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17)
草部第十二卷 (17)
1. 遠志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苗名小草(《本經》)、細草(《本經》)、棘菀(《本經》)、葽繞(《本經》)。
時珍曰:此草服之能益智強志,故有遠志之稱。《世說》載郝隆譏謝安云:處則為遠志,出則為小草。《記事珠》謂之醒心杖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遠志,生太山及冤句川穀。四月採根、葉,陰乾。
弘景曰:冤句,屬兗州濟陰郡。今此藥猶從彭城北蘭陵來。用之去心取皮,一斤止得三兩爾。亦入仙方用。小草,狀似麻黃而青。
志曰:莖葉似大青而小。比之麻黃,陶不識也。
禹錫曰:按:《爾雅》云:葽繞,棘菀。郭璞注云:今遠志也。似麻黃,赤華,葉銳而黃。其上謂之小草。
頌曰:今河、陝、洛西州郡亦有之。根形如蒿根,黃色。苗似麻黃而青,又如畢豆。葉亦有似大青而小者。三月開白花。根長及一尺。泗州出者,花紅,根葉俱大於他處。商州出者,根乃黑色。俗傳夷門出者最佳。四月採根,曬乾。古方通用遠志、小草。今醫但用遠志,稀用小草。
時珍曰:遠志有大葉、小葉二種,陶弘景所說者,小葉也;馬志所說者,大葉也。大葉者,花紅。
根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,須去心,否則令人煩悶。仍用甘草湯浸一宿,曝乾或焙乾用。
【氣味】苦,溫,無毒。之才曰:遠志、小草,得茯苓、冬葵子、龍骨良。畏珍珠、藜蘆、蜚蠊、齊蛤。弘景曰:藥無齊蛤,恐是百合也。權曰:是蠐螬也。恭曰:《藥錄》下卷有齊蛤,陶說:非也。
【主治】咳逆傷中,補不足,除邪氣,利九竅,益智慧,耳目聰明,不忘,強志倍力。久服輕身不老(《本經》)。利丈夫,定心氣,止驚悸,益精,去心下膈氣,皮膚中熱,面目黃(《別錄》)。殺天雄、附子、烏頭毒,煎汁飲之(之才)。治健忘,安魂魄,令人不迷,堅壯陽道(甄權)。
長肌肉,助筋骨,婦人血噤失音,小兒客忤(《日華》)。腎積奔豚(好古)。治一切癰疽(時珍)。
葉
【主治】益精補陰氣,止虛損夢泄(《別錄》)。
【發明】好古曰:遠志,腎經氣分藥也。
時珍曰:遠志,入足少陰腎經,非心經藥也。其功專於強志益精,治善忘。蓋精與志,皆腎經之所藏也。腎經不足,則志氣衰,不能上通於心,故迷惑善忘。《靈樞經》云:腎藏精,精合志。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,志傷則喜忘其前言,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,毛悴色夭。又云:人之善忘者,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,腸胃實而心肺虛,虛則營衛留於下,久之不以時上,故善忘也。陳言《三因方》遠志酒,治癰疽,云有奇功,蓋亦補腎之力爾。
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陵陽子仲服遠志二十年,有子三十七人,能開書所視不忘,坐在立亡。
【附方】舊三,新四。
心孔昏塞:多忘善誤。丁酉日密自至市買遠志,著巾角中,還為末服之,勿令人知。(《肘後方》)
胸痹心痛:逆氣,膈中飲不下。小草丸:用小草、桂心、乾薑、細辛、蜀椒(出汗)各三分,附子二分(炮)。六物下篩,蜜和丸梧子大。先食米汁下三丸,日三服,不知稍增,以知為度。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生菜。(《範汪東陽方》)喉痹作痛:遠志肉為末,吹之。涎出為度。
(《直指方》)腦風頭痛:不可忍。遠志末㗜鼻。(《宣明方》)吹乳腫痛:遠志焙研,酒服二錢,以滓敷之。(《袖珍方》)
一切癰疽:遠志酒:治一切癰疽、發背、癤毒,惡候侵大。有死血,陰毒在中則不痛,敷之即痛。有憂怒等氣積而怒攻則痛不可忍,敷之即不痛。或蘊熱在內,熱逼人手不可近,敷之即清涼。或氣虛血冷,潰而不斂,敷之即斂。此本韓大夫宅用以救人方,極驗。若七情內郁,不問虛實寒熱,治之皆愈。
用遠志不以多少,米泔浸洗,捶去心,為末。每服三錢,溫酒一盞調,澄少頃飲其清,以滓敷患處。(《三因方》)小便赤濁,遠志(甘草水煮)半斤,茯神、益智仁各二兩。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空心棗湯下五十丸。(《普濟》)
白話文:
[遠志]
[名稱由來]
遠志的別名有小草、細草、棘菀、葽繞。李時珍說,這種草吃了可以增強智慧和意志力,所以叫做遠志。《世說新語》記載郝隆譏諷謝安時說:「安在朝廷就像遠志,一旦離開朝廷就只不過是小草。」《記事珠》則稱遠志為「醒心杖」。
[產地與採集]
