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18)
草部第十五卷 (18)
1. 苦芺
(音襖。《別錄》下品)
【釋名】鉤、芺(《爾雅》)、苦板。
時珍曰:凡物稚曰芺,此物嫩時可食,故以名之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苦芺
處處有之,傖人取莖生食之。
保升曰:所在下濕
地有之,莖圓無刺,可生啖,子若貓薊。五月五日採苗,曝乾。
恭曰:今人以為漏蘆,非也。
時珍曰:《爾雅》鉤、芺。即此苦芺也。芺大如拇指,中空,莖頭有苔似薊,初生可食。許慎《說文》言:江南人食之下氣。今浙東人清明節採其嫩苗食之,云一年不生瘡癤。亦搗汁和米為食,其色清,久留不敗。《造化指南》云:苦板大者名苦藉,葉如地黃,味苦,初生有白毛,入夏抽莖有毛,開白花甚繁,結細實。其無花實者,名地膽草,汁苦如膽也。
處處濕地有之。入爐火家用。
苗
【氣味】苦,微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面目通身漆瘡。燒灰敷之,亦可生食(《別錄》)。燒灰療金瘡,甚驗(弘景)。
治丹毒(大明)。煎湯洗痔,甚驗(汪穎)。下氣解熱(時珍)。
白話文:
(音同襖。《別錄》列為下品藥材)
【名稱解釋】又名鉤、芺(《爾雅》記載)、苦板。
李時珍說:凡是植物幼嫩的時候都叫做芺,這種植物嫩的時候可以食用,所以因此得名。
【產地與採集】陶弘景說:苦芺到處都有,鄉下人會採摘它的莖生吃。
陳藏器說:在潮濕的地方都有這種植物,它的莖是圓形的沒有刺,可以生吃,果實像貓薊。在五月初五採摘它的嫩苗,曬乾。
蘇恭說:現在的人把它當成漏蘆,這是錯誤的。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中說的鉤、芺,就是這種苦芺。芺的莖大約有拇指粗,中心是空的,莖的頂端有像薊一樣的苔,剛長出來的時候可以食用。《說文解字》中許慎說:江南人吃它有助於氣往下行。現在浙東地區的人在清明節採摘它的嫩苗食用,據說一年都不會長瘡癤。也可以搗爛取汁和米一起做成食物,顏色清澈,可以存放很久都不會腐敗。《造化指南》中說:苦板大的叫做苦藉,葉子像地黃,味道苦,剛長出來的時候有白毛,進入夏天抽莖長出毛,開出很多白色的花,結細小的果實。沒有花和果實的,叫做地膽草,汁液像膽一樣苦。
這種植物在各處潮濕的地方都有。可以放入爐火中當作家用燃料。
苗
【氣味】味苦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
【主要功效】可以治療臉部和全身的漆瘡。燒成灰敷在患處,也可以生吃(出自《別錄》)。燒成灰治療金瘡,效果很好(出自陶弘景)。
可以治療丹毒(出自《大明》)。煎湯清洗痔瘡,效果很好(出自汪穎)。能使氣往下行,解除熱氣(出自李時珍)。
2. 漏蘆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野蘭(《本經》)、莢蒿(蘇恭)、鬼油麻(《日華》)。
時珍曰:屋之西北黑處謂之漏;凡物黑色謂之蘆。此草秋後即黑,異於眾草,故有漏蘆之稱。《唐韻》作𦸢,其莢如麻,故俗呼為鬼油麻云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漏蘆生喬山山谷。八月採根,陰乾。
弘景曰:喬山應是黃帝所葬處,乃在上郡。今出近道。市人取苗用之。俗中取根名鹿驪根,苦酒摩以療瘡疥。
恭曰:此藥俗名莢蒿,莖葉似白蒿,花黃,生莢,長似細麻之莢,大如箸許,有四五瓣,七、八月後皆黑,異於眾草,蒿之類也。常用其莖葉及子,未見用根。其鹿驪,山南謂之木藜蘆,有毒,非漏蘆也。今人以馬薊似苦芺者為漏蘆,亦非也。
志曰:別本注言漏蘆莖大如箸,高四五尺,子房似油麻房而小。江東人取其苗用,勝於根。江寧及上黨者佳。陶云鹿驪,蘇云木藜蘆,皆非也。漏蘆自別。
藏器曰:南人用苗,北土用根,乃樹生,如茱萸樹,高二三尺,有毒殺蠱,山人以洗瘡疥。
保升曰:葉似角蒿,今曹、兗州下濕處最多。六月、七月採莖,日乾,黑於眾草。
大明曰:花苗並可用。形並氣味似干牛蒡,頭上有白花子。
