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16)
金石部第八卷 (16)
1. 鉛丹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黃丹(弘景)、丹粉(《唐本》)、朱粉(《綱目》)、鉛華。
【正誤】見粉錫下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鉛丹生於鉛,出蜀郡平澤。
弘景曰: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。俗方稀用,惟仙經塗丹釜所須。云化成九光者,當謂九光丹以為釜爾,無別法也。
宗奭曰:鉛丹化鉛而成,《別錄》言生於鉛,則蘇恭炒錫作成之說誤矣。不為難辨,錫則色黯,鉛則明白,以此為異。
時珍曰:按獨孤滔《丹房鏡源》云:炒鉛丹法:用鉛一斤,土硫黃十兩,硝石一兩。熔鉛成汁,下醋點之,滾沸時下硫一塊,少頃下硝少許,沸定再點醋,依前下少許硝、黃,待為末,則成丹矣。今人以作鉛粉不盡者,用硝石、礬石炒成丹。若轉丹為鉛,只用連須蔥白汁拌丹慢煎,煅成金汁傾出,即還鉛矣。
貨者多以鹽硝砂石雜之。凡用以水漂去硝鹽,飛去砂石,澄干,微火炒紫色,地上去火毒,入藥。《會典》云:黑鉛一斤,燒丹一斤五錢三分也。
【氣味】辛,微寒,無毒。
大明曰:微咸,涼,無毒。伏砒,制硇、硫。
震亨曰:一婦因多子,月內服鉛丹二兩,四肢冰冷,食不入口。時正仲冬,急服理中湯加附子數十帖乃安。謂之涼無毒可乎?
時珍曰:鉛丹本無甚毒,此婦產後冬月服之過劑,其病宜矣。
【主治】吐逆胃反,驚癇癲疾,除熱下氣,煉化還成九光,久服通神明
(《本經》)。止小便,除毒熱臍攣,金瘡血溢(《別錄》)。
驚悸狂走,消渴。煎膏用,止痛生肌(甄權)。鎮心安神,止吐血及嗽,敷瘡長肉,及湯火瘡,染須(大明)。治瘧及久積(宗奭)。
墜痰殺蟲,去怯除忤惡,止痢明目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成無己曰:仲景龍骨牡蠣湯中用鉛丹,乃收斂神氣以鎮驚也。
好古曰:澀可去脫而固氣。
時珍曰:鉛丹體重而性沉,味兼鹽、礬,走血分,能墜痰去怯,故治驚癇癲狂、吐逆反胃有奇功。能消積殺蟲,故治疳疾下痢瘧疾有實績。能解熱拔毒,長肉去瘀,故治惡瘡腫毒,及入膏藥,為外科必用之物也。
【附方】舊八,新二十五。
消渴煩亂:黃丹,新汲水服一錢,以蕎麥粥壓之。(《聖惠方》)
吐逆不止:碧霞丹:用北黃丹四兩,米醋半升,煎乾,炭火三秤,就銚內煅紅,冷定為末,粟米飯丸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醋湯下。(《集驗方》)伏暑霍亂:水浸丹,見木部巴豆下。小兒吐逆不止,宜此清鎮。燒針丸:用黃丹研末,小棗肉和丸芡子大。每以一丸,針簽於燈上燒過,研細,乳汁調下。一加硃砂、枯礬等分。(謝氏《小兒方》)
反胃氣逆:胃虛。鉛丹二兩,白礬二兩,生石亭脂半兩。以丹、礬研勻,入坩鍋內,以炭半秤煅赤,更養一夜,出毒兩日,入亭脂同研,粟米飯和丸綠豆大。每日米飲下十五丸。(《聖濟錄》)
白話文:
[鉛丹]
別名:黃丹、丹粉、朱粉、鉛華。
產地與製作:鉛丹是從鉛中提煉出來的,主要產於蜀郡平澤一帶。現在製作方法是將鉛熬煉後製成黃丹。以前很少用,只有道家煉丹時會用到,傳說能把煉丹爐變成有九種光芒,其實只是用九光丹來塗抹爐子,並沒有其他特殊的方法。鉛丹是由鉛轉化而來,不是由錫轉化而來。鉛和錫顏色不同,鉛是銀白色的,錫則是暗色的。
