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40)
金石部第八卷 (40)
1. 琉璃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火齊。
時珍曰:《漢書》作流離,言其流光陸離也。火齊,與火珠同名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《集韻》云:琉璃,火齊珠也。《南州異物志》云:琉璃,本質是石,以自然灰治之可為器,石不得此則不可釋。佛經所謂七寶者,琉璃、車渠、馬腦、玻璃、真珠是也。時珍曰:按:《魏略》云:大秦國出金銀琉璃,有赤、白、黃、黑、青、綠、縹、紺、紅、紫十種。此乃自然之物,澤潤光采,逾於眾玉。
今俗所用,皆銷冶石汁,以眾藥灌而為之,虛脆不貞。《格古論》云:石琉璃出高麗,刀刮不動,色白,厚半寸許,可點燈,明於牛角者。《異物志》云:南天竺諸國出火齊,狀如雲母,色如紫金,重沓可開,析之則薄如蟬翼,積之乃如紗縠,亦琉璃、雲母之類也。按:此石今人以作燈球,明瑩而堅耐久。
蘇頌言亦可入藥,未見用者。
【主治】身熱目赤,以水浸冷熨之(藏器)。
白話文:
[琉璃]
名稱解釋:
也被稱為火齊。
李時珍說:在《漢書》中寫作「流離」,意思是指它流動的光澤色彩斑斕。火齊,和火珠是同一個名稱。
產地與特性:
陳藏器說:《集韻》中說:琉璃,就是火齊珠。《南州異物志》中說:琉璃,本質是石頭,用天然的灰燼處理後可以製成器物,如果石頭不具備這種特性就不能被加工。佛經中提到的七寶,包括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玻璃、珍珠。李時珍說:根據《魏略》記載:大秦國出產金、銀和琉璃,有赤、白、黃、黑、青、綠、縹、紺、紅、紫十種顏色。這都是天然形成的,光澤潤澤,勝過其他各種玉石。
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琉璃,都是將石頭融化,再加入各種藥物製成的,質地脆弱不夠堅固。《格古論》中說:石琉璃產自高麗,用刀刮不動,顏色白色,厚度約半寸,可以用來點燈,亮度比牛角還要好。《異物志》中說:南天竺各國出產火齊,形狀像雲母,顏色像紫金,可以層層剝開,剝開後薄如蟬翼,堆積起來就像紗羅,也是琉璃、雲母一類的物質。據說:這種石頭現在被用來製作燈球,明亮而堅固耐用。
蘇頌認為琉璃也可以入藥,但沒看到有人使用。
主要功效:
可以治療發熱、眼睛紅腫,將琉璃浸在冷水中,用來冷敷。(陳藏器)
2. 雲母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雲華、云珠、雲英、雲液、云砂、磷石(《本經》)。
時珍曰:雲母以五色立名,詳見下文。按《荊南志》云:華容方台山出雲母,土人候云所出之處,於下掘取,無不大獲,有長五、六尺可為屏風者,但掘時忌作聲也。據此,則此石乃云之根,故得雲母之名,而云母之根,則陽起石也。《抱朴子》有云:服雲母十年,雲氣常覆其上。服其母以致其子,理自然也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雲母生泰山山谷、齊山、廬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間,二月採之。雲華,五色具;雲英,色多青;云珠,色多赤;雲液,色多白;云砂,色青黃;磷石,色正白。
弘景曰:按:《仙經》雲母有八種:向日視之,色青白多黑者,名雲母;色黃白多青者,名雲英;色青黃多赤者,名云珠;如冰露乍黃乍白者,名云砂;黃白皛皛者,名雲液;皎然純白明澈者,名磷石。此六種並好服,各有時月。其黯黯純黑,有紋斑斑如鐵者,名云膽;色雜黑而強肥者,名地涿,此二種並不可服。
煉之有法,宜精細;不爾,入腹大害人。今江東惟用廬山者為勝,青州者亦好,以沙土養之,歲月生長。
頌曰:今兗州雲夢山及江州、淳州、杭越間亦有之,生土石間。作片成層可析,明滑光白者為上。其片有絕大而瑩潔者,今人以飾燈籠,亦古扇屏之遺意也。江南生者多青黑,不堪入藥。謹按:方書用雲母,皆以白澤者為貴,惟中山衛叔卿單服法,用雲母五色具者。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雲母有五種,而人不能別,當舉以向日看之,陰地不見雜色也。
