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二卷 (9)

1. 葳蕤

(音威緌。《本經》上品)

白話文:

音威緌(《本經》上品)

音威緌(本草綱目中記載為上品藥材)

【釋名】女萎(《本經》)、葳蕤(《吳普》)、萎䔟(音威移)、委萎(《爾雅》)、萎香(《綱目》)、熒(《爾雅》,音行)、玉竹(《別錄》)、地節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女萎(《本經》):女性萎黃之病。

葳蕤(《吳普》):枝葉繁茂的樣子。

萎䔟(音威移):萎靡不振的樣子。

委萎(《爾雅》):枯萎的樣子。

萎香(《綱目》):萎靡不振的樣子。

熒(《爾雅》,音行):光明的樣子。

玉竹(《別錄》):一種中藥名,又稱「竹節參」。

地節(《別錄》):一種中藥名,又稱「地竹」。

時珍曰:按:黃公紹《古今韻會》云:葳蕤,草木葉垂之貌。此草根長多須,如冠纓下垂之緌而有威儀,故以名之。凡羽蓋旌旗之纓緌,皆象葳蕤,是矣。張氏《瑞應圖》云:王者禮備,則葳蕤生於殿前。一名萎香。則威儀之義,於此可見。《別錄》作葳蕤,省文也。《說文》作萎䔟,音相近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按照《古今韻會》中的記載,葳蕤一詞是形容草木葉子下垂的樣子。這種草的根部有很多須,就像禮帽下垂的穗子,具有威嚴的儀態,所以用來命名。凡是羽蓋或旌旗上的穗子,都像葳蕤一樣,都是如此。張氏的《瑞應圖》中說:帝王禮儀完備,葳蕤就會生長在殿前。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萎香。由此可見威儀的含義。《別錄》中寫作葳蕤,是簡寫的字體,而《說文解字》中寫作萎䔟,發音相近。

《爾雅》作委萎,字相近也。其葉光瑩而象竹,其根多節,故有熒及玉竹、地節諸名。《吳普本草》又有烏女、蟲蟬之名。宋本一名馬熏,即烏萎之訛者也。

白話文:

《爾雅》中將「委萎」和「萎」視為同義詞。

這種植物的葉片光滑明亮,形似竹葉,根部多節,因此有「熒」、「玉竹」、「地節」等別名。《吳普本草》中又將其稱為「烏女」、「蟲蟬」。

宋朝版本中將其稱為「馬燻」,其實是「烏萎」的誤寫。

【正誤】弘景曰:《本經》有女萎無葳蕤,《別錄》無女萎有葳蕤,而功用正同,疑女萎即葳蕤,惟名異爾。

恭曰:女萎功用及苗蔓與萎蕤全別。今《本經》朱書是女萎功效,故《別錄》墨書乃葳蕤功效也。

白話文:

【正確】

陶弘景說:《本經》上有「女萎」而沒有「葳蕤」,《別錄》上沒有「女萎」而有「葳蕤」,但兩者的功效相同,懷疑「女萎」就是「葳蕤」,只是名稱不同而已。

【錯誤】

恭認為:「女萎」的功效和植物形狀與「葳蕤」完全不同。現在《本經》中用朱字書寫的是「女萎」的功效,因此《別錄》中用墨字書寫的是「葳蕤」的功效。

藏器曰:本草女萎、葳蕤同傳。陶云是一物,蘇云二物不同,於中品別出女萎一條。然其主霍亂泄痢腸鳴,正與上品女萎相合,則是更非二物矣。

白話文:

《藏器》說:《本草》中女萎和葳蕤同時記載,陶弘景認為它們是同一種植物,蘇敬則認為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植物,在中品中單獨列出女萎一條。然而,女萎的主治功能是霍亂泄痢腸鳴,這與上品女萎的功效完全一致,因此可以斷定它們並非兩種不同的植物。

頌曰:觀古方書所用,胡洽治時氣洞下有女萎丸;治傷寒冷下結腸丸中用女萎;治虛勞下痢小黃耆酒中加女萎,詳此數方所用,乃似中品女萎,緣其性溫主霍亂泄痢故也。又治賊風手足枯痹四肢拘攣茵蕷酒中用女萎;古今錄驗治身體癧瘍斑駁,有女萎膏,乃似上品《本經》朱書女萎,緣其主中風不能動搖及去皯好色故也。

白話文:

解說:

頌曰:觀察古代醫書的用法,胡洽治療時期的霍亂,有使用女萎丸;治療寒冷傷害而下結腸丸中,也使用了女萎;治療虛勞引起的下痢,在小黃耆酒中加入女萎。詳細探討這幾種方劑的運用,都應屬於中品女萎,因為女萎性溫,能有效治療霍亂和泄痢。