煉製方法:有一種方法是用一斤鉛、十兩硫磺和一兩硝石。先將鉛熔化成液體,加入醋,等沸騰時加入硫磺,稍後再加入硝石。煮沸後再加醋,依序加入硝和硫磺,直到變成粉末,就是鉛丹。現在人們會用製作鉛粉剩下的材料,加入硝石和礬石炒成鉛丹。如果要將鉛丹還原成鉛,可以用蔥白汁混合鉛丹慢慢煎煮,直到變成液體,倒出來就是鉛了。
市售狀況:市面上賣的鉛丹,很多都摻雜了鹽、硝石、砂石等雜物。使用時要先用水漂洗去除硝鹽,再用篩子篩去砂石,澄乾後用小火炒成紫色,才能去除火毒,入藥使用。根據官方規定,用一斤黑鉛可以燒製出一斤五錢三分的鉛丹。
性質:味辛,性微寒,無毒。也有說法認為味微鹹,性涼,無毒。能解砒霜的毒性,可以制硇砂和硫磺。
毒性爭議:有人認為鉛丹性質偏涼,不宜過量服用。曾經有婦女產後服用二兩鉛丹,導致四肢冰冷,食不下嚥。當時正值寒冬,服用大量理中湯加附子才好轉。這顯示鉛丹並非完全無毒。不過也有人認為,鉛丹本身毒性不強,該婦女是因為產後體虛,又在冬天過量服用,才會導致這種情況。
功效:
- 主要功效:治療嘔吐、胃氣上逆、驚癇、癲癇等症狀,能清熱、降氣,煉製後據說可以變成九光,長期服用可以使人神智清明。
- 其他功效:能止小便、去除毒熱、治療臍部抽筋、金瘡出血等。還能治療心悸、狂躁、消渴症。煎成膏藥可以止痛、生肌。能鎮靜心神、止吐血、止咳,外敷可以治療瘡瘍、促進肌肉生長,治療燙傷,染鬍鬚。也能治療瘧疾、久積不化的腫塊。
- 現代補充:能墜痰、殺蟲、去除膽怯、止痢疾、明目。
藥理分析:
- 鉛丹性質沉重,味帶鹽和礬,走血分,能化痰、去除膽怯,所以對治療驚癇、癲狂、嘔吐、胃氣上逆有奇效。
- 能消積、殺蟲,對治療疳積、腹瀉、瘧疾有實際療效。
- 能解熱、拔毒,促進肌肉生長、去除瘀血,所以能治療惡瘡腫毒,加入膏藥是外科常用的藥物。
驗方:
消渴煩亂:用鉛丹,新汲水送服一錢,再喝些蕎麥粥。
嘔吐不止:用北黃丹四兩,米醋半升,煎乾後用炭火煅燒至紅色,冷卻後磨成粉末,再用粟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丸,用醋湯送服。
中暑引起的霍亂:將鉛丹浸泡在水中(具體方法見木部巴豆條目)。這對治療小兒嘔吐不止很有效。
小兒吐逆不止:用黃丹磨成粉,與棗肉混合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,用針在燈上燒一下再磨成細末,用乳汁調服。也可以加入朱砂和枯礬。
胃虛引起的嘔吐、胃氣上逆:用鉛丹二兩,白礬二兩,生石亭脂半兩。將鉛丹和白礬研磨均勻,放入坩堝內用炭火煅燒至紅色,放置一夜後取出毒性,再加入石亭脂一起研磨,用粟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用米湯送服十五丸。
腹瀉、痢疾:用棗肉搗爛,加入黃丹和白礬各像皂角子大小的量,再加入一團粳米飯,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用鐵絲穿過在燈上燒一下,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。
赤白痢疾:用炒紫色的黃丹和炒過的黃連等量,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生薑甘草湯送服。
孕婦腹瀉疼痛:用烏雞蛋一個,開個小孔,取出蛋白留下蛋黃,加入五錢鉛丹攪拌均勻,用泥巴裹住煨乾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如果服用一劑就好,懷的是男孩;如果服用兩劑才好,懷的是女孩。
吐血、咯血、咳血:用黃丹,新汲水送服一錢。
虛弱多汗的瘧疾:用黃丹和百草霜等量,磨成粉末。在發病當天,空腹用米湯送服三錢,最多服用兩次就會痊癒。也可以做成藥丸或蒜丸。