五色並具而多青者,名雲英,宜春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赤者,名云珠,宜夏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白者,名雲液,宜秋服之;五色並具而多黑者,名雲母,宜冬服之;但有青黃二色者,名云砂,宜季夏服之;皛皛純白者,名磷石,四時可服也。古方服五云甚多,然修煉節度,恐非文字可詳,不可輕餌也。
損之曰:青、赤、黃、紫、白者,並堪服;白色輕薄通透者,為上;黑者,不任用,令人淋瀝發瘡。
【修治】斆曰:凡使,黃黑者,厚而頑;赤色者,經婦人手把者,並不中用。須要光瑩如冰色者,為上。每一斤,用小地膽草、紫背天葵、生甘草、地黃汁各一鎰,乾者細銼,濕者取汁了,於瓷鍋中安置,下天池水三鎰,著火煮七日夜,水火勿令失度,雲母自然成碧玉漿在鍋底,卻以天池水猛投其中,攪之,浮如蝸涎者即去之。
如此三度淘淨,取沉香一兩搗作末,以天池水煎沉香湯三升以來,分為三度,再淘雲母漿了,日曬任用。
《抱朴子》曰:服五云之法:或以桂蔥水玉化之為水,或以露於鐵器中,以玄水熬之為水,或以硝石合於筒中埋之為水,或以蜜溲為酪,或以秋露漬之百日,韋囊挻以為粉,或以無顛草樗血合餌之。服至一年,百病除;三年,反老成童;五年,役使鬼神。
白話文:
雲母
雲母,又稱雲華、云珠、雲英、雲液、云砂、磷石。李時珍說,雲母因其顏色而有不同的名稱,詳見下文。據《荊南志》記載,華容方台山出產雲母,當地人根據雲氣的指引尋找雲母礦脈,收穫豐富,甚至能找到長達五、六尺,可做屏風的雲母。挖掘時忌諱發出聲音。因此,雲母被認為是雲氣的根源,而雲母的根源則是陽起石。《抱朴子》記載:服用雲母十年,身上會常有雲氣覆蓋。服用其母體以達到其子體的效果,這是自然之理。
關於雲母的產地及特性,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雲母生長在泰山山谷、齊山、廬山以及琅琊北定山的石縫中,二月採收。雲華五色俱全;雲英多青色;云珠多紅色;雲液多白色;云砂青黃色;磷石純白色。
陶弘景說:《仙經》記載雲母有八種:向陽照射,青白帶黑者,名為雲母;黃白帶青者,名為雲英;青黃帶赤者,名為云珠;像冰露般忽黃忽白者,名為云砂;黃白明亮者,名為雲液;皎潔純白透明者,名為磷石。這六種都適宜服用,各有其適宜的季節。顏色黯淡純黑,有斑紋如同鐵鏽者,名為云膽;顏色雜黑肥厚者,名為地涿,這兩種都不能服用。
煉製雲母要有方法,必須精細;否則,服下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。現在江東地區,只用廬山產的雲母為最佳,青州產的也很好,用沙土培育,可以年生長。
寇宗奭說:現在兗州雲夢山以及江州、淳州、杭越等地也有雲母,生長在土石之間。雲母呈片狀層層疊疊,可以剝離,明亮光滑潔白者為上品。其片狀有大而晶瑩剔透者,現代人用來裝飾燈籠,也是古扇屏的遺風。江南地區產的雲母多青黑色,不能入藥。總之,方劑中使用雲母,都以白色而透明者為貴,只有中山衛叔卿單獨服用的方法,使用五色俱全的雲母。葛洪《抱朴子》記載:雲母有五種,但人們難以辨別,應舉起向陽光照射,陰暗處看不見雜色。
五色俱全而多青色者,名為雲英,宜春季服用;五色俱全而多紅色者,名為云珠,宜夏季服用;五色俱全而多白色者,名為雲液,宜秋季服用;五色俱全而多黑色者,名為雲母,宜冬季服用;只有青黃二色者,名為云砂,宜仲夏服用;純白色明亮者,名為磷石,四季皆可服用。古代方劑中服用五種雲母的很多,但是修煉和服用劑量,恐怕不是文字所能詳盡說明的,不可輕易服用。
損之說:青、赤、黃、紫、白五色雲母都可以服用;白色輕薄透明者為上品;黑色者不能服用,會導致小便淋漓、皮膚生瘡。
關於雲母的炮製方法:凡是使用雲母,黃色或黑色、厚而堅硬的;紅色者,經過婦人手觸摸過的,都不能使用。必須光亮如冰的才是上品。每斤雲母,用小地膽草、紫背天葵、生甘草、地黃汁各一鎰(約合24克),乾的切細,濕的取汁,放入瓷鍋中,加入天池水三鎰,用火煮七天七夜,水火要控制好,雲母會自然形成碧玉色的漿液沉在鍋底,然後用天池水大力攪拌,浮在上面的像蝸牛涎一樣的雜質要清除掉。
如此清洗三次,取沉香一兩研成末,用天池水煎煮沉香湯三升,分三次清洗雲母漿液,然後曬乾備用。
《抱朴子》記載服用五種雲母的方法:可以用桂蔥水將其溶解成水;或者放在鐵器中用露水熬製成水;或者與硝石一起放在筒中埋起來使其溶解成水;或者用蜂蜜調成糊狀;或者用秋露浸泡一百天,用皮囊盛裝研磨成粉;或者與無顛草、樗樹的汁液混合服用。服用一年,百病皆除;三年,返老還童;五年,可以役使鬼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