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三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三卷 (7)

1. 防風

(《本經》上品)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上品

丹砂 主治:心悸怔忡,寒熱煩悶,肢體拘攣,閉精塞尿,邪鬼驚駭,妖邪附著,五痔漏下,腸中伏邪。

雌黃 主治:赤眼腫痛,邪氣偏盛,目生障翳,結膜腫脹,皮膚頑癬,頭生瘡腫,口中潰爛。

雄黃 主治:毒蟲咬傷,流行時疫,久痢泄瀉,穢物附著,痔疾漏瘡,皮膚頑癬,皮膚生瘡。

硃砂 主治:解毒,鎮心安神,養心益腦,明目益智,美容養顏。

石朱 主治:解毒,止血,止瀉,止帶,安神定驚。

慈石 主治:安神定驚,收攝元氣,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。

磁石 主治:安神定驚,止痛,活血化瘀,疏通經絡。

代赭石 主治:消腫止痛,收斂止血,安神定驚,活血化瘀。

滑石 主治:止瀉,止咳,清熱解毒,安神定驚,潤肺生津。

巴豆 主治:通便驅蟲,瀉水消腫,排除穢物,活血通絡。

大黃 主治:瀉熱導滯,通便瀉下,涼血止血,解毒。

【釋名】銅芸(《本經》)、茴芸(《吳普》)、茴草(《別錄》)、屏風(《別錄》)、蕳根(《別錄》)、百枝(《別錄》)、百蜚(《吳普》)。時珍曰:防者,御也。其功療風最要,故名。屏風者,防風隱語也。曰芸、曰茴、曰蕳者,其花如茴香,其氣如芸蒿、蕳蘭也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銅芸(《本經》)、茴芸(《吳普》)、茴草(《別錄》)、屏風(《別錄》)、蕳根(《別錄》)、百枝(《別錄》)、百蜚(《吳普》)。李時珍說:防風,就是防禦。它最主要的功效是治療風疾,所以取名為防風。屏風是防風的委婉說法。稱作芸、茴、蕳,是因為它的花朵像茴香,它的氣味像芸蒿、蕳蘭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防風,生沙苑川澤及邯鄲、琅琊、上蔡。二月、十月採根,曝乾。

白話文:

集解 《別錄》記載:防風生長在沙丘旁的低窪地區和邯鄲、琅琊、上蔡這些地方。在二月和十月採挖其根莖,並曬乾。

普曰:正月生葉細圓,青黑黃白。五月黃花。六月結實黑色。弘景曰:郡縣無名沙苑。今第一齣彭城蘭陵,即近琅琊者。郁州百市亦有之。次出襄陽、義陽縣界,亦可用。惟以實而脂潤,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。恭曰:今出齊州龍山最善,淄州、兗州、青州者亦佳。葉似牡蒿附子苗等。沙苑在同州南,亦出防風,輕虛不如東道者。陶云無沙苑,誤矣。

白話文:

普說:防風在正月生長葉子細長而圓,葉色青黑、黃、白。五月時開黃花。六月結果,果實是黑色的。弘景說:各郡縣沒有一個叫沙苑的地方。現今的第一產地是彭城蘭陵,靠近琅琊的地方。鬱州百市也有這種藥物。其次產地在襄陽、義陽縣附近,也可以用。以果實肥大飽滿,脂潤多油,頂端堅硬如蚯蚓頭者為好。恭說:現在產在齊州龍山的最為優良,淄州、兗州、青州產的也很好。葉子像牡蒿、附子苗等草的葉片。沙苑在同州以南,也產出防風,但是藥性輕薄,不如東道產的。陶弘景說防風不產在沙苑,這是錯誤的。

頌曰:今汴東、淮、浙州郡皆有之。莖葉俱青綠色,莖深而葉淡,似青蒿而短小。春初時嫩紫紅色,江東宋毫人採作菜茹,極爽口。五月開細白花,中心攢聚作大房,似蒔蘿花。實似胡荽子而大。根土黃色,與蜀葵根相類,二月、十月採之。關中生者,三月、六月採之,然輕虛不及齊州者良。

白話文:

註解:這首詩說:現在汴東、淮、浙各地都有這種草。

莖葉都呈現青綠色,莖深的顏色比葉子淡,

看起來像青蒿,但莖葉較短小。

春天初時莖葉剛長出呈現嫩紫紅色。

江南地區的宋毫人採摘它的嫩莖葉做菜餚,

吃起來極為爽口。

五月時開白色細小的小花,

花朵聚集在中間而形成像是大花房一樣的形狀,

外形類似蒔蘿花。果實就像芫荽子,但個頭更大,呈土黃色,類似蜀葵根。

在二月和十月採摘,

而關中地區生長的則在三月和六月採摘,但輕飄飄的質地比不上齊州地區生長的品種。

又有石防風,出河中府,根如蒿根而黃,葉青花白,五月開花,六月採根曝乾,亦療頭風眩痛。時珍曰:江淮所產多是石防風,生於山石之間。二月採嫩苗作菜,辛甘而香,呼為珊瑚菜。其根粗醜,其子亦可種。吳綬云:凡使,以黃色而潤者為佳,白者多沙條,不堪。

