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六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六卷 (9)

1. 菟葵

(《唐本草》)

白話文:

《唐本草》

石硫黃 石硫黃,出石穴中。石硫黃者,乃石中有金液結成,並非磺也。似硫磺,色似金,鎔鐵煮銅,點鐵成金,一名「點鐵成金」,又名「石中精」。

白附子 白附子,生於山谷草澤中。白附子者,乃天雄附子之根,生長於寒水之地,取其根,洗淨曝乾,名曰「白附子」。味甘,性溫,有毒。

白芷 白芷,生於山谷中。白芷者,乃一種香草,葉似芹,根似姜,根白,味辛,性溫。治頭痛,止血,除溼。

三七 三七,生於山谷中。三七者,乃一種草藥,葉似柳,花紫紅色,根黑色,味甘,性微溫。治吐血,止血,消腫。

人參 人參,生於深山中。人參者,乃百草之王,根形似人,故名「人參」。味甘,性平。補氣,益血,安神。

茯苓 茯苓,生於松樹根下。茯苓者,乃一種菌類,形如馬蹄,色白,味甘,性平。利水,滲濕,健脾。

當歸 當歸,生於山谷中。當歸者,乃一種草藥,葉似芹,根黑色,味甘,性溫。補血,活血,調經。

【釋名】天葵(《圖經》)、莃(音希)、雷丸草(《外丹本草》)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名稱】天葵(《圖經》)、莃(發音同音「希」)、雷丸草(《外丹本草》)。

【集解】恭曰:菟葵苗如石龍芮,而葉光澤,花白似梅,其莖紫黑,煮啖極滑。所在下澤田間皆有,人多識之。六月、七月採莖葉,曝乾入藥。

禹錫曰:郭璞注《爾雅》云:菟葵似葵而小,葉狀如藜,有毛,汋之可食而滑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恭說:菟葵的幼苗形狀像石龍芮,葉子光亮有光澤,花朵白色像梅花,莖是紫黑色的,煮熟後吃起來非常滑嫩。到處的沼澤地和田間都有,人們大多都認識它。在六月、七月採摘它的莖葉,曬乾後作為藥材。

禹錫說:郭璞在《爾雅》中註解道:菟葵外形類似葵菜但較小,葉片形狀像藜,葉面上有絨毛,用開水焯過後可以食用,口感滑嫩。

宗奭曰:菟葵,綠葉如黃蜀葵,其花似拒霜,甚雅,其形至小,如初開單葉蜀葵。有檀心,色如牡丹姚黃蕊,則蜀葵也。唐劉夢得所謂菟葵燕麥動搖春風者,是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 菟葵,綠葉如黃蜀葵,花朵像拒霜花,非常雅緻,花朵很小,像初開的單葉蜀葵。裡面有檀心,顏色像牡丹的姚黃蕊,那就是蜀葵了。唐朝的劉夢得寫的「菟葵燕麥動搖春風」就是說這個植物。

時珍曰:按:鄭樵《通志》云:菟葵,天葵也。狀如葵菜,葉大如錢而厚,面青背微紫,生於崖石。凡丹石之類,得此而後能神。所以《雷公炮炙論》云:如要形堅,豈忘紫背,謂其能堅鉛也。此說得於天台一僧。又按:南宮從《𡵺嶁神書》云:紫背天葵出蜀中,靈草也。生於水際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根據鄭樵的《通志》記載:菟葵,是天葵。狀如葵菜,葉子大如錢幣而且厚,正面青色背面微紫,生長在崖石上。所有丹石類的藥材,有了它才能神效。所以《雷公炮炙論》說:如果想要金丹的形體堅固,怎能忘記紫背天葵,指的是它能使鉛堅硬。這個說法是從天台一位僧人那裡聽來的。又根據南宮從的《𡵺嶁神書》記載:紫背天葵產於蜀中,是靈草。生長在水邊。

取自然汁煮汞則堅,亦能煮八石拒火也。又按:初虞世《古今錄驗》云:五月五前齋戒,看桑下有菟葵者,至五日午時,至桑下咒曰:系黎乎俱當蘇婆訶。咒畢,乃以手摩桑陰一遍,口齧菟葵及五葉草嚼熟,以唾塗手,熟揩令遍。再齋七日,不得洗手。後有蛇蟲蠍蠆咬傷者,以此手摩之,即愈也。

白話文:

