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23)
草部第十五卷 (23)
1. 蠡實
(《本經》中品)
白話文:
《本經》中品
芝草,主血氣,溫中守神,益脾氣,強志意,久服飛仙。
石韋,主下氣,殺鬼精,破積聚,利水,明目。
桑寄生,生肝氣,令人不老。
地脂,生血,主卒痛,冷痢。
黃連,泄火氣,除濕熱。
石斛,主補虛損,強陰益氣,清胃止渴。
五味子,主溫中,固腎氣,生津液,益肺氣。
石菖蒲,主補虛損,強陰益氣,明目安神,治驚悸,利九竅。
翹搖,主溫中,除寒熱,補虛損,堅筋骨。
澤瀉,利水,去濕熱。
【釋名】荔實(《別錄》)、馬藺子(《唐本》)、馬楝子(《圖經》)、馬薤(《禮記注》)、馬帚(《爾雅》)、鐵掃帚(《救荒》)、劇草(《本經》)、旱蒲(《禮記》)、豕首(《本經》)、三堅。弘景曰:方藥不用,俗無識者。惟天名精亦名豕首。
白話文:
【釋名】荔實(《別錄》)、馬藺子(《唐本》)、馬楝子(《圖經》)、馬薤(《禮記注》)、馬帚(《爾雅》)、鐵掃帚(《救荒》)、劇草(《本經》)、旱蒲(《禮記》)、豕首(《本經》)、三堅。弘景說:現代的方劑中都不使用它,所以一般人都不認識。只有天名精也叫豕首。
恭曰:此即馬藺子也。《月令》:仲冬荔挺出。鄭玄注云:荔,馬薤也。《通俗文》云:一名馬藺。本草謂之荔實。頌曰:馬藺子,北人訛為馬楝子。《廣雅》云:馬薤,荔也。高誘云:荔挺出,荔草挺出也。講禮者不識,呼為荔挺,又作馬莧,並誤矣。馬莧亦名豚耳,即馬齒也。
白話文:
正確的是:這是馬藺的種子。《月令》中說:仲冬(十一月)荔挺生長出來。鄭玄註解說:荔,就是馬薤。《通俗文》中說:也叫做馬藺。本草綱目稱之為荔實。讚語說:馬藺子,北方人訛傳為馬楝子。《廣雅》中說:馬薤就是荔。高誘說:荔挺生長,就是荔草挺拔的生長出來。研究禮儀的人不懂得,叫它荔挺,又寫作馬莧,都是錯誤的。馬莧也叫做豬耳朵,就是馬齒。
時珍曰:《爾雅》云:荓,音瓶,馬帚也。此即荔草,謂其可為馬刷,故名。今河南北人呼為鐵掃帚,是矣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上說:荓,音「瓶」,是一種可以掃馬的草。這就是荔草,是指它可以做馬刷子,所以得名。現在河南和河北人稱它為鐵掃帚,這是正確的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蠡實生河東川穀,五月採實,陰乾。頌曰:今陝西諸郡及鼎、澧州亦有之,近汴尤多。葉似薤而長厚,三月開紫碧花,五月結實作角子,如麻大而赤色有稜,根細長,通黃色,人取以為刷。三月開花,五月採實,並陰乾用。許慎《說文》云:荔似蒲而小,根可為刷。
白話文: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說:蠡實生長在河東的川穀中,五月採集果實,在陰涼處曬乾。頌曰:現在陝西各地以及鼎州、澧州也有生長,在汴京附近尤其多。蠡實的葉子像薤葉,但更長更厚,三月開紫碧色的花,五月結出果實,狀如角子,像芝麻一樣大,呈紅色,有稜角,根細長,通體黃色,人們取來做刷子。三月開花,五月採集果實,都陰乾後使用。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說:荔實像蒲草的果實但更小,根可以做刷子。
高誘云:河北平澤率生之。江東頗多,種於階庭,但呼為旱蒲,不知即馬薤也。
