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25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二卷 (25)

1. 白頭翁

(《本經》下品)

【釋名】野丈人(《本經》)、胡王使者(《本經)》)、奈何草(《別錄》)。

弘景曰:處處有之。近根處有白茸,狀似白頭老翁,故以為名。

時珍曰:丈人、胡使、奈何,皆狀老翁之意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白頭翁,生高山山谷及田野。四月採。

恭曰:其葉似芍藥而大,抽一莖。莖頭一花,紫色,似木槿花。實大者如雞子,白毛寸余,皆披下,似纛頭,正似白頭老翁,故名焉。陶言近根有白茸,似不識也。太常所貯蔓生者,乃是女葳。其白頭翁根,似續斷而扁。

保升曰:所在有之。有細毛,不滑澤,花蕊黃。二月採花,四月採實,八月採根,皆曬乾。

頌曰:處處有之。正月生苗,作叢生,狀似白薇而柔細稍長。葉生莖頭,如杏葉,上有細白毛而不滑澤。近根有白茸。根紫色,深如蔓菁。其苗有風則靜,無風而搖,與赤箭、獨活同也。陶注未述莖葉,蘇注言葉似芍藥,實如雞子,白毛寸余者,皆誤矣。

宗奭曰:白頭翁生河南洛陽界,其新安山野中屢嘗見之,正如蘇恭所說。至今本處山中人賣白頭翁丸,言服之壽考,又失古人命名之義。陶氏所說,失於不審,宜其排叱也。

機曰:寇宗奭以蘇恭為是,蘇頌以陶說為是。大抵此物用根,命名取象,當準蘇頌《圖經》,而恭說恐別是一物也。

【氣味】苦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有毒。吳綬曰:苦、辛,寒。權曰:甘、苦,有小毒。豚實為之使。大明曰:得酒良。花、子、莖、葉同。

【主治】溫瘧狂𬌺,寒熱,癥瘕積聚癭氣,逐血,止痛,療金瘡(《本經》)。鼻衄(《別錄》)。止毒痢(弘景)。赤痢腹痛,齒痛,百骨節痛,項下瘤癧。(甄權)。一切風氣,暖腰膝,明目消贅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俗醫合補下藥,甚驗,亦沖人。

杲曰:氣厚味薄,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。張仲景治熱痢下重,用白頭翁湯主之。蓋腎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。痢則下焦虛,故以純苦之劑堅之。男子陰疝偏墜,小兒頭禿膻腥,鼻衄無此不效,毒痢有此獲功。

吳綬曰: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,宜之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三。白頭翁湯:治熱痢下重。用白頭翁二兩,黃連、黃柏、秦皮各三兩。水七升,煮二升,每服一升,不愈更服。婦人產後痢虛極者,加甘草、阿膠各二兩。(仲景《金匱玉函方》)下痢咽痛:春夏病此,宜用白頭翁、黃連各一兩,木香二兩。水五升,煎一升半,分三服。

(《聖惠方》)陰㿗偏腫:白頭翁根生者,不限多少,搗敷腫處。一宿當作瘡,二十日愈。(《外臺秘要》)外痔腫痛:白頭翁草,一名野丈人,以根搗塗之,逐血止痛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小兒禿瘡:白頭翁根搗敷,一宿作瘡,半月愈。(《肘後方》)

【主治】瘧疾寒熱,白禿頭瘡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[白頭翁]

名稱由來

這種植物又被稱為野丈人、胡王使者、奈何草。

陶弘景說:到處都有這種植物。靠近根部的地方有白色的絨毛,看起來像白頭老翁,所以才被叫做白頭翁。

李時珍說:丈人、胡使、奈何這些名稱,都是用來形容它像老翁的樣子。

生長環境與採集

《別錄》記載:白頭翁生長在高山山谷和田野間。通常在四月採集。

蘇恭說:它的葉子像芍藥,但比較大,會長出一根莖。莖的頂端開一朵紫色的花,像木槿花。果實大的像雞蛋,有約一寸長的白色絨毛,都往下垂,像古代儀仗用的纛的頭,正像白頭老翁,所以才叫做白頭翁。陶弘景說靠近根部有白色絨毛,好像沒有認清楚。太常寺存放的蔓生植物,其實是女萎。白頭翁的根,像續斷但比較扁平。

