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二卷 (2)

1. 草之一

山草類三十一種

白話文:

山草類三十一種

  1. 天門冬:生於山谷濕地,莖如韭,葉似麥,根如白芍,味甘、平、無毒,主治心肺氣血不足、陰虛發熱、咳嗽吐血等症。

  2. 玉竹:生於山林蔭濕處,莖細長如竹,葉似麥,根狀如竹節,味甘、微寒、無毒,主治肺胃陰虛、咳嗽氣短、虛熱等症。

  3. 玄參:生於山野濕地,莖方形,葉似參,根似人大腿,味苦、微寒、無毒,主治肺胃熱盛、煩躁失眠、咳嗽吐血等症。

  4. 地黃:生於山林陰濕處,葉大而圓,根似紡錘,味甘、苦、寒、無毒,主治肝腎陰虛、潮熱盜汗、腰膝酸軟等症。

  5. 熟地:為地黃經加工後所得,味甘、苦、微溫、無毒,主治肝腎陰虛、血虛萎黃、鬚髮早白等症。

  6. 麥冬:生於山林陰濕處,葉似麥,根白而長,味甘、微寒、無毒,主治肺胃陰虛、咳嗽口乾、虛熱等症。

  7. 阿膠:為驢皮熬製而成,味甘、平、無毒,主治血虛萎黃、崩漏帶下、產後虛弱等症。

  8. 當歸:生於山林陰濕處,葉似芹,根似人參,味辛、甘、溫,無毒,主治血虛萎黃、月經不調、產後虛弱等症。

  9. 川芎:生於山林陰濕處,莖圓而細,葉似芹,根似竹節,味辛、溫,無毒,主治頭風頭痛、血瘀經閉、月經不調等症。

  10. 白芍:生於山林陰濕處,葉似芍藥,根白色如芍,味酸、苦、寒,無毒,主治肝血鬱滯、月經不調、虛熱煩躁等症。

  11. 白朮:生於山野濕地,根似茯苓,外皮黃白,味甘、苦、溫,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食少納呆、腹瀉洩痢等症。

  12. 茯苓:生於山林陰濕處,塊狀如拳頭,外皮黃褐色,味甘、淡、平,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水腫尿少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
  13. 山藥:生於山野濕地,塊莖如紡錘,外皮褐色,味甘、平、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食少納呆、虛喘盜汗等症。

  14. 蓮子:蓮花種子,味甘、澀、平,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失眠多夢、虛熱心煩等症。

  15. 芡實:芡草種子,味甘、澀、平,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遺精早洩、小便頻數等症。

  16. 薏苡仁:薏苡種子,味甘、淡、微寒,無毒,主治脾胃虛弱、水腫尿少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  17. 澤瀉:生於池沼濕地,葉似菖蒲,根似箭頭,味甘、苦、寒,無毒,主治脾腎虛弱、水腫尿少、虛熱心煩等症。

  18. 車前草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車輪,味甘、寒、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尿道炎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
  19. 敗醬草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尖刀,味苦、寒、無毒,主治肺胃熱盛、口瘡舌痛、小便黃赤等症。

  20. 野菊花:生於山野濕地,花似菊花,味甘、苦、微寒,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目赤腫痛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  21. 艾草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艾蒿,味辛、苦、溫,無毒,主治脾胃虛寒、止血消炎、驅寒除濕等症。

  22. 訶子:生於山林陰濕處,果實如棗,味酸、苦、澀,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虛熱口渴、大便乾結等症。

  23. 桑葉:桑樹葉,味甘、微寒、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等症。

  24. 蒲公英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蒲公英,味甘、苦、寒,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目赤腫痛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  25. 菊苣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菊花,味甘、苦、寒,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眼目浮腫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
  26. 魚腥草:生於池沼濕地,葉似魚腥草,味辛、苦、微寒,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扁桃體炎、痢疾泄瀉等症。