時珍曰:蠡草生荒野中,就地叢生,一本二、三十莖,苗高三、四尺,葉中抽莖,開花結實。
白話文:
高誘曰:河北平澤地區常生長蠡草。江東地區也頗多,種植於臺階庭園中,但當地人稱為旱蒲,不知道它就是馬薤。
李時珍曰:蠡草生長於荒野中,就地叢生,一株有二、三十支莖,苗高三、四尺,葉間抽莖,開花結果。
【正誤】宗奭曰:蠡實,陶隱居言方藥不用,俗無識者。本草諸家所注不相應。若果是馬藺,則《日華子本草》不當更言可為蔬菜。蓋馬藺葉出土已硬,又無味,馬牛皆不食,豈堪人食?今不敢以蠡實為馬藺,更俟博識。時珍曰:《別錄》蠡實亦名荔實,則蠡乃荔字之訛也。
白話文:
【勘誤】宗奭說:蠡實,陶隱居說它做藥沒有用,世俗沒有人認識它。本草各家注釋並不相同。如果真的是馬藺,那麼《日華子本草》不應該再說可以當蔬菜。馬藺葉出土時已經很硬,而且沒有味道,馬牛都不吃,怎麼可能堪稱人食?現在我不敢把蠡實當成馬藺,再等更有學識的人來考究。時珍說:《別錄》中蠡實又叫荔實,那麼蠡就是荔字的錯誤寫法。
張揖《廣雅》云:荔又名馬藺,其說已明。又按:周定王《救荒本草》言:其嫩苗味苦,炸熟換水浸去苦味,油鹽調食,則馬藺亦可作菜矣。寇氏但據陶說疑之,欠考矣。陶氏不識藥多矣。今正其誤。
白話文:
張揖在《廣雅》中說:荔又被稱為馬藺,這個說法已經很清楚了。再考查:周定王的《救荒本草》中說:馬藺的嫩苗味道苦澀,用油炸熟後換水浸泡去除苦味,再用油鹽調味食用,這樣馬藺也可以做菜了。寇氏只是根據陶弘景的說法對此表示懷疑,卻沒有考證核實。陶弘景不認識的藥很多。現在我要改正他的錯誤。
實
【修治】時珍曰:凡入藥炒過用,治疝則以醋拌炒之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保升曰:寒。
頌曰:山人服之,云大溫,甚有奇效。
白話文:
【處理】李時珍說:凡是入藥炒過使用,治療疝氣則以醋拌炒。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質平,沒有毒性。保升說:性寒。
歌頌:山間採藥者服用,說它非常溫暖,具有神奇的功效。
【主治】皮膚寒熱,胃中熱氣,風寒濕痹,堅筋骨,令人嗜食。久服輕身(《本經》)。止心煩滿,利大小便,長肌膚肥大(《別錄》)。療金瘡血內流,癰腫,有效(蘇恭)。婦人血氣煩悶,產後血暈,並經脈不止,崩中帶下,消一切瘡癤,止鼻衄吐血,通小腸,消酒毒,治黃病,殺蕈毒,敷蛇蟲咬(大明)。治小腹疝痛,腹內冷積,水痢諸病(時珍)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六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材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的寒熱問題、胃中的熱氣、風寒濕痹、肌肉和骨骼的僵硬,讓人增加食慾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。還能緩解心煩和胸悶,促進大小便通暢,增強肌膚的健康。對於金瘡內血流、癰腫等有特效。對於女性的血氣煩悶、產後血虛、經血不止、崩漏等症狀,以及各種膿瘡、鼻出血和嘔血都有療效; 也能通暢小腸、消除酒毒、治療黃疸、抵抗毒蘑菇,對蛇蟲咬傷有良好效果。還可以治療小腹的疝氣疼痛、腹部冷積、水瀉等問題。
附方中有舊方兩個,新方六個。
