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三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三卷 (11)

1. 白蘚

(音仙。《本經》中品)

白話文:

原文:

音仙。(《本經》中品)

音仙。(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白膻(弘景)、白羊蘚(弘景)、地羊蘚(《圖經》)、金雀兒椒(《日華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白羶(陶弘景)、白羊蘚(陶弘景)、地羊蘚(《圖經》)、金雀兒椒(《日華》)。

弘景曰:俗呼為白羊蘚。氣息正似羊膻,故又名白膻。

時珍曰:蘚者,羊之氣也。此草根白色,作羊膻氣,共子累累如椒,故有諸名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白蘚皮,生上谷川谷及冤句。四月、五月採根,陰乾。

弘景曰:近道處處有,以蜀中者為良。

恭曰:其葉似茱萸,苗高尺余,根皮白而心實,花紫白色。根宜二月採,若四月、五月採,便虛惡矣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民間稱為白羊癬。味道很像羊羶味,因此又稱為白羶。

時珍說:蘚是一種長在羊身上氣味的植物。這種草的根部是白色的,有羊羶味,它的果實累累,像胡椒,因此有這些名稱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白蘚皮生長在山谷溪流和灌木叢中。在四月、五月採收它的根,陰乾保存。

弘景說:郊外到處都有,以四川產的為上品。

恭說:它的葉子像茱萸,苗高一尺多,根皮白色而中心為實心,花朵是紫白色。根部適合在二月採收,如果在四月、五月採收,就會空虛腐爛了。

頌曰:今河中、江寧府、滁州、潤州皆有之。苗高尺余,莖青,葉稍白,如槐亦似茱萸。四月開花淡紫色,似小蜀葵花。根似小蔓菁,皮黃白而心實。山人採嫩苗為菜茹。

白話文:

解說:現在河中、江寧府、滁州、潤州都有這種植物。植株高一尺多,莖是青色的,葉子略微發白,像槐樹葉,也像茱萸葉。四月開花,花朵是淡紫色的,像小蜀葵花。根像小蘿蔔,皮是黃白色,果肉紮實。山裡人會採摘嫩苗當蔬菜食用。

根皮

白話文:

根皮

繁體中文:

根皮,乃樹木之表皮,俗稱樹皮。主治風寒濕痺,痛腫瘡癢。外用,煎水洗浴或搗敷。

根皮,就是樹木的外層表皮,俗稱樹皮。它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,以及痛腫瘡癢等症狀。外用時,可以煎水洗浴或搗成泥狀敷貼。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咸。之才曰:惡螵蛸、桔梗茯苓萆薢

白話文:

氣味:苦,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說:鹹。之才說:反感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萆薢。

【主治】頭風黃疸,咳逆淋瀝,女子陰中腫痛,濕痹死肌,不可屈伸起止行步(《本經》)。療四肢不安,時行腹中大熱飲水,欲走大呼,小兒驚癇,婦人產後余痛(《別錄》)。治一切熱毒風、惡風,風瘡疥癬赤爛,眉發脫脆,皮肌急,壯熱惡寒,解熱黃、酒黃、急黃、谷黃、勞黃(甄權)。通關節,利九竅及血脈,通小腸水氣,天行時疾,頭痛、眼疼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頭痛、黃疸、咳嗽、哮喘、淋漓、婦女陰部腫痛、濕痹、肌肉僵硬、不能屈伸、起立和行走(《本經》)。治療四肢不安、時而腹部劇烈疼痛、想喝水、想大聲呼叫、小兒驚厥、產後婦女疼痛(《別錄》)。治療各種熱毒性風疹、惡風、風瘡疥癬、皮膚赤爛、眉毛和頭髮脫落、皮膚緊繃、發熱怕冷、解熱黃疸、酒黃、急黃、谷黃、勞黃(甄權)。疏通關節、利於九竅和血脈、疏通小腸水氣、治療季節性流行病、頭痛、眼痛。

其花同功(大明)。治肺嗽(蘇頌)。

白話文:

藥名:其花同功(大明)。

功效:治療肺部咳嗽(蘇頌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白蘚皮氣寒善行,味苦性燥,足太陰、陽明經去濕熱藥也,兼入手太陰、陽明,為諸黃風痹要藥。世醫只施之瘡科,淺矣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白蘚皮性寒,氣味苦燥,是足太陰、陽明經的祛除濕熱的藥物,兼用於手太陰、陽明經,是各種黃疸、風痹的重要藥物。世上的醫生只把它用於瘡科,太膚淺了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 舊方:舊有方劑 新方:新開具的方劑

鼠瘻已破,出膿血者。白蘚皮煮汁,服一升,當吐若鼠子也。(《肘後方》)產後中風,人虛不可服他藥者。一物白蘚皮湯,用新汲水三升,煮取一升,溫服。(陳延之《小品方》)

白話文:

  • 鼠瘻已經破裂,膿血流出者。用白蘚皮煮成汁,服用一升,應該會吐出像老鼠一樣的東西。(《肘後方》)

  • 產後中風,人體虛弱,不能服用其他藥物者。可以用一種白蘚皮湯,用新汲取的水三升,煮至一升,溫服。(陳延之《小品方》)

2. 延胡索

(宋《開寶》)

【釋名】玄胡索。好古曰:本名玄胡索,避宋真宗諱,改玄為延也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名稱】延胡索。好古說:原本的名稱是玄胡索,為了避諱宋真宗的「玄」字,改「玄」為「延」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延胡索生於奚,從安東道來,根如半夏,色黃。時珍曰:奚乃東北夷也。今二茅山西上龍洞種之。每年寒露後栽,立春後生苗,葉如竹葉樣,三月長三寸高,根叢生如芋卵樣,立夏掘起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《藏器》說:延胡索生長在奚地,從安東道運來,根部像半夏,顏色黃。李時珍說:奚是東北的夷人。如今在二茅山西上的龍洞種植它。每年寒露後栽種,立春後生出幼苗,葉子像竹葉一樣,三月長到三寸高,根叢生像芋頭一樣,立夏時挖起來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珣曰:苦,甘。杲曰:甘、辛,溫,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。

好古曰:苦、辛,溫,純陽,浮也,入手、足太陰經。

白話文:

【藥性】辛辣、溫和,無毒。珣說:苦,甘。杲說:甘、辛,溫和,既能上升又能下降,陰中之陽。

好古說:苦、辛,溫和,純陽,能浮動,注入手太陰經、足太陰經。

【主治】破血,婦人月經不調,腹中結塊,崩中淋露,產後諸血病,血運,暴血衝上,因損下血。煮酒或酒磨服(《開寶》)。除風治氣,暖腰膝,止暴腰痛,破症癖,撲損瘀血,落胎(大明)。治心氣小腹痛,有神(好古)。散氣,治腎氣,通經絡(李珣)。活血利氣,止痛,通小便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用途】

  1. 破血:治療婦人月經不調,腹中結塊,崩中淋露(血崩),產後諸血病,血運(血運行不暢),暴血衝上(血氣上衝),因損下血(因損傷而引起的出血)。

  2. 煮酒或酒磨服(《開寶本草》)

  3. 除風治氣:治療風寒引起的疼痛,暖腰膝:溫暖腰膝,止暴腰痛:治療急性腰痛,破症癖:治療各種癖症,撲損瘀血: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,落胎(《大明本草》)

  4. 治心氣小腹痛,有神(《本草綱目拾遺》)

  5. 散氣,治腎氣,通經絡(《海藥本草》)

  6. 活血利氣,止痛,通小便(《本草綱目》)。

【發明】珣曰:主腎氣,及破產後惡露或兒枕。與三稜鱉甲大黃為散,甚良,蟲蛀成末者,尤良。

白話文:

【發現】珣說:治療腎氣虛弱,還有少婦產後血崩或嬰兒枕。與三稜、鱉甲、大黃一起研成粉末,效果很好。如果被蟲蛀蝕成粉末的,效果更好。

時珍曰:玄胡索,味苦微辛,氣溫,入手、足太陰、厥陰四經,能行血中氣滯,氣中血滯,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,用之中的,妙不可言。荊穆王妃胡氏,因食蕎麥麵著怒,遂病胃脘當心痛,不可忍。醫用吐下行氣化滯諸藥,皆入口即吐,不能奏功。大便三日不通。因思《雷公炮炙論》云:心痛欲死,速覓延胡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玄胡索,味道苦而微辛,性質溫和,可以進入手太陰、足太陰、厥陰四條經脈,能夠疏通血液中的氣滯,氣血滯留,所以專門治療全身各處的疼痛,用於適當的部位,效果神奇,難以用言語形容。荊穆王妃胡氏,因為吃蕎麥麵,生氣勃然大怒,因此得了胃脘部正中疼痛的疾病,疼痛得難以忍受。醫生用吐下、行氣、化滯的藥物,都一入口就吐出來,不能奏效。大便三天不通。因此想起《雷公炮製論》中說:心痛得要死,趕快找延胡索。

乃以玄胡索末三錢,溫酒調下,即納入,少頃大便行而痛遂止。又華老年五十餘,病下痢腹痛垂死,已備棺木。予用此藥三錢,米飲服之,痛即減十之五,調理而安。按:《方勺泊宅編》云:一人病遍體作痛,殆不可忍。都下醫或云中風,或去中濕,或云腳氣,藥悉不效。周離亨言:是氣血凝滯所致。

白話文:

使用玄胡索末三錢,以溫酒調和,立即服下,不久便排便,疼痛也就停止了。又華年五十多歲,患有腹瀉腹痛,病入膏肓,已經準備好棺木。我用此藥三錢,用米湯服下,疼痛立減五分之二,調理後安康。根據《方勺泊宅編》記載:有一個人渾身疼痛,幾乎無法忍受。京城中的醫生,有的說中風,有的說去濕,有的說腳氣,藥物都無效。周離亨說:這是氣血凝滯引起的。

用玄胡索、當歸、桂心等分,為末,溫酒服三四錢,隨量頻進,以止為度,遂痛止。蓋玄胡索能活血化氣,第一品藥也。其後趙待制霆因導引失節,肢體拘攣,亦用此數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將玄胡索、當歸、桂心等分,研成細末,用溫熱的酒送服三四錢,視情況頻繁服用,以疼痛停止為準,後來疼痛就停止了。因為玄胡索能活血化氣,是第一等的藥物。後來趙待制霆因導引不當,導致肢體拘攣,也服用此藥數次而痊癒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一十二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的方劑有三種,新的方劑有十二種。

老小咳嗽:玄胡索一兩,枯礬二錢半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軟餳一塊和,含之。(《仁存堂方》)鼻出衄血:玄胡索末,綿裹塞耳內,左衄塞右,右衄塞左。(《普濟方》)小便尿血:玄胡索一兩,朴硝七錢半,為末。每服四錢,水煎服。(《活人書》)小便不通:捻頭散:治小兒小便不通。

白話文:

1. 老小咳嗽:

將玄胡索1兩和枯礬2錢半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2錢,用軟餳一塊和著含服。(出自《仁存堂方》)

2. 鼻出衄血: 將玄胡索研磨成粉末,用棉花包好塞入耳中。左側鼻孔出血,塞入右側耳中;右側鼻孔出血,塞入左側耳中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3. 小便尿血: 將玄胡索1兩和朴硝7錢半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4錢,用清水煎服。(出自《活人書》)

4. 小便不通:捻頭散: 治療小兒小便不通。

將玄胡索、草鞋底灰、車前子各1兩,白芷7錢半,瓦楞子6錢,朴硝1兩,赤小豆、澤瀉、石菖蒲各5錢,冬葵子2兩,滑石、木通、山茱萸肉、澤瀉、車前子各3錢,白茯苓5錢,天花粉4錢,豬苓、茴香、當歸、防風各2錢半,知母5錢,甘草1兩,麻黃、桂枝各1兩半,柴胡、升麻各5錢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2錢,用薑湯調服。(出自《慈幼指南補註目錄》)

用玄胡索、川苦楝子等分,為末。每服半錢或一錢,白湯滴油數點調下。(錢仲陽《小兒直訣》)膜外氣疼及氣塊。玄胡索不限多少。為末。豬胰一具,切作塊子,炙熟蘸末,頻食之。(《勝金方》)熱厥心痛,或發或止,久不愈,身熱足寒者。用玄胡索(去皮)、金鈴子肉等分,為末,每溫酒或白湯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1.玄胡索散:玄胡索、川苦楝子等分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,用白開水滴入幾滴油調勻服用。(出自錢仲陽的《小兒直訣》)主要治療膜外氣疼和氣塊。

