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序例第二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序例第二卷 (8)

1. 張子和汗吐下三法

人身不過表裡,氣血不過虛實。良工先治其實,後治其虛。粗工或治實,或治虛。謬工則實實、虛虛。惟庸工能補其虛,不敢治其實。舉世不省其誤,此余所以著三法也。夫病非人身素有之物,或自外入,或自內生,皆邪氣也。邪氣中人,去之,可也;攬而留之可乎?留之輕則久而自盡;甚則久而不已;更甚則暴死矣。若不去邪而先以補劑,是盜未出門而先修室宇,真氣未勝而邪已橫騖矣。

白話文:

人身不過是外在和內在,氣血不過是虛弱和充實。好的醫師先治療實際的病,然後再治療虛症。粗劣的醫師或治療實際的病,或治療虛症。錯誤的醫師則治療實際的病和虛症。只有庸俗的醫師纔能夠治療虛症,不敢治療實際的病。全世界的人都不明白他們的錯誤,這就是我寫三部醫書的原因。疾病並不是人體本來就有的東西,它們或是從外面進入,或是從內部產生,都是邪氣。邪氣進入人體,趕走它們就可以,難道還可以抓住它們並讓它們留在體內嗎?讓邪氣留在體內,輕微的會長久之後自己消失;嚴重的會長久之後不消失;再嚴重的就會突然死亡。如果不去除邪氣而先用補藥,這就像盜賊還沒出門就先修繕房屋,正氣還沒有戰勝邪氣,邪氣就已經到處橫行。

惟脈脫下虛、無邪無積之人,始可議補爾。他病惟先用三法,攻去邪氣,而元氣自復也。《素問》一書,言辛甘發散、淡滲泄為陽,酸、苦、咸湧泄為陰。發散歸於汗,湧歸於吐,泄歸於下。滲為解表同於汗;泄為利小便同於下,殊不言補。所謂補者,辛補肝,咸補心,甘補腎,酸補脾,苦補肺,更相君臣佐使,皆以發腠理、致津液、通氣血而已,非今人所用溫燥邪僻之補也。蓋草木皆以治病,病去則五穀、果、菜、肉皆補物也,猶當辨其五臟所宜,毋使偏傾可也。

白話文:

只有脈象沉弱、沒有邪氣和積滯的人,才開始考慮使用補益的方法。其他疾病,一定要先用攻、吐、下的方法,攻出邪氣,元氣才能自動恢復。《素問》一書認為,辛、甘發散,淡滲泄,屬於陽;酸、苦、鹹湧泄,屬於陰。發散歸於汗,湧泄歸於吐,滲泄歸於下。滲是發散的一種,等同於汗;泄是利小便,等同於下法,這些都說不上有補的作用。所說的補是:辛補肝,鹹補心,甘補腎,酸補脾,苦補肺,用五味調配君臣佐使,都是為了發散腠理、引導津液、疏通氣血,不是現在人用來溫燥邪僻的補法。草木可以治病,病去除後,五穀、果品、蔬菜、肉類都是補益的,應根據五臟各自的需要,不要讓某一臟腑偏盛。

若以藥為補,雖甘草苦參,久服必有偏勝增氣而夭之慮,況大毒有毒乎?是故三法猶刑罰也;粱肉猶德教也。治亂用刑,治治用德,理也。余用三法,常兼眾法,有按有蹺,有揃有導,有減增,有續止。醫者不得余法而反誣之,哀哉!如引涎漉涎、取嚏追淚,凡上行者,皆吐法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用藥物來補益身體,即使是甘草、苦參這樣溫和的藥物,長期服用也必然會出現偏勝增氣而導致身體損害的隱患,何況是大毒或有毒的藥物呢?所以,使用三法(指針刺、灸法、藥物)就如同刑罰一樣;服用粱、肉等食物就像德教一樣。治理混亂的國家要用刑罰,治理太平的國家要用德教,這是道理。我在使用三法時,通常會兼用其他方法,有按壓、有蹺起、有配合、有引導、有減少、有增加、有延續、有停止。醫者不能夠理解我的方法反而誣賴我,實在是可悲啊!比如引涎(用辛散之藥使人流涎)、漉涎(用清熱解毒之藥使人流涎)、取嚏(用辛溫之藥使人打噴嚏)、追淚(用辛溫之藥使人流淚),凡是使人向上發散的,都是吐法。