取自然汁煮水銀,水銀就會變硬,也可用來煮八種藥石來避火。又根據《古今錄驗》記載:五月五日之前齋戒,如果看到桑樹下有菟葵,到了五月五日中午時,到桑樹下唸咒語:「系黎乎俱當蘇婆訶。」唸完咒語後,用手撫摸桑樹的陰面一遍,口裡嚼菟葵和五葉草嚼熟,用唾沫塗在手上,反覆摩擦讓手都塗滿。再齋戒七天,期間不能洗手。之後如果有蛇蟲蠍蠆咬傷,用這隻手去撫摸傷口,就能癒合。

時珍竊謂:古有咒由一科,此亦其類,但不知必用菟葵,取何義也?若謂其相制,則治毒蟲之草亦多矣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下諸石五淋,止虎蛇毒。諸瘡搗汁飲之。塗瘡能解毒止痛(《唐本》)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私下認為:古代有咒術科,這也是其一類,但不知為何必定使用菟葵,有何意義?如果說菟葵可以剋製毒物,那麼可以治療毒蟲的草藥也很多了。

菟葵

【氣味】甘甜,寒涼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排出膀胱結石、五淋疾病,治療老虎、蛇的毒傷。各種瘡瘍搗汁服用。塗抹瘡瘍可以解毒止痛(《唐本草》)。

2. 黃蜀葵

(宋《嘉祐》),

【校正】自菜部移入此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自「草部」移入此處。

【釋名】時珍曰:黃蜀葵別是一種,宜入草部,而《嘉祐本草》定入菜部,為其與蜀葵同名,而氣味主治亦同故也。今移於此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】李時珍說:蜀葵是另一種植物,分入草部更適當,但《嘉祐本草》把它定在菜部,因為它和黃蜀葵同名,而且氣味和藥效都相同,因此將它改移於此。

【集解】禹錫曰:黃蜀葵花,近道處處有之。春生苗葉,頗似蜀葵,而葉尖狹多刻缺,夏末開花淺黃色,六、七月採,陰乾之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禹錫說:黃蜀葵花,在靠路邊的地方處處都有。春季生長苗和葉,非常類似蜀葵,而葉子尖細且有較多的缺口,夏季末開花是淡黃色,在六、七月採收,陰乾保存。

宗奭曰:黃蜀葵與蜀葵別種,非是蜀葵中黃者也。葉心下有紫檀色,摘下剔散,日乾之。不爾,即浥爛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黃蜀葵和其他種類的蜀葵不同,不是蜀葵中花朵為黃色的品種。它的葉子中間下方有紫檀色的斑點,採摘下來後將其剔除並散開,放在太陽下曬乾。如果不這樣處理,就會潮濕腐爛。

時珍曰:黃葵二月下種,或宿子在土自生,至夏始長。葉大如蓖麻葉,深綠色,開岐丫,有五尖如人爪形,旁有小尖。六月開花,大如碗,鵝黃色,紫心六瓣而側,旦開午收暮落,人亦呼為黃蜀葵花。隨即結角,大如拇指,長二寸許,本大末尖,六稜有毛,老則黑色。其稜自綻,內有六房,如脂麻房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黃葵在二月播種,或將種子留在土中自然生長,直到夏天才開始生長。葉子像蓖麻葉那麼大,深綠色,分叉,有五個尖端像人的指甲形狀,旁邊有小尖端。六月開花,像碗那麼大,鵝黃色,中間六瓣是紫色的,早上開放,中午收縮,晚上凋落,人們也稱它為黃蜀葵花。隨即形成角,像拇指那麼大,長約二寸,底部大,末端尖,六稜有毛,老了就變成黑色。稜自己裂開,裡面有六個房,像脂麻房。

其子累累在房內,狀如苘麻子,色黑。其莖長者六七尺,剝皮可作繩索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滑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味,寒性,滑潤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小便淋及催生。治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,作末敷之即愈,為瘡家要藥(《嘉祐》)。消癰腫。浸油,塗湯火傷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八。

白話文:

主要功效是治疗小便淋漓不尽和催生。对于各种恶疮、脓水久治不愈的患者,研磨成粉末敷在患处就能痊愈,是治疗疮疡的必备良药。还能消肿,浸泡在油里,可以用来涂抹烫伤或火伤。

