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六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六卷 (4)

1. 紫菀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青菀(《別錄》)、紫茜(《別錄》)、返魂草(《綱目》)、夜牽牛。

時珍曰:其根色紫而柔宛,故名許慎《說文》作茈菀。《斗門方》謂之返魂草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紫菀生漢中、房陵山谷及真定、邯鄲。二月、三月採根,陰乾。

弘景曰:近道處處有之。其生布地,花紫色,本有白毛,根甚柔細。有白者名白菀,不復用。

大明曰:形似重臺,根作節,紫色潤軟者佳。

頌曰:今耀、成、泗、壽、臺、孟諸州、興國軍皆有之。三月內布地生苗,其葉二、四相連。五月、六月內開黃白紫花,結黑子。余如陶說。

恭曰:白菀,即女菀也。療體與紫菀相同,無紫菀時亦用之。

穎曰:紫菀連根葉採之,醋浸,入少鹽收藏,作菜辛香,號名仙菜。鹽不宜多,多則腐也。

時珍曰:按陳自明云:紫菀以牢山所出根如北細辛者為良,沂兗以東皆有之。今人多以車前、旋覆根赤土染過偽之。紫菀肺病要藥,肺本自亡津液,又服走津液藥,為害滋甚,不可不慎。
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,先去須。有白如練色者,號曰羊須草,自然不同。去頭及土,用東流水洗淨,以蜜浸一宿,至明於火上焙乾用。一兩用蜜二分。

【氣味】苦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辛。權曰:苦,平。

之才曰:款冬為之使。惡天雄、瞿麥、藁本、雷丸、遠志,畏茵陳。

【主治】咳逆上氣,胸中寒熱結氣,去蠱毒痿蹶,安五臟(《本經》)。療咳唾膿血,止喘悸,五勞體虛,補不足,小兒驚癇(《別錄》)。治屍疰,補虛下氣,勞氣虛熱,百邪鬼魅(甄權)。調中,消痰止渴,潤肌膚,添骨髓(大明)。益肺氣,生息賁(好古)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四。

肺傷咳嗽:紫菀五錢,水一盞,煎七分,溫服,日三次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久嗽不瘥:紫菀、款冬花各一兩,百部半兩,搗羅為末。每服三錢,姜三片,烏梅一個,煎湯調下,日二,甚佳。(《圖經本草》)小兒咳嗽,聲不出者:紫菀末、杏仁等分,入蜜同研,丸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五味子湯化下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吐血咳嗽,吐血後咳者:紫菀、五味(炒)為末,蜜丸芡子大,每含化一丸。(《指南方》)

產後下血:紫菀末,水服五撮。(《聖惠方》)

纏喉風痹,不通欲死者:用返魂草根一莖,洗淨納入喉中,待取惡涎出即瘥,神效。更以馬牙硝津咽之,即絕根本。一名紫菀,南人呼為夜牽牛。(《斗門方》)婦人小便,卒不得出者:紫菀為末,井華水服三撮,即通。小便血者,服五撮立止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[紫菀]

[別名] 青菀、紫茜、返魂草、夜牽牛。

李時珍說:這種植物的根部顏色是紫色的,而且柔軟彎曲,所以才被叫做紫菀。《說文解字》裡記載的寫法是「茈菀」。《斗門方》稱它為返魂草。

[產地與採集] 《別錄》記載:紫菀生長在漢中、房陵的山谷以及真定、邯鄲等地。通常在二、三月採挖根部,然後陰乾。

陶弘景說: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植物。它通常貼地生長,花是紫色的,莖的基部有白色絨毛,根部非常柔軟細長。還有一種白色的,叫做白菀,一般不使用。

大明說:紫菀的形狀像重疊的台子,根部有節,紫色且潤澤柔軟的品質最佳。

蘇頌說:現在的耀州、成都、泗州、壽州、台州、孟州等地區和興國軍都有紫菀生長。三月時,幼苗會貼地生長,葉子兩片或四片相連。五、六月開出黃色、白色或紫色的花朵,結出黑色的種子。其他部分和陶弘景說的差不多。

恭說:白菀其實就是女菀,它的療效和紫菀相同,在沒有紫菀的時候也可以使用。

穎說:可以連根帶葉採集紫菀,用醋浸泡,加入少量鹽醃製起來,當作蔬菜食用,味道辛香,被稱為「仙菜」。但鹽不能放太多,放多會腐爛。

李時珍說:根據陳自明的說法,紫菀以牢山出產的,根像細辛的品質最好。沂州、兗州以東的地區都有產出。現在很多人用車前草或旋覆花的根用紅土染色後冒充紫菀。紫菀是治療肺病的要藥,肺本身就容易缺乏津液,如果再服用會消耗津液的藥物,危害會非常大,一定要謹慎。

[根部]

[炮製] 許斅說:使用紫菀時,要先去除鬚根。有些像白色絲線的,叫做羊須草,品質不同。還要去除根頭和泥土,用乾淨的流動水洗淨,再用蜂蜜浸泡一晚,第二天放在火上烘乾後使用。一兩紫菀用二分蜂蜜。

[性味] 味苦,性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記載:味辛。權說:味苦,性平。

張元素說:款冬花可以輔助紫菀的藥效。紫菀忌與天雄、瞿麥、藁本、雷丸、遠志同用,畏懼茵陳。

[功效主治] 主治咳嗽氣逆,胸中寒熱結氣,去除蠱毒導致的肢體痿軟,能安撫五臟(《本經》)。還可以治療咳嗽吐膿血,止喘,改善五勞體虛,補益不足,治療小兒驚風癲癇(《別錄》)。治療屍疰(一種傳染病),補虛下氣,治療勞累導致的虛熱,能辟除各種邪氣鬼魅(甄權)。調和脾胃,消除痰液,止渴,潤澤肌膚,增補骨髓(大明)。增強肺氣,促進體內氣息流動(好古)。

[附方] (這裡列舉了七個方劑,說明紫菀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):

  • 肺傷咳嗽: 紫菀五錢,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,溫服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  • 久咳不癒: 紫菀、款冬花各一兩,百部半兩,一起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三片生薑、一個烏梅煎煮的湯調服,每天兩次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圖經本草》)
  • 小兒咳嗽,聲音沙啞不出: 將紫菀末、杏仁末等量混合,加入蜂蜜一起研磨,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五味子湯送服。(出自《全幼心鑑》)
  • 吐血咳嗽,或吐血後咳嗽: 將紫菀、炒過的五味子研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,每次含化一丸。(出自《指南方》)
  • 產後下血: 將紫菀研磨成粉末,用水服下五撮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  • 纏喉風痹,咽喉阻塞快要窒息: 用返魂草(紫菀)的一條根,洗淨後放入喉嚨,等待吐出惡涎即可痊癒,效果神奇。再用馬牙硝的津液吞下,就能徹底根治。這種植物也叫紫菀,南方人稱之為夜牽牛。(出自《斗門方》)
  • 婦人小便突然排不出來: 將紫菀研磨成粉末,用井水送服三撮,立即可以通暢。小便有血,服下五撮就能立即止血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