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六卷 (25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六卷 (25)

1. 鱧腸

(《唐本草》)

白話文:

(《唐本草》)

【釋名】蓮子草(《唐本》)、旱蓮草(《圖經》)、金陵草(《圖經》)、墨菸草(《綱目》)、墨頭草(《綱目》)、墨菜(《綱目》)、猢孫頭(《必用》)、豬牙草。

白話文:

【名稱】蓮子草(《唐本》)、旱蓮草(《圖經》)、金陵草(《圖經》)、墨菸草(《綱目》)、墨頭草(《綱目》)、墨菜(《綱目》)、猢孫頭(《必用》)、豬牙草。

時珍曰:鱧,烏魚也,其腸亦烏。此草柔莖,斷之有墨汁出,故名,俗呼墨菜是也。細實頗如蓮房狀,故得蓮名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鱧魚,就是烏魚,它的腸子也是黑色的。墨菜的莖很柔軟,折斷後會流出像墨汁一樣的汁液,因此得名,俗稱「墨菜」。墨菜的細小果實很像蓮蓬的形狀,所以得名「蓮」。

【集解】恭曰:鱧腸生下濕地,所在坑渠間多有。苗似旋覆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頌曰:處處有之,南方尤多。此有二種,一種葉似柳而光澤,莖似馬齒莧,高一、二尺,開花細而白,其實若小蓮房,蘇恭謂似旋覆者是也,一種苗梗枯瘦,頗似蓮花而黃色,實亦作房而圓,南人謂之連翹者。二種折其苗皆有汁出,須臾而黑,俗謂之旱蓮子,亦謂之金陵草。

白話文:

集解

**恭曰:**鱧腸生長在潮濕之地,在坑渠之間有很多。幼苗類似旋覆花。二、八月採摘,陰乾。

**頌曰:**各地都有,南方尤為常見。有兩種,一種葉子類似柳葉,但較為光滑,莖類似馬齒莧,高一、二尺,花細小而白色,果實類似小蓮蓬,蘇恭認為類似旋覆花的就是這一種;另一種幼苗和莖幹瘦小,很像蓮花但呈黃色,果實也形成房狀但為圓形,南方人稱之為連翹。

兩種折斷幼苗都會流出汁液,過一會兒就會變黑,民間稱之為旱蓮子,也稱金陵草。

時珍曰:旱蓮有二種:一種苗似旋覆而花白細者,是鱧腸;一種花黃紫而結房如蓮房者,乃是小蓮翹也,爐火家亦用之,見連翹條。

【氣味】甘、酸,平,無毒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旱蓮有兩種:一種葉子像旋覆花,花為白色且細長,是鱧腸;一種花為黃紫色,果實狀如蓮蓬,是「金銀花」,一般用作香料。參閱「金銀花」條目。

**味道:**甘味與酸味 **性味:**平性 **毒性:**無毒

【主治】血痢。針灸瘡發,洪血不可止者,敷之立已。汁塗眉發,生速而繁(《唐本》)。烏髭發,益腎陰(時珍)。止血排膿,通小腸,敷一切瘡並蠶瘑(大明)。膏點鼻中,添腦(蕭炳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十一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血痢。針灸傷口發作,大量出血不止的,敷上立馬痊癒。取汁液塗在眉毛和頭髮上,可以快速生長,而且濃密繁多(《唐本》)。烏髭生發,增補腎陰(時珍)。止血排膿,通暢小腸,敷在一切傷口和蠶瘑上(大明)。把油膏點在鼻孔中,可以增補腦髓(蕭炳)。

【附方】舊方一,新方十一。

金陵煎,益髭發,變白為黑:金陵草一秤,六月以後收採,揀青嫩無泥土者。不用洗,摘去黃葉,爛搗,新布絞取汁,以紗絹濾過,入通油器缽盛之,日中煎五日。又取生薑一斤絞汁,白蜜一斤合和,日中煎,以柳本篦攪勿停手,待如稀餳,藥乃成矣。每旦日及午後各服一匙,以溫酒一盞化下。

如欲作丸,日中再煎,令可丸,大如梧子,每服三十丸。及時多合為佳,其效甚速。(孫真人《千金月令方》)

白話文:

金陵煎,可以增益鬍鬚和頭髮,能使白髮變黑:金陵草一斤,在六月以後收採,挑選青嫩沒有泥土的。不用清洗,摘去黃葉後搗爛,用新布擠取出汁液,以紗絹濾過後,放入通油器皿內盛裝。在太陽正中的時候煎煮五天。再取生薑一斤絞取汁液,與白蜜一斤混合均勻,在太陽正中的時候煎煮。以柳枝做成的篦子不斷攪拌,等到藥液變成稀粥的狀態,藥就做成了。每天早晨和下午各服一匙藥,用溫酒一盞送服。

若要製成藥丸,可在中午再次煎煮藥材,待藥材可製成藥丸時,丸子大小似梧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。趁藥性強時多服為佳,療效十分迅速。(孫思邈《千金月令方》)

