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金石部第八卷 (11)

1.

【附方】舊四,新十七。

烏須明目:黑鉛半斤,鍋內熔汁,旋入桑條灰,柳木攪成沙,篩末。每早揩牙,以水漱口洗目,能固牙明目,黑鬚發。(《勝金方》)

揩牙烏髭:黑鉛消化,以不蛀皂莢寸切投入,炒成炭,入鹽少許,研勻。日用揩牙。摘去白髭,黑者更不白也。又方:黑錫一斤,炒灰埋地中五日,入升麻、細辛、訶子同炒黑。日用揩牙,百日效。(《普濟》)

牙齒動搖:方同上。

烏須鉛梳:鉛十兩,錫三兩,婆羅得三個,針砂、熟地黃半兩,茜根、胡桃皮一兩,沒石子、訶黎勒皮、硫黃、石榴皮、磁石、皂礬、烏麻油各二錢半,為末。先化鉛錫,入末一半,柳木攪勻,傾入梳模子,印成修齒。余末同水煮梳,三日三夜,水耗加之,取出故帛重包五日。每以熟皮襯手梳一百下,須先以皂莢水洗淨拭乾。(《普濟》)

腎臟氣發攻心,面黑欲死,及諸氣奔豚喘急。鉛二兩,石亭脂二兩,丁香一兩,木香一兩,麝香一錢。先化鉛炒乾,入亭脂急炒,焰起以醋噴之,傾入地坑內覆住,待冷取研,粟飯丸芡子大。每用二丸,熱酒化服,取汗或下或通氣即愈。如大便不通,再用一丸,入玄明粉五分服。(《聖濟錄》)

婦人血氣,冷痛攻心:方同上。

風癇吐沫,反目抽掣,久患者:黑鉛、水銀(結砂)、南星(炮)各一兩。為末,糯飯丸綠豆大。一歲一丸,乳汁下。(《普濟方》)

反胃噦逆:黑鉛化汁,入紙灰以柳木槌研成粉,一兩,入米醋一升,砂鍋熬膏,入蒸餅末少許,搗丸小豆大。

每服一丸,薑湯下。(《聖濟錄》)

多年反胃不止:紫背鉛二兩,石亭脂二兩,鹽滷汁五兩,燒鉛以滷汁淬盡,與亭脂同炒,或焰起,銚子蓋上焰即止,研勻,蒸餅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煎石蓮、乾柿湯下。(《聖濟錄》)

消渴煩悶:黑鉛、水銀等分。結如泥,常含豆許,吞津。(《聖惠方》)

寸白蟲病:先食豬肉一片,乃以沙糖水調黑鉛灰四錢,五更服之,蟲盡下,食白粥一日。許學士病嘈雜,服此下二蟲,一寸斷,一長二尺五寸,節節有斑紋也。(《本事方》)

水腫浮滿:烏錫五兩,皂莢一挺(炙)。酒二斗,煮六沸。頻服,至小便出二、三升,即消。(《千金翼》)

小便不通:黑鉛錯末一兩,生薑半兩,燈心一握,井水煎服,先以炒蔥貼臍。(《聖惠方》)

猝然咳嗽:爐中鉛屑、桂心、皂莢等分。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每飲下十五丸,忌蔥。(《備急方》)

瘰癧結核:鉛三兩,鐵器炒取黑灰,醋和塗上,故帛貼之,頻換,去惡汁。如此半月,不痛不破,內消為水而愈。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

癰疽發背:黑鉛一斤,甘草三兩(微炙)。瓶盛酒一斗浸甘草,乃熔鉛投酒中,如此九度,去滓。飲酒醉臥即愈。(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

以下列出一些古代使用鉛的藥方,其療效及安全性皆未經現代醫學驗證。

烏須明目:將半斤黑鉛熔化,迅速加入桑樹枝灰,用柳木攪拌成砂狀,過篩成粉末。每天早上用此粉末刷牙,並用清水漱口洗眼,據說可以固齒明目,使頭髮烏黑。(出自《勝金方》)

揩牙烏髭:將黑鉛熔化後,加入切成小段的不蛀皂莢,炒成炭,再加入少量鹽,研磨均勻。每日用此研磨物刷牙,可以去除白髮,使黑髮更烏黑。另一個方子:將一斤黑錫炒成灰,埋在地下五天,再與升麻、細辛、訶子一起炒黑。每日用此刷牙,百日可見效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牙齒動搖:方法同上。

烏須鉛梳:將十兩鉛、三兩錫、三個婆羅果、半兩朱砂、半兩熟地黃、一兩茜草根、一兩胡桃皮、各二錢半的沒石子、訶黎勒皮、硫黃、石榴皮、磁石、皂礬和烏麻油混合研磨成粉末。先將鉛錫熔化,加入一半粉末,用柳木攪拌均勻,倒入梳子模具中,製作成梳子。將剩下的粉末與水一起煮梳子三日三夜,水減少就添加,取出後用舊布包裹五天。每次使用時,先用皂莢水清洗並擦乾頭髮,然後用梳子梳一百下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腎臟氣盛攻心,面色發黑將死,以及各種氣逆導致的呼吸急促:將二兩鉛熔化炒乾,加入二兩石亭脂快速翻炒,起火後噴灑醋,倒入地坑中蓋住,待冷卻後研磨成粟米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丸,用熱酒送服,可以發汗、通便或通氣,即可痊癒。如果大便不通,再服用一丸,並加入五分玄明粉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婦女血氣冷痛攻心:方法同上。

風癇症狀如吐沫、翻白眼、抽搐,久病者:將黑鉛、水銀(結砂)、南星(炮製)各一兩研磨成粉末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用糯米飯做丸劑。一年服用一丸,用母乳送服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反胃嘔逆:將黑鉛熔化成汁,加入紙灰,用柳木搗碎研磨成粉末,取一兩粉末,加入一升米醋,用砂鍋熬製成膏狀,加入少量蒸餅粉末,搗成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薑湯送服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多年反胃不止:將二兩紫背鉛、二兩石亭脂、五兩鹽滷汁,先燒鉛,用滷汁淬煉至完全,再與石亭脂一起翻炒,起火後用鍋蓋蓋住,火焰熄滅後研磨均勻,用蒸餅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煎煮的石蓮花、乾柿子湯送服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消渴煩悶:將黑鉛、水銀等量混合,製成泥狀,每次含服豆粒大小,吞咽唾液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寸白蟲病:先吃一片豬肉,然後用糖水調和四錢黑鉛灰,五更服用,蟲子就會排出,之後吃一天白粥。據說曾有人服用此藥,排出兩條蟲子,一條一寸長,一條長二尺五寸,蟲體上還有節節斑紋。(出自《本事方》)

水腫:將五兩烏錫、一挺炙烤過的皂莢,用二斗酒煎煮六沸,頻頻服用,直到小便排出二三升,水腫即可消退。(出自《千金翼》)

小便不通:將一兩黑鉛錯末、半兩生薑、一把燈芯草用井水煎服,先將炒熱的蔥貼在肚臍上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突然咳嗽:將爐中鉛屑、桂心、皂莢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忌食蔥。(出自《備急方》)

瘰癧結核:將三兩鉛用鐵器炒成黑灰,用醋調和後塗抹患處,用舊布覆蓋,經常更換,去除膿液。如此半月,腫痛消退,化膿癒合。(出自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

癰疽發背:將一斤黑鉛、三兩微炙過的甘草放入瓶中,加入一斗酒浸泡甘草,然後熔化鉛投入酒中,如此重複九次,去除雜質。飲酒至醉睡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