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41)
金石部第八卷 (41)
1. 雲母
胡演曰:煉粉法:八、九月間取雲母,以礬石拌勻,入瓦罐內封口;三伏時則自柔軟,去礬;次日取百草頭上露水漬之;百日,韋囊挻以為粉。
時珍曰:道書言鹽湯煮雲母可為粉。又云:雲母一斤,鹽一斗漬之,銅器中蒸一日,臼中搗成粉。又云:雲母一斤,白鹽一升,同搗細,入重布袋挼之,沃令鹽味盡,懸高處風吹,自然成粉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權曰:有小毒。惡徐長卿,忌羊血、粉。
之才曰:澤瀉為之使,畏鮀甲及流水。弘景曰:煉之用礬則柔爛,亦是相畏也。百草上露乃勝東流水,亦有用五月茅屋溜水者。
獨孤滔曰:制汞,伏丹砂。
【主治】身皮死肌,中風寒熱,如在車船上,除邪氣,安五臟,益子精,明目,久服輕身延年(《本經》)。下氣堅肌,續絕補中,療五勞七傷,虛損少氣,止痢,久服悅澤不老,耐寒暑,志高神仙(《別錄》)。主下痢腸澼,補腎冷(甄權)。
【發明】保升曰:雲母屬金,故色白而主肺。
宗奭曰:古雖有服煉法,今人服者至少,謹之至也。惟合雲母膏,治一切癰毒瘡等,方見《和劑局方》。
慎微曰:《明皇雜錄》云:開元中,名醫紀朋,觀人顏色談笑,知病淺深,不待診脈。帝召入掖庭,看一宮人,每日昃則笑歌啼號若狂疾,而足不能履地。朋視之曰:此必因食飽而大促力,頓僕於地而然。乃飲雲母湯,熟寐而失所苦。問之,乃言太華公主載誕,某當主謳,懼聲不能清長,因吃㹠蹄羹,飽而歌大麴,唱罷覺胸中甚熱,戲於砌臺,因墜下,久而方蘇,遂病此也。
又《經效方》云:青城山丈人觀主康道豐,治百病雲母粉方:用雲母一斤,拆開揉入大瓶內築實,上澆水銀一兩封固,以十斤頂火煅赤取出,卻拌香蔥、紫連翹草二件,合搗如泥,後以夾絹袋盛,於大水盆內搖取粉,余滓未盡,再添草藥重搗取粉。以木盤一面,於灰上印一淺坑,鋪紙傾粉在內,候乾焙之,以麵糊丸梧子大。
遇有病者,服之無不效。知成都府辛諫議,曾患大風,眾醫不愈,道豐進此,服之神驗。《抱朴子》曰:他物埋之即朽,著火即焦;而五云入猛火中經時不焦,埋之不腐。故服之者長生,入水不濡,入火不燒,踐棘不傷。
時珍曰:昔人言云母壅屍,亡人不朽。盜發馮貴人塚,形貌如生,因共奸之;發晉幽公塚,百屍縱橫。及衣服皆如生人,中並有雲母壅之故也。
【附方】舊七,新七。服食雲母:上白雲母二十斤薄擘,以露水八斗作湯,分半淘洗二次。又取二斗作湯,納芒硝十斤,木器中漬二十日,取出絹袋盛,懸屋上,勿見風日,令燥。以鹿皮為囊揉之,從旦至午,篩滓復揉,得好粉五斗,余者棄之。以粉一斗納崖蜜二斤,攪糊,入竹筒中,薄削封口漆固,埋北垣南崖下,入地六尺,覆土。
白話文:
雲母
胡演記載煉製雲母粉的方法:在農曆八、九月採集雲母,與明礬混合均勻,放入瓦罐密封;到三伏天時,雲母會變得柔軟,此時去除明礬;隔天用百草尖上的露水浸泡;一百天后,用皮革袋子揉搓製成粉末。
李時珍記載:道家書籍記載,用鹽水煮沸雲母也可以製成粉末。還有一種方法:取雲母一斤,鹽一斗浸泡,放在銅器中蒸一天,然後用臼搗成粉末。還有一種方法:取雲母一斤,白鹽一升,一起搗碎,放入厚布袋中揉搓,直到鹽味完全去除,然後懸掛在高處風乾,自然就會變成粉末。
