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四卷 (50)

回本書目錄

主治第四卷 (50)

1. 癰、疽

),密陀僧(熬膏用。骨疽出骨,同桐油調貼。),砒石(蝕敗肉。),石灰(同蕎麥秸灰煎霜,點腐肉及潰腫瘍。),寒水石(同黃丹,斂瘡口。),五色石脂,〔虫部〕蜜蠟,蟲白蠟,紫礦(並生肌、止痛、斂口。),桑螵蛸(燒,塗軟癤。),全蠍(諸腫,同梔子煎油,入蠟,貼之。

),原蠶蛾(玉枕生癰,破後如箸頭,同石葦末貼。),斑蝥(癰疽不破,或破而無膿,同蒜搗豆許,貼之,少頃膿出,去藥。),地膽(蝕惡肉。),螲蟷(燒,敷惡肉。),壁錢窠(貼。),五倍子,〔鱗介〕龍骨(並斂瘡口。),守宮(癰腫大痛,焙研,油調塗。),水蛇灰(敷骨疽。

),鯉魚(一切腫毒,已潰未潰,燒塗;積年骨疽,切片拓之,引蟲。),鯽魚(諸毒,包柏葉燒,入輕粉,油搽;骨疽膿出,包鹽炙焦,搽。),鱉甲(蝕惡肉,斂口,燒摻。),白螺殼灰(同倒掛塵,敷軟癤。),蟹膏,石蟹(並塗久疽。)〔禽獸〕黑雌雞(排膿,生新血。

),雞屎(同艾,熏骨疽。),夜明砂(排膿,同乳香、桂心塗。),豬蹄(煮汁,洗癰疽,潰熱毒,去惡肉。癰疽髮乳,同通草,煮羹食。),狗頭骨(癰疽癤毒,同蕓薹子,末敷。),兔頭(發背發腦,搗貼,熱痛即如水也。),鹿角膠,鹿茸,麝香(蝕一切癰疽膿水。

)豶豬屎(蝕惡肉,同雄黃、檳榔敷。),黃鼠(解毒止痛,煎油,入黃丹、黃蠟熬膏。),鼠(潰癰不合,燒塗;皮,生封附骨疽,即追膿出;燒,敷瘡口。),貓頭(收瘡口,煅,和雞子白塗;頸毛、鼠屎,燒,敷鬢癤。),象皮(斂瘡口。),鼴鼠,豬懸蹄,馬牙灰,豬屎灰,發灰(並斂瘡口。

又同蜂房、蛇蛻灰酒服。)

【乳癰】〔草部〕天花粉(輕則妒乳,重則乳癰,酒服末二錢。),白芷(同貝母末,酒服。),半夏(煨研,酒服,及吹鼻。),紫蘇,栝蔞,忍冬(並煎酒服。),玉簪根,萱根,馬鞭(同姜。),木蓮(並擂酒服,渣塗之。),何首烏(煮酒。),香蒲(搗汁。),鼠黏子,冬葵子,粽箬灰,莨菪子,葛蔓灰(並研末,酒服。

),貝母,丹參(同白芷、芍藥、豬脂,醋熬膏塗。),大黃(同甘草熬膏貼,亦末敷。),射干(同萱根塗。),龍舌草(同忍冬塗。),燕脂(奶頭裂,同蛤粉塗。),水荇(同苧根塗。),蓴,水萍,黃芩,山慈姑,益母草,大薊,莽草(和醋。),木鱉子(磨醋。),蒲黃,〔谷菜〕百合(並塗吹乳妒。

),麥面(水煮糊,投酒熱飲,仍炒黃,醋煮糊塗之,即散。),赤小豆(酒服並塗。),米醋(燒石投之,溫漬。),蔓荊(同鹽塗。),老茄(燒,敷乳裂。),蒲公英,〔果木〕橘葉(酒服,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。),銀杏(乳癰潰爛,研服並塗。),白梅,水楊柳根(並搗貼。

白話文:

癰疽:

密陀僧(熬成膏藥使用。骨疽露出骨頭時,用桐油調和後敷貼。) 砒石(腐蝕壞死的肉。) 石灰(與蕎麥秸稈灰一起煎熬成霜,塗抹腐爛的肉和潰瘍腫脹。) 寒水石(與黃丹一起使用,收斂瘡口。) 五色石脂、蜜蠟、蟲白蠟、紫礦(都能生肌、止痛、收斂瘡口。) 桑螵蛸(燒成灰,塗抹軟癤。) 全蠍(各種腫脹,與梔子一起煎熬成油,加入蜂蠟,敷貼。) 原蠶蛾(枕部生長癰疽,破裂後像筷子頭一樣,與石葦末一起敷貼。) 斑蝥(癰疽未破或破裂但沒有膿,與大蒜搗碎成豆粒大小,敷貼,一會兒膿就會出來,然後取下藥。) 地膽(腐蝕壞死組織。) 螲蟷(燒成灰,敷在壞死的肉上。) 壁錢窠(直接敷貼。) 五倍子、龍骨(都能收斂瘡口。) 守宮(癰腫疼痛劇烈,焙乾研磨,用油調和後塗抹。) 水蛇灰(敷貼骨疽。) 鯉魚(一切腫毒,無論是否已經潰爛,都燒成灰塗抹;如果是多年的骨疽,切片敷貼,引出蟲。) 鯽魚(各種毒腫,用柏葉包起來燒成灰,加入輕粉,用油調和後塗抹;骨疽膿液流出時,用鹽包起來烤焦,塗抹。) 鱉甲(腐蝕壞死組織,收斂瘡口,燒成灰後撒在患處。) 白螺殼灰(與倒掛塵一起敷抹軟癤。) 蟹膏、石蟹(都用於塗抹久治不愈的疽。) 黑雌雞(排出膿液,促進新血生成。) 雞屎(與艾葉一起,熏蒸骨疽。) 夜明砂(排出膿液,與乳香、桂心一起塗抹。) 豬蹄(煮成汁,清洗癰疽,治療潰瘍熱毒,去除壞死組織。癰疽發熱時,與通草一起煮成羹食用。) 狗頭骨(癰疽癤毒,與蕓薹子一起研磨成粉敷貼。) 兔頭(發背發腦,搗碎後敷貼,熱痛感會立刻消失。) 鹿角膠、鹿茸、麝香(腐蝕一切癰疽膿水。) 豶豬屎(腐蝕壞死組織,與雄黃、檳榔一起敷貼。) 黃鼠(解毒止痛,煎成油,加入黃丹、黃蠟熬成膏藥。) 鼠(癰疽潰爛癒合不良,燒成灰塗抹;鼠皮,生用敷貼在附著骨頭的疽上,就能引出膿液;燒成灰,敷在瘡口。) 貓頭(收斂瘡口,煅燒後,與雞蛋清調和後塗抹;貓頸毛、鼠屎燒成灰,敷在鬢角癤子上。) 象皮(收斂瘡口。) 鼴鼠、豬懸蹄、馬牙灰、豬屎灰、發灰(都能收斂瘡口,也可用蜂房、蛇蛻灰與酒一起服用。)

乳癰:

天花粉(輕微的乳房脹痛,或是乳癰,用酒送服藥末二錢。) 白芷(與貝母末一起,用酒送服。) 半夏(煨熟研磨,用酒送服,也可以吹入鼻中。) 紫蘇、栝蔞、忍冬(一起煎熬後用酒送服。) 玉簪根、萱根、馬鞭(與薑一起使用。) 木蓮(一起擂碎後用酒送服,藥渣塗抹患處。) 何首烏(用酒煮。) 香蒲(搗碎取汁。) 鼠黏子、冬葵子、粽箬灰、莨菪子、葛蔓灰(一起研磨成粉,用酒送服。) 貝母、丹參(與白芷、芍藥、豬脂一起,用醋熬成膏藥塗抹。) 大黃(與甘草一起熬成膏藥敷貼,也可以研磨成粉敷貼。) 射干(與萱根一起塗抹。) 龍舌草(與忍冬一起塗抹。) 燕脂(奶頭裂開,與蛤粉一起塗抹。) 水荇(與苧根一起塗抹。) 蓴、水萍、黃芩、山慈姑、益母草、大薊、莽草(與醋一起使用。) 木鱉子(磨碎後與醋一起使用。) 蒲黃、百合(都用於塗抹和吹治乳房脹痛。) 麥面(用水煮成糊狀,加入酒熱飲,也可以炒黃後,用醋煮成糊狀塗抹,就能消散。) 赤小豆(用酒送服並塗抹。) 米醋(燒熱後投入石頭,溫熱後浸泡。) 蔓荊(與鹽一起塗抹。) 老茄(燒成灰,敷在乳房裂開處。) 蒲公英、橘葉(用酒送服,如果還沒形成膿腫就能消散,已經形成膿腫就能使之潰爛。) 銀杏(乳癰潰爛,研磨後服用並塗抹。) 白梅、水楊柳根(搗碎後敷貼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