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10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二卷 (10)

1. 知母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蚔母(《本經》音遲。《說文》作耆)、連母(《本經》)、蝭母(𦳚音匙,又音提,或作𦳚)、貨母(《本經》)、地參(《本經》)、水參(又名水須、水浚)、𧂇(《爾雅》,音覃)、莐藩(音沉煩)、苦心(《別錄》)、兒草(《別錄》,又名兒踵草、女雷、女理、鹿列、韭逢、東根、野蓼、昌支)時珍曰:宿根之旁,初生子根,狀如蚔虻之狀,故謂之蚔母,訛為知母、蝭母也。余多未詳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知母,生河內川穀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弘景曰:今出彭城。形似菖蒲而柔潤,葉至難死,掘出隨生,須枯燥乃止。

禹錫曰:按:《範子》云:提母出三輔,黃白者善。郭璞釋《爾雅》云:𧂇,蝭母也。生山上,葉如韭。

頌曰:今瀕河懷、衛、彰、德諸郡及解州、滁州亦有之。四月開青花如韭花,八月結實。

【修治】斆曰:凡使,先於槐砧上銼細,焙乾,木臼杵搗,勿犯鐵器。

時珍曰:凡用,揀肥潤里白者,去毛,切。引經上行則用酒浸焙乾;下行,則用鹽水潤焙。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大明曰:苦、甘。權曰:平。

元素曰:氣寒,味大辛、苦。氣味俱厚,沉而降,陰也。又云:陰中微陽,腎經本藥,入足陽明、手太陰經氣分。

時珍曰:得黃柏及酒良,能伏鹽及硼砂。

【主治】消渴熱中,除邪氣,肢體浮腫,下水,補不足,益氣(《本經》)。

療傷寒久瘧煩熱,脅下邪氣,膈中惡,及風汗內疸。多服令人泄(《別錄》)。心煩躁悶,骨熱勞往來,產後蓐勞,腎氣勞,憎寒虛煩(甄權)。熱勞傳屍疰痛,通小腸,消痰止嗽,潤心肺,安心,止驚悸(大明)。涼心去熱,治陽明火熱,瀉膀胱、腎經火,熱厥頭痛,下痢腰痛,喉中腥臭(元素)。

瀉肺火,滋腎水,治命門相火有餘(好古)。安胎,止子煩,闢射工、溪毒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權曰:知母治諸熱勞,患人虛而口乾者,加用之。

杲曰:知母入足陽明、手太陰。其用有四:瀉無根之腎火,療有汗之骨蒸,止虛勞之熱,滋化源之陰。仲景用此入白虎湯治不得眠者,煩躁也。煩出於肺,躁出於腎。君以石膏,佐以知母之苦寒,以清腎之源;緩以甘草、粳米,使不速下也。又凡病小便閟塞而渴者,熱在上焦氣分,肺中伏熱不能生水,膀胱絕其化源,宜用氣薄、味薄、淡滲之藥,以瀉肺火、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。

若熱在下焦血分而不渴者,乃真水不足,膀胱乾涸,乃無陰則陽無以化,法當用黃柏、知母大苦寒之藥,以補腎與膀胱,使陰氣行而陽自化,小便自通。方法詳載木部黃柏下。

時珍曰:腎苦燥,宜食辛以潤之。肺苦逆,宜食苦以瀉之。知母之辛苦寒涼,下則潤腎燥而滋陰,上則清肺金而瀉火,乃二經氣分藥也。黃柏則是腎經血分藥。故二藥必相須而行,昔人譬之蝦與水母,必相依附。補陰之說,詳黃柏條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六。

久近痰嗽,自胸膈下塞停飲,至於臟腑。用知母、貝母各一兩(為末),巴豆三十枚(去油,研勻)。每服一字,用姜三片,二面蘸藥,細嚼嚥下,便睡,次早必瀉一行,其嗽立止。壯人乃用之。一方不用巴豆。(《醫學集成》)久嗽氣急,知母(去毛,切)五錢(隔紙炒),杏仁(姜水泡,去皮尖,焙)五錢。以水一鍾半,煎一鍾,食遠溫服。

次以蘿蔔子、杏仁等分。為末,米糊丸。服五十丸,薑湯下,以絕病根。(鄧筆峰《雜興方》)妊娠子煩,因服藥致胎氣不安,煩不得臥者。知母一兩(洗焙)。為末,棗肉丸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人參湯下。醫者不識此病,作虛煩治,反損胎氣。產科鄭宗文得此方於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中,用之良驗。

(楊歸厚《產乳集驗方》)妊娠腹痛,月未足,如欲產之狀。用知母二兩為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粥飲下二十丸。(《聖惠方》)溪毒射工,凡中溪毒。知母(連根葉)搗作散服,亦可投水搗絞汁飲一二升。夏月出行,多取其屑自隨。欲入水,先取少許投水上流,便無畏。兼闢射工。

亦可煮湯浴之,甚佳。(《肘後良方》)紫癜風疾,醋磨知母擦之,日三次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嵌甲腫痛,知母(燒存性)研,摻之。(《多能方》)

白話文:

[知母]

[名稱釋義]

知母又名蚔母、連母、蝭母、貨母、地參、水參、𧂇、莐藩、苦心、兒草等,別名繁多。 李時珍認為,「知母」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因為它的根莖旁邊,會長出像蚔虻一樣的子根,所以才被稱為「蚔母」,後來才被訛傳成「知母」或「蝭母」。其他別名的由來,大多已不可考。

[產地與採集]