頌曰:今汴東州郡及秦、海州皆有之。舊說莖葉似白蒿,花黃有莢,莖若箸大,房類油麻而小。今諸郡所圖上,惟單州者差相類;沂州者花葉頗似牡丹;秦州者花似單葉寒菊,紫色,五、七枝同一干;海州者,花紫碧,如單葉蓮花,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,根如蔓荊而細,又類蔥本,黑色,淮甸人呼為老翁花。三州所生花雖別,而葉頗相類,但秦、海州者葉更作鋸齒狀。
一物而殊類如此,醫家何所適從?當依舊說,以單州出者為勝。又本草飛廉一名漏蘆,云與苦芺相類,其根生則肉白皮黑,干則黑如玄參。七、八月採花,陰乾用。所說與秦州、海州所圖漏蘆花、葉及根頗相近,然彼人但名漏蘆,不曰飛廉也。
斅曰:一種真似漏蘆,只是味苦、酸,誤服令人吐不止。
時珍曰:按沈存中《筆談》云:今方家所用漏蘆乃飛廉也。飛廉一名漏蘆,苗似苦芺,根如牛蒡綿頭者是也。採時用根。今閩中所謂漏蘆,莖如油麻,高六七寸,秋深枯黑如漆,採時用苗,乃真漏蘆也。余見飛廉下。
根苗,
【修治】斅曰:凡採得漏蘆,細銼,以生甘草相對拌蒸之,從巳至申,揀出曬乾用。
【氣味】苦、咸,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大寒。藏器曰:有毒。
杲曰:無毒。足陽明本經藥也。
大明曰:連翹為之使。
【主治】皮膚熱毒,惡瘡疽痔,濕痹,下乳汁。久服輕身益氣,耳目聰明,不老延年(《本經》)。止遺溺,熱氣瘡癢如麻豆,可作浴湯(《別錄》)。通小腸,泄精尿血,腸風,風赤眼,小兒壯熱,撲損,續筋骨,乳癰、瘰癧、金瘡,止血排膿,補血長肉,通經脈(大明)。
【發明】弘景曰:此藥久服甚益人,而服食方罕見用之。近道出者,惟療瘻疥耳,市人皆取苗用。時珍曰:漏蘆下乳汁,消熱毒,排膿止血,生肌殺蟲。故東垣以為手足陽明藥,而古方治癰疽發背,以漏蘆湯為首稱也。龐安常《傷寒論》治癰疽及預解時行痘疹熱,用漏蘆葉,云無則以山梔子代之。亦取其寒能解熱,蓋不知其能入陽明之故也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六。
腹中蛔蟲:漏蘆為末,以餅臛和方寸匕,服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小兒無辜疳病肚脹,或時泄痢,冷熱不調:以漏蘆一兩,杵為散。每服一錢,以豬肝一兩,入鹽少許,以水同煮熟,空心頓食之。(《聖惠方》)冷勞泄痢:漏蘆一兩,艾葉(炒)四兩。為末,米醋三升,入藥末一半,同熬成膏,入後末和丸梧子大,每溫水下三十丸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產後帶下:方同上。
乳汁不下,乃氣脈壅塞也,又治經絡凝滯,乳內脹痛,邪畜成癰,服之自然內消:漏二兩半,蛇蛻十條(炙焦),栝蔞十個(燒存性)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良久以熱羹湯投之,以通為度。(《和劑方》)歷節風痛,筋脈拘攣:古聖散:用漏蘆(麩炒)半兩,地龍(去土炒)半兩,為末。生薑二兩取汁,入蜜三兩,同煎三五沸,入好酒五合,盛之。
每以三杯,調末一錢,溫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一切癰疽發背,初發二日,但有熱證,便宜服漏蘆湯,退毒下膿,乃是宣熱拔毒之劑,熱退即住服:漏蘆(用有白茸者)、連翹、生黃耆、沉香各一兩,生粉草半兩,大黃(微炒)一兩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薑棗湯調下。(李迅《癰疽集驗方》)
白禿頭瘡:五月收漏蘆草,燒灰,豬膏和塗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白話文:
[漏蘆]
別名: 野蘭、莢蒿、鬼油麻。
名稱由來:
這種草在秋天後會變成黑色,和其他草不一樣,所以被稱為「漏蘆」。以前的文字記載中,「漏」的意思是指屋子西北陰暗的地方,「蘆」則是指黑色,因為這種草的顏色而得名。又因為它的莢果像麻,所以俗稱「鬼油麻」。
產地與採集:
古書記載,漏蘆生長在喬山的山谷。通常在農曆八月採集根部,然後陰乾。現在比較常見的是在靠近道路的地方採集。人們會採集嫩苗使用,也有人把根叫做「鹿驪根」,用苦酒研磨後塗在皮膚上治療瘡疥。
外觀描述:
這種藥材俗稱「莢蒿」,莖葉像白蒿,開黃花,會結莢果,莢果長得像細麻的莢,大小像筷子一樣,有四、五個瓣,七、八月後會變黑,和其他蒿草不同。一般使用它的莖葉和種子,很少用到根。有些地方將另一種有毒的植物「木藜蘆」誤認為是漏蘆,還有人將一種像苦芺的馬薊當成漏蘆,這些都是錯誤的。漏蘆的莖像筷子一樣粗,高約四、五尺,果實像油麻的果實但比較小。有些地方的人喜歡用它的嫩苗,認為比根好。江寧和上黨產的品質比較好。
南方的人使用漏蘆的嫩苗,北方則使用根部。有的地方認為漏蘆像茱萸樹一樣是樹生的,高二、三尺,有毒,可以殺蠱,山裡的人會用它來洗瘡疥。
它的葉子像角蒿,在曹州、兗州這些潮濕的地方最多。在農曆六、七月採集莖部,曬乾後顏色會比其他草黑。
花和苗都可以使用。外形和氣味都像乾牛蒡,頭上有白色的種子。
現在在汴州、秦州、海州等地都有出產。以前的說法是莖葉像白蒿,開黃花,有莢果,莖像筷子一樣粗,果實像油麻的果實但比較小。現在各地的圖譜中,只有單州產的比較像;沂州產的花葉很像牡丹;秦州產的花像單瓣的寒菊,是紫色,五、七枝長在同一個莖上;海州產的花是紫藍色,像單瓣的蓮花,花萼下面和根旁邊有白色的絨毛包裹,根像蔓荊但比較細,又像蔥的根部,是黑色。淮甸人稱它為「老翁花」。雖然這三個地方產的花不同,但是葉子卻很相似,只是秦州和海州產的葉子邊緣有鋸齒狀。
因為同一種植物卻有這麼多不同樣子,讓醫家不知道該怎麼辨別。應該依照以前的說法,以單州產的為最佳。另外,本草中提到的飛廉,別名也叫漏蘆,說它和苦芺很像,根部肉是白色,皮是黑色,曬乾後黑得像玄參。在農曆七、八月採花,陰乾後使用。這描述的和秦州、海州的漏蘆花、葉和根都很像,但是當地人只稱之為漏蘆,不叫飛廉。
還有一種很像漏蘆的植物,只是味道是苦酸的,誤食會讓人不停嘔吐。
沈存中的《筆談》說:現在醫生用的漏蘆其實是飛廉。飛廉又名漏蘆,嫩苗像苦芺,根像牛蒡頭上帶有絨毛。採集時使用根部。現在福建地區所說的漏蘆,莖像油麻,高六、七寸,秋天枯萎後像漆一樣黑,採集時用苗,才是真正的漏蘆。
炮製:
採集到的漏蘆,要切細,和生甘草一起拌勻蒸,從上午巳時蒸到下午申時,然後揀出來曬乾使用。
性味歸經:
味苦、鹹,性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認為它性大寒。有的認為它有毒,也有人認為它無毒,是足陽明經的藥物。連翹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。
主要功效:
主治皮膚熱毒、惡瘡、癰疽、痔瘡、濕痹,有下乳汁的功效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、精神旺盛、耳聰目明、延年益壽。還可以止尿失禁,治療像麻豆大小的熱毒瘡癢,可以煎湯沐浴。此外,還可以通利小腸,泄精尿血,治療腸風,眼睛紅腫,小兒高熱,跌打損傷,接續筋骨,治療乳癰、瘰癧、外傷出血,止血排膿,促進肌肉生長,通暢經脈。
藥理分析:
漏蘆可以下乳汁,消除熱毒,排膿止血,促進肌肉生長,殺蟲。所以東垣認為漏蘆是手足陽明經的藥,以前治療癰疽、發背等疾病,都用漏蘆湯來治療。龐安常在《傷寒論》中,用漏蘆葉治療癰疽和預防時疫,認為它能解熱,是因為它能進入陽明經。
附方:
- 腹中蛔蟲: 將漏蘆研磨成粉,和餅一起食用。
- 小兒疳積腹脹或腹瀉: 將漏蘆研磨成粉,加入豬肝中煮熟食用。
- 冷勞泄瀉: 將漏蘆和艾葉研磨成粉,加入米醋熬成膏,製成藥丸服用。
- 產後帶下: 方子同上。
- 乳汁不下,乳房脹痛: 將漏蘆、蛇蛻、栝蔞研磨成粉,用溫酒調服。
- 關節風痛,筋脈拘攣: 將漏蘆、地龍研磨成粉,加入生薑汁、蜂蜜和酒,溫服。
- 各種癰疽發背: 用漏蘆、連翹、生黃耆、沉香、生甘草、大黃研磨成粉,用生薑大棗湯調服。
- 白禿頭瘡: 將五月採的漏蘆燒成灰,和豬油一起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