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30)
草部第十五卷 (30)
1. 蘘荷
(《別錄》中品)
【校正】自菜部移入此,併入有名未用蘘草為一。
【釋名】覆菹(《別錄》)、蘘草(《別錄》)、猼苴(音博)、葍苴(《說文》)、嘉草。
弘景曰:本草白蘘荷,而今人呼赤者為蘘荷,白者為覆菹。蓋食以赤者為勝;入藥以白者為良,葉同一種爾。
時珍曰:覆菹,許氏《說文》作葍苴,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作猼且,與芭蕉音相近。《離騷·大招》云:醢豚若狗膾苴蒪。王逸注云:苴蒪(音博),蘘荷也。見本草。而今之本草無之,則脫漏亦多矣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蘘草生淮南山谷。
頌曰:蘘荷,荊襄江湖間多種之,北地亦有。春初生,葉似甘蕉,根似姜芽而肥,其葉冬枯,根堪為菹。其性好陰,在木下生者尤美。潘岳《閒居賦》云:蘘荷依陰,時藿向陽,是也。宗懍《荊楚歲時記》云:仲冬以鹽藏蘘荷,用備冬儲,又以防蟲。史游《急就篇》云:蘘荷冬日藏,其來遠矣。然有赤白二種:白者入藥,赤者堪啖,及作梅果多用之。
宗奭曰:蘘荷,八、九月間醃貯,以備冬月作蔬果。治病止用白者。
時珍曰:蘇頌《圖經》言:荊襄江湖多種,今訪之無復識者。惟楊慎《丹鉛錄》云:《急就章》注:蘘荷即今甘露。考之本草形性相同。甘露即芭蕉也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蘘荷,似芭蕉而白色,其子花生根中,花未敗時可食,久則消爛矣。根似姜。宜陰翳地,依蔭而生。又按王旻《山居錄》云:蘘荷宜樹陰下,二月種之。
一種永生,不須鋤耘,但加糞耳。八月初踏其苗令死,則根滋茂。九月初取其傍生根為菹,亦可醬藏。十月中以糠覆其根下,則過冬不凍死也。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勿用革牛草,真相似,其革牛草腥澀。凡使白蘘荷,以銅刀刮去粗皮一重,細切,入砂盆中研如膏,取自然汁煉作煎,新器攤冷,如干膠狀,刮取用之。
根
【氣味】辛,溫,有小毒。思邈曰:辛,微溫,澀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中蠱及瘧,搗汁服(《別錄》)。溪毒,沙蝨,蛇毒(弘景)。
諸惡瘡。根心:主稻麥芒入目中不出,以汁注目即出(蘇恭)。
赤眼澀痛,搗汁點之(時珍)。
蘘草
【氣味】苦、甘,寒,無毒。大明曰:平。
【主治】溫瘧寒熱,酸嘶邪氣,闢不祥(《別錄》)。
【發明】弘景曰:中蠱者服蘘荷汁,並臥其葉,即呼蠱主姓名。多食損藥力,又不利腳。人家種之,亦云闢蛇。
頌曰:按干寶《搜神記》云:外姊夫蔣士先,得疾下血,言中蠱。其家密以蘘荷置於席下。忽大笑曰:蠱我者,張小小也。乃收小小,小小亡走。自此解蠱藥多用之,往往驗也。《周禮》庶氏以嘉草除蠱毒,宗懍謂嘉草即蘘荷是也。陳藏器云:蘘荷、茜根為主蠱之最,謂此。
時珍曰:《別錄》菜部蘘荷,謂根也;草部蘘草,謂葉也。其主治亦頗相近,今併為一云。
【附方】舊八,新一。卒中蠱毒,下血如雞肝,晝夜不絕,臟腑敗壞待死者:以蘘荷葉密置病人席下,勿令知之,必自呼蠱主姓名也。(《梅師方》)喉中似物吞吐不出,腹脹羸瘦:取白蘘荷根搗汁服,蠱立出也。(《梅師方》)
喉舌瘡爛:酒漬蘘荷根半日,含漱其汁,瘥乃止。(《外臺秘要》方)
吐血痔血:向東蘘荷根一把,搗汁三升服之。(《肘後方》)
婦人腰痛:方同上。月信澀滯:蘘荷根細切,水煎取二升,空心入酒和服。(《經驗方》)
風冷失聲,咽喉不利:蘘荷根二兩,搗絞汁,入酒一大盞,和勻,細細服,取瘥。(《肘後方》)
傷寒時氣,溫病初得,頭痛壯熱,脈盛者:用生蘘荷根、葉合搗,絞汁服三、四升。(《肘後》)雜物入目:白蘘荷根(取心),搗,絞取汁,滴入目中,立出。(《普濟方》)
白話文:
[蘘荷]
【校正】 這個植物原本被歸類在菜部,現在把它移到這裡,並且將名稱相似但未被使用的蘘草合併為同一種植物。
【別名】 又名覆菹、蘘草、猼苴、葍苴、嘉草。
【解釋】 陶弘景說:原本《本草經》記載的是白色的蘘荷,但現在人們稱紅色的為蘘荷,白色的為覆菹。一般來說,吃紅色的味道比較好,入藥則以白色的效果較佳,但它們的葉子是同一種植物。
李時珍說:覆菹這個名稱,《說文解字》寫作葍苴,司馬相如的《上林賦》寫作猼且,與芭蕉的發音相近。《離騷·大招》中說:「將豬肉、狗肉做成肉醬,並搭配蘘荷」,王逸註解說:「苴蒪就是蘘荷,本草書有記載」,但現在的本草書卻沒有記載,這表示本草書也存在遺漏的情況。