熏蒸、渫洗、熨烙、針刺、砭射、導引、按摩,凡解表者,皆汗法也。催生、下乳、磨積、逐水、破經、泄氣,凡下行者,皆下法也。天之六氣,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發病多在上;地之六氣,霧、露、雨、雪、水、泥,發病多在乎下;人之六味,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、淡,發病多在乎中。發病者三,出病者亦三。

白話文:

燻蒸、泡洗、熨燙、針刺、拔罐、拔火罐、導引、按摩,凡是使疾病由體表散發出來的,都是發汗的方法。催生、下乳、磨積、利小便、破血、放屁,凡是使疾病由下向下排出的,都是瀉下的方法。天之六氣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引發的疾病多在上面;地之六氣:霧、露、雨、雪、水、泥,引發的疾病多在下面;人之六味: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、淡,引發的疾病多在中間。引發疾病的因素有三個,排出疾病的方式也有三個。

風寒之邪,結搏於皮膚之間,滯於經絡之內,留而不去,或發痛注麻痹、腫癢拘攣,皆可汗而出之。痰飲宿食在胸膈為諸病,皆可湧而出之。寒濕固冷火熱客下焦發為諸病,皆可泄而出之。吐中有汗,下中有補。《經》云: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,是之謂也。

白話文:

風寒的邪氣,和皮肉之間凝聚,阻滯在經脈的內部,停留在那裡不散開,引起疼痛、麻痺、腫脹、發癢、攣縮,這些病症都可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痰飲、宿食停在胸膈,引起各種疾病,都可用催吐的方法排泄出來。寒濕、固冷、火熱,侵襲下焦,引起各種疾病,都可用瀉下的方法排泄出去。有使人吐的藥方中有可使人汗的藥物,有可使人拉肚子(下)的藥方中有可補虛的藥物。《內經》上說:知書梗概的人,用一句話就能把道理說完,這就是所謂的「舉一反三」的方法。

吐法(凡病在胸膈中脘以上者,皆宜吐之。考之本草:吐藥之苦寒者,瓜蒂、梔子、茶末、豆豉、黃連、苦參、大黃黃芩。辛苦而寒者,常山藜蘆鬱金;甘而寒者,桐油。甘而溫者,牛肉。甘苦而寒者,地黃、人參蘆。苦而溫者,青木香桔梗蘆、遠志厚朴。辛苦而溫者,薄荷芫花、菘蘿;辛而溫者,蘿蔔子、穀精草、蔥根鬚、杜衡皂莢;辛而寒者,膽礬、石綠、石青。辛而溫者,蠍梢、烏梅烏頭附子尖、輕粉。

白話文:

中醫師用吐法治療疾病的方法(凡是疾病在胸膈到中脘以上部位的,都適合吐法治療。依據本草考證:苦寒類的吐藥有瓜蒂、梔子、茶末、豆豉、黃連、苦參、大黃、黃芩。辛苦而寒的吐藥有常山、藜蘆、鬱金;甘而寒的吐藥有桐油。甘而溫的吐藥有牛肉。甘苦而寒的吐藥有地黃、人參蘆。苦而溫的吐藥有青木香、桔梗蘆、遠志、厚朴。辛苦而溫的吐藥有薄荷、芫花、菘蘿;辛而溫的吐藥有蘿蔔子、穀精草、蔥根鬚、杜衡、皁莢;辛而寒的吐藥有膽礬、石綠、石青。辛而溫的吐藥有蠍梢、烏梅、烏頭、附子尖、輕粉。

酸而寒者,晉礬、綠礬、齏汁。酸而平者,銅綠。甘酸而平者,赤小豆。酸而溫者,飯漿。咸而寒者,青鹽、滄鹽、白米飲。甘而寒者,牙硝。辛而熱者,砒石。諸藥惟常山、膽礬、瓜蒂有小毒。藜蘆、芫花、烏、附、砒石有大毒;他皆吐藥之無毒者。凡用法:先宜少服;不湧漸加之,仍以雞羽撩之;不出,以齏投之;不吐再投,且投且探,無不吐者。吐至瞑眩,慎勿驚疑,但飲冰水新水立解。

白話文:

酸而寒的藥物有晉礬、綠礬、齏汁。酸而平的藥物有銅綠。甘酸而平的藥物有赤小豆。酸而溫的藥物有飯漿。鹹而寒的藥物有青鹽、滄鹽、白米飲。甘而寒的藥物有牙硝。辛而熱的藥物有砒石。諸藥中只有常山、膽礬、瓜蒂有小毒。藜蘆、芫花、烏、附、砒石有大毒;他皆是吐藥中沒有毒的。使用的方法:先少服;不吐再逐漸增加服用量,仍以雞毛撩刮喉嚨;不出時,以齏投進去;不吐再投,且投且探,沒有不吐的。吐到頭昏眼花,不要驚疑,只要喝冰水或新水就能立刻解開。

