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六卷 (12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六卷 (12)

1. 蜀羊泉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羊泉(《別錄》)、羊飴(《別錄》)、漆姑草。

時珍曰:諸名莫解。能治漆瘡,故曰漆姑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蜀羊泉生蜀郡山谷。

弘景曰:方不復用,人無識者。

恭曰:此草俗名漆姑,葉似菊,花紫色,子類枸杞子,根如遠志,無心有糝。所在平澤有之,生陰濕地,三月、四月採苗葉,陰乾。

藏器曰:陶注杉材云:漆姑葉細細,多生石邊,能療漆瘡。蘇云漆姑是羊泉。按:羊泉乃大草。漆姑草如鼠跡大,生階墀間陰處,氣辛烈,挼敷漆瘡,亦主溪毒,乃同名也。

頌曰:或言老鴉眼睛草即漆姑草,漆姑乃蜀羊泉,人不能決識。

時珍曰:漆姑有二種:蘇恭所說是羊泉,陶、陳所說是小草。蘇頌所說老鴉眼睛草,乃龍葵也。又黃蜂作窠,銜漆姑草汁為蒂,即此草也。

【氣味】苦,微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頭禿惡瘡熱氣,疥瘙痂癬蟲(《本經》)。

療齲齒,女子陰中內傷,皮間實積(《別錄》)。主小兒驚,生毛髮,搗塗漆瘡(蘇恭)。蚯蚓氣呵者,搗爛入黃丹盦之(時珍,出《摘玄方》)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黃疸疾:漆草一把,搗汁和酒服。不過三、五次,即愈。(《摘玄方》)。

白話文:

【名稱解釋】又名羊泉、羊飴、漆姑草。

李時珍說:這些名稱的由來都不清楚。因為能治療漆瘡,所以叫漆姑。

【產地與採集】《別錄》記載:蜀羊泉生長在四川的山谷中。

陶弘景說:現在醫方已經不用它了,人們也不認識它了。

蘇恭說:這種草俗稱漆姑,葉子像菊花,花是紫色的,果實像枸杞子,根像遠志,但沒有心,有細小的顆粒。在各地的平地和潮濕的地方都有生長。三四月採摘葉子,陰乾。

陳藏器說:陶弘景注釋杉木時說:漆姑的葉子很細小,多生長在石頭邊,能治療漆瘡。蘇頌說漆姑就是羊泉。但按我說,羊泉應該是大棵的草。漆姑草像老鼠腳印那麼大,生長在台階或牆角的陰暗處,氣味辛辣,揉碎後敷在漆瘡上,也能治療溪水毒,這應該是同名異物。

蘇頌說:有人說老鴉眼睛草就是漆姑草,漆姑就是蜀羊泉,人們分辨不清。

李時珍說:漆姑有兩種,蘇恭說的是羊泉,陶弘景和陳藏器說的是小草。蘇頌說的老鴉眼睛草,其實是龍葵。另外,黃蜂築巢會銜取漆姑草的汁液作為巢的柄,說的就是這種草。

【性味】味苦,性微寒,無毒。

【功效】主治頭禿、惡瘡、熱氣、疥瘡、瘙癢、結痂、癬、蟲類疾病。

能治療蛀牙,婦女陰道內部損傷,皮膚下有腫塊積聚。《別錄》記載。可以治療小孩驚嚇,促進毛髮生長,搗碎敷在漆瘡上。(蘇恭)。如果蚯蚓被氣味熏到,可以把漆姑草搗爛,加入黃丹一起敷上。(李時珍,出自《摘玄方》)

【附方】 治療黃疸病:用一把漆姑草,搗汁和酒服用,服用三到五次就能痊癒。(《摘玄方》)

2. 鹿蹄草

(《綱目》)