【產地與形態】 《別錄》記載:蘘草生長在淮南的山谷中。
蘇頌說:蘘荷在荊州、襄陽和江湖一帶種植較多,北方也有。春天初生時,葉子像甘蕉,根部像生薑的嫩芽且肥大,冬天葉子會枯萎,根部可以醃製成醬菜。它喜歡陰涼,生長在樹蔭下的品質尤其好。潘岳的《閒居賦》中說:「蘘荷依附在陰涼處,而藿則朝向陽光生長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宗懍的《荊楚歲時記》中說:在農曆十一月,人們會用鹽醃製蘘荷,以儲備過冬的食物,也可以用來防蟲。史游的《急就篇》中也說:「蘘荷冬天會被儲藏起來」,可見歷史悠久。蘘荷有紅、白兩種:白色的入藥,紅色的可以食用,也常用來製作梅子等果乾。
陳宗奭說:蘘荷在農曆八、九月之間醃製儲存,以備冬天當蔬菜或水果食用。治病只用白色的部分。
李時珍說:蘇頌的《圖經》中說:荊州、襄陽和江湖一帶種植很多蘘荷,但現在去當地探訪,已經沒有人認識它了。只有楊慎在《丹鉛錄》中說,《急就章》的註釋中提到:蘘荷就是現在的甘露,考證之後發現與本草記載的形狀和特性相同。甘露就是芭蕉。崔豹的《古今注》中說:蘘荷外形像芭蕉,但顏色是白色的,它的花長在根部,花未凋謝時可以食用,時間久了就會腐爛。根部像生薑。適合生長在陰涼的地方,依附樹蔭生長。另外,根據王旻的《山居錄》記載,蘘荷適合種植在樹蔭下,農曆二月種植。
蘘荷種一次就能多年生長,不需要鋤地耕耘,只要施肥就行。農曆八月初,踩踏蘘荷的莖葉,使其枯死,根部就會長得更加茂盛。農曆九月初,採收其旁邊長出的根部醃製成醬菜,也可以用醬料醃漬。農曆十月中,用米糠覆蓋在根部下方,這樣就能安全過冬,不會凍死。
【炮製處理】 斅說:凡是使用蘘荷,不要誤用革牛草,它們外形很像,但革牛草有腥味和澀味。凡是使用白蘘荷,要用銅刀刮去粗糙的外皮,切成細塊,放入砂缽中研磨成膏狀,取其自然汁液,煉製成膏狀,冷卻後會像乾膠一樣,刮取使用。
根部
【味道】 味辛,性溫,有小毒。孫思邈認為:味辛,性微溫,味澀,無毒。
【主治】 可以治療蠱毒和瘧疾,搗爛取汁服用。(《別錄》)。還可解溪毒、沙蝨咬傷和蛇毒。(弘景)
可治療各種惡性瘡瘍。根部中心:可以治療稻麥芒刺入眼睛無法取出,用汁液滴入眼睛即可取出。(蘇恭)
可以治療紅眼、眼睛澀痛,搗爛取汁滴入眼睛。(李時珍)
蘘草
【味道】 味苦、甘,性寒,無毒。大明認為:性平。
【主治】 可以治療瘧疾引起的寒熱、酸嘶邪氣,並能驅除不祥之氣。(《別錄》)
【闡述】 陶弘景說:中了蠱毒的人服用蘘荷汁,並且睡在蘘荷葉上,就能喊出蠱毒主人的名字。多吃會損害藥力,而且對腿腳不利。人們在家裡種植蘘荷,也認為可以避蛇。
蘇頌說:根據干寶的《搜神記》記載:他的外甥女婿蔣士先得了會下血的怪病,說是中了蠱毒。他的家人偷偷將蘘荷放在席子下,蔣士先突然大笑說:「對我下蠱的是張小小」,於是逮捕了張小小,張小小逃走了。從此以後,很多解蠱毒的藥方都使用蘘荷,而且常常有效。《周禮》中提到,掌管祭祀的官員會用嘉草來解除蠱毒,宗懍認為嘉草就是蘘荷。陳藏器認為,蘘荷和茜草是治療蠱毒最好的藥材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
李時珍說:《別錄》中菜部的蘘荷,指的是根部;草部的蘘草,指的是葉子。它們的主治功能也頗為相似,所以現在把它們合併為同一種植物來討論。
【附方】 以下列舉一些關於蘘荷的藥方:
- **突然中了蠱毒,下血像雞肝一樣,晝夜不止,內臟衰敗瀕臨死亡:**將蘘荷葉密密地鋪在病人的席子下,不要讓病人知道,病人一定會自己喊出下蠱的人的名字。(《梅師方》)
- **喉嚨好像有東西吞吐不出,腹部脹大、身體消瘦:**取白色蘘荷的根搗爛取汁服用,蠱毒立刻就會排出。(《梅師方》)
- **喉嚨和舌頭潰爛:**將蘘荷根用酒浸泡半天,含漱汁液,直到痊癒。(《外臺秘要》方)
- **吐血、痔瘡出血:**取朝東方向生長的蘘荷根一把,搗爛取汁三升服用。(《肘後方》)
- **婦女腰痛:**方法同上。**月經不順暢:**將蘘荷根切成細塊,用水煎煮取二升,空腹加入酒調和服用。(《經驗方》)
- **風寒導致失聲,喉嚨不舒服:**將蘘荷根二兩搗爛取汁,加入一大杯酒混合均勻,慢慢服用,直到痊癒。(《肘後方》)
- **傷寒時疫,溫病初期,頭痛發燒,脈搏強勁:**用新鮮的蘘荷根和葉子一起搗爛,取汁服用三、四升。(《肘後》)
- **雜物進入眼睛:**取白色蘘荷的根(取中心部分),搗爛,取汁滴入眼睛,雜物立刻就能取出。(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