【氣味】甘味,性平,無毒。
權氏記載:略帶小毒。惡物為徐長卿,忌食羊血、麵粉。
之才記載:澤瀉是雲母的使藥,畏懼鮀甲(一種魚類)和流水。陶弘景記載:用明礬煉製雲母使其柔軟,也是因為明礬與雲母相畏。百草上的露水比東流之水更好,也有人用五月茅屋滴下的水。
獨孤滔記載:雲母可以用来制備水銀,並能伏制丹砂(辰砂)。
【主治】治療皮膚壞死,中風寒熱,以及在車船上所引起的邪氣,安定五臟,滋補腎精,明目,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(出自《本經》)。能降氣、堅固肌肉,接續斷裂、補益元氣,治療五勞七傷、虛損少氣,止痢,長期服用可以容顏光澤不老,耐寒暑,志向高遠,有如神仙一般(出自《別錄》)。主治下痢、腸絞痛,補腎虛陽冷(甄權)。
【發明】保升記載:雲母屬金,所以顏色潔白,主治肺部疾病。
寇宗奭記載:古人雖然有服用雲母的煉製方法,但現代人服用者很少,應謹慎使用。只有雲母膏,可以治療一切癰疽瘡毒等疾病,方劑見於《和劑局方》。
慎微記載:《明皇雜錄》記載:開元年間,名醫紀朋,觀察人的面色談吐,就能知道疾病的輕重,不需要診脈。唐玄宗召他入宮,診治一位宮女,她每天日落之後就會狂笑哭鬧,像發狂一樣,而且腳不能落地。紀朋觀察後說:這一定是因為吃飽飯後劇烈運動,突然跌倒在地而引起的。於是給她喝了雲母湯,她睡熟後就痊癒了。詢問後得知,原來是太華公主生日,這位宮女負責唱歌,擔心聲音不夠清亮,於是吃了蹄膀湯,吃飽後又唱大曲,唱完後感覺胸中很熱,在台階上玩耍時跌倒,很久才醒過來,於是就得了這個病。
此外,《經效方》記載:青城山觀主康道豐,治療百病的雲母粉方:取雲母一斤,打碎後揉入大瓶內壓實,上面倒入水銀一兩密封,用十斤重的東西壓著火煅燒至紅,取出後,加入香蔥、紫連翹草兩種藥材,一起搗成泥狀,然後用夾絹袋盛裝,在大水盆裡搖晃取粉,如果殘渣未盡,再加入藥草重新搗碎取粉。用木盤在灰燼上印一個淺坑,鋪上紙,將粉末倒入其中,待其乾燥後烘乾,用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
凡是遇到病人服用,都十分有效。成都府辛諫議曾經患有大風病,很多醫生都治不好,康道豐用此方治療,效果神奇。 《抱朴子》記載:其他東西埋在地下會腐爛,遇到火會燒焦;而雲母放入猛火中長時間也不會燒焦,埋在地下也不會腐爛。因此服用雲母可以長生不老,入水不濕,入火不燃,踐踏荊棘也不受傷。
李時珍記載:古人說雲母可以防腐保屍,死人不會腐爛。曾經有人盜掘馮貴人的墓,她的容貌栩栩如生,於是有人姦屍;盜掘晉幽公的墓,屍體橫七豎八,衣服都像活人一樣,都是因為有雲母來防腐的緣故。
【附方】舊七方,新七方。服食雲母的方法:取上等白雲母二十斤,削成薄片,用露水八斗熬成湯,分兩次淘洗。再取露水兩斗熬成湯,加入芒硝十斤,用木器浸泡二十天,取出後用絹袋盛裝,懸掛在屋簷下,不要見風日,使其乾燥。用鹿皮袋揉搓,從早上到中午,篩去殘渣再揉搓,得到好的粉末五斗,其餘的丟棄。取粉末一斗,加入崖蜜二斤,攪拌成糊狀,放入竹筒中,削薄封口,用漆封固,埋在北牆南崖下,入地六尺,覆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