《別錄》記載,遠志生長在泰山和冤句的溪谷。四月採集根和葉,陰乾。陶弘景說,冤句屬於兗州濟陰郡。現在這種藥材仍然從彭城北方的蘭陵一帶運來。使用時要去掉中間的木心,只取外皮,一斤的量大約只能取得三兩。遠志也常被用在修仙的藥方中。小草的樣子像麻黃,但顏色是青色的。馬志說,遠志的莖葉像大青,但比較小。和麻黃相比,陶弘景無法區分它們。禹錫說,《爾雅》說的葽繞就是棘菀,郭璞註解說,這就是現在的遠志。它長得像麻黃,開紅色的花,葉子尖銳而且是黃色的,它的頂端部分就叫做小草。
蘇頌說,現在在河、陝、洛西等州郡也有遠志。根的形狀像蒿草的根,顏色是黃色的。莖和葉子像麻黃,但顏色是青色的,也有點像畢豆。葉子有的也像大青,但比較小。三月開白花。根可以長到一尺長。泗州產的遠志,花是紅色的,根和葉子都比其他地方的大。商州產的遠志,根是黑色的。民間傳說,夷門產的遠志品質最好。四月採集根,曬乾。古代的藥方中,遠志和小草是通用的。現在的醫生只用遠志,很少用小草。李時珍說,遠志有大葉和小葉兩種,陶弘景說的是小葉的,馬志說的是大葉的。大葉的遠志,花是紅色的。
[根部的炮製]
斅說,凡是要使用遠志,必須去除中間的木心,否則會讓人煩躁不安。要用甘草湯浸泡一晚,然後曬乾或烘乾後使用。
[性味與歸經]
遠志的氣味是苦的,性溫,沒有毒性。之才說,遠志和小草與茯苓、冬葵子、龍骨同用效果好。忌與珍珠、藜蘆、蜚蠊、齊蛤同用。陶弘景說,藥材中沒有齊蛤,可能是指百合。權說,齊蛤指的是蠐螬。恭說,《藥錄》下卷有齊蛤,陶弘景說的不是。
[功效主治]
遠志可以治療咳嗽氣逆、身體虛損,補充不足,驅除邪氣,疏通九竅,增長智慧,使耳目聰明,記憶力增強,意志力堅強,體力倍增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《本經》記載,遠志可以幫助男性,安定心氣,止驚悸,增益精氣,去除胸膈中的阻塞之氣,治療皮膚發熱和面色發黃。《別錄》記載,遠志還可以解天雄、附子、烏頭的毒,煎汁飲用即可。甄權說,遠志可以治療健忘,安定魂魄,使人不會迷失方向,增強男性性功能。
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遠志可以增長肌肉,強健筋骨,治療婦女因血氣阻滯而失聲,以及小兒受驚嚇。《珍珠囊》記載,遠志可以治療腎臟積聚引起的奔豚症。李時珍說,遠志可以治療一切癰疽。
[葉部的功效主治]
《別錄》記載,遠志葉可以增益精氣,補充陰氣,治療虛損引起的夢遺。
[醫理闡釋]
李杲說,遠志是走腎經氣分的藥物。李時珍說,遠志入足少陰腎經,不是心經的藥。它的功效主要在於增強意志力,增益精氣,治療健忘。精和志都藏在腎經中。腎經不足,就會導致意志力衰退,無法上通於心,所以會出現迷惑和健忘。《靈樞經》說,腎藏精,精與志相合。腎氣過盛而怒氣不止就會損傷意志,意志受損就會健忘,腰背也無法彎曲伸展,毛髮枯槁,面色憔悴。還說,人之所以健忘,是因為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,腸胃實而心肺虛,虛弱的氣血會停留在下方,時間長了不能向上輸佈,所以容易健忘。陳言《三因方》中的遠志酒,用來治療癰疽,效果很好,這也是因為遠志具有補腎的功效。
葛洪《抱朴子》記載,陵陽子仲服用遠志二十年,生了三十七個孩子,看過的書都能記住,坐著的時候好像站著一樣迅速。
[附方]
- **心神昏亂,記憶力差:**在丁酉日秘密到市場購買遠志,放在頭巾中,回來磨成粉服用,不要讓人知道。(《肘後方》)
- **胸悶心痛,氣逆,胸膈有痰飲:**小草丸:用小草、桂心、乾薑、細辛、蜀椒各三分,附子二分(炮製)。將以上六味藥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先吃飯時用米湯送服三丸,每天三次。如果沒有感覺,可以逐漸增加劑量。忌食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生菜。(《範汪東陽方》)
- **咽喉腫痛:**將遠志肉磨成粉,吹入喉嚨。等有口水流出即可。(《直指方》)
- **腦風頭痛,疼痛難忍:**將遠志磨成粉,吸入鼻中。(《宣明方》)
- **乳房紅腫疼痛:**將遠志烘焙研磨成粉,用酒送服二錢,用藥渣敷在患處。(《袖珍方》)
- **各種癰疽:**遠志酒:可以治療各種癰疽、發背、癤子等毒瘡,病情嚴重。如果有死血,陰毒在內則不痛,敷上藥後就會疼痛。如果因憂愁憤怒等導致氣血積聚而疼痛,敷上藥後疼痛就會減輕。如果內有蘊熱,發熱發燙無法觸摸,敷上藥後就會感到清涼。如果是氣虛血寒,潰瘍不易癒合,敷上藥後就會加快癒合。這是韓大夫家傳的救人秘方,效果很好。如果是由於情志內鬱引起的,不論虛實寒熱,都可以治癒。用遠志,不論多少,用米泔水浸泡清洗,捶打去除木心,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酒一盞調服,沉澱片刻後飲用澄清的藥液,用藥渣敷在患處。(《三因方》)
- **小便赤濁:**遠志(用甘草水煮過)半斤,茯神、益智仁各二兩。磨成粉,用酒糊做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天空腹用棗湯送服五十丸。(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