此外,還有一種治療賊風、手足枯痹、四肢拘攣的茵蕷酒,其中也使用了女萎。古今醫書中均有記載,用女萎膏治療身體癤瘍斑駁,這應屬於上品《本經》中記載的朱書女萎,因為它能治療中風引起的麻痹,也能去除皮膚粗糙、恢復膚色。

又治傷寒七、八日不解續命鱉甲湯;及治腳弱,鱉甲湯,並用葳蕤;及《延年方》,治風熱項急痛,四肢骨肉煩熱,有葳蕤飲;又主虛風熱發即頭熱,有葳蕤丸,乃似上品《別錄》墨書葳蕤,緣其主虛熱濕毒腰痛故也。三者既別,則非一物明矣。且葳蕤甘平,女萎辛溫,安得為一物?

白話文:

續命鱉甲湯還是治療傷寒七、八天還沒有好轉的良方。還有腳軟弱,也可服用鱉甲湯,加上葳蕤。延年方:治療風熱項急痛,四肢骨肉煩熱,可用葳蕤飲。同樣的,還可以治療虛風熱引起的頭痛發熱,有葳蕤丸,就是上品《別錄》墨書葳蕤,因為它能治療虛熱濕毒引起的腰痛。這三種藥方既然不同,那麼顯然不是同一種藥材。再說,葳蕤甘平,女萎辛溫,怎麼能混為一談同為一種藥材呢?

時珍曰:《本經》女萎,乃《爾雅》委萎二字,即《別錄》葳蕤也,上古鈔寫訛為女萎爾。古方治傷寒風虛用女萎者,即葳蕤也,皆承本草之訛而稱之。諸家不察,因中品有女萎名字相同,遂致費辯如此。今正其誤,只依《別錄》書葳蕤為綱,以便尋檢。其治泄痢女萎,乃蔓草也,見本條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本經》中的女萎,是《爾雅》中的委萎兩個字,也就是《別錄》中的葳蕤,上古抄寫錯誤而寫成了女萎。古代方書中,治療傷寒風虛的方子是用葳蕤,這些方子都是沿襲了《本草》中的錯誤而稱之為女萎。諸書作者沒有注意,又因為中品中有女萎這個名稱,所以造成了辯論如此激烈。現在更正這個錯誤,只依照《別錄》中的記載,以葳蕤為綱,以便於查找。醫治泄痢的女萎,指的是蔓草,見本條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云:葳蕤生泰山山谷及丘陵,立春後採,陰乾。

普曰:葉青黃色,相值如薑葉,二月、七月採。

弘景曰:今處處有之。根似黃精,小異。服食家亦用之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葳蕤生長在泰山山谷和丘陵地區,立春後採摘,陰乾。

普氏曰:葳蕤葉片青黃色,形狀像薑葉,二月和七月採摘。

弘景曰:葳蕤這種植物現在各地都有。它的根類似於黃精,但略有不同。服食家也用葳蕤來養生。

頌曰:今滁州、舒州及漢中、均州皆有之。莖幹強直,似竹箭桿,有節。葉狹而長,表白里青,亦類黃精。根黃而多須,大如指,長一、二尺。或云可啖。三月開青花,結圓實。時珍曰:處處山中有之。其根橫生似黃精,差小,黃白色,性柔多須,最難燥。其葉如竹,兩兩相值。亦可採根種之,極易繁也。嫩葉及根,並可煮淘食茹。

白話文:

據說現在滁州、舒州以及漢中、均州都有這種植物。它的莖幹堅硬挺直,像竹箭的桿子,有節。葉子又窄又長,表面白色,裏面青色,也像黃精。根是黃色的,有很多鬚根,大小像手指,長一到兩尺。有人說可以食用。三月開花,花是青色的,結圓形的果實。李時珍說:到處山裡都有這種植物。它的根橫著生長,像黃精,但比較小,顏色是黃白色,質地柔軟,有很多鬚根,非常難乾燥。葉子像竹子,兩兩相對生長。也可以採集根來種植,很容易繁殖。嫩葉和根都可以煮熟後淘洗食用。

【修治】斆曰:凡使勿用黃精並鉤吻,二物相似。葳蕤節上有鬚毛,莖斑,葉尖處有小黃點,為不同。採得以竹刀刮去節皮,洗淨,以蜜水浸一宿,蒸了焙乾用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普曰:神農:苦;桐君、雷公、扁鵲:甘,無毒;黃帝:辛。之才曰:畏滷鹼。

白話文:

【整理加工】《本草經集註》上說:凡是藥材,都不要同時使用黃精和鉤吻,兩種藥物很相似。葳蕤節上有鬍鬚毛和斑點,葉子尖端有小黃點,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。採收後用竹刀颳去莖節上的皮,洗淨,用蜂蜜水浸泡一個晚上,蒸了之後烘乾使用。

**氣味:**甘味,性平,無毒性。

古代醫家說法:

  • 神農本草經:味苦
  • 桐君、雷公、扁鵲:味甘,無毒
  • 黃帝內經:味辛

**注意:**不耐受滷鹼物質。

【主治】女萎:主中風暴熱,不能動搖,跌筋結肉,諸不足。久服,去面黑䵟,好顏色潤澤,輕身不老(《本經》)。葳蕤:主心腹結氣,虛熱濕毒腰痛,莖中寒,及目痛眥爛淚出(《別錄》)。時疾寒熱,內補不足,去虛勞客熱。頭痛不安,加而用之,良(甄權)。補中益氣(蕭炳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女萎:主因中風邪熱引起的肌肉萎縮,不能動彈,筋骨關節僵硬疼痛,各種身體虛弱症狀。長期服用,可以消除面部黑斑和皺紋,使皮膚滋潤光澤,身體輕盈不衰老(《本經》)。葳蕤:主治心腹結氣,虛熱濕毒引起的腰痛,莖中寒冷,以及眼睛疼痛、眼瞼破爛、流淚(《別錄》)。時疾寒熱,內部虛弱,去除虛勞客熱。頭痛不安,可以加用,效果很好(甄權)。補中益氣(蕭炳)。

除煩悶,止消渴,潤心肺,補五勞七傷虛損,腰腳疼痛。天行熱狂,服食無忌(大明)。服諸石人不調和者,煮汁飲之(弘景)。主風溫自汗灼熱,及勞瘧寒熱,脾胃虛乏,男子小便頻數,失精,一切虛損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杲曰:葳蕤能升能降,陽中陰也。其用有四:主風淫四末,兩目淚爛,男子濕注腰痛,女子面生黑䵟。

白話文:

能消除煩熱、消除口渴、滋潤心肺,治療身體虛損、腰腳疼痛。春天炎熱時,服食無所忌諱(大明皇帝)。服用了諸石人不調和的人,用其煮水服食(嵇康)。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發汗、發燒,還有勞累引起的瘧疾、身體虛損,男性小便頻繁、遺精,各種虛損病症(李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李杲說:葳蕤(草藥名)能升能降,是陽中帶陰的特性。它的用途有四種:

  1. 治療風濕侵襲四肢末端。
  2. 治癒兩眼流膿爛淚。
  3. 治療男子因濕熱導致的腰痛。
  4. 治療女子臉上長黑斑。

時珍曰:葳蕤性平味甘,柔潤可食。故朱肱《南陽活人書》,治風溫自汗身重,語言難出,用葳蕤湯,以之為君藥。予每用治虛勞寒熱痁瘧,及一切不足之證,用代參、耆,不寒不燥,大有殊功,不只於去風熱濕毒而已,此昔人所未闡者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葳蕤的性質平和,味道甘甜,柔軟潤滑,可以食用。所以朱肱在《南陽活人書》中,把葳蕤湯作為君藥,用於治療風溫自汗、身體沉重、語言難以表達的症狀。我經常使用葳蕤來治療虛勞寒熱、瘧疾,以及各種不足的證狀,它可以替代人參和黨參,不寒不燥,效果很好,不只是去除風熱濕毒而已,這是前人所沒有闡述過的。

藏器曰:陳壽《魏志·樊阿傳》云:青黏,一名黃芝,一名地節。此即葳蕤,極似偏精。本功外,主聰明,調血氣,令人強壯。和漆葉為散服,主五臟益精,去三蟲,輕身不老,變白,潤肌膚,暖腰腳惟有熱不可服。晉嵇紹有胸中寒疾,每酒後苦唾,服之得愈。草似竹,取根花葉陰乾用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陳壽所著的《魏志·樊阿傳》中提到:青黏,別名黃芝,又名地節。這是一種名叫葳蕤的植物,極像偏精。除了原有的功效以外,還具有增強聽力和視力,調理血氣,使人強壯的功效。將它與漆葉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,可以補養五臟,增強精氣,驅除體內的寄生蟲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變白頭髮,滋潤皮膚,溫暖腰腳。但是,如有發熱症狀,則不能服用。晉朝的嵇紹患有胸中寒冷的疾病,每次飲酒後都會劇烈咳嗽,服用此藥後痊癒。這種植物的草莖類似竹子,取其根、花、葉,陰乾後即可使用。

昔華佗入山見仙人所服,以告樊阿,服之壽百歲也。

頌曰:陳藏器以青黏即葳蕤。世無識者,未敢以為信然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華佗上山拜訪仙人,發現仙人服用的藥物,並告訴了樊阿,樊阿服用後活了一百歲。

