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33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五卷 (33)

1. 石龍芻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龍鬚(《本經》)、龍修(《山海經》)、龍華(《別錄》)、龍珠(《本經》)、懸莞(《別錄》)、草續斷(《本經》)、縉雲草(《綱目》)、方賓(《別錄》)、,西王母簪。

時珍曰:刈草包束曰芻。此草生水石之處,可以刈束養馬,故謂之龍芻。《述異記》:周穆王東海島中養八駿處,有草名龍芻,是矣。故古語云:一束龍芻,化為龍駒。亦孟子芻豢之義。龍鬚、王母簪,因形也。縉雲,縣名,屬今處州,仙都山產此草,因以名之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世言黃帝乘龍上天,群臣攀龍鬚墜地生草,名曰龍鬚者,謬也。

江東以草織蓆,名西王母席,亦豈西王母騎虎而墮其須乎?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石龍芻生梁州山谷濕地,五月、七月採莖曝乾。以九節多珠者良。

弘景曰:莖青細相連,實赤,今出近道水石處,似東陽龍鬚以作席者,但多節爾。

藏器曰:今出汾州、沁州、石州,亦處處有之。

保升曰:叢生,莖如綖,所在有之,俗名龍鬚草,可為席,八月、九月採根曝乾。

時珍曰:龍鬚叢生,狀如粽心草及鳧茈,苗直上,夏月莖端開小穗花,結細實,並無枝葉。今吳人多栽蒔織蓆,他處自生者不多也。《本經》明言龍芻一名龍鬚,而陶弘景言龍芻似龍鬚但多節,似以為二物者,非矣。

【氣味】苦,微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微溫。

【主治】心腹邪氣,小便不利淋閉,風濕鬼疰惡毒。久服補虛羸,輕身,耳目聰明,延年(《本經》)。補內虛不足,痞滿,身無潤澤,出汗,除莖中熱痛,療蛔蟲及不消食(《別錄》)。

敗席

【主治】淋及小便卒不通,彌敗有垢者方尺,煮汁服之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[石龍芻]

[名稱解釋]

這植物又叫做龍鬚、龍修、龍華、龍珠、懸莞、草續斷、縉雲草、方賓,以及西王母簪。

李時珍說:「刈割草來捆成一束就叫做芻。這種草生長在有水和石頭的地方,可以刈割來餵養馬匹,所以叫做龍芻。《述異記》記載,周穆王在東海島嶼中飼養八匹駿馬的地方,有種草名叫龍芻,就是指這種草。所以古語說:『一束龍芻,可以化成一匹龍駒。』這和孟子所說的『芻豢』意思相同。它被稱為龍鬚、王母簪,都是因為它的形狀。縉雲是個縣名,屬於現在的處州,仙都山盛產這種草,因此就用縉雲來稱呼它。崔豹《古今注》說:『世人傳說黃帝乘龍升天,群臣攀住龍鬚,龍鬚掉落地上長出草,所以叫做龍鬚,這是錯誤的說法。』」

「江東一帶用這種草編織蓆子,叫做西王母席,難道是西王母騎老虎時掉落的鬍鬚嗎?」

[採集與產地]

《別錄》記載:「石龍芻生長在梁州山谷潮濕的地方,五月和七月採集莖部曬乾。以有九節且多結珠子的為上品。」

陶弘景說:「它的莖是青色的,細長且相連,果實是紅色的。現在在道路附近有水和石頭的地方可以見到,類似東陽用來編織蓆子的龍鬚草,只是節比較多。」

陳藏器說:「現在汾州、沁州、石州等地也有出產,各地都有。」

保升說:「這種草叢生,莖像絲線,到處都有,俗稱龍鬚草,可以編織蓆子,八月和九月採集根部曬乾。」

李時珍說:「龍鬚草叢生,形狀像粽心草和鳧茈,莖向上直長,夏天在莖端開出小穗花,結出細小的果實,沒有枝葉。現在吳地的人大多種植這種草來編織蓆子,其他地方野生的比較少。《本經》明確說龍芻又叫做龍鬚,而陶弘景卻說龍芻類似龍鬚但節比較多,好像把它們當成兩種東西,這是不對的。」

[莖]

[氣味]

味苦,性微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記載:性微溫。

[主治]

可以治療心腹邪氣,小便不順暢,風濕病和鬼魅引起的疾病。長期服用可以補虛弱,使身體輕盈,耳聰目明,延年益壽(出自《本經》)。還能補益內虛不足,消除胸腹痞滿,使皮膚潤澤,止汗,去除陰莖中的熱痛,治療蛔蟲和消化不良(出自《別錄》)。

[舊蓆子]

[主治]

可以治療淋病和突然小便不通,將破舊且有污垢的舊蓆子剪成方尺大小,煮汁服用(出自藏器)。

2. 龍常草

(《別錄》有名未用)

【釋名】粽心草。

時珍曰:俚俗五月採,系角黍之心,呼為粽心草是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生河水旁,狀如龍芻,冬夏生。

時珍曰:按《爾雅》云:𦸣,鼠莞也。鄭樵解為龍芻。郭璞云:纖細似龍鬚,可為席,蜀中出者好。恐即此龍常也。蓋是龍鬚之小者爾。故其功用亦相近云。

【氣味】咸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輕身,益陰氣,療痹寒濕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這種草藥在《別錄》這本書中有記載名字,但當時並未實際使用。

它又被稱作粽心草。

李時珍說,民間習慣在農曆五月採集這種草,把它綁在粽子的中心,因此稱它為粽心草。

《別錄》記載,這種草生長在河邊,外形像龍吃的草,無論冬夏都會生長。

李時珍說,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,𦸣這種植物也被稱作鼠莞。鄭樵認為它就是龍吃的草。郭璞說這種草細長像龍鬚,可以編織成席子,其中蜀地出產的品質最好。他認為這可能就是這裡說的龍常草,應該是龍鬚草的較小品種,所以功效也和龍鬚草相似。

莖的相關描述

味道:鹹味,性溫,沒有毒性。

主要功效:使身體輕盈,增強陰氣,治療風濕造成的麻木、寒冷和濕重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