知母主要生長在河內(今河南一帶)的山谷中。通常在農曆二月和八月採集根部,曬乾後使用。 現在的彭城(今江蘇徐州一帶)也有產出。知母的形狀像菖蒲,但質地更為柔潤。它的葉子生命力很強,即使挖出來後,只要有水就會繼續生長,必須等到乾燥才會停止生長。 據說,三輔地區(今陝西一帶)出產的知母,顏色黃白,品質較好。知母生長在山坡上,葉子形狀像韭菜。 現在,黃河沿岸的懷慶、衛輝、彰德、德州,以及解州、滁州等地都有出產。四月開出像韭菜花的青色花朵,八月會結成果實。

[藥材炮製]

使用知母時,要先用槐木砧板將其切細,再焙乾,用木杵搗碎,過程中不要碰到鐵器。 挑選肥厚潤澤、內部呈白色的知母,去除其表面的絨毛,再切片。若要使藥性向上走,則用酒浸泡後焙乾;若要使藥性向下走,則用鹽水浸泡後焙乾。

[藥性]

知母味苦,性寒,無毒。也有人認為它味苦帶甘,或性平。 知母的藥氣寒涼,味道辛、苦。氣味濃重,藥性沉降,屬於陰性藥材。也有人認為它帶有微弱的陽性,是腎經的常用藥,同時也能進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陰經的氣分。 知母與黃柏和酒同用,效果更好;但會被鹽和硼砂抑制藥性。

[主治功效]

知母能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,清除體內熱邪,消除肢體浮腫,利尿,補虛,益氣。 還可以治療傷寒、久瘧引起的發熱,脅下邪氣,膈中不適,以及風濕引起的黃疸。但如果過量服用,則容易導致腹瀉。知母能緩解心煩意亂、骨蒸勞熱、產後虛勞、腎氣虛損、怕冷發熱等症狀。 對於因熱引起的勞損、傳染病引起的疼痛、小便不暢、痰多咳嗽、心悸不安等症狀,知母也能發揮療效。它能清涼心火、消除熱邪,治療陽明經的火熱病症,瀉膀胱和腎經的火氣,緩解熱厥頭痛、下痢腰痛、喉嚨腥臭等不適。 知母還可以瀉肺火、滋腎水,治療命門相火過旺。此外,它還能安胎、止子煩、解溪毒等。

[藥理分析]

知母能治療各種虛勞熱病,對於體虛口乾的患者尤其適用。 知母主要走足陽明經和手太陰經。它的作用有四個方面:一是瀉無根之腎火,二是治療有汗的骨蒸,三是止虛勞之熱,四是滋養陰液。 《傷寒論》中的白虎湯就用到了知母,來治療因煩躁而失眠的患者。煩躁是由肺熱和腎虛引起的。白虎湯中的石膏可以清肺熱,知母的苦寒則可以清腎熱;甘草和粳米則可以緩和藥性,防止藥力過於迅猛。 如果患者小便不通暢且口渴,說明熱在體內上焦的氣分,肺熱不能生成水液,導致膀胱缺乏水源。此時應該使用藥性平和的藥物,來瀉肺火、清肺金,並滋養水液的來源。 如果患者沒有口渴,說明熱在下焦的血分,這是因為腎陰不足,膀胱乾涸。此時應該使用黃柏和知母這類大苦大寒的藥物,來補腎和膀胱,使陰氣得以運行,從而使陽氣得以化生,小便自然會暢通。具體方法可參考黃柏的相關說明。 腎臟喜歡濕潤,所以可以用辛味藥物來潤澤它;肺臟喜歡順降,所以可以用苦味藥物來瀉火。知母的辛苦寒涼的藥性,既可以潤澤腎臟的乾燥,滋養陰液,又可以清肺金、瀉肺火,是治療肺腎兩經氣分疾病的常用藥。黃柏則是治療腎經血分疾病的藥物。因此,這兩種藥物通常需要配合使用。古人將它們比喻成蝦和水母,必須相互依存。關於滋補陰液的說法,可參考黃柏的相關說明。

[附方]

  1. **治療久咳痰多:**將知母、貝母各一兩磨成粉,加入巴豆三十枚(去油磨勻)。每次服用少許,用薑三片沾上藥粉嚼服,然後睡覺,次日早晨會腹瀉,咳嗽即可停止。身體強壯的人可以使用此方。也有方劑不用巴豆。
  2. **治療久咳氣喘:**將知母(去毛切片)用紙隔開炒,與杏仁(用薑水浸泡後去皮尖烘乾)各五錢,用水煎服。然後將蘿蔔子和杏仁磨成粉,用米糊製成藥丸服用,以徹底根治咳嗽。
  3. **治療妊娠子煩:**孕婦因服藥導致胎氣不安,煩躁不安,不能入睡,可以用知母一兩(洗淨焙乾)磨成粉,與棗肉製成藥丸服用。如果醫生不了解這種病症,反而會將其當作虛煩來治療,反而會損害胎氣。
  4. **治療妊娠腹痛:**孕婦腹痛,臨產症狀出現時,可將知母二兩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藥丸服用。
  5. **治療溪毒、射工:**凡是中了溪毒,可用知母(連根葉)搗碎服用,或將其搗碎絞汁飲用。夏天出行時,隨身攜帶知母粉末,下水前將少許知母粉末投入上游,即可預防溪毒和射工。還可以將知母煮水沐浴。
  6. **治療紫癜風:**用醋磨知母擦拭患處,每天三次。
  7. **治療嵌甲腫痛:**將知母燒成灰,研成粉末敷在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