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
1. 草部第十六卷
2. 草之五
隰草類下七十三種
白話文:
生長在潮濕低窪地的草類,共有七十三種。
3. 地黃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芐(音戶)、芑(音起)、地髓(《本經》)。
大明曰:生者以水浸驗之。浮者名天黃;半浮半沉者名人黃;沉者名地黃。入藥沉者為佳,半沉者次之,浮者不堪。
時珍曰:《爾雅》云:芐,地黃。郭璞云:江東呼為芐。羅願云:芐以沉下者為貴,故字從下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地黃生咸陽川澤黃土地者佳,二月、八月採根陰乾。
弘景曰:咸陽即長安也。生渭城者乃有子實如小麥。今以彭城乾地黃最好,次歷陽,近用江寧板橋者為勝。作乾者有法,搗汁和蒸,殊用工意,而此云陰乾,恐以蒸作為失乎?人亦以牛膝、葳蕤作之,人不能別。
頌曰:今處處有之,以同州者為上。二月生葉,布地便出似車前,葉上有皺紋而不光。高者及尺余,低者三、四寸。其花似油麻花而紅紫色,亦有黃花者。其實作房如連翹,中子甚細而沙褐色。根如人手指,通黃色,粗細長短不常。種之甚易,根入土即生。一說:古稱種地黃宜黃土。
今不然,大宜肥壤虛地,則根大而多汁。其法以葦蓆圍編如車輪,徑丈餘,以壤土實葦蓆中為壇。壇上又以葦蓆實土為一級,比下壇徑減一尺。如此數級,如浮屠。乃以地黃根節多者寸斷之,蒔壇上,層層令滿,逐日水灌,令茂盛。至春秋分時,自上層取之,根皆長大而不斷折,不被斸傷故也。
得根曝乾。出同州者光潤甘美。
宗奭曰:地黃葉如甘露子,花如脂麻花,但有細斑點,北人謂之牛奶子花,莖有微細短白毛。
時珍曰: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,亦各處隨時興廢不同爾。其苗初生塌地,葉如山白菜而毛澀,葉面深青色,又似小芥葉而頗厚,不叉丫。葉中攛莖,上有細毛。莖梢開小筒子花,紅黃色。結實如小麥粒。根長四五寸,細如手指,皮赤黃色,如羊蹄根及胡蘿蔔根,曝乾乃黑,生食作土氣。
俗呼其苗為婆婆奶。古人種子,今惟種根。王旻《山居錄》云:地黃嫩苗,摘其旁葉作菜,甚益人。本草以二月、八月採根,殊未窮物性。八月殘葉猶在,葉中精氣,未盡歸根。二月新苗已生,根中精氣已滋於葉。不如正月、九月採者殊好,又與蒸曝相宜。《禮記》云:羊芐豕薇,則自古已食之矣。
嘉謨曰:江浙壤地種者,受南方陽氣,質雖光潤而力微;懷慶山產者,稟北方純陰,皮有疙瘩而力大。
乾地黃
【修治】藏器曰:乾地黃,《本經》不言生干及蒸乾方家所用二物各別,蒸乾即溫補;生干即平宣,當依此法用。
時珍曰:《本經》所謂乾地黃者,即生地黃之乾者也。其法取地黃一百斤,擇肥者六十斤洗淨,曬令微皺。以揀下者洗淨,木臼中搗絞汁盡,投酒更搗,取汁拌前地黃,日中曬乾,或火焙乾用。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苦。權曰:甘,平。
好古曰:甘、苦,寒,氣薄味厚,沉而降,陰也。入手足少陰厥陰及手太陽之經。酒浸,上行外行;日乾者平;火乾者溫,功用相同。
元素曰:生地黃大寒,胃弱者斟酌用之,恐損胃氣。
之才曰:得清酒、麥門冬良。惡貝母,畏蕪荑。
權曰:忌蔥、蒜、蘿蔔、諸血,令人營衛澀,鬚髮白。
斅曰:忌銅、鐵器,令人腎消併發白,男損營,女損衛。
時珍曰:薑汁浸則不泥膈;酒製則不妨胃。鮮用則寒;乾用則涼。
【主治】傷中,逐血痹,填骨髓,長肌肉。作湯除寒熱積聚,除痹,療折跌絕筋。久服輕身不老,生者尤良(《本經》)。主男子五勞七傷,女子傷中胞漏下血,破惡血,溺血,利大小腸,去胃中宿食,飽力斷絕,補五臟內傷不足,通血脈,益氣力,利耳目(《別錄》)。
助心膽氣,強筋骨長志,安魂定魄,治驚悸勞劣,心肺損,吐血鼻衄,婦人崩中血暈(大明)。產後腹痛。久服變白延年(甄權)。涼血生血,補腎水真陰,除皮膚燥,去諸濕熱(元素)。主心病掌中熱痛,脾氣痿蹶嗜臥,足下熱而痛(好古)。治齒痛唾血。
白話文:
[地黃]
[名稱解釋]
地黃又名芐、芑,或稱為地髓。
據說,將新鮮地黃浸在水中檢驗,浮在水面上的稱為天黃;半浮半沉的稱為人黃;完全沉入水底的稱為地黃。入藥以沉入水底的地黃品質最好,半沉的次之,浮在水面的則不堪使用。
古籍《爾雅》記載:「芐就是地黃。」也有說法,江東地區稱地黃為芐,並認為沉於水底的才是上品,因此「芐」字從「下」字。
[產地與採集]
古代認為產於咸陽川澤黃土地的地黃品質最佳,於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陰乾。
咸陽即是長安。生長在渭城的地黃會結出像小麥一樣的果實。現在認為彭城出產的乾地黃最好,其次是歷陽,近期則以江寧板橋產的較好。製作乾地黃有特殊方法,需將地黃搗爛取汁,再與地黃混合蒸製,相當費工,但這裡說要陰乾,可能與蒸製的做法有所出入?也有人會用牛膝、葳蕤來冒充,一般人很難分辨。
