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二卷 (3)

1. 黃耆

(《本經》上品)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上品

石斛

昔日,羣臣朝賀,皇帝置大宴於天下。席上,珍奇百味皆備,獨缺味中至味。宴畢,有侍臣上言,南方有石斛草,味美無比。

帝遣使求之,果得一斛,歸獻之。帝以之煮粥,粥熟,香氣四溢,帝嘗之,果然絕妙。遂封賜侍臣千金,誥令天下,謂石斛為「天下第一味」。

蔓荊子

古時,有位名醫名曰範遂。其兄 mắc痢疾,病重,奄奄一息。遂遍尋名醫,皆束手無策。

一日,遂入山採藥,偶得蔓荊子。遂以之煎服,兄服後,痢疾頓止,病痛消除。遂大喜,遂以蔓荊子名藥,世人皆知其功用。

巴戟天

傳說中,秦始皇遣徐福往海中求仙藥。徐福得之巴戟天,獻與始皇。始皇服後,龍精虎猛,長生不老。

此後,巴戟天被列為仙藥,珍貴無比。人服之,可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。

淮山藥

昔日,淮陰侯韓信率兵破趙,奪得敵軍糧倉。倉中皆是山藥,韓信命軍士蒸煮食用。軍士食後,精神倍增,戰力大增,遂大敗趙軍。

韓信遂稱讚山藥為「淮山藥」,並將其作為軍中必備之物。自此,淮山藥名揚天下,成為民間滋補佳品。

【釋名】黃耆(《綱目》)、戴糝(《本經》)、戴椹(《別錄》,又名獨椹)、芰草(《別錄》,又名蜀脂)、百本(《別錄》)、王孫(《藥性論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

  1. 黃耆:《綱目》的別名。

  2. 戴糝:《本經》的別名。

  3. 戴椹:《別錄》的別名,又名「獨椹」。

  4. 芰草:《別錄》的別名,又名「蜀脂」。

  5. 百本:《別錄》的別名。

  6. 王孫:《藥性論》的別名。

時珍曰:耆,長也。黃耆色黃,為補藥之長,故名。今俗通作黃耆。或作蓍者,非矣。蓍,乃蓍龜之蓍,音屍。王孫與牡蒙同名異物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耆,是長的意思。黃耆的顏色是黃的,是補藥中最長的,所以叫黃耆。現在俗稱黃耆。有的人寫成「蓍」,這是錯的。「蓍」是蓍龜的蓍,讀音是屍。王孫與牡蒙是同名異物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黃耆,生蜀郡山谷、白水、漢中。二月、十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黃耆生長在蜀郡的山谷、白水、漢中一帶。在二月和十月採收,陰乾後備用。

弘景曰:第一齣隴西洮陽,色黃白,甜美,今亦難得。次用黑水宕昌者,色白,肌理粗,新者亦甘而溫補。又有蠶陵白水者,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。又有赤色者,可作膏貼。俗方多用,道家不須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最上等的當屬隴西洮陽的黨參,顏色黃白,香甜可口,現在也很難找到。其次是用黑水宕昌的黨參,顏色白,肌理粗糙,新的也香甜而溫補。還有蠶陵白水的黨參,色澤和肌理勝過蜀中的黨參,而具有清涼補益的功效。還有一種赤色的黨參,可以做成膏藥貼敷。民間方子多用,道家則不需要。

恭曰:今出原州及華原者,最良,蜀漢不復採用。宜州、寧州者,亦佳。

白話文:

恭謹奏明:現在出產自原州和華原的藥材品質最佳,蜀地(四川)已不再採用。宜州、寧州的藥材品質也很好。

頌曰:今河東、陝西州郡多有之。根長二、三尺以來。獨莖,或作叢生,枝幹去地二、三寸。其葉扶疏作羊齒狀,又如蒺藜苗。七月中開黃紫花。其實作莢子,長寸許。八月中採根用。其皮折之如綿,謂之綿黃耆。然有數種,有白水耆、赤水耆、木耆,功用並同,而力不及白水耆。

白話文:

頌曰:現在河東、陝西等州郡有很多。根長二、三尺以上。單獨一莖,或叢生,枝幹離地面二、三寸。葉子茂盛,像羊齒狀,又像蒺藜苗。七月中旬開黃紫色的花。果實像莢子,長約一寸。八月採集根部入藥。它的皮撕開像棉花,稱為綿黃耆。但有數種,有白水耆、赤水耆、木耆,功效相同,但不及白水耆。

木耆,短而理橫。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耆,折皮亦似綿,頗能亂真。但苜蓿根堅而脆,黃耆至柔韌,皮微黃褐色,肉中白色,此為異耳。

白話文:

木耆,短而木理橫生。現在的人大多用苜蓿的根來假冒黃耆,剝掉樹皮後也跟黃耆很相似,棉絨樣的感覺,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。但苜蓿根堅硬而脆,黃耆則極其柔韌,表皮微呈黃褐色,裡面的肉則呈現白色的,這也是兩者之間的區別。

承曰:黃耆本出綿上者為良,故名綿黃耆,非謂其柔韌如綿也。今《圖經》所繪憲州者,地與綿上相鄰也。

白話文:

黃耆本草上記載,出於綿上地區的為上品,故名綿黃耆,並不是指它柔韌如綿。現今《圖經》中所繪的憲州黃耆,其產地與綿上地區相鄰。

好古曰:綿上,即出西沁州;白水,在陝西同州。黃耆味甘,柔軟如綿,能令人肥;苜蓿根,味苦而堅脆,俗呼為苜蓿根,能令人瘦。用者宜審。

白話文:

好古說:綿上,即出於西沁州;白水,在陝西同州。黃耆味道甘甜,柔軟如棉花,能使人肥胖;苜蓿根,味道苦澀而堅硬脆薄,俗稱苜蓿根,能使人消瘦。使用者應該仔細選擇。

嘉謨曰:綿上,沁州鄉名,今有巡檢司;白水、赤水二鄉,俱屬隴西。

白話文:

嘉謨說:綿上,沁州的地名,現在設有巡檢司;白水、赤水兩個鄉,都屬於隴西。

時珍曰:黃耆,葉似槐葉而微尖小,又似蒺藜葉而微闊大,青白色。開黃紫花,大如槐花。結小尖角,長寸許。根長二、三尺,以緊實如箭竿者為良。嫩苗亦可煠淘茹食。其子收之,十月下種,如種菜法亦可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黃耆的葉子像槐樹的葉子,但更尖小,又像蒺藜的葉子,但更寬大,呈青白色。它開黃紫色的花,花朵和大槐樹の花一樣大。結出的角果很小,長約一寸。根長二、三尺,以緊實如竹竿者為良。嫩苗也可以煮熟後食用。黃耆的種子在十月採收,播種方法和種菜一樣。

【修治】斆曰:凡使勿用木耆草,真相似,只是生時葉短並根橫也。須去頭上皺皮,蒸半日,擘細,於槐砧上銼用。

白話文:

修治方法:斆(即英名為款冬花)說:凡是使用款冬花,不要用木耆草,它們的外形很相似,只是在生長時葉子較短,根橫生。款冬花必須去除頭上的皺皮,蒸半日,擘細,然後在槐砧上銼用。

時珍曰:今人但捶扁,以蜜水塗炙數次,以熟為度。亦有以鹽湯潤透,器盛,於湯瓶蒸熟切用者。

【氣味】甘,微溫,無毒(《本經》)。白水者冷,補(《別錄》)。

元素曰:味甘,氣溫、平。氣薄味厚,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。入手足太陰氣分,又入手少陽、足少陰命門。

之才曰:茯苓為之使,惡龜甲、白蘚皮。

白話文:

根部

【氣味】甘味,微溫,無毒(《本經》)。白色茯苓性寒,具滋補作用(《別錄》)。

元素曰:茯苓味甘,氣溫、平。氣味淡薄,質地厚實,既可升發,又能降下,屬陰中陽性。可作用於手足太陰經氣分,又能作用於手少陽經、足少陰經的命門。

之才曰:茯苓性味平淡,無過於寒或熱,故可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。忌諱與龜甲、白蘚皮同用。