強者可一吐而安;弱者作三次吐之。吐之次日,有頓快者;有轉甚者,引之未盡也,俟數日再吐之。吐後不禁物,惟忌飽食酸鹹硬物乾物、油肥之物。吐後心火既降,陰道必強,大禁房室悲憂,病人既不自責,必歸罪於吐法也。

白話文:

病情較嚴重的患者,可以一次吐瀉後就痊癒;病情較輕的患者,需要三次吐瀉。吐瀉後第二天,有些患者會覺得病症好轉;有些患者可能會病情更加嚴重,這是因為吐瀉的次數不夠,沒有將病邪完全排出體外,需要等待幾天後再繼續吐瀉。吐瀉後,患者不能吃任何東西,也不能喝酒,只能用溫水漱口。吐瀉後,患者的心火會下降,陰道會變得強壯。這時,患者絕對不能進行房事,也不能悲傷憂鬱。如果患者因此而責怪吐瀉的方法,那麼吐瀉就沒有效果了。

不可吐者有八:性剛暴好怒喜淫者;病勢已危老弱氣衰者;自吐不止者;陽敗血虛者;吐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溺血者;病人粗知醫書不辨邪正者;病人無正性反覆不定者;左右多嘈雜之言者,皆不可吐。吐則轉生他病,反起謗端;雖懇切求之,不可強從也。

白話文:

絕對不能催吐的八種情況:

  1. 性格剛烈、暴躁、愛發怒、好淫慾的人。

  2. 病情已經非常危險,年老體弱氣血衰弱的人。

  3. 自己嘔吐不止的人。

  4. 陽氣衰敗、血虛的人。

  5. 吐血、咯血、衄血(鼻出血)、咳嗽出血、崩漏(婦女陰道出血)、小便出血的人。

  6. 病人粗略懂一些醫書,卻不能辨別邪正的人。

  7. 病人沒有正確的觀點,反反覆覆,拿不定主意的人。

  8. 身邊吵鬧雜亂,議論紛紛的人。

以上這些情況,都不能催吐。催吐容易使病情轉變成其他疾病,反而招致非議。即使病人懇切請求,也不能勉強答應。

汗法,風寒暑濕之邪,入於皮膚之間而未深,欲速去之,莫如發汗,所以開玄府而逐邪氣也。然有數法:有溫熱發汗,寒涼發汗,熏漬發汗,導引發汗,皆所以開玄府而逐邪氣也。以本草校之:荊芥、薄荷、白芷陳皮半夏細辛蒼朮天麻生薑蔥白,皆辛而溫者也。蜀椒、胡椒、茱萸、大蒜,皆辛而熱者也。

白話文:

發汗療法,是針對風、寒、暑、濕等邪氣入侵皮膚,但尚未深入人體時,為了快速驅除這些邪氣,發汗是最好的方法,藉此打開人體的玄府,將邪氣排出。發汗療法有多種方式,包括溫熱發汗、寒涼發汗、燻漬發汗、導引發汗,這些方法都是為了打開玄府,驅除邪氣。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,荊芥、薄荷、白芷、陳皮、半夏、細辛、蒼朮、天麻、生薑、蔥白,這些藥材都辛而溫。蜀椒、胡椒、茱萸、大蒜,這些藥材都辛而熱。

青皮防己秦艽,其辛而平者乎。麻黃、人參、大棗,其甘而溫者乎。葛根赤茯苓,其甘而平者乎。桑白皮,其甘而寒者乎。防風當歸,其甘辛而溫者乎。官桂、桂枝,其甘辛而大熱者乎。厚朴、桔梗,其苦而溫者乎。黃芩、知母枳實、苦參、地骨皮柴胡前胡,其苦而寒者乎。

白話文:

  1. 青皮、防己、秦艽,都是辛味而平和的。

  2. 麻黃、人參、大棗,都是甘味而溫熱的。

  3. 葛根、赤茯苓,都是甘味而平和的。

  4. 桑白皮,是甘味而寒涼的。

  5. 防風、當歸,都是甘辛味而溫熱的。

  6. 官桂、桂枝,都是甘辛味而大熱的。

  7. 厚朴、桔梗,都是苦味而溫熱的。

  8. 黃芩、知母、枳實、苦參、地骨皮、柴胡、前胡,都是苦味而寒涼的。

羌活獨活,其苦辛而微溫者乎。升麻,其苦甘且平者乎。芍藥,其酸而微寒者乎。浮萍,其辛酸而寒者乎。凡此皆發散之屬也。善擇者,當熱而熱,當寒而寒;不善擇者反此,則病有變也。發汗中病則止,不必盡劑。凡破傷風、小兒驚風、飧泄不止、酒病火病,皆宜汗之,所謂火鬱則發之也。