諸冷極病,醫所不治者:馬藺子九升洗淨,空腹服一合,酒下,日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)寒疝諸疾,寒疝不能食,及腹內一切諸疾,消食肥肌。馬藺子一升,每日取一把,以面拌煮吞之,服盡愈。(姚僧坦《集驗方》)
白話文:
所有的極限病症,醫學所不能治療的,用馬藺子九升洗乾淨後空腹服用一合,以酒沖服,每天三次。(《千金方》)寒冷的疝氣引起的疾病,寒冷的不能吃東西的疝氣、及腹中的各種疾病,都能夠消食、長肌肉。馬藺子一升,每天取一把,以麵粉拌勻煮熟服用,服完後痊癒。(姚僧坦《集驗方》)
喉痹腫痛:《衛生易簡方》:用蠡實一合,升麻五分,水一升,煎三合,入少蜜攪勻,細呷,大驗。《聖惠方》:用馬藺子二升,升麻一兩。為末,蜜丸。水服一錢。又方:馬藺子八錢,牛蒡子六錢。為末,空心溫水服方寸匕。水痢百病:張文仲《備急方》:用馬藺子,以六月六日面熬,各等分,為末,空心米飲服方寸匕。如無六月六日面,常面亦可,牛骨灰亦可。
白話文:
喉嚨腫痛:
《衛生易簡方》:使用蠡實一合、升麻五分、水一升,一起煎煮至三合,加入少量蜂蜜攪拌均勻,慢慢喝,效果顯著。
《聖惠方》:使用馬藺子二升、升麻一兩,研成細末,混合蜂蜜製成丸狀。每次服用一錢,以水送服。
另外,還可以將馬藺子八錢、牛蒡子六錢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溫水服用方寸匕的劑量。
水痢等疾病:
張文仲在《備急方》中記載,可以使用馬藺子,在六月六日的麪粉中熬煮,等分研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方寸匕的劑量。
若沒有六月六日的麪粉,也可以使用一般麪粉,或是牛骨灰。
又方:馬藺子、乾薑、黃連各等分,為散,熟湯服二方寸匕,入腹即斷也。冷、熱皆治,常用神效,不得輕之。忌豬肉、冷水。腸風下血,有疙瘩瘡,破者不治:馬藺子一斤(研破酒浸,夏三、冬七日,曬乾),何首烏半斤,雄黃、雌黃各四兩,為末,以浸藥酒打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下,日三服,見效。
白話文:
另一個偏方:馬藺子、乾薑、黃連各等份,研磨成散劑,用熱湯送服二方寸匕,服下後即能止瀉。無論是寒性下痢或熱性下痢,本方都能治療,常用有效,不可輕視。服用本方期間忌食豬肉和冷水。腸風下血,有疙瘩瘡,破裂者無法治癒:馬藺子一斤(研磨成粉,用酒浸泡,夏季浸泡三天,冬季浸泡七天,曬乾),何首烏半斤,雄黃、雌黃各四兩,研磨成末,用浸泡藥物的酒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酒送服,每天三次,見效後繼續服用。
(《普濟方》)
花、莖及根、葉,
【主治】去白蟲(《本經》)。療喉痹,多服令人溏泄(《別錄》)。主癰疽惡瘡(時珍)。
【發明】頌曰:蠡草、花、實,皆入藥。《列仙傳》云:寇先生宋人,好種荔,食其葩實,是矣。
白話文:
花、莖、根、葉。
【主治】能驅除寄生蟲(《本經》)。治療喉嚨腫痛,大量服用會導致腹瀉(《別錄》)。主治癰疽惡瘡(時珍)。
【解說】歌頌說:蠡草的草、花、果實都可入藥。《列仙傳》記載:宋人寇先生喜歡種荔枝,食用荔枝花和果實。(蠡草與荔枝相關)
時珍曰:按《葉水東日記》云:北方田野人患胸腹飽脹者,取馬楝花擂涼水服,即泄數行而愈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根據《葉水東日記》的記載:北方田野裡有人患有胸腹脹滿的疾病,採取馬楝花搗碎,用涼水服用,立即腹瀉幾次而痊癒。
