藍,這是醫學方劑中使用的材料。另外還有一種木藍,出現在嶺南地區,不適用於藥物。有種菘藍,可以用來製成調和物質,也被稱為馬藍,《爾雅》中提到的「葴,馬藍」就是指的這種菘藍。

又福州一種馬藍,四時俱有,葉類苦蕒菜,土人連根採服,治敗血。江寧一種吳藍,二月內生,如蒿,葉青花白,亦解熱毒。此二種雖不類,而俱有藍名,且古方多用吳藍,或恐是此,故並附之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馬藍在福州,一年四季都有,葉子像苦蕒菜,當地人連根採集服用,可以治療敗血癥。江寧還有一種吳藍,在二月內生長,像蒿草,葉子青綠,花朵白色,也可以解熱毒。這兩種雖然不像,但都有藍的名稱,而且古方中多用吳藍,或者是這種,所以一起附上。

宗奭曰:藍實即大藍實也。謂之蓼藍者,非是。乃《爾雅》所謂馬藍者。解諸藥毒不可闕也。實與葉兩用。注不解實,只解葉,為未盡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藍實就是大藍的果實。稱之為蓼藍者,這樣說不對。蓼藍應該就如《爾雅》所說的馬藍。解諸藥毒時,不能缺少藍實。藍實與藍葉都可使用。但註解只解釋藍葉,不解釋藍實,這是不完整的。

時珍曰:藍凡五種,各有主治,惟藍實專取蓼藍者。蓼藍:葉如蓼,五、六月開花,成穗細小,淺紅色,子亦如蓼,歲可三刈,故先王禁之。菘藍:葉如白菘。馬藍:葉如苦蕒,即郭璞所謂大葉冬藍,俗中所謂板藍者。二藍花子並如蓼藍。吳藍:長莖如蒿而花白,吳人種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藍色有五種,每種都各有主治,但藍實特地取用的只有蓼藍。蓼藍:葉子像蓼草,在五月、六月開花,會形成細小的穗狀花序,呈淺紅色,種子也像蓼草,一年可以收割三次,所以先王禁止種植。菘藍:葉子像白菜。馬藍:葉子像苦蕒,也就是郭璞說的大葉冬藍,俗稱叫做板藍。兩種藍的花子和蓼藍相似。吳藍:長莖像蒿草而花朵是白色的,是吳地人種植的。

木藍:長莖如決明,高者三四尺,分枝布葉,葉如槐葉,七月開淡紅花,結角長寸許,累累如小豆角,其子亦如馬蹄決明子而微小,迥與諸藍不同,而作澱則一也。別有甘藍,可食,見本條。蘇恭以馬藍為木藍,蘇頌以菘藍為馬藍,宗奭以藍實為大葉藍之實,皆非矣。今並開列於下。

藍實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權曰:甘。

白話文:

木藍:莖很長,像決明草,高的能長到三四尺,有很多分枝和葉子,葉子像槐樹的葉子,七月開淡紅色的花,結的果實大約長一寸,像一串串的小豆角,果實的種子和馬蹄決明的種子相似,但更小,和其他的藍草完全不同,但用來靛染的方法是一樣的。還有一種叫做甘藍的,可以吃,見本條。蘇恭認為馬藍就是木藍,蘇頌認為菘藍就是馬藍,宗奭認為藍實是大葉藍的果實,這些說法都是錯的。現在把這些不同的說法都列舉出來。

【氣味】苦味,寒性,無毒。陶弘景說:甘甜。

【主治】解諸毒,殺蠱蚑疰鬼螫毒。久服頭不白,輕身(《本經》。蚑音其,小兒鬼也)。填骨髓,明耳目,利五臟,調六腑,通關節,治經絡中結氣,使人健少睡,益心力(甄權)。療毒腫(蘇頌)。

藍葉汁(此蓼藍也)

【氣味】苦、甘,寒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解除各種毒,殺死小兒鬼造成的蠱毒、蜈蚣、蠍子、毒蛇的毒。長期服用頭髮不變白,身體輕盈。(《本經》。蚑讀音同其,小兒鬼)。填補骨髓,使耳朵和眼睛明亮,對五臟有益,調和六腑,暢通關節,治療經絡中凝聚的氣,使人精力充沛,少睡覺,增強心力。(甄權)。治療毒瘡腫痛。(蘇頌)。

氣味:苦、甘,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殺百藥毒,解狼毒、射罔毒(《別錄》。弘景曰:解毒不得生藍汁,以青䌝布漬汁亦善)。汁塗五心,止煩悶,療蜂螫毒(弘景)。斑蝥、芫青、樗雞毒。硃砂、砒石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能解除百種藥物毒性,解除狼毒、射罔的毒性(《別錄》中記載:解除毒性時不能使用生於藍靛的汁液,用青藍布沾取汁液也很有效)。將汁液塗抹於五心部位,能夠緩解煩悶,治療蜂螫毒(弘景)。斑蝥、芫青、樗雞的毒性。硃砂、砒石的毒性(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