【釋名】小秦王草(《綱目》)、秦王試劍草。

時珍曰:鹿蹄象葉形。能合金瘡,故名試劍草。又山慈姑亦名鹿蹄,與此不同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按軒轅述《寶藏論》云:鹿蹄多生江廣平陸及寺院荒處,淮北絕少,川陝亦有。苗似堇菜,而葉頗大,背紫色。春生紫花。結青實,如天茄子。可制雌黃、丹砂。

【氣味】缺。

【主治】金瘡出血,搗塗即止。又塗一切蛇蟲犬咬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又名小秦王草、秦王試劍草。

李時珍說:因為葉子的形狀像鹿的蹄子。它能幫助傷口癒合,所以又叫做試劍草。另外,山慈姑也叫做鹿蹄,但和這裡說的鹿蹄草是不同的。

【產地】李時珍說:根據軒轅述《寶藏論》記載,鹿蹄草大多生長在江浙、廣東等地的平原和寺院荒地,淮河以北很少見到,四川、陝西也有。它的幼苗像堇菜,但葉子比較大,背面是紫色的。春天開紫色的花。結的青色果實,像小茄子一樣。可以製作雌黃、丹砂。

【氣味】(原文未提及)

【主治】可以用來治療刀劍等造成的傷口出血,搗爛敷在傷口上就能止血。還可以塗抹治療各種蛇、蟲、狗咬的毒。(李時珍說)

3. 敗醬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苦菜(《綱目》)、苦蘵(《綱目》)、澤敗(《別錄》)、鹿腸(《本經》)、鹿首(《別錄》)、馬草(《別錄》)。

弘景曰:根作陳敗豆醬氣,故以為名。

時珍曰:南人採嫩者,曝蒸作菜食,味微苦而有陳醬氣,故又名苦菜,與苦蕒、龍葵同名。亦名苦蘵,與酸漿同名,苗形則不同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敗醬生江夏川穀,八月採根,曝乾。

弘景曰:出近道。葉似豨薟,根形如柴胡。

恭曰:此藥不出近道,多生岡嶺間,葉似水莨及薇銜,叢生,花黃根紫,作陳醬色,其葉殊不似豨薟也。

頌曰:江東亦有之,狀如蘇恭所說。

時珍曰:處處原野有之,俗名苦菜,野人食之,江東人每採收儲焉。春初生苗,深冬始凋。初時葉布地生,似菘菜葉而狹長,有鋸齒,綠色,面深背淺。夏秋莖高二、三尺而柔弱,數寸一節。節間生葉,四散如傘。顛頂開白花成簇,如芹花、蛇床子花狀。結小實成簇。其根白紫,頗似柴胡。吳普言其根似桔梗,陳自明言其根似蛇莓根者,皆不然。

(苗同)

【修治】斅曰:凡收得便粗杵,入甘草葉相拌對蒸,從巳至未,去甘草葉,焙乾用。
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咸,微寒。權曰:辛、苦,微寒。大明曰:酸。

時珍曰:微苦、帶甘。

【主治】暴熱火瘡赤氣,疥瘙疽痔,馬鞍熱氣(《本經》)。除癰腫浮腫結熱,風痹不足,產後腹痛(《別錄》)。治毒風𤸷痹,破多年凝血,能化膿為水,產後諸病,止腹痛,余疹煩渴(甄權)。治血氣心腹痛,破癥結,催生落胞,血暈鼻衄吐血,赤白帶下,赤眼障膜胬肉,聤耳,瘡癤疥癬丹毒,排膿補瘻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敗醬,乃手足陽明、厥陰藥也。善排膿破血,故仲景治癰及古方婦人科皆用之。乃易得之物,而後人不知用,蓋未遇識者耳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三。

腸癰有膿:薏苡仁附子敗醬散:用薏苡仁十分,附子二分,敗醬五分。搗為末。每以方寸匕,水二升,煎一升,頓服。小便當下,即愈。(張仲景《金匱玉函》)產後惡露七、八日不止:敗醬、當歸各六分,續斷、芍藥各八分,芎藭、竹茹各四分,生地黃(炒)十二分,水二升,煮取八合,空心服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產後腰痛,乃血氣流入腰腿,痛不可轉者:敗醬、當歸各八分,芎藭、芍藥、桂心各六分,水二升,煮八合,分二服。忌蔥。(《廣濟方》)產後腹痛如錐刺者:敗醬草五兩,水四升,煮二升。每服二合,日三服,良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蠼螋尿瘡繞腰者:敗醬煎汁塗之,良。(《楊氏產乳》)