【主治】癰癰久敗瘡,排膿止痛,大風癩疾,五痔鼠瘻,補虛,小兒百病(《本經》)。婦人子臟風邪氣,逐五臟間惡血,補丈夫虛損,五勞羸瘦,止渴,腹痛泄痢,益氣,利陰氣(《別錄》)。主虛喘,腎衰耳聾,療寒熱,治發背,內補(甄權)。助氣壯筋骨,長肉補血,破症癖,瘰癧癭贅,腸風血崩,帶下赤白痢,產前後一切病,月候不勻,痰嗽,頭風熱毒赤目(《日華》)。治虛勞自汗,補肺氣,瀉肺火、心火,實皮毛,益胃氣,去肌熱及諸經之痛(元素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膿腫久潰爛成瘡,排除膿液止痛,大風癩疾,五痔、鼠瘻,補虛,小兒百病(《本經》)。婦女子臟因風邪而引起的氣滯血瘀,排除五臟間的惡血,補丈夫虛損、五勞羸瘦,止渴,腹痛腹瀉,益氣,益陰氣(《別錄》)。主治虛喘、腎衰耳聾,治療寒熱、治發背,內補(甄權)。助氣壯筋骨,長肉補血,破症癖、瘰癧、癭贅,腸風、血崩,帶下赤白痢,產前後一切病,月經不調,痰嗽,頭風、熱毒、赤目(《日華子本草》)。治虛勞自汗,補肺氣,瀉肺火、心火,實皮毛,益胃氣,去肌肉熱痛及諸經之痛(元素)。

主太陰瘧疾,陽維為病,苦寒熱;督脈為病,逆氣裡急(好古)。

【發明】

弘景曰:出隴西者,溫補;出白水者,冷補。又有赤色者,可作膏,用消癰腫。

藏器曰:虛而客熱,用白水黃耆;虛而客冷,用隴西黃耆。

白話文:

發明

陶弘景說:產於隴西的黃耆,性溫熱,可補虛;產於白水的黃耆,性涼寒,也可用來補虛。還有一種黃耆,顏色赤紅,可以製成膏藥,用於消散癰腫。

《藏器》說:身體虛弱,又有外來熱邪,可用白水黃耆;身體虛弱,又有外來冷邪,可用隴西黃耆。

大明曰:黃耆,藥中補益,呼為羊肉;白水耆,涼,無毒,排膿治血,及煩悶熱毒骨蒸勞;赤水耆,涼,無毒,治血退熱毒,余功並同;木耆,涼,無毒,治煩排膿之力,微於黃耆,遇闕即倍用之。

白話文:

大明說:黃耆是藥材中最好的補品,因此被稱為羊肉。白水耆,性涼,無毒,具有排膿血,以及煩悶熱毒骨蒸勞的功效。赤水耆,性涼,無毒,具有涼血、退熱毒的功效,其他功效與白水耆相同。木耆,性涼,無毒,具有煩排膿的功效,但比黃耆弱一些,如果沒有黃耆,可以用二倍的木耆來代替。

元素曰:黃耆甘溫純陽,其用有五:補諸虛不足,一也;益元氣,二也;壯脾胃,三也;去肌熱,四也;排膿止痛,活血生血,內托陰疽,為瘡家聖藥,五也。又曰:補五臟諸虛,治脈弦自汗,瀉陰火,去虛熱,無汗,則發之;有汗,則止之。

白話文:

元素說:黃耆甘溫純陽,它的作用有五種:補諸虛不足,第一;益元氣,第二;壯脾胃,第三;去肌熱,第四;排膿止痛,活血生血,內託陰疽,為瘡家聖藥,第五。又說:補五臟諸虛,治療脈弦自汗,瀉陰火,去虛熱,沒有汗,就要發汗;有汗,就要止汗。

好古曰:黃耆,治氣虛盜汗,並自汗及膚痛,是皮表之藥;治咯血,柔脾胃,是中州之藥;治傷寒尺脈不至,補腎臟元氣,是里藥。乃上、中、下、內、外、三焦之藥也。

白話文:

好古說:黃耆可以治療因氣虛而引起的盜汗,同時也可以治療自汗和皮膚疼痛,這是具有表皮效用的藥物;可以治療咯血,溫和脾胃的功效,屬於中州藥物;治療傷寒時脈搏微弱,可以補腎臟元氣,是一種內用藥物。具有上、中、下、內、外、三焦之藥的作用。

杲曰:《靈樞》云: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,肥腠理而司開闔。黃耆既補三焦,實衛氣,與桂同功;特比桂甘平,不辛熱為異耳。但桂則通血脈,能破血而實衛氣,耆則益氣也。又黃耆與人參甘草三味,為除躁熱肌熱之聖藥。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,必用黃耆溫分肉,益皮毛,實腠理,不令汗出,以益元氣而補三焦。

白話文:

杲氏說:《靈樞》中說:衛氣的作用,在於溫暖肉體和充實皮膚,使肌肉和皮膚之間的縫隙得到滋養,具有開合的功能。黃耆既能補益三焦,又能充實衛氣,與桂的功效相同;只是黃耆相比桂更甘平,不辛熱,這一點有區別。但是桂可以通血脈,能破血而充實衛氣,黃耆則能補益氣。此外,黃耆與人參、甘草這三味藥,是消除煩躁熱火、肌肉熱症的良藥。人體脾胃一旦虛弱,肺氣就會首先衰竭,此時必須使用黃耆來溫暖肌肉和皮膚,滋養腠理,防止汗液外泄,以此來增補元氣和益補三焦。

震亨曰:黃耆補元氣,肥白而多汗者,為宜;若面黑形實而瘦者,服之,令人胸滿,宜以三拗湯瀉之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黃耆可以補元氣,白白胖胖而出汗多的人,適合服用;如果面黑體格結實卻瘦的人服用,會讓人胸悶,宜用三拗湯來瀉去。

宗奭曰:防風、黃耆,世多相須而用。唐許胤宗初仕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時,柳太后病風不能言,脈沉而口噤。胤宗曰:既不能下藥,宜湯氣蒸之,藥入腠理,周時可瘥。乃造黃耆防風湯數斛,置於床下,氣如煙霧,其夕便得語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防風和黃耆,歷代醫家都經常把它們配合使用。唐朝許胤宗剛開始仕途時,在陳國的新蔡王府中擔任外兵參軍的職務。當時,柳太后患有中風不能言語,脈象沉弱,嘴巴也閉著不能張開。許胤宗說:既然不能口服藥物,那應該用藥物的蒸氣來燻蒸,藥物通過皮膚腠理進入體內,長時間就能夠治癒。於是,他用黃耆防風湯煎煮了幾大桶湯藥,放在病牀下面,藥氣像煙霧騰起。當晚,柳太后就能夠說話了。

杲曰:防風能制黃耆,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,乃相畏而相使也。

白話文:

杲曰:防風能制約黃耆,黃耆得到防風的制約,它的功效會更大,這是相畏相制的道理。

震亨曰:人之口通乎地,鼻通乎天。口以養陰,鼻以養陽。天主清,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;地主濁,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。柳太后之病不言,若以有形之湯,緩不及事;今投以二物,湯氣滿室,則口鼻俱受。非智者通神,不可回生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,人的口與地面相通,鼻子與天空相通。口能滋養陰,鼻子能滋養陽。天空清淨,所以鼻子不接受有形之物,而接受無形之物;地面渾濁,所以口接受有形之物,兼而接受無形之物。柳太后的病癥不說話,如果用有形之湯藥調理,緩解不及病情發展之快速;現在投以兩味藥,藥氣充滿室內,則口鼻都能接受。如果不是善用智謀通曉神妙之人,不可能使之起死回生。