白話文:

還有石防風,產於河中府,根部像蒿根,但顏色是黃色的,葉子是青色帶白色花紋的,五月開花,六月採收根部,曬乾後,也可以治療頭風眩暈疼痛。李時珍說:江淮一帶所產的多是石防風,生長在山石之間。每年二月採摘嫩苗做菜餚,味道辛甘而香,被稱為珊瑚菜。它的根部粗壯醜陋,果實也可以種植。吳綬說:凡是石防風,以黃色而潤澤者為佳,白色的多是沙條,不適合使用。
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辛,無毒。叉頭者,令人發狂;叉尾者,發人痼疾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味甘,性溫,沒有毒性。《別錄》記載:味辛,沒有毒性。長在樹叉頂端的,令人發狂;長在樹叉尾端的,會引發人的痼疾。

普曰:神農、黃帝、岐伯、桐君、雷公、扁鵲:甘,無毒。李當之:小寒。元素曰:味辛而甘,氣溫,氣味俱薄,浮而升,陽也。手足太陽經之本藥。好古曰:又行足陽陰、太陰二經,為肝經氣分藥。杲曰:防風能制黃耆,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,乃相畏而相使者也。

白話文:

普說:神農、黃帝、岐伯、桐君、雷公、扁鵲都說防風甘,沒有毒。李當之說:防風性小寒。元素說:防風的味道辛而甘,藥性溫,其藥性氣味都比較淡薄,能浮而上升,所以是陽性的。它是手足太陽經的本經藥。好古說:防風也能通行足陽明、足太陰二經,是肝經氣分藥。杲說:防風能制約黃耆,黃耆得防風的制約,它的功效會更大,所以它們是互相制約,互相促進的。

之才曰:得蔥白,能行周身;得澤瀉、蒿本,療風;得當歸、芍藥、陽起石禹餘糧,療婦人子臟風。畏萆薢,殺附子毒,惡藜蘆白蘞乾薑芫花

白話文:

之才說:得到蔥白,可以疏通全身的經絡。得到澤瀉、蒿本,可以治療風濕。得到當歸、芍藥、陽起石、禹餘糧,可以治療婦女子宮風。畏萆薢,它可以解附子的毒性,憎惡藜蘆、白蘞、乾薑、芫花。

【主治】大風,頭眩痛惡風,風邪目盲無所見,風行周身,骨節疼痹,煩滿。久服輕身(《本經》)。脅痛脅風,頭面去來,四肢攣急,字乳金瘡內痙(《別錄》)。治三十六般風,男子一切勞劣,補中益神,風赤眼,止冷淚及癱瘓,通利五臟關脈,五勞七傷,羸損盜汗,心煩體重,能安神定志,勻氣脈(大明)。治上焦風邪,瀉肺實,散頭目中滯氣,經絡中留濕,主上部見血(元素)。

白話文:

主治

  • 大風:全身肌肉痙攣、疼痛,怕吹風。
  • 頭眩痛惡風:頭暈、頭痛,怕吹風。
  • 風邪目盲無所見:風寒侵襲眼睛,導致失明。
  • 風行周身,骨節疼痹:風寒侵襲全身,關節疼痛麻木。
  • 煩滿:胸悶氣短、腹脹。
  • 久服輕身:長期服用,可以減輕體重。
  • 脅痛脅風,頭面去來,四肢攣急,字乳金瘡內痙:脅痛、脅風,頭面部疼痛往來不定,四肢拘攣痙急,乳字形的金瘡內痙攣。
  • 治三十六般風,男子一切勞劣:主治三十六種風病,男性一切勞累引起的疾病。
  • 補中益神,風赤眼,止冷淚及癱瘓:補益中氣,增強精神,治療風赤眼,止住冷淚,治療癱瘓。
  • 通利五臟關脈,五勞七傷,羸損盜汗,心煩體重,能安神定志,勻氣脈:疏通五臟關閉的脈絡,治療五勞七傷,羸弱盜汗,心煩體重,能安神定志,勻和氣脈。
  • 治上焦風邪,瀉肺實,散頭目中滯氣,經絡中留濕,主上部見血:治療上焦風邪,清瀉肺中實熱,散去頭目中的滯氣,清除經絡中的濕氣,主治上部出血。

搜肝氣(好古)。

【主治】中風熱汗出(《別錄》)。頌曰:江東一種防風,茹其嫩苗,云動風,與此文相反,豈別是一物耶?

【主治】四肢拘急,行履不得,經脈虛羸,骨節間痛,心腹痛(甄權)。

【主治】療風更優,調食之(蘇恭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中風發熱出汗(《別錄》)。有人說:「江南有一種防風,食用它的嫩苗,會治療風病」,這與本草的記載相矛盾,難道是指另外一種植物嗎?