白話文:

[敗醬]

名稱釋義:

  • 別名有苦菜、苦蘵、澤敗、鹿腸、鹿首、馬草。
  • 之所以稱為「敗醬」,是因為它的根部有像陳舊的豆醬氣味。
  • 又名「苦菜」,是因為南方人會採摘嫩葉蒸熟當菜吃,味道微苦,帶有陳醬味。與苦蕒、龍葵同名;也稱為「苦蘵」,與酸漿同名,但植株外形不同。

產地與外形:

  • 敗醬生長在江夏一帶的山谷,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使用。
  • 有些地方有,葉子像豨薟,根部形狀像柴胡。
  • 也有人說它生長在山丘陵地,葉子像水莨及薇銜,叢生,開黃色花,根部紫色,有陳醬色,葉子不像豨薟。
  • 長江下游一帶也有,外形和上面描述的類似。
  • 敗醬在各處原野都有,俗稱苦菜,野外的人會食用,長江下游的人也會採集儲存。
  • 春天初長出嫩苗,深冬才會枯萎。剛長出來時,葉子貼地生長,像菘菜葉子但較狹長,有鋸齒,綠色,正面顏色深,背面顏色淺。夏秋時,莖長高到二三尺,比較柔軟,每隔幾寸就有一個節。節間長出葉子,像傘一樣散開。頂端開出白色的花,成簇狀,像芹菜花、蛇床子花。結成小果實也是一簇簇的。根部白色帶紫色,很像柴胡。有人說根部像桔梗,有人說像蛇莓根,其實都不像。

藥材處理:

  • 採收後,把敗醬粗略搗碎,加入甘草葉一起蒸,從上午九點蒸到下午三點,然後去除甘草葉,烘乾使用。

藥性:

  • 味道苦,性平,無毒。也有人說味鹹、微寒;或說辛、苦、微寒;或說味酸。
  • 有人認為,敗醬微苦,帶有甘味。

主要功效:

  • 可以治療暴發的熱病、火瘡紅腫、疥瘡搔癢、癰疽痔瘡、馬鞍熱氣等症狀。
  • 可以消除癰腫、浮腫、結熱、風痹不足、產後腹痛。
  • 可以治療毒風引起的麻痹、破除多年瘀血、化膿為水、治療產後各種疾病、止腹痛、消除疹子引起的煩渴。
  • 可以治療血氣心腹痛、破除腫塊、催生、幫助胎盤排出、治療產後血暈、鼻出血、吐血、赤白帶下、眼疾、耳道流膿、瘡癤疥癬丹毒、排膿和補癒傷口。

醫理闡述:

  • 敗醬是手足陽明經和厥陰經的藥物,擅長排膿和破血,所以張仲景治療癰腫和古代婦科都用它。
  • 敗醬是容易取得的藥材,但後人不太懂得使用,大概是沒有遇到識貨的人。

附加藥方:

  • **腸癰有膿:**使用薏苡仁附子敗醬散,由薏苡仁十分、附子二分、敗醬五分組成,搗成末,用水煎服。
  • **產後惡露不止:**使用敗醬、當歸各六分,續斷、芍藥各八分,芎藭、竹茹各四分,炒過的生地黃十二分,用水煎服。
  • **產後腰痛:**使用敗醬、當歸各八分,芎藭、芍藥、桂心各六分,用水煎服。忌蔥。
  • **產後腹痛如錐刺:**使用敗醬草五兩,用水煎服。
  • **蠼螋尿瘡(皮膚病)長在腰部:**用敗醬煎汁塗抹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