  27. 紫蘇:生於田野路邊,葉似蘇葉,味辛、甘、溫,無毒,主治肺脾虛寒、感冒發熱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
  28. 薄荷:生於山林陰濕處,葉似薄荷,味辛、涼、無毒,主治風熱感冒、頭痛發熱、咳嗽氣喘等症。

  29. 金銀花:生於山林陰濕處,花似金銀花,味甘、微寒、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目赤腫痛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  30. 連翹:生於山林陰濕處,花似連翹,味苦、寒、有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咽喉腫痛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  31. 黃芩:生於山林陰濕處,根似黃芩,味苦、寒、無毒,主治肺熱咳嗽、目赤腫痛、瘡瘍腫痛等症。

2. 甘草

(《本經》上品)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上品

人參

性溫味甘,補五臟,安精神,定魂魄,止驚悸,除邪氣,明目開心,益智久服,輕身延年。

地黃

性涼味甘,主治虛勞不足,男子精血虛,女子崩中諸血,下痢赤白,血痢,淋血,尿血,入肝腎二經,補益真陰。

熟地

性溫味甘,養陰血,補腎水,治肝腎陰虛,虛勞咳嗽,五臟不足,盜汗遺精,崩中便血,女子血虧,諸熱煩渴,入心肝腎三經。

山茱萸

性酸味澀,入肝腎二經,收斂固澀,止遺泄,治虛勞不足,男子精血虛,女子崩中諸血,腰膝痠痛,脈虛自盜。

黃精

性寒味甘,入脾腎二經,益氣補腎,治虛勞不足,女子崩中諸血,鬚髮早白,心腹虛痛。

附子

性大熱味辛,有大毒,入腎經,回陽補火,治虛寒喘逆,四肢厥冷,下痢腹痛,霍亂嘔吐,久服傷人。

乾薑

性大熱味辛,入脾胃二經,發散通陽,治虛寒咳嗽,嘔吐反胃,脾胃寒痛,霍亂腹痛。

肉桂

性大熱味甘,入脾胃命門三經,溫補元陽,治陽虛氣怯,虛寒咳嗽,脾胃虛寒腹痛,腰膝酸軟。

丁香

性大熱味辛,入脾胃肺三經,溫中止嘔,降逆鎮痛,治脾胃虛寒嘔吐,霍亂反胃,胸腹脹痛,痢疾赤白。

乾漆

性大熱味辛,入脾胃三經,止嘔反胃,降逆鎮痛,治脾胃虛寒嘔吐,霍亂反胃,胸腹脹痛,痢疾赤白。

【釋名】蜜甘(《別錄》)、蜜草(《別錄》)、美草(《別錄》)、蕗草(《別錄》)、靈通(《記事珠》)、國老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蜜甘(《別錄》):也叫蜜草(《別錄》)、美草(《別錄》)、蕗草(《別錄》)、靈通(《記事珠》)、國老(《別錄》)。

弘景曰:此草最為眾藥之主,經方少有不用者,猶如香中有沉香也。國老即帝師之稱,雖非君而為君所宗,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這種草藥是最重要的藥物,藥方的配方很少不用到它,就像香料中有沉香一樣。國老就是帝師的稱呼,雖然不是君主但卻是君主所尊崇的,因此能夠安和草石且解除各種毒素。

甄權曰: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,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。

白話文:

甄權說:在眾多藥物之中,甘草是君藥(最重要的藥物),能夠治療七十二種乳石之毒,解一千二百種草木之毒,並且可以調和各種藥物的藥性,因此被稱為國老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甘草生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。二月、八月除日採根,曝乾,十日成。

白話文:

典故註解:《別錄》記載:甘草生長在河西走廊的積沙山區和上郡。每年二月和八月去除根部的附着物,曬乾,十天後處理完成。

陶弘景曰:河西上郡,今不復通市。今出蜀漢中,悉從汶山諸地中來。赤皮斷理,看之堅實者,是抱罕草,最佳。抱罕乃西羌地名。亦有火炙乾者,理多虛疏。又有如鯉魚腸者,被刀破,不復好。青州間有而不如。又有紫甘草,細而實,乏時亦可用。