【主治】四肢僵硬拘縮,行走困難,肌肉筋絡虛弱,骨節間疼痛,胸腹疼痛(甄權)。

【主治】治療風病效果更佳,調理飲食(蘇恭)。

【發明】元素曰:防風,治風通用。身半以上風邪用身,身半以下風邪,用梢,治風去濕之仙藥也,風能勝濕故爾。能瀉肺實,誤服瀉人上焦元氣。杲曰:防風治一身盡痛,乃猝伍卑賤之職,隨所引而至,乃風藥中潤劑也。若補脾胃,非此引用不能行。凡脊痛項強,不可回顧,腰似折,項似拔者,乃手足太陽證,正當用防風。

白話文:

元素說:防風可以治療所有的風症。身體以上部位的風症,用莖部。身體以下部位的風症,用枝梢。防風是治療風濕的仙藥,因為風可以勝濕。防風可以瀉肺實,誤服會瀉掉上焦元氣。杲說:防風可以治療全身疼痛,它是風藥中的潤劑。如果要補脾胃,非要用防風引藥才能奏效。凡是脊痛、項強,不能回頭,腰好像折了,脖子好像被拔了的人,都是手足太陽證,應該用防風治療。

凡瘡在胸膈以上,雖無手足太陽證,亦當用之,為能散結,去上部風。病人身體拘倦者,風也,諸瘡見此證,亦須用之。錢仲陽瀉黃散中倍用防風者,乃於土中瀉木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瘡瘍長在胸膈以上,即使沒有手足太陽經的證狀(如發熱、頭痛、惡寒、肌肉痠痛等),也應當使用散風除熱的藥物,因為這種藥物能夠化解結塊,去除上半身的風熱之邪。如果是病人身體拘倦、乏力,也是風邪的表現,凡是瘡瘍出現這種症狀的,也需要使用散風除熱的藥物。錢仲陽的瀉黃散中加倍使用防風,就是為了在土中瀉木,也就是在脾經中瀉肝經的邪熱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十一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兩種,新方十一種。

自汗不止:防風(去蘆)為末,每服二錢,浮麥煎湯服。《朱氏集驗方》:防風用麩炒,豬皮煎湯下。睡中盜汗:防風二兩,芎藭一兩,人參半兩。為末。每服三錢,臨臥飲下。(《易簡方》)

白話文:

  • 自汗不止:將防風(去除蘆葦)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浮麥煎湯送服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:防風用麩皮炒一炒,用豬皮煎湯送服。

  • 睡中盜汗:防風二兩,芎藭一兩,人參半兩。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睡覺前服用。(《易簡方》)

消風順氣:老人大腸秘澀。防風、枳殼(麩炒)一兩,甘草半兩,為末,每食前白湯服二錢。(《簡便方》)

白話文:

通便排氣:老人大腸乾燥不通暢。防風、枳殼(炒焦)一兩,甘草半兩,研成細末,每次飯前用白開水送服二錢。(《簡便方》)

偏正頭風:防風、白芷等分。為末,煉蜜丸彈子大。每嚼一丸,茶清下。(《普濟方》)破傷中風,牙關緊急。天南星、防風等分。為末。每服二、三匙,童子小便五升,煎至四升,分二服,即止也。(《經驗後方》)

白話文:

偏正頭痛:防風、白芷等分量。研磨成細末,加入蜂蜜煉成彈珠大小的丸劑。每次嚼一丸,用茶水送服。(《普濟方》)

破傷風,牙關緊閉。天南星、防風等分量。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匙,取童子小便五升,煎煮至四升,分二次服下,即可止住。(《經驗後方》)

小兒解顱:防風、白芨、柏子仁等分,為末。以乳汁調塗,一日一換。(《養生主論》)

白話文:

小兒解顱:將防風、白芨、柏子仁等藥材等分,研磨成細末。以乳汁調和,一日一換。(《養生主論》)

婦人崩中:獨聖散:用防風(去蘆頭,炙赤)為末。每服一錢,以麵糊酒調下,更以麵糊酒投之。此藥累經效驗。一方:加炒黑蒲黃等分。(《經驗後方》)解烏頭毒:附子、天雄毒。並用防風煎汁飲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婦女崩漏:獨聖散:使用防風(去蘆頭,烤到赤紅)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麵糊酒調和後服用,然後再用麵糊酒送服。此藥累積驗證有效。另一個方子:加入炒過的黑蒲黃,比例相同。(《經驗後方》)解除烏頭的毒性:附子、天雄都有毒。一起用防風煎煮汁液服用。(《千金方》)

解芫花毒:同上。

白話文:

同上(治療方法同前)。

解野菌毒:同上。解諸藥毒:已死,只要心間溫暖者,乃是熱物犯之。只用防風一味,擂冷水灌之。(萬氏《積善堂》)

白話文:

解除野菌中毒的辦法:同前述解除毒藥的辦法一樣。解除各種藥物中毒的辦法:人已經死亡,只要心窩還是溫暖的,中毒的原因是熱。只要用防風一味藥,擂碎後用冷水灌服,就能挽救他的生命。(《萬氏積善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