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三卷 (4)
草部第十三卷 (4)
1. 秦艽
(音交。《本經》中品)
【釋名】秦糺(《唐本》)、秦爪(蕭炳)。
恭曰:秦艽,俗作秦膠,本名秦糺,與糾同。
時珍曰:秦艽出秦中,以根作羅紋交糾者佳,故名秦艽、秦糺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秦艽,生飛鳥山谷,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弘景曰:今出甘松、龍洞、蠶陵,以根作羅紋相交長大、黃白色者,為佳。中多銜土,用宜破去。
恭曰:今出涇州、鄜州、岐州者,良。
頌曰:今河陝州郡多有之。其根土黃色而相交糾,長一尺以來,粗細不等。枝幹高五、六寸。葉婆娑,連莖梗俱青色,如萵苣葉。六月中開花紫色,似葛花,當月結子。每於春秋採根,陰乾。
根
【修治】斅曰:秦艽須於腳紋處認取:左紋列為秦,治疾;右紋列為艽,即髮腳氣。凡用秦,以布拭去黃白毛,乃用還元湯浸一宿,曬乾用。
時珍曰:秦艽,但以左紋者為良,分秦與艽為二名,謬矣。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辛,微溫。大明曰:苦,冷。
元素曰:氣微溫,味苦、辛,陰中微陽,可升可降,入手陽明經。
之才曰:菖蒲為之使,畏牛乳。
【主治】寒熱邪氣,寒濕風痹,肢節痛,下水利小便(《本經》)。療風無問久新,通身攣急(《別錄》)。傳屍骨蒸,治疳及時氣(大明)。牛乳點服,利大小便,療酒黃、黃疸,解酒毒,去頭風(甄權)。除陽明風濕,及手足不遂,口噤牙痛口瘡,腸風瀉血,養血榮筋(元素)。泄熱,益膽氣(好古)。治胃熱虛勞發熱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秦艽,手足陽明經藥也,兼入肝膽,故手足不遂、黃疸煩渴之病須之,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。陽明有濕,則身體痠疼煩熱;有熱,則日晡潮熱骨蒸。所以《聖惠方》治急勞煩熱,身體痠疼。用秦艽、柴胡各一兩,甘草五錢。為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。治小兒骨蒸潮熱,減食瘦弱。
用秦艽、炙甘草各一兩。每用一、二錢,水煎服之。錢乙加薄荷葉五錢。
【附方】舊六,新七。
五種黃疸:崔元亮《海上方》云:凡黃有數種:傷酒發黃,誤食鼠糞亦作黃,因勞發黃,多痰涕,目有赤脈,益憔悴,或面赤噁心者是也。用秦艽一大兩,銼作兩帖。每帖用酒半升,浸絞取汁,空腹服,或利便止。就中飲酒人易治,屢用得力。《貞元廣利方》:治黃病內外皆黃,小便赤,心煩口乾者。
以秦艽三兩,牛乳一大升,煮取七合,分溫再服。此方出於許仁則。又孫真人方:加芒硝六錢。暴瀉引飲:秦艽二兩,甘草(炙)半兩。每服三錢,水煎服。(《聖惠方》)傷寒煩渴,心神躁熱。用秦艽一兩,牛乳一大盞,煎六分,分作二服。(《太平聖惠方》)急勞煩熱:方見發明下。
小兒骨蒸:同上。小便艱難或轉胞,腹滿悶,不急療,殺人。用秦艽一兩,水一盞,煎七分,分作二服。又方:加冬葵子等分,為末,酒服一匕。(《聖惠方》)胎動不安:秦艽、甘草(炙)、鹿角膠(炒)各半兩。為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糯米五十粒,煎服。又方:秦艽、阿膠(炒)、艾葉等分。
如上煎服。(《聖惠方》)發背初起疑似者。便以秦艽、牛乳煎服,得快利三、五行,即愈。(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)瘡口不合,一切皆治。秦艽為末,摻之。(《直指方》)
白話文:
[秦艽]
[名稱解釋]
秦艽,古時又稱秦糺或秦爪。
有人說,秦艽俗稱秦膠,其實本名是秦糺,和「糾」字意思相同。
李時珍說,秦艽產於秦地,以根部紋路如羅紋般交錯糾結的為佳,因此得名秦艽、秦糺。
[產地與採集]
《別錄》記載,秦艽生長在飛鳥山谷,於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,曬乾。
陶弘景說,現在秦艽產於甘松、龍洞、蠶陵等地,以根部紋路交錯,長而粗大,呈黃白色的為佳。根部多夾雜泥土,使用時應去除。
蘇恭說,現在以涇州、鄜州、岐州出產的秦艽品質較好。