白話文:

陶弘景說:河西上郡過去的市集如今已經廢棄不通了。如今出產蜀漢中的甘草,全部從汶山諸地運來。外表是紅色,斷面紋理緊密的,是抱罕草,是最好的。抱罕是西羌的一個地名。還有一種是火烤乾的,紋理大多空疏。還有一種像鯉魚腸一樣的,被刀切斷的,不是好的。青州也有甘草,但不如蜀漢中的好。還有一種是紫甘草,細而緊實,在缺貨的時候也可以用。

蘇頌曰:今陝西、河東州郡皆有之。春生青苗,高一、二尺,葉如槐葉,七月開紫花似柰冬,結實作角子如畢豆。根長者,三、四尺,粗細不定,皮赤色,上有橫梁,梁下皆細根也。採得去蘆頭及赤皮,陰乾用。今甘草有數種,以堅實斷理者為佳。其輕虛縱理及細韌者,不堪,惟貨湯家用之。

白話文:

蘇頌說:現在的陝西、河東州郡都有甘草。春天生長青苗,高一、二尺,葉子像槐樹葉,七月開紫花像柰冬,結的果實像角子,如畢豆。根部長的有三、四尺,粗細不確定,皮是紅色的,上面有橫梁,橫梁下面都是細根。採摘後要去掉蘆頭和紅皮,在陰涼處曬乾後使用。現在的甘草有好幾種,以瓷實斷理者為佳。那些輕虛縱理及細韌的,不適合用,只有用在貨湯和家用上。

謹按:《爾雅》云:蘦,大苦。郭璞:蘦,似地黃。又《詩·唐風》云:采苓采苓,首陽之巔,是也。蘦,與苓通用。首陽之山在河東蒲阪縣,乃今甘草所生處相近,而先儒所說苗葉與今全別,豈種類有不同者乎?

白話文:

根據《爾雅》記載:蘦,味道非常苦。郭璞:蘦,類似地黃。又《詩經·唐風》說:採摘苓草,採摘苓草,在首陽山的山頂,這指的是苓草。蘦,與苓通用。首陽山在河東蒲阪縣,靠近現在甘草生長的地方,但先儒所說的蘦的苗葉與現在的完全不同,難道是品種不一樣嗎?

李時珍曰:按:沈括《筆談》云:《本草注》引《爾雅》蘦大苦之注,為甘草者,非矣。郭璞之注,乃黃藥也,其味極苦,故謂之大苦,非甘草也。甘草枝葉悉如槐,高五、六尺,但葉端微尖而糙澀,似有白毛,結角如相思角,作一本生,至熟時角拆,子扁如小豆,極堅,齒齧不破,今出河東西界。寇氏《衍義》亦取此說,而不言大苦非甘草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根據沈括的《筆談》記載,《本草注》引用《爾雅》中關於蘦大苦的註解,認為是甘草,這是不對的。郭璞的註解是黃藥,它的味道極苦,因此被稱為大苦,並不是甘草。甘草的枝葉都像槐樹,高五、六尺,但葉子的末端稍微尖一點,粗糙乾燥,好像有白毛,結出的果實像相思豆的果實,一株生長,直到成熟時果實裂開,種子扁如小豆,非常堅硬,用牙齒咬不破,現在產在河東西一帶。寇氏的《衍義》也採用了這個說法,但沒有說大苦不是甘草。

以理度之,郭說形狀殊不相類,沈說近之。今人惟以大徑寸而結緊斷紋者,為佳,謂之粉草;其輕虛細小者,皆不及之。劉績《霏雪錄》,言安南甘草大者如柱,土人以架屋,不識果然否也?