附方:新八。

沙石淋痛:黃蜀葵花一兩,炒為末,每米飲服一錢,名獨聖散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沙石淋痛:把黃蜀葵花一兩炒成粉末,每次用米湯送服一錢,叫做獨聖散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難產催生:如聖散:治胎臟乾澀難產,劇者並進三服,良久腹中氣寬,胎滑即下也。用黃葵花焙研末,熟湯調服二錢。無花,用子半合研末,酒淘去滓,服之。(《產寶鑑》)

胎死不下:即上方,用紅花酒下。

白話文:

難產催生:如聖散:治療子宮乾澀難產,嚴重者連續服用三劑,不久腹中氣寬,胎兒就會滑落下來了。使用黃葵花焙研磨成粉末,用溫熱的湯水調和,服用二錢。沒有花,就用葵花籽半合,研磨成粉末,用酒淘米水過濾去除渣滓,服用。(《產寶鑑》)

胎死腹中,胎位在上方時,用紅花酒灌服。

癰疽腫毒:黃蜀葵花,用鹽摻,收瓷器中,密封,經年不壞。每用敷之,自平自潰。無花,用根葉亦可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癰疽腫毒:用黃蜀葵花加鹽搗碎,放在瓷器中密封保存,可以保存一年不變質。每次用它敷患處,可以使腫物自行平復潰破。沒有花朵時,也可以使用根莖和葉子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
小兒口瘡:黃葵花,燒末敷之。(《肘後方》)

小兒木舌:黃蜀葵花(為末)一錢,黃丹五分。敷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**小兒口瘡:**黃色蜀葵花的乾燥後粉末直接敷在患處。(《肘後方》)

**小兒木舌:**乾燥後粉末狀的黃蜀葵花一錢,黃丹五分。敷在患處。(《直指方》)

湯火灼傷:用瓶盛麻油,以箸就樹夾取黃葵花,收入瓶內,勿犯人手,密封收之。遇有傷者,以油塗之甚妙。(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燙傷:用瓶子盛裝麻油,用筷子夾取黃葵花,放入瓶子內,不要用手接觸,密封收好。遇到燙傷的人,將油塗抹在傷口上,效果非常好。(《經驗方》)

小兒禿瘡:黃蜀葵花、大黃、黃芩等分,為末。米泔淨洗,香油調搽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兒童禿瘡:黃蜀葵花、大黃、黃芩等分,研磨成細末。用米飯水清洗患處,然後用香油調和藥末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子及根,

【氣味】甘,寒,滑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癰腫,利小便,五淋水腫,產難,通乳汁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冬葵、黃葵、蜀葵,形狀雖各不同,而性俱寒滑,故所主療不甚相遠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甜,寒涼,滑潤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化解腫脹,利尿消腫,治療五淋水腫、生產困難、疏通乳汁(李時珍所載)。

【發明】說明如下:冬葵、黃葵、蜀葵,雖然外形不同,但性質都寒涼滑潤,所以它們的主要療效也大致相同。

時珍曰:黃葵子古方少用,今為催生及利小便要藥。或單用,或入湯散皆宜,蓋其性滑,與冬葵子同功故也。花、子與根,性功相同,可以互用。無花用子,無子用根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三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黃葵子在古代藥方中較少使用,但現在是催生和利尿的重要藥物。可以單獨使用,或加入湯劑或散劑中服用,因為它的性質光滑,與冬葵子有相同的作用。花、子、根的性質和功能相同,可以互相使用。沒有花可以用子,沒有子可以用根。

【附方】舊兩個,新的三個。

臨產催生:宗奭曰:臨產時以四十九粒研爛,溫水服之,良久即產。《經驗後方》:用子焙研三錢,井華水服。無子用根,煎汁服。

白話文:

臨產催生:宗奭說:在分娩時,將四十九粒研磨成粉末,用溫水送服,不久就會生產。《經驗後方》:使用焙過的種子研磨成粉三錢,用井水送服。沒有種子的話,可以使用根部,煎汁服用。

便癰初起:淮人用黃蜀葵子十七粒,皂角半梃,為末,以石灰同醋調塗之。(《永類鈐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剛開始發作的癰瘡:淮地人用黃蜀葵子十七粒,皁角半根,搗成粉末,用石灰和醋調和後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永類鈐方》)

癰腫不破:黃葵子研,酒服,一粒則一頭,神效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打撲傷損:黃葵子研,酒服二錢。(《海上方》)

白話文:

**癰腫未破:**研磨黃葵子,用酒送服,一粒對應一個瘡,效果顯著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
**打撲傷損:**研磨黃葵子,用酒送服二錢。(出自《海上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