烏須固齒:《攝生妙用方》:七月取旱蓮草(連根)一斤(用無灰酒洗淨),青鹽四兩(醃三宿)。同汁入油鍋中,炒存性,研末。日用擦牙,連津咽之。又法:旱蓮取汁,同鹽煉乾,研末擦牙。《壽親養老新書》旱蓮散:烏髭固牙。溫尉云:納合相公用此方,年七十鬚髮不白,懇求始得。

白話文:

烏須固齒:

《攝生妙用方》:七月採摘旱蓮草(連根)一斤(用無灰酒洗淨),青鹽四兩(醃三晚)。將旱蓮草和青鹽混合,一起放入油鍋中翻炒,炒至藥效保留,研磨成粉末。每天用藥粉擦牙,連同唾液一起吞嚥。

另一種方法:

將旱蓮草榨汁,與鹽一起熬製至乾燥,研磨成粉末,用來擦牙。《壽親養老新書》旱蓮散:可以烏髭固牙。溫尉說:納合相公使用這個方子,到了七十歲,鬚髮都不花白,懇求作者纔得到了這個方子。

後遇張經歷朝請,始傳分兩也。旱蓮草一兩半,麻枯餅三兩,升麻、青鹽各三兩半,訶子(連核)二十個,皂角三梃,月蠶砂二兩。為末,薄醋麵糊丸彈子大,曬乾入泥瓶中,火煨令煙出存性,取出研末。日用揩牙。

偏正頭痛:鱧腸草汁滴鼻中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後來遇到姓張的一位經歷官員,從他那裡才傳授得到「分兩法」。(他所傳授的方子是):旱蓮草一兩半、麻枯餅三兩、升麻三兩半、青鹽三兩半、訶子(連核)二十個、皁角三梃、月蠶砂二兩。將這些藥材研成細末,用少量的醋和麵粉糊成像彈子一般大的丸藥,曬乾以後裝進泥製的瓶子中,用火慢慢煨,使它冒煙,直至藥性保存完好,取出後研成細末。每天用它來刷牙。

將鱧腸草(一種中草藥)的汁液滴入鼻孔內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一切眼疾,翳膜遮障,涼腦,治頭痛,能生髮。五月五日平旦合之:蓮子草一握,藍葉一握,油一斤。同浸,密封四十九日。每臥時,以鐵匙點藥摩頂上,四十九遍,久久甚佳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所有眼疾,翳膜(眼白中出現黃色或白色斑塊)遮蓋,涼腦,治療頭痛,能生長頭髮。五月五日天亮的時候將下列藥材混合:蓮子草一握,藍葉一握,油一分。一起浸泡,密封四十九天。每次睡覺時,以鐵勺點上藥物按摩頭頂,四十九次,長期使用療效佳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係臂截瘧:旱蓮草捶爛,男左女右,置寸口上,以古文錢壓定,帛繫住,良久起小泡,謂之天灸。其瘧即止,甚效。(王執中《資生經》)

白話文:

纏繞手臂治療瘧疾:將旱蓮草搗碎,男性纏繞在左手臂上,女性纏繞在右手臂上,放在寸口上,用古錢壓住固定,用布條綁緊,過一段時間會起小水泡,稱為天灸。瘧疾就能治癒,非常有效。(出自王執中的《資生經》)

小便溺血:金陵草(一名墨頭草)、車前草各等分,杵取自然汁,每空心服三杯,愈乃止。(《醫學正傳》)

腸風臟毒,下血不止:旱蓮子草,瓦上焙,研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家藏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小便帶血:金陵草(又名墨頭草)和車前草等分,搗碎取原汁,每次空腹喝三杯,直到痊癒為止。(出自《醫學正傳》)

腸道有風毒,導致下血不止:

旱蓮草,在瓦片上焙乾,研磨成粉末。

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下。(出自《家藏經驗方》)

痔漏瘡發:旱蓮草一把,連根鬚洗淨,用石臼擂如泥,以極熱酒一盞衝入,取汁飲之,滓敷患處,重者不過三服即安。太僕少卿王鳴鳳患此,策杖方能移步,服之得瘥。累治有驗。(劉松石《保壽堂方》)

白話文:

痔瘡發作:旱蓮草一把,連根鬚一起洗淨,用石臼搗成泥,用一杯極熱的酒衝入,服用汁液,把渣滓敷在患處,嚴重的不過服用三次就會痊癒。太僕少卿王鳴鳳患有此病,拄著柺杖才能走路,服用此藥後痊癒。多次治療都有驗證。(劉松石《保壽堂方》)

疔瘡惡腫:五月五日收旱蓮草陰乾,仍露一夜收。遇疾時嚼一葉貼上,外以消毒膏護之,二三日疔脫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風牙疼痛:猢孫頭草,入鹽少許,於掌心揉擦即止。(《集玄方》)

白話文:

疔瘡惡腫:在五月五日採摘旱蓮草,曬乾後再晾一夜。遇到疾病時,將一片旱蓮草嚼碎貼上,外面用消毒膏保護,兩三天後疔瘡就會脫落。

風牙疼痛:猢猻頭草,放進少量鹽巴,在掌心揉搓即可止痛。(《集玄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