白話文:

經過各方研究討論,郭璞的說法和草藥圖像差很多,但沈括的說法卻比較接近,現在的人通常都以直徑大而紋路緊密斷裂的甘草為佳,而且稱之為粉草,那些輕浮、細小且不結實的都比不過粉草。劉績《霏雪錄》中寫到,安南的甘草像柱子一樣大,當地人甚至用它來架屋頂,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。

白話文:

原文字:

根部

【修治】雷斆曰:凡使須去頭尾尖處,其頭、尾吐人。每用切長三寸,擘作六七片,入瓷器中盛,用酒浸蒸,從巳至午,取出曝乾,銼細用。一法:每斤用酥七兩塗炙,酥盡為度。又法:先炮令內外赤黃用。

白話文:

雷斆說:凡是使用雷斆,必須去除頭尾尖銳的地方,因為它的頭尾會讓人嘔吐。每次使用時,將其切成三寸長,撕成六七片,放入瓷器中盛放,用酒浸泡並蒸煮,從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二點,取出晾乾,研磨成細末即可使用。

還有一種方法:每斤雷斆用七兩酥塗抹並烤炙,直到酥全部用盡為止。

還有一種方法:先將雷斆炮製成內外赤黃的狀態後再使用。

時珍曰: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炙之,至熟刮去赤皮,或用漿水炙熟,未有酥炙、酒蒸者。大抵補中宜炙用;瀉火宜生用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藥書上說的用文火烘烤甘草,都是用長流水浸濕烘烤,直到熟透,颳去棕紅色外皮,或者用漿水烘烤到熟透,沒有用酥油烘烤、酒蒸的。總的來說,補益作用的藥物宜烘烤使用;清熱瀉火作用的藥物宜生用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寇宗奭曰:生則微涼,味不佳;炙則溫。

王好古曰:氣薄味厚,升而浮,陽也。入足太陰厥陰經。時珍曰:通入手足十二經。

白話文:

**【氣味】**甘,平,無毒。寇宗奭說:新鮮的時候微涼,味道不好;經過炙烤後溫和。

王好古說:氣味輕薄而味道厚重,升發而浮上面,屬於陽性。歸入足太陰、足厥陰經。李時珍說:它能通行於手足十二經脈。

徐之才曰:朮、苦參乾漆為之使,惡遠志,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

白話文:

徐之才說:朮、苦參、乾漆可以作為引經藥,遠志相剋,反與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相剋。

權曰:忌豬肉

白話文:

禁忌:豬肉

時珍曰:甘草與藻、戟、遂、芫四物相反,而胡洽居士治痰澼,以十棗湯加甘草、大黃,乃是痰在膈上,欲令通泄,以拔去病根也。東垣李杲治項下結核,消腫潰堅湯加海藻。丹溪朱震亨治勞瘵,蓮心飲用芫花。二方俱有甘草,皆本胡居士之意也。故陶弘景言古方亦有相惡相反者,乃不為害。非妙達精微者,不知此理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甘草和藻、戟、遂、芫四種藥物相反,但胡洽居士治療痰壅盛,用十棗湯加上甘草、大黃,那是因為痰在膈肌之上,想要讓它通暢排泄,以去除疾病的根源。東垣李杲治療項下結核,消腫潰堅湯加上海藻。丹溪朱震亨治療勞瘵(肺結核),蓮心飲用芫花。這兩種方劑都有甘草,都是根據胡居士的想法。所以陶弘景說古方也有相惡相反的,但並不會造成危害。如果不是精通奧妙道理的人,不知道這個道理。

【主治】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堅筋骨,長肌肉,倍氣力,金瘡尰,解毒。久服輕身延年(《本經》。尰,音時勇切,腫也)。溫中下氣,煩滿短氣,傷臟咳嗽,止渴,通經脈,利血氣,解百藥毒,為九土之精,安和七十二種石,一千二百種草(《別錄》)。主腹中冷痛,治驚癇,除腹脹滿,補益五臟,養腎氣內傷,令人陰不痿,主婦人血瀝腰痛,凡虛而多熱者,加用之(甄權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強化筋骨,增長肌肉,增加體力,治療刀傷和腫脹,解毒。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,延年益壽(《本經》。腫,音同「時勇切」)。溫暖中焦,緩解氣滯,治療胸悶氣短、傷臟咳嗽、止渴,疏通經脈,促進血氣運行,解百藥之毒,為九種土的精華,能夠安撫和調節七十二種石頭和一千二百種草藥的藥性(《別錄》)。主治腹中冷痛,治療驚癇,消除腹脹滿,補益五臟,滋補腎氣內傷,使人陰部不痿弱,主治婦女血瀝腰痛,凡是虛弱而多熱的患者,可以加用人參(甄權)。