白話文:

羌活、獨活,它們的味道是苦、辛,性微溫。升麻,它味道苦、甘,性平。芍藥,它的味道是酸,性微寒。浮萍,它的味道是辛、酸,性寒。凡是這些藥物都是具有發散作用的。善於選擇使用的人,應該在熱的時候用熱藥,在寒的時候用寒藥;不會選擇使用的人,恰恰相反,那麼就會使病情發生變化。發汗治療疾病以達到止住病情為止,不一定非要用完一劑藥。凡是破傷風、小兒驚風、腹瀉不止、酒病和火病,都應該發汗治療,所謂火鬱則發之

下法,積聚陳莝於中,留結寒熱於內,必用下之。陳莝去而腸胃潔,癥瘕盡而營衛通,下之者所以補之也。庸工妄投,當寒反熱,當熱反寒,故謂下為害也。考以本草:下之寒者,戎鹽之咸,犀角之酸鹹,滄鹽、澤瀉之甘鹹,枳實之苦酸,膩粉之辛,澤漆之苦辛,杏仁之苦甘。下之微寒者,豬膽之苦。

白話文:

瀉下療法。積聚的陳舊垃圾在體內,造成體內寒熱交雜,必須使用瀉下法治療。陳舊垃圾排出後,腸胃乾淨,癥結消失,營衛之氣通暢,瀉下法是補益的方法。庸醫亂投藥,應該用寒藥時卻用熱藥,應該用熱藥時卻用寒藥,所以說瀉下法有害。根據本草綱目,可以用來瀉下的寒藥有:戎鹽的鹹味,犀角的酸鹹味,滄鹽和澤瀉的甘鹹味,枳實的苦酸味,膩粉的辛味,澤漆的苦辛味,杏仁的苦甘味。可以用來瀉下的微寒藥有:豬膽的苦味。

下之大寒者,牙硝之甘,大黃、牽牛、瓜蒂、苦瓠、牛膽、藍汁、羊蹄根苗之苦,大戟甘遂之苦甘,朴硝、芒硝之苦鹹。下之溫者,檳榔之辛,芫花之苦辛,石蜜之甘,皂角之辛鹹。下之熱者,巴豆之辛。下之涼者,豬羊血之咸。下之平者,郁李仁之酸,桃花之苦,皆下藥也。

白話文:

造成大寒性瀉下的中藥材有:牙硝的甘味,大黃、牽牛、瓜蒂、苦瓠、牛膽、藍汁、羊蹄根苗的苦味,大戟、甘遂的苦甘味,朴硝、芒硝的苦鹹味。

造成溫性瀉下的中藥材有:檳榔的辛味,芫花的苦辛味,石蜜的甘味,皁角的辛鹹味。

造成熱性瀉下的中藥材有:巴豆的辛味。

造成涼性瀉下的中藥材有:豬羊血的鹹味。

造成平性瀉下的中藥材有:郁李仁的酸味,桃花的苦味。

以上都是瀉下的中藥材。

惟巴豆性熱,非寒積不可輕用;妄下則使人津液涸竭,留毒不去,胸熱口燥,轉生他病也。其不可下者凡四:洞泄寒中者,表裡俱虛者,厥而唇青手足冷者,小兒病後慢驚者,誤下必致殺人。其餘大積大聚、大痞大秘、大燥大堅,非下不可,但須寒熱積氣用之,中病則止,不必盡劑也。

白話文:

巴豆性熱,如果沒有寒積,不可輕易服用。如果誤用巴豆,會使人體津液枯竭,毒素無法排出,導致胸中燥熱,口乾舌燥,反而會轉變成其他疾病。有四種情況不適合使用巴豆:

  1. 泄瀉或寒症的人

  2. 表裡虛弱的人

  3. 厥症、嘴脣青紫、手腳冰涼的人

  4. 小兒病後,有驚風抽搐現象的人

如果誤用巴豆,很可能會導致死亡。除了以上四種情況外,對於其他大積大聚、大痞大祕、大燥大堅的疾病,可以用巴豆來治療,但必須根據寒熱積氣的情況來使用,藥到病除即可,不必服用完全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