杲曰:小兒外物驚,宜用黃連安神丸鎮心藥。若脾胃寒濕,嘔吐腹痛,瀉痢青白,宜用益黃散藥。如脾胃伏火,勞役不足之證,及服巴豆之類,胃虛而成慢驚者,用益黃、理中之藥,必傷人命。當於心經中,以甘溫補土之源,更於脾土中,以甘寒瀉火,以酸涼補金,使金旺火衰,風木自平矣。今立黃耆湯瀉火補金益土,為神治之法。

白話文:

杲說:小兒因外界事物受到驚嚇,應當用黃連安神丸鎮心安神。如果是脾胃虛寒濕重,出現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大便青白等症狀,應當用益黃散。如果是脾胃虛火內伏,加之勞累過度,或服用巴豆等藥物,導致胃氣虛弱而引起的慢性驚嚇,用益黃、理中的藥物,必定會損傷人的生命。我們應當從心經入手,用甘溫的藥物補益脾土之源,再用甘寒的藥物瀉脾土中的火氣,用酸涼的藥物補益肺金,使肺金旺盛,心火衰退,風木自然就會平定下來了。我現在創立了黃耆湯,瀉火補金益土,作為治療慢驚的神奇方法。

用炙黃耆二錢,人參一錢,炙甘草五分,白芍藥五分,水一大盞,煎半盞,溫服。

白話文:

取炙黃耆二錢重、人參一錢重、炙甘草五分重、白芍五分重,加水一大杯,煎煮至半杯,溫熱服用。

機曰:蕭山魏直著《博愛心鑑》三卷,言小兒痘瘡,惟有順、逆、險三證。順者為吉,不用藥。逆者為凶,不必用藥。惟險乃悔吝之象,當以藥轉危為安,宜用保元湯加減主之。此方原出東垣,治慢驚土衰火旺之法。今借而治痘,以其內固營血,外護衛氣,滋助陰陽,作為膿血,其證雖異,其理則同。

白話文:

機說:蕭山魏直所著的《博愛心鑑》三卷,談到小兒痘瘡,只有順證、逆證、險證三種證候。順證為吉兆,不需要用藥。逆證為凶兆,即使用藥也無濟於事。只有險證才具有悔恨吝嗇的徵兆,應該用藥將危症轉變為安症,適合用加減保元湯主治。這個方劑原是出自東垣,用於治療慢驚土衰火旺的證候。現在借用來治療痘瘡,因為它能內固營血,外護衛氣,滋助陰陽,使膿血生成,雖然證候不同,但道理是一樣的。

去白芍藥,加生薑,改名曰保元湯。炙黃耆三錢,人參二錢,炙甘草一錢,生薑一片,水煎服之。險證者,初出圓暈乾紅少潤也,漿長光澤,頂陷不起也;既出雖起慘色不明也,漿行色灰不榮也,漿定光潤不消也,漿老濕潤不斂也,結痂而胃弱內虛也,痂落而口渴不食也,痂後生癰腫也,癰腫潰而斂遲也。凡有諸症,並宜此湯。

白話文:

去除白芍藥,加入生薑,改名為「保元湯」。使用三錢炙黃耆、二錢人參、一錢炙甘草和一片生薑,水煎服之。如果症狀嚴重,初期會出現圓形暈紅、乾燥、少濕潤,漿液生長、光澤、頂部凹陷不隆起;發病後,儘管症狀已經好轉,但顏色仍然晦暗不明,漿液運行時顏色發灰、不鮮豔,漿液固定後光潤不消失,漿液老化後濕潤而不收斂,結痂後胃弱、內虛,痂皮脫落後口渴、不想吃東西,痂皮後長出腫瘤,腫瘤潰爛後收斂緩慢。凡是有這些症狀的,都應該服用此湯。

或加芎藭,加官桂,加糯米以助之。詳見本書。

白話文:

或添加川芎,添加肉桂,添加糯米以輔助。詳見本書。

嘉謨曰:人參補中,黃耆實表。凡內傷脾胃,發熱惡寒,吐泄怠臥,脹滿痞塞,神短脈微者,當以人參為君,黃耆為臣;若表虛自汗亡陽,潰瘍痘疹陰瘡者,當以黃耆為君,人參為臣,不可執一也。