安魂定魄,補五勞七傷,一切虛損,驚悸煩悶健忘,通九竅,利百脈,益精養氣,壯筋骨(大明)。生用瀉火熱;熟用散表寒,去咽痛,除邪熱,緩正氣,養陰血,補脾胃,潤肺(李杲)。吐肺痿之膿血,消五發之瘡疽(好古)。解小兒胎毒驚癇,降火止痛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  • 安撫靈魂,穩定精神,補充五勞七傷,治療一切虛弱損傷,緩解驚悸煩悶健忘,暢通九竅,疏通百脈,增益精氣,壯筋骨。(大明)

  • 生用可以瀉火清熱;熟用可以發散表寒,消除咽喉疼痛,去除邪熱,緩和正氣,滋養陰血,補益脾胃,潤肺。(李杲)

  • 吐出肺痿的膿血,消除五種發作的瘡疽。(好古)

  • 解除小兒胎毒和驚癇,清熱止痛。(時珍)

,【主治】生用治胸中積熱,去莖中痛,加酒煮玄胡索、苦楝子尤妙(元素)。

白話文:

稍草,主要用於治療胸中的積熱,去除莖中的疼痛。將稍草與酒一起煮,加入玄胡索和苦楝子,效果更佳(元素)。

,【主治】生用能行足厥陰、陽明二經汙濁之血,消腫導毒(震亨)。主癰腫,宜入吐藥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**主治:**生用可運行足厥陰、陽明兩經的瘀血,消腫導毒(震亨)。主治癰腫,宜加入吐藥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震亨曰:甘草味甘,大緩諸火,黃中通理,厚德載物之君子也。欲達下焦,須用梢子。杲曰:甘草氣薄味厚,可升可降,陰中陽也。陽不足者,補之以甘。甘溫能除大熱,故生用則氣平,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;炙之則氣溫,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,除邪熱,去咽痛,緩正氣,養陰血。凡心火乘脾,腹中急痛,腹皮急縮者,宜倍用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甘草,性味甘,能很好地緩解各種熱症,黃色居中通達有序,就像擁有厚德能容載萬物的君子。想要達到下焦(指人體下部,包括腹部、泌尿生殖系統等),必須使用甘草梢部。元代醫家朱震亨說:甘草氣味溫和厚重,既能升又能降,是陰中之陽。陽氣不足的人,可以用甘草來補。甘味溫和,能去除大熱,所以生用甘草則藥氣平和,能補益脾胃不足,又能瀉除心火。炙用甘草則藥氣溫熱,能補益三焦元氣,能散表寒,清除邪熱,去除咽喉疼痛,緩和正氣,滋養陰血。凡是心火侵犯脾臟,導致腹中急痛,腹皮急縮的,應該加倍使用甘草。

其性能緩急,而又協和諸藥,使之不爭。故熱藥得之緩其熱;寒藥得之緩其寒;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。好古曰:五味之用,苦泄辛散,酸收咸斂,甘上行而發,而本草言甘草下氣何也?蓋甘味主中,有升降浮沉,可上可下,可外可內,有和有緩,有補有泄,居中之道盡矣。張仲景附子理中湯用甘草,恐其僭上也;調胃承氣湯用甘草,恐其速下也,皆緩之之意。

白話文:

甘草的性質可以緩和急性的藥性,又可以調和各種藥物,使藥效不發生衝突。所以用於熱性藥物可以緩和它的熱性;用於寒性藥物可以緩和它的寒性;用於寒熱雜陳的藥物則可以使藥效恰到好處。好古說:「五味的功效,苦味能瀉,辛味能散,酸味能收,