2.玄胡索豬胰:玄胡索不限用量,磨成粉末。取一具豬胰臟,切成小塊,烤熟後蘸上玄胡索粉末,頻繁食用。(出自《勝金方》)主要治療熱厥心痛,或發作或停止,長期不癒,身體發熱,足部發冷的症狀。

3.玄胡索金鈴散:玄胡索(去皮)、金鈴子肉等分磨成粉末。每次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二錢。(出自錢仲陽的《小兒直訣》)主要治療熱厥心痛,或發作或停止,長期不癒,身體發熱,足部發冷的症狀。

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2.玄胡索豬胰:玄胡索不限用量,磨成粉末。取一頭豬的胰臟,切成小塊,烤熟後沾上玄胡索粉末,常常食用。(出自《勝金方》)主要治療熱厥心痛,發作不定,長期不癒,身體發熱,足部發冷的症狀。

3.玄胡索金鈴散:玄胡索(去皮)、金鈴子仁各半,磨成粉末。每次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二錢。(出自錢仲陽的《小兒直訣》)主要治療熱厥心痛,發作不定,長期不癒,身體發熱,足部發冷的症狀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下痢腹痛:方見發明下。婦女血氣,腹中刺痛,經候不調。用玄胡索(去皮,醋炒)、當歸(酒浸炒)各一兩,橘紅二兩。為末,酒煮米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空心艾醋湯下。(《濟生方》)產後諸病:凡產後,穢汙不盡,腹滿,及產後血運,心頭硬,或寒熱不禁,或心悶、手足煩熱、氣力欲絕諸病。並用玄胡索炒研,酒服一錢,甚效。

白話文:

腹瀉肚子痛:症狀為腹脹下墜。婦女氣血不足,腹中部刺痛,月經不調。用玄胡索(去皮,醋炒)、當歸(酒浸炒)各一兩,橘紅二兩。研成細末,用酒煮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時用艾草醋湯送服。(《濟生方》)產後諸多疾病:凡是產後,惡露未盡,肚子脹滿以及產後體內有積血,心臟硬,或寒熱交替,或煩悶、手足發熱、全身無力等病症。均用玄胡索炒研,用酒送服一錢,效果奇佳。

(《聖惠方》)小兒盤腸氣痛。玄胡索、茴香等分,炒研,空心米飲量兒大小與服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疝氣危急:玄胡索(鹽炒)、全蠍(去毒生用)等分。為末。每服半錢,空心鹽酒下。(《直指方》)冷氣腰痛:玄胡索、當歸、桂心三味,方見發明下。肢體拘痛:方同上。

白話文:

《聖惠方》:小兒盤腸氣痛。玄胡索、茴香等分,炒熟研磨成粉,空腹時用米湯調服,劑量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而定。

《衛生易簡方》:疝氣危急:玄胡索(用鹽炒過)、全蠍(去除毒性,生用)等分。研磨成粉。每次服半錢,空腹時用鹽酒送服。

《直指方》:冷氣腰痛:玄胡索、當歸、桂心三味,方見發明下。肢體拘痛:方同上。

偏正頭痛,不可忍者。玄胡索七枚,青黛二錢,牙皂二個(去皮子)。為末,水和丸如杏仁大。每以水化一丸,灌入病人鼻內,隨左右,口咬銅錢一個,當有涎出成盆而愈。(《永類方》)墜落車馬,筋骨痛不止。玄胡索末。豆淋酒服二錢,日二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頭痛劇烈難忍,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治療:

  1. 取玄胡索七枚、青黛二錢、牙皁二個(去皮),研磨成細粉。

  2. 加入水和丸成杏仁大小的藥丸。

  3. 每次把一粒藥丸溶解在水中,滴入病人的鼻孔內,同時讓病人用嘴咬住一個銅錢,直到有口水流出成盆狀,疼痛就會好轉。

另外,如果從車馬上摔下來,導致筋骨疼痛不止,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治療:

  1. 取玄胡索研磨成細粉。

  2. 用豆淋酒服用二錢,每天服用二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