陳承說,現在河陝等州郡有很多秦艽。它的根部呈土黃色,互相交錯糾結,長度可達一尺左右,粗細不一。枝幹高約五、六寸。葉子茂盛,連同莖梗都呈青色,像萵苣葉。六月中開紫色花,像葛花,當月結果。通常於春秋兩季採挖根部,陰乾。
[根部處理]
有人說,辨別秦艽要看根部紋路:左紋的稱為秦,用來治療疾病;右紋的稱為艽,用來治療腳氣。凡是使用秦,要用布擦去黃白色絨毛,再用還元湯浸泡一晚,曬乾使用。
李時珍認為,秦艽應該以左紋的為佳,將秦和艽分為兩種藥材是錯誤的。
[性味與歸經]
秦艽味苦,性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記載,秦艽味辛,性微溫。大明說,秦艽味苦,性寒。
張元素認為,秦艽性微溫,味苦、辛,屬陰中帶陽,可升可降,歸入手陽明經。
李杲說,菖蒲可以引導秦艽的藥效,但秦艽畏懼牛乳。
[主要功效]
秦艽能治療寒熱邪氣、寒濕引起的風痹、肢體關節疼痛,並能利尿(出自《本經》)。能治療各種新舊風病,以及全身筋脈拘攣(出自《別錄》)。還能治療傳染病引起的骨蒸潮熱、疳病和時氣病(出自《大明本草》)。用牛乳送服,能利大小便,治療因飲酒引起的黃疸、解酒毒,並能去除頭風(出自甄權的著作)。秦艽能消除陽明經的風濕,治療手足麻木、口噤牙痛、口瘡、腸風下血,並能養血滋養筋脈(出自張元素的著作)。還能清泄熱邪,增益膽氣(出自李杲的著作)。可以治療胃熱引起的虛勞發熱(出自李時珍的著作)。
[功效闡述]
李時珍說,秦艽是手足陽明經的藥物,也能入肝膽經。因此,對於手足麻木、黃疸、煩渴等病症有效,主要是因為它能去除陽明經的濕熱。陽明經有濕,就會引起身體痠痛煩熱;有熱,就會在下午出現潮熱骨蒸。因此《聖惠方》治療急勞引起的煩熱、身體痠痛,用秦艽、柴胡各一兩,甘草五錢,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也可以用來治療小兒骨蒸潮熱、食慾不振、身體消瘦,用秦艽、炙甘草各一兩,每次取一、二錢,用水煎服。錢乙在此方中加了薄荷葉五錢。
[附方]
(以下列舉了多個使用秦艽的驗方,包括治療黃疸、腹瀉、傷寒煩渴、急勞煩熱、小兒骨蒸、小便困難、胎動不安、發背初起、瘡口不癒等。)
黃疸: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說,黃疸有很多種,如因飲酒、誤食鼠糞、勞累、多痰等引起,患者會出現眼睛紅絲、面色憔悴或面赤噁心等症狀。可用秦艽一大兩,切成兩份,每份用半升酒浸泡後取汁空腹服用,如果小便順暢就表示有效。其中飲酒引起的黃疸比較容易治療,屢試屢驗。《貞元廣利方》:治療全身發黃、小便赤黃、心煩口渴的黃疸病,可用秦艽三兩,加牛乳一大升,煮至七合,分兩次溫服。此方出自許仁則。孫真人方則在此方中加了芒硝六錢。
暴瀉:用秦艽二兩,炙甘草半兩,每次取三錢,用水煎服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傷寒煩渴:用秦艽一兩,加牛乳一大碗,煎至六分,分兩次服用。(出自《太平聖惠方》)
急勞煩熱:方劑見功效闡述部分。
小兒骨蒸:方劑同上。
小便困難或轉胞:若不緊急治療,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用秦艽一兩,加水一碗煎至七分,分兩次服用。另一個方子是加冬葵子等量,研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勺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胎動不安:用秦艽、炙甘草、炒鹿角膠各半兩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一碗水和五十粒糯米,一起煎服。另一個方子是用秦艽、炒阿膠、艾葉等量,煎服方法如上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發背初起:疑似發背初起時,可立即用秦艽、牛乳煎服,如果能快速排便三、五次,即可痊癒。(出自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)
瘡口不癒:可用秦艽研成粉末,敷在瘡口上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