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金石部第八卷 (6)
金石部第八卷 (6)
1. 銀
恭曰:黃銀,本草不載,俗云為器辟惡,乃為瑞物。
藏器曰:黃銀載在《瑞物圖經》,既堪為器,明非瑞物。
時珍曰:按《方勺泊宅編》云:黃銀出蜀中,色與金無異,但上石則白色。《熊太古冀越集》云:黃銀絕少,道家言鬼神畏之。《六帖》載唐太宗賜房玄齡帶云:世傳黃銀鬼神畏之。《春秋運鬥樞》云:人君秉金德而生,則黃銀見世。人以鍮石為黃銀,非也。鍮石,即藥成黃銅也。
烏銀
藏器曰:今人用硫黃熏銀,再宿瀉之,則色黑矣。工人用為器。養生者以器煮藥,兼於庭中高一、二丈處,夜承露醴飲之,長年辟惡。
白話文:
銀:
古代典籍未記載黃銀,民間說它製成的器物可以避邪,認為它是吉祥之物。
但也有記載說黃銀記載於《瑞物圖經》,既可製作器物,證明它並非真正的祥瑞之物。
據記載,黃銀產於蜀地,顏色與黃金無異,但遇到石頭就會變成白色。古籍記載黃銀極為稀少,道家認為鬼神畏懼它;唐太宗曾賜給房玄齡一條用黃銀製作的腰帶,也流傳著黃銀能避邪的說法。 古籍還提到,當帝王秉承金德而生,黃銀就會出現於世。但人們常將鍮石誤認為黃銀,鍮石其實就是煉製好的黃銅。
至於烏銀,是將銀器用硫磺燻製,再經過一夜讓其沉澱,就會變成黑色。工匠用它製作器物,養生之人則用烏銀器皿煮藥,並在庭院中高掛一、二丈處,夜間收集露水飲用,據說能延年益壽並避邪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