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四卷 (48)

回本書目錄

主治第四卷 (48)

1. 癰、疽

),楓木皮(癰疽已成,擂酒服,並敷。),蘹香(頭疽腫毒,麻脂,調塗,七日腐落。),黃楊(搗塗癤子。),楮實,桑白皮(並塗石癰。)桑葉(塗穿掌毒,即愈。),紫檀(磨醋。),皂莢(煎膏。),榆白皮(醋調,塗癰腫。),水楊柳湯〔水火〕熱湯(並沃洗,腫毒即消。

),新汲水(射腫毒令散。),桑柴火(灸腫瘍不破,潰瘍不腐、不斂,拔毒、止痛生肌。),〔器土〕紙錢(燒筒中,吸腫毒。),火針,墨(磨醋。),倒掛塵(同蔥。),伏龍肝(同蒜。),釜下土(同椒。),鼠壤土(同醋。),土蜂窠(同醋。),蚯蚓泥(同鹽。

),糞坑土,井底泥,檐溜下泥,無名異(醋磨,並塗癰腫。),〔金石〕黑鉛(消癰腫、發背諸瘡,甘草煮酒,溶鉛投八、九次,飲之取醉。),鐵漿(發背初起,飲二升,取利。),菩薩石(主金石毒作癰疽。),胡粉,黃丹,密陀僧併入膏用。),硝石(發背初起,泡湯,拓數次,即散。

),水中白石(背腫如盤,燒赤淬水洗,數次即消。),紫石英(煅研,醋調。),磁石,石青,石蟹(磨醋。),地黃,鹽藥,〔虫部〕土蜂子(醋調。),赤翅蜂,獨腳蜂(並塗癰腫。),露蜂房(惡疽、附骨疽,根在臟腑。燒灰,同巴豆煎油,塗軟癤。),五倍子(炒紫,同蜜塗。

或加黃柏、大黃。),水蛭(咂血。),蜜蠟,〔介鱗〕玳瑁,牡蠣(雞子白調。),蛤粉(並消癰腫。),車螯殼(消腫,燒赤醋淬,同甘草,酒服,並塗。不問大小淺深,利去病根,則免傳變。煅研,入輕粉少許,用栝蔞、甘草節酒煎,入蜜調服。),龜板(初起,燒研酒服。

),穿山甲(炮研酒服。),蛇蛻(燒,醋和塗;石癰,貼之,一夜愈。),蛇頭灰(醋調。),蛇角,蚌粉,鯽魚,〔禽獸〕白鵝膏,雁肪,天鵝油,鴇肪(並塗。),鵜鶘油(能透入病所。),雞冠血(頻滴不已,即散。),雞內金(發背初起,潤濕貼之,不過三、五個即消。

),毈雞子(癰疽發背,百藥不效,同狗屎熬貼。),白鴨通,牛膽,豬膽,豬腦(並塗。),豬腎(同飛面,搗貼。),臘羊脂(一切腫毒初起,抹擦即消,神驗。),豬膏,牛脂(並冷水浸貼,頻易。),黃明膠(一切癰疽,活血止痛。水浸貼之,化酒飲之,不內攻,不傳惡證;同穿山甲燒研,酒服,極妙;已破者,化調黃丹。),犬屎(絞汁服,並塗。

),狗寶(癰疽諸毒,同蟾酥諸藥為丸。),狗齒(燒研,醋塗發背及馬鞍瘡。),鹿角(癰腫,留血在陰中。發背初起,燒灰醋塗,日五、六上。),鹿脂,麋脂,鹿膽,羚羊角(磨水。),貘膏,阿膠,〔人部〕人唾(並塗腫。),人屎(一切癰腫未潰,研末,入麝,調貼頭上;背發欲死,燒和醋塗。

白話文:

癰疽的治療方法,包含許多藥物和療法:

楓木皮:癰疽已形成時,研磨後用酒服用,並將藥渣敷於患處。

蘹香:治療頭部癰疽腫毒,用麻油調和後塗抹,七天後膿腫會自行脫落。

黃楊:搗碎後塗抹於癤子上。

楮實、桑白皮:一起塗抹於石癰上。

桑葉:塗抹於穿掌毒,能迅速痊癒。

紫檀:磨成粉末後用醋調和。

皂莢:煎成膏狀。

榆白皮:用醋調和後,塗抹於癰腫處。

水楊柳湯:用熱水沖洗,腫毒會立即消退。

新汲水:直接噴灑於腫毒處,使其消散。

桑柴火:灸療法,適用於腫瘍未潰破、潰瘍未腐爛或癒合不良的情況,能拔毒、止痛並促進傷口癒合。

紙錢:燒成灰燼後放入筒中,吸出腫毒。

火針、墨:磨成粉末後用醋調和。

倒掛塵:與蔥一起使用。

伏龍肝:與蒜一起使用。

釜下土:與椒一起使用。

鼠壤土:與醋一起使用。

土蜂窠:與醋一起使用。

蚯蚓泥:與鹽一起使用。

糞坑土、井底泥、檐溜下泥、無名異:用醋磨成粉末後,塗抹於癰腫處。

黑鉛:治療癰腫、發背等瘡瘍,用甘草煮酒,多次溶解黑鉛後服用,直到醉為止。

鐵漿:發背初期服用,能促進排泄。

菩薩石:主要治療金石中毒引起的癰疽。

胡粉、黃丹、密陀僧:加入膏藥中使用。

硝石:發背初期,用硝石泡水後,多次塗抹於患處,腫毒會消散。

水中白石:背部腫脹如盤,將其燒紅後淬入水中,再用水清洗,多次後腫脹會消退。

紫石英:煅燒研磨後,用醋調和。

磁石、石青、石蟹:磨成粉末後用醋調和。

地黃、鹽藥:用於治療。

土蜂子:用醋調和。

赤翅蜂、獨腳蜂:塗抹於癰腫處。

露蜂房:治療惡疽、附骨疽等深層癰疽,將其燒成灰燼,與巴豆煎油混合後塗抹於軟癤上。

五倍子:炒至紫黑色,與蜂蜜混合塗抹。也可以加入黃柏、大黃。

水蛭:吸取血液。

蜜蠟:用於治療。

玳瑁、牡蠣:用雞蛋清調和。

蛤粉:消腫。

車螯殼:消腫,燒紅後淬入醋中,與甘草一起用酒服用,並塗抹於患處。無論癰疽大小深淺,都能有效去除病根,避免病情惡化。煅燒研磨後,加入少量輕粉,用栝蔞、甘草煎酒,加入蜂蜜服用。

龜板:初期,燒成灰燼後用酒服用。

穿山甲:炮製後研磨,用酒服用。

蛇蛻:燒成灰燼後,用醋調和塗抹;治療石癰,貼敷一夜即可痊癒。

蛇頭灰:用醋調和。

蛇角、蚌粉、鯽魚:用於治療。

白鵝膏、雁肪、天鵝油、鴇肪:塗抹於患處。

鵜鶘油:能滲透到病灶處。

雞冠血:持續滴在患處,腫毒會消散。

雞內金:發背初期,潤濕後貼敷,通常三五次就能消腫。

毈雞子:癰疽發背,其他藥物無效時,與狗屎一起熬製後貼敷。

白鴨通、牛膽、豬膽、豬腦:塗抹於患處。

豬腎:與飛面一起搗碎後貼敷。

臘羊脂:一切腫毒初期,塗抹即可消腫,效果神奇。

豬膏、牛脂:用冷水浸泡後貼敷,經常更換。

黃明膠:一切癰疽,活血止痛。用水浸泡後貼敷,化水後服用,不傷及內臟,能預防病情惡化;與穿山甲一起燒成灰燼後研磨,用酒服用,效果極佳;已潰破者,調和黃丹使用。

犬屎:絞汁服用,並塗抹於患處。

狗寶:治療癰疽等毒症,與蟾酥等藥物製成丸劑服用。

狗齒:燒成灰燼後研磨,用醋塗抹於發背及馬鞍瘡。

鹿角:治療癰腫,瘀血停留在陰部;發背初期,燒成灰燼後用醋塗抹,每日五到六次。

鹿脂、麋脂、鹿膽、羚羊角:磨成水狀。

貘膏、阿膠:用於治療。

人唾:塗抹於腫脹處。

人屎:一切癰腫未潰破時,研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,調和後貼敷於頭部;背部發病危及生命時,燒成灰燼後用醋調和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