陳承說:到處都有這種植物。有細毛,不光滑,花蕊是黃色的。二月採花,四月採果實,八月採根,都曬乾使用。

蘇頌說:到處都有這種植物。正月開始長出幼苗,成叢生長,樣子像白薇,但比較柔軟細長。葉子長在莖的頂端,像杏葉,上面有細白的毛,不光滑。靠近根部有白色絨毛。根是紫色的,深如蔓菁。它的幼苗有風就會靜止,沒風反而會搖動,這和赤箭、獨活一樣。陶弘景的註解沒有提到莖和葉,蘇恭說它像芍藥,果實像雞蛋,有約一寸長的白色絨毛,這些都是錯誤的。

寇宗奭說:白頭翁生長在河南洛陽一帶,在新安山野中常常看到,就像蘇恭所說的那樣。現在當地山裡的人還在賣白頭翁丸,說吃了能長壽,這就失去了古人命名的意義。陶弘景的說法,沒有仔細觀察,所以應該加以反駁。

張杲說:寇宗奭認為蘇恭的說法是對的,而蘇頌認為陶弘景的說法是對的。總的來說,這種植物是用它的根部,命名是取它的形象,應該以蘇頌《圖經》的描述為準,而蘇恭的說法可能指的是另外一種植物。

根的性質與功效

根的味道是苦的,性溫,沒有毒。《別錄》記載說它有毒。吳綬說它的味道是苦、辛,性寒。權說它的味道是甘、苦,有小毒。豚實可以作為它的藥引。李時珍說,配合酒一起使用效果更好。花、果實、莖、葉的藥效和根相同。

主治疾病

能治療間歇性發熱的瘧疾、精神錯亂、忽冷忽熱、腹部腫塊、癭氣、祛除瘀血、止痛、治療外傷(《本經》)。還可以治療鼻出血(《別錄》)。能止住痢疾(陶弘景)。治療赤痢腹痛、牙痛、全身關節疼痛、頸部淋巴結腫大(甄權)。能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溫暖腰膝,明目,消除贅生物(李時珍)。

藥理分析

蘇頌說:民間醫生把它用在補藥中,效果很好,但也容易傷人。

張杲說:它的氣味濃重而味道淡薄,可以升也可以降,屬於陰中陽。張仲景用白頭翁湯來治療熱痢下重,因為腎需要苦味來堅固,而痢疾是下焦虛弱,所以用純苦的藥來堅固它。對於男性陰囊腫大、小兒頭皮禿瘡、鼻出血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療效,對治療毒痢也有功效。

吳綬說:熱毒引起的痢疾,有紫血或鮮血的,適合用它來治療。

附方

  • **白頭翁湯:**治療熱痢下重。用白頭翁二兩,黃連、黃柏、秦皮各三兩。加水七升煮至二升,每次服用一升,如果沒有好轉,繼續服用。婦女產後體虛引起的痢疾,可以加入甘草、阿膠各二兩。(出自《金匱玉函方》)
  • **下痢咽痛:**春夏季節得這種病,適合用白頭翁、黃連各一兩,木香二兩。加水五升煎至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  • **陰囊腫大:**用新鮮的白頭翁根,不拘數量,搗爛敷在腫脹處。一天後會化膿,二十天左右就會痊癒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  • **外痔腫痛:**用白頭翁草,又名野丈人,用根搗爛塗抹,可以祛除瘀血止痛。(出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  • **小兒頭皮禿瘡:**用白頭翁根搗爛敷在患處,一天後會化膿,半個月左右就會痊癒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
花的功效

花可以治療瘧疾引起的忽冷忽熱和頭皮禿瘡(李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