讚頌的詩句:陳藏器認為青黏就是葳蕤。但世人都不知道這件事,也不敢相信它是真的。

時珍曰:蘇頌注黃精,疑青黏是黃精,與此說不同。今考黃精、葳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,而葳蕤之功更勝。故青黏,一名黃芝,與黃精同名;一名地節,與葳蕤同名,則二物雖通用亦可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六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蘇頌在《本草圖經》中註解黃精時,認為青黏就是黃精,與我提出的說法不同。現在考證,黃精和葳蕤的藥性與功效基本上相似,而葳蕤的功效更大。所以青黏,別名黃芝,與黃精同名;別名地節,與葳蕤同名,那麼兩種植物雖然通用也是可以的。

【附方】舊藥方一則,新藥方六則。

服食法:二月、九月採葳蕤根,切碎一石,以水二石煮之,從旦至夕,以手挼爛,布囊榨取汁,熬稠。其渣曬為末,同熬至可丸,丸如雞頭子大。每服一丸,白湯下,日三服。導氣脈,強筋骨,治中風濕毒,去面皺顏色,久服延年。(臞仙《神隱書》)赤眼澀痛:葳蕤、赤芍藥、當歸、黃連等分。

白話文:

服用方法:在二月和九月採摘葳蕤根,切碎一石,加水二石煮沸,從早上到晚上,用手揉爛,布袋榨取汁液,熬製濃稠。將渣滓曬乾研成細末,與汁液一起熬製到可以做成丸藥,丸藥的大小如雞頭。每次服用一粒,用白開水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此方可疏通氣血,強健筋骨,治療中風濕毒,去除面部皺紋,顏色紅潤,長期服用延年益壽。(臞仙《神隱書》)治療赤眼澀痛:葳蕤、赤芍藥、當歸、黃連等分。

煎湯,薰洗。(《衛生家寶方》)眼見黑花,赤痛昏暗:甘露湯:用葳蕤(焙)四兩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入薄荷二葉,生薑一片,蜜少許,同煎七分,臥時溫服,日一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小便猝淋:葳蕤一兩,芭蕉根四兩。水二大碗,煎一碗半,入滑石二錢,分三服。(《太平聖惠方》)發熱口乾,小便澀:用葳蕤五兩,煎汁飲之。

白話文:

煎製藥湯,再在火上燻蒸後,用藥水清洗患處。(《衛生家寶方》)眼睛出現黑花,發紅、疼痛、昏暗的情況:服用甘露湯。用葳蕤(炒過的)四兩,每次取二錢,用一杯水,加入兩片薄荷葉,一片生薑,少許蜂蜜,一起煎煮,剩七分時,趁溫熱時服下,每天服用一次。(《聖濟總錄》)小便突然淋漓不盡:用葳蕤一兩,芭蕉根四兩,用兩大碗水煎至一碗半,加入滑石二錢,分三次服用。(《太平聖惠方》)發熱、口乾,小便困難:用葳蕤五兩,煎出汁液飲用。

(《外臺秘要》)乳石發熱:葳蕤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犀角一兩。水四升,煮一升半,分三服。(《聖惠方》)癇後虛腫:小兒癇病瘥後,血氣上虛,熱在皮膚,身面俱腫。葳蕤、葵子、龍膽、茯苓、前胡等分,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煎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《外臺祕要》:乳石發熱:葳蕤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犀角一兩。水四升,煮成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

《聖惠方》:癇後虛腫:小兒癇病痊癒後,血氣虛弱,熱在皮膚,身體和麪部都腫脹。葳蕤、葵子、龍膽、茯苓、前胡等分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開水送服。

《聖濟總錄》:

【附錄】鹿藥(《開寶》),志曰:鹿藥甘,溫,無毒。主風血,去諸冷,益老起陽,浸酒服之。生姑藏已西,苗根並似黃精,鹿好食其根。

白話文:

【附錄】鹿藥(《開寶》),記載說:鹿藥味甘、性溫,沒有毒性。主治風血,去除各種寒症,益於老年人,可增強陽氣,用酒浸泡後服用。生長在姑藏以西的地區,其苗和根莖都與黃精相似,鹿喜歡吃它的根。

時珍曰:胡洽居士言:鹿食九種解毒之草,此其一也。或云即是萎蕤,理亦近之。姑附以俟考訪。委蛇(音威貽),《別錄》曰:味甘,平,無毒。主消渴少氣,令人耐寒。生人家園中,大枝長鬚,多葉而兩兩相值,子如芥子。

時珍曰:此亦似是葳蕤,並俟考訪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胡洽居士說:鹿吃九種解毒的草,鹿茸就是其中之一。也有人說鹿茸就是萎蕤,這個說法也很接近。暫且把這兩種說法並列,以便於考證。委蛇,按照《別錄》的記載:味甘,性平,無毒。主治消渴,少氣,使人耐寒。生長在人家的庭院中,枝條長而彎曲,葉子多而成雙對稱,果實如芥菜籽。

李時珍說:這也像是葳蕤,待考證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