白話文:

嘉謨說:人參可以補益中氣,黃耆可以固表止汗。凡是內傷脾胃,出現發熱惡寒,嘔吐泄瀉,疲倦懶動,腹脹腹痛,精神萎靡,脈搏微弱等症狀的,應該以人參為主藥,黃耆為輔藥;如果表氣虛弱,自汗亡陽,潰瘍痘疹和陰瘡的,應該以黃耆為主藥,人參為輔藥。不能只用一種藥物。

【附方】舊五,新九。

小便不通:綿黃耆二錢,水二盞,煎一盞,溫服。小兒減半。(《總微論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:五種材料,新方:九種材料。

小便不通:綿黃耆二錢,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,趁溫熱時服用。兒童減半。(出自《總微論》)

酒疸黃疾:心下懊痛,足脛滿,小便黃,飲酒發赤黑黃斑,由大醉當風,入水所致。黃耆二兩,木蘭一兩,為末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肘後方》)

白話文:

酒疸黃疾:心下感到懊惱疼痛,小腿腳踝處腫脹,小便發黃,飲酒後皮膚發紅黑黃斑,這是因為過度醉酒後被風吹到,進水導致的。

治療方法:

藥方:黃耆二兩,木蘭一兩。
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
用法:用酒送服方寸匕的藥粉,每天三次。

氣虛白濁:黃耆(鹽炒)半兩,茯苓一兩。為末。每服一錢,白湯下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白話文:

治氣虛白濁:黃耆(用鹽炒過)半兩,茯苓一兩。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一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(出處:《經驗良方》)

治渴補虛:男子婦人諸虛不足,煩悸焦渴,面色萎黃,不能飲食,或先渴而後發瘡癤,或先癰疽而後發渴,並宜常服此藥,平補氣血,安和臟腑,終身可免癰疽之疾。用綿黃耆(箭桿者,去蘆)六兩(一半生焙,一半以鹽水潤濕,飯上蒸三次,焙,銼),粉甘草一兩(一半生用,一半炙黃為末)。每服二錢,白湯點服,早晨、日午各一服,亦可煎服,名黃耆六一湯

白話文:

治療口渴、虛弱:男女由於身體虛弱,感到煩躁、心跳加快、口渴、面色萎黃、不能飲食,或者先口渴然後發瘡癤,或者先長癰疽然後口渴,都應該經常服用此藥,以平衡氣血,安和臟腑,終身可免除癰疽的疾病。使用綿黃耆(箭桿生長出來的,去掉蘆),六兩(一半生焙,一半以鹽水潤濕,飯上蒸三次,焙,銼),粉甘草一兩(一半生用,一半炙黃為末)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水沖服,早晨、日午各服用一次,也可以煎服,名叫黃耆六一湯。

(《外科精要》)

白話文:

《外科精要》

卷一:創傷

  • :傷口。
  • :化膿。
  • :腐爛。
  • :有毒。
  • :久不癒的傷口。

卷二:腫瘤

  • :組織異常增生。
  • :局部組織異常增大。
  • 硬腫:質地堅硬的腫瘤。
  • 軟腫:質地柔軟的腫瘤。
  • 熱腫:發熱的腫瘤。

卷三:骨折

  • 骨折:骨頭折斷。
  • 正折:骨頭直線折斷。
  • 斜折:骨頭斜線折斷。
  • 粉折:骨頭粉碎性折斷。
  • 脫位:關節脫臼。

卷四:脫臼

  • 脫臼:關節錯位。
  • 肩脫:肩關節脫臼。
  • 肘脫:肘關節脫臼。
  • 腕脫:腕關節脫臼。
  • 髖脫:髖關節脫臼。

卷五:燒傷

  • 燒傷:皮膚被火燒傷。
  • 一度燒傷:皮膚紅腫。
  • 二度燒傷:皮膚起泡。
  • 三度燒傷:皮膚壞死。

卷六:外治法

  • 外治法:從外部治療疾病的方法。
  • 拔毒:將毒物排出體外。
  • 清瘡:清潔傷口。
  • 止血:停止出血。
  • 收口:促使傷口癒合。

老人秘塞:綿黃耆、陳皮(去白)各半兩。為末。每服三錢,用大麻子一合,研爛,以水濾漿,煎至乳起,入白蜜一匙,再煎沸,調藥空心服,甚者不過二服。此藥不冷不熱,常服無秘塞之患,其效如神。(《和劑局方》)