據此則多服令人泄之說有驗,而蠡實之為馬藺更無疑矣。
【附方】舊三,新七。
睡死不寤:蠡實根一握,杵爛,以水絞汁,稍稍灌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白話文:
根據此則說法,服用讓人腹瀉的藥物會有效果,而蠡實就是馬藺這一點也無庸置疑了。
【附方】舊方三種,新方七種。
睡死不醒:蠡實根一把,搗爛,用水絞出汁液,少量地灌入。(出處:《外臺祕要》)
喉痹口噤:馬藺花二兩,蔓荊子一兩,為末,溫水服一錢。
白話文:
喉嚨發炎、嘴巴張不開:馬藺花二兩、蔓荊子一兩,研成粉末,用溫水送服一錢。
喉痹腫痛,喘息欲死者:《外臺秘要》:用馬藺根、葉二兩,水一升半,煮一盞,細飲之,立瘥。《聖惠方》:用根搗汁三合,蜜一合,慢火熬成,徐徐點之,日五七度。一方:單汁飲之,口噤者灌下。無生者,以刷煎汁。
白話文:
喉嚨腫痛,呼吸困難,甚至有窒息危險:
- 《外臺祕要》:使用馬藺根、葉各二兩,水一升半,煮成一碗,慢慢地喝,立即痊癒。
- 《聖惠方》:將馬藺根搗汁三合,加入蜂蜜一合,用文火熬製,慢慢地點塗在患處,每天五到七次。
- 另一種方法:單獨飲用馬藺根汁液,如果患者嘴巴緊閉,則灌下。
- 如果症狀嚴重,可以用馬藺根煎汁來刷洗患處。
白話文:
聖惠方:
將馬藺草根搗成汁液三合,加入蜂蜜一合,用小火慢慢煎煮,然後逐漸滴塗在患處,每天五至七次。
另一種方法:
單獨服用馬藺草根汁液,如果患者嘴巴無法張開,則灌服。
症狀嚴重者:
可以使用馬藺草根煎煮的汁液刷洗患處。
沙石熱淋:馬藺花七枚(燒),故筆頭二七枚(燒),粟米一合(炒)。為末。每服三錢,酒下,日二服。名通神散。
白話文:
沙石熱淋:將 7 片馬蘭花和 14 片筆頭燒成灰,再炒熟一合粟米。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 3 錢,用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這種藥方叫做通神散。
小便不通:馬藺花(炒)、茴香(炒)、葶藶(炒),為末,每酒服二錢。(《十便良方》)
白話文:
小便不通:馬藺花(炒)、茴香(炒)、葶藶(炒),將它們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酒送服。(取自《十便良方》)
一切癰疽,發背惡瘡:用鐵掃帚,同松毛、牛膝,以水煎服。(《乾坤生意》)
面上瘢黶:取鐵掃帚,地上自落葉,並子,煎湯頻洗,數次自消。(《壽域神方》)
面皰鼻渣:馬藺子花,杵敷之佳。(《肘後方》)
白話文:
凡是癰疽、發背惡瘡: 用鐵掃帚和松毛、牛膝一起用水煎服。
臉上有瘢黶: 取鐵掃帚、地上的落葉和種子一起煎湯,經常洗臉,洗幾次就會自行消失。
面皰鼻渣: 用馬藺子花搗碎敷在患處。
【附錄】必似勒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辛,溫,無毒。主冷氣,胃閉不消食,心腹脹滿。生崑崙,狀似馬藺子。
白話文:
【附錄】必似勒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辛辣、溫暖,沒有毒。治療寒氣,胃氣閉塞導致不想吃東西,心腹脹滿。生長在崑崙山,狀似馬藺的果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