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7)
草部第十五卷 (7)
1. 角蒿
(《唐本草》)
【集解】恭曰:角蒿葉似白蒿,花如瞿麥,紅赤可愛,子似王不留行,黑色作角。七月、八月採。
保升曰:葉似蛇床、青蒿,子角似蔓荊,實黑而細,秋熟。所在皆有之。
宗奭曰:莖葉如青蒿,開淡紅紫花,大約徑三、四分。花罷結角,長二寸許,微彎。
斅曰:凡使,勿用紅蒿並邪蒿,二味真似角蒿,只是此香而角短爾。採得,於槐砧上細銼用之。
【氣味】辛、苦,平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乾溼䘌,諸惡瘡有蟲者(《唐本》)。治口齒瘡,絕勝(宗奭)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一。
齒齦宣露,多是疳也。角蒿燒灰,夜塗上。切忌油膩、沙糖、干棗。(《外臺秘要》)口瘡不瘥,入胸中並生者。不拘大人、小兒,以角蒿灰塗之,有汁吐去,一宿效。(《千金方》)月蝕耳瘡用蒿灰摻之,良。(《集簡方》)
白話文:
角蒿的葉子像白蒿,花像瞿麥,呈現可愛的紅赤色,果實像王不留行,是黑色的,形狀像角。通常在七、八月採收。
也有人說它的葉子像蛇床或青蒿,果實的角像蔓荊,果實是黑色細小的,秋天成熟。角蒿到處都有生長。
還有人說它的莖葉像青蒿,開淡紅紫色的花,花大約有三分到四分寬。花謝後會結角,約兩寸長,稍微彎曲。
使用角蒿時,不要用紅蒿或邪蒿,這兩種藥材很像角蒿,只是沒有角蒿的香味,而且角比較短。採收後,在槐木砧板上細細切碎使用。
角蒿的味道是辛、苦,性平,帶有輕微的毒性。
它主要用來治療乾濕疥癬,以及各種有蟲的惡瘡。治療口腔牙齦方面的瘡,效果非常好。
以下是相關的幾個藥方:
牙齦外露,大多是疳病。將角蒿燒成灰,晚上塗抹在患處。切記要避免油膩食物、砂糖和乾棗。
如果口瘡久治不癒,甚至蔓延到胸腔,無論大人或小孩,都可以用角蒿灰塗抹患處,等滲出汁液後吐掉,隔天就會見效。
月蝕耳瘡(一種耳朵的潰瘍)可以用角蒿灰塗抹,效果很好。
2. 𦾰蒿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莪蒿(《爾雅》)、蘿蒿(同上)、抱娘蒿。
時珍曰:陸農師云:𦾰之為言高也。莪,亦峨也,莪科高也。可以覆蠶,故謂之蘿。抱根叢生,故曰抱娘。
【集解】時珍曰:𦾰蒿生高崗,似小薊,宿根先於百草。《爾雅》云:莪,蘿是也。
《詩·小雅》云:菁菁者,莪。陸璣注云:即莪蒿也。生澤國漸洳處。葉似斜蒿而細科,三月生。莖、葉可生食,又可蒸食,香美頗似蔞蒿。但味帶麻,不似蔞蒿甘香。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破血下氣,煮食之(藏器)。
白話文:
【名稱解釋】又名莪蒿、蘿蒿、抱娘蒿。
李時珍說:陸農師認為「𦾰」的意思是高大的意思。「莪」也有高聳的意思,「莪科」的植物都長得高。因為可以用來覆蓋蠶,所以叫做「蘿」。根部叢生,像抱著母親一樣,所以又叫做「抱娘」。
【產地與形態】李時珍說:𦾰蒿生長在高高的山崗上,外形像小薊,是多年生的植物,比其他百草更早生長。《爾雅》說的「莪」,就是指「蘿」。
《詩經·小雅》說:「茂盛的,是莪。」陸璣註解說:指的就是莪蒿。生長在沼澤、濕潤的地方。葉子像斜蒿但比較細,三月生長。莖和葉可以生吃,也可以蒸熟了吃,香味很像蔞蒿。但味道帶點麻,不像蔞蒿那樣甘甜香美。
【性味】味辛,性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能破血、降氣,煮熟了吃。(陳藏器說)