治療瘧疾的驗方:
- 將炒過的黃丹一兩,恆山末三兩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酒送服。在清晨、未發病或快發病時各服用一次,效果顯著。
- 端午節,用炒過的黃丹二兩,獨頭蒜一百個,搗爛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九丸,空腹用長流水(即從東邊流來的河水)送服。在瘧疾發作二三次後使用,效果神奇。
- 用炒過的黃丹和建茶等量,磨成粉末。用溫酒送服二錢。
- 將黃丹炒過,再用麵糊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,然後用棗子去核,將藥丸包入其中,再用紙包住煨熟後食用。
寒性瘧疾不止:用炒過的黃丹半兩,用童子尿浸泡過的青蒿二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寒氣重時用酒送服,熱氣重時用茶送服。
小兒癉瘧,高熱不寒:用黃丹二錢,用蜜水調服,如果患者感到寒冷,則用酒送服,這個方子叫做鬼哭丹。
癲癇發作:用鉛丹二兩,白礬二兩,磨成粉末。將兩塊三角磚對在一起,上面鋪上七層紙,將鉛丹鋪在紙上,再將白礬鋪在鉛丹上面,用十斤柳木柴燒過。取出後研磨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。
客忤中惡:如果在路上或門外受到邪氣侵擾,導致心腹刺痛,氣往上衝,胸部脹滿,不治療會危及生命。服用真丹一匙,用三合蜂蜜調和後灌服。
所有眼疾:
- 對於眼部有昏暗或模糊的症狀,可以治療;如果眼部有遮擋物,則不能治療。將半斤蜂蜜放入銅鍋中熬成紫色塊狀,加入二兩飛過的真黃丹,再加入一碗水一起熬,直到水分蒸發殆盡,然後用細生絹鋪在薄紙上過濾雜質,放入瓶中密封,埋在地下二十一天。每天點眼七次,藥物黏稠後要清洗。也有方子會加入四個訶子肉。
- 治療紅眼病:用黃丹,用蜂蜜調和後敷在太陽穴上,效果立竿見影。
- 治療紅眼病和眼翳:用鉛丹和白礬等量,磨成粉末後點入眼中。也可以用鉛丹和烏賊骨等量研磨後,用白蜜蒸一下後點入眼中。
- 治療眼睛長珠管:用鉛丹半兩,與鯉魚膽汁調和成膏狀。每天點入眼睛三到五次。
- 治療痘疹引起的眼翳:用黃丹和輕粉等量,磨成粉末。吹入耳朵內,左眼患病就吹入右耳,右眼患病就吹入左耳。
- 治療小兒重舌:將黃丹像豆子大小放在舌下。
- 治療小兒口瘡糜爛:用黃丹一錢,生蜜一兩,混合蒸黑。用雞毛蘸藥塗抹,效果顯著。
- 治療腋下狐臭:將黃丹加入輕粉,用唾液調和後頻繁塗抹。
治療孕婦難產:將真丹塗在胎兒腳底。
蚰蜒入耳:用黃丹、酥油、蜂蜜、杏仁等量熬成膏狀。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,聞到香味後,蚰蜒就會爬出來,然後取出即可。
蠍子螫傷:用醋調和黃丹塗抹傷口。
金瘡出血:不能用藥快速止血,否則會導致傷口內部潰爛。只需用黃丹和滑石等量,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即可。
外痔腫痛:用黃丹和滑石等量,磨成粉末。用新汲水調和後,每天塗抹五次。
血風臁瘡:用黃丹一兩,黃蠟一兩,香油五錢,熬成膏狀。先用蔥椒湯清洗傷口,然後貼上藥膏。
頑固難癒的臁瘡:用飛炒過的黃丹、用酒浸泡七天後焙乾的黃柏各一兩,輕粉半兩。磨成細粉。用苦茶水清洗乾淨傷口,用輕粉填滿傷口,然後用黃丹保護,再用黃柏末攤在膏藥上貼敷,不要隨意揭開,一個星期左右就能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