白話文:

老年人便祕的方法:用綿黃耆、陳皮(把白色的那層去掉)各半兩。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大麻子一合,研磨成泥,用水分裝成漿,煎煮到出現奶狀,加入一匙白蜜,再次煮沸後,將藥粉調入,空腹服用,再嚴重不過兩次就會有效。這種藥不寒不熱,經常服用可以消除便祕的困擾,效果非常神奇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
腸風瀉血:黃耆、黃連等分,為末。麵糊丸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。(孫用和《秘寶方》)尿血沙淋,痛不可忍:黃耆、人參等分。為末,以大蘿蔔一個,切一指厚大,四、五片,蜜二兩,淹炙令盡,不令焦,點末,食無時,以鹽湯下。(《永類方》)

白話文:

腸風瀉血:黃耆、黃連等分,研磨成細末。麵粉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(出自孫用和的《祕寶方》)

小便帶血沙淋,疼痛難忍:黃耆、人參等分。研磨成細末,取一個大蘿蔔,切成一指厚的四到五片,加入二兩蜂蜜,浸泡後烤乾,不要烤焦,加入藥末,隨時食用,用鹽湯送服。(出自《永類方》)

吐血不止:黃耆二錢半,紫背浮萍五錢。為末。每服一錢,薑、蜜水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咳嗽膿血咽乾,乃虛中有熱,不可服涼藥。以好黃耆四兩,甘草一兩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點湯服。(席延賞方)

白話文:

吐血不止:黃耆二錢半,紫背浮萍五錢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薑汁和蜂蜜調水送服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咳嗽膿血咽乾,是因為身體虛弱中有熱,不能服用寒涼的藥物。用上等黃耆四兩,甘草一兩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沸水沖服。(出自席延賞方)

肺癰得吐:黃耆二兩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溫服,日三、四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肺部生膿瘍能吐出膿液:黃耆二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中碗煎煮成六分之一,溫熱服用,一天服用三、四次。(《聖惠方》)

甲疽瘡膿:生足趾甲邊,赤肉突出,時常舉發者。黃耆二兩,䕡茹一兩。醋浸一宿,以豬脂五合,微火上煎取二合,絞去滓,以封瘡口上,日三度,其肉自消。(《外臺秘要》)胎動不安腹痛,下黃汁。黃耆、川芎藭各一兩,糯米一合。水一升,煎半升,分服。(《婦人良方》)

白話文:

  • 甲疽瘡膿:

  • 是長在腳趾甲邊緣的瘡,有發炎的紅肉突出,時常會發作。

  • 治療方法:

  • 黃耆兩兩,䕡茹一兩。

  • 用醋浸泡一夜,然後加入五合豬脂,用小火煮到剩兩合,過濾掉渣滓,用來封住瘡口,一天三次,瘡肉就會自己消退。

  • 胎動不安腹痛,下黃汁:

  • 是懷孕期間胎動不安,肚子痛,並且有黃色液體排出。

  • 治療方法:

  • 黃耆、川芎藭各一兩,糯米一合。

  • 加入一升水,煎到剩半升,分成多次服用。

陰汗濕癢:綿黃耆,酒炒為末,以熟豬心點吃妙。(趙真人《濟急方》)

癰疽內固:黃耆、人參各一兩。為末,入真龍腦一錢,用生藕汁和丸綠豆大。每服二十,溫水下,日三服。(《本事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內部腫塊的藥方:黃耆和人參各一兩,研成細末,加入一錢的真龍腦,用生藕汁和勻,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20粒,用溫水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(出自《本事方》)

莖葉

【主治】療渴及筋攣,癰腫疽瘡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治療口渴及抽筋,疔瘡(《別錄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