3. 馬先蒿
(《本經》中品)
【釋名】馬新蒿(《唐本》)、馬矢蒿(《本經》)、練石草(《別錄》)、爛石草(同上)、虎麻。
時珍曰:蒿氣如馬矢,故名。馬先,乃馬矢字訛也。馬新,又馬先之訛也。
弘景曰:練石草,一名爛石草,即馬矢蒿。今方藥不復用之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馬先蒿、練石草,並生南陽川澤。
恭曰:葉大如茺蔚,花紅白色。二月、八月採莖葉,陰乾用。八月、九月實熟,俗謂之虎麻是也。一名馬新蒿,所在有之。茺蔚苗短小,其子夏中熟。二物初生,極相似也。
禹錫曰:按《爾雅》云:蔚,牡菣。注云,即蒿之無子者。《詩》云:匪莪伊蔚。陸璣云:牡蒿也。三月始生,七月開花,似胡麻花而紫赤。八月生角,似小豆角,銳而長。一名馬新蒿,是也。
頌曰:郭璞以牡菣為無子,而陸璣云有子,二說小異。今當用有子者為正。
時珍曰:《別錄》牡蒿、馬先蒿,原是二條。陸璣所謂有子者,乃馬先蒿,而復引無子之牡蒿釋之,誤矣。牡蒿詳見本條。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練石草:寒。
【主治】寒熱鬼疰,中風濕痹,女子帶下病,無子(《本經》)。練石草:治五癃,破石淋,膀胱中結氣,利水道小便(《別錄》)。惡瘡(弘景)。
【附方】舊一。
大瘋癩疾,骨肉疽敗,眉須墮落,身體癢痛:以馬先蒿(一名馬矢蒿,一名爛石草),炒搗末。每服方寸匕,食前溫酒下,一日三服,一年都瘥。(《肘後方》)
白話文:
[馬先蒿]
名稱解釋:
- 它也被稱為馬新蒿、馬矢蒿、練石草、爛石草和虎麻。
- 李時珍認為,因為這種植物的氣味像馬糞,所以被稱為馬矢蒿。而「馬先」是「馬矢」的訛寫,「馬新」又是「馬先」的訛寫。
- 陶弘景認為,練石草又名爛石草,就是馬矢蒿,但現在的藥方已經不使用它了。
產地與外觀:
- 《別錄》記載,馬先蒿和練石草都生長在南陽的川澤地帶。
- 陳藏器說,它的葉子像茺蔚一樣大,花是紅白色的。在二月和八月採收莖葉,陰乾後使用。八月和九月果實成熟,俗稱虎麻。又名馬新蒿,各地都有生長。茺蔚的幼苗較矮小,它的種子在夏天成熟。這兩種植物剛長出來的時候非常相似。
- 劉禹錫認為,《爾雅》記載:「蔚,即牡菣。」註釋說,就是沒有種子的蒿。而《詩經》說:「不是莪,是蔚。」陸璣說:「就是牡蒿。」這種植物在三月開始生長,七月開花,花像胡麻花但顏色紫紅。八月長出像小豆角一樣的莢果,尖而長。這也是馬新蒿。
- 蘇頌說,郭璞認為牡菣沒有種子,而陸璣認為有種子,這兩種說法有些不同。現在應該採用有種子的說法才正確。
- 李時珍認為,《別錄》將牡蒿和馬先蒿分列為兩種。陸璣所說有種子的,是指馬先蒿,卻又用沒有種子的牡蒿來解釋它,是錯誤的。關於牡蒿的詳細介紹,請參閱相關條目。
性味:
- 味苦,性平,沒有毒。《別錄》說,練石草性寒。
主要功效:
- 可以治療寒熱、鬼疰(一種疾病)、中風濕痹、婦女的帶下病和不孕症。
- 練石草可以治療五癃(小便不通)、結石淋病、膀胱中氣結,以及利尿通小便。
- 外用可以治療惡瘡。
附加藥方:
- 治療嚴重大麻風病,導致骨肉潰爛、眉毛鬍鬚脫落、身體搔癢疼痛:使用馬先蒿(又名馬矢蒿、爛石草),炒過後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勺,飯前用溫酒送服,一天三次,一年後可以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