現在各地都有地黃,以同州產的品質為佳。二月長出葉子,平鋪地面,看起來像車前草,葉子表面有皺紋,但不光滑。植株高度不一,高的有一尺多,矮的只有三、四寸。開的花像油麻花,顏色為紅紫色,也有黃色的。結出的果實像連翹,內含細小的沙褐色種子。根部像人的手指,呈黃色,粗細長短不一。種植容易,將根部埋入土中就能生長。古人認為種植地黃宜用黃土,現在則認為肥沃疏鬆的土壤更適合地黃生長,這樣長出的根部肥大且多汁。
有一種種植方法是,用蘆葦蓆圍成車輪狀,直徑約一丈多,在蘆葦蓆中填滿土壤,形成一個土壇。土壇上再用蘆葦蓆填土,做成一級,比下層土壇小一尺。如此疊加數級,像佛塔一樣。然後將地黃根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,種在土壇上,一層層鋪滿,每天澆水,使其生長茂盛。等到春分或秋分時,從最上層開始採收,這樣採收的根部都長得又大又完整,不會斷裂或被挖傷。將採收的根部曬乾。同州產的地黃曬乾後,表面光滑潤澤,味道甘甜。
地黃的葉子像甘露子,花像脂麻花,但帶有細小斑點,北方人稱其為牛奶子花,莖上有細微的白色短毛。
現在的人認為懷慶產的地黃最好,但各地地黃的興盛與衰落也隨時變化。地黃的幼苗平鋪地面,葉子像山白菜,表面粗糙,呈深青色,又像小芥菜葉,但較厚,不分叉。莖從葉子中間長出,上面有細毛。莖梢開出小筒狀花,顏色為紅黃色。結出的果實像小麥粒。根部長約四五寸,細如手指,皮呈赤黃色,像羊蹄根和胡蘿蔔根,曬乾後變成黑色,生吃有土腥味。
民間將地黃的幼苗稱為婆婆奶。古人是種植地黃的種子,現在則只種植根部。有人說,地黃的嫩苗可以摘取嫩葉當菜吃,很有益處。根據本草記載,地黃的根部應該在二月和八月採收,但其實並未完全了解地黃的特性。八月時,殘留的葉子還在,葉中的精氣尚未完全歸於根部;而二月時,新苗已經長出,根中的精氣又輸送到葉子中。因此,不如在一月和九月採收為佳,也更適合蒸曬。古籍《禮記》中記載:「羊芐豕薇」,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食用地黃了。
江浙一帶壤土種植的地黃,吸收南方陽氣,質地雖光滑潤澤,但藥力較弱;懷慶山區產的地黃,稟北方純陰之氣,皮表面有疙瘩,但藥力強勁。
[乾地黃]
[炮製]
關於乾地黃,《本經》並未說明是生曬還是蒸乾。醫家認為這兩種乾地黃的藥效不同:蒸乾的偏於溫補;生曬的偏於平和宣散,應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
《本經》中提到的乾地黃,指的是生地黃曬乾後的成品。製作方法是取一百斤生地黃,挑選六十斤肥大的洗淨,曬至略微起皺。將剩下的地黃洗淨,放入木臼中搗爛絞汁,加入酒再次搗爛,取汁液與之前的地黃拌勻,然後放在太陽下曬乾,或用火烘乾。
[性味]
味甘,性寒,無毒。一說味苦。也有說法認為味甘,性平。
味甘、苦,性寒,氣味較淡薄,但味道濃厚,屬於陰性,有下降的趨勢,主要作用於足少陰腎經、足厥陰肝經,以及手太陽小腸經。用酒浸泡,藥效可以上行外散;日曬乾的,藥性平和;用火烘乾的,藥性偏溫,但功效相同。
生地黃藥性大寒,脾胃虛弱的人要謹慎使用,以免損傷胃氣。
與清酒、麥門冬同用效果更佳。忌與貝母同用,畏懼蕪荑。
忌與蔥、蒜、蘿蔔、各種血類食物同食,會使人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鬚髮變白。
忌用銅、鐵器加工或儲存,會使腎臟受損,導致鬚髮變白,男性損傷精血,女性損傷血氣。
用薑汁浸泡可以防止地黃粘膩阻礙膈膜;用酒製則不會損傷脾胃。新鮮的地黃藥性寒涼;曬乾的地黃藥性偏涼。
[主治]
主治內傷,驅逐血瘀,填補骨髓,生長肌肉。煎湯服用可以去除寒熱積聚,治療麻痹,以及跌打損傷造成的筋脈斷裂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不衰老,新鮮地黃的效果尤佳。主治男子五勞七傷,女子內傷引起的漏血下血,破除惡血,治療尿血,能疏通大小腸,去除胃中宿食,恢復飽腹感,補益五臟的損傷不足,疏通血脈,增強氣力,使耳聰目明。
可以幫助心膽功能,強健筋骨,增強意志,安定魂魄,治療驚悸勞損,心肺損傷,吐血、流鼻血,以及婦女崩漏引起的暈厥。也用於產後腹痛。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變白,延年益壽。有涼血、生血、補腎水真陰的作用,可以去除皮膚乾燥,以及各種濕熱症狀。主治心臟疾病引起的手掌發熱疼痛,脾氣虛弱引起的四肢無力嗜睡,以及腳底發熱疼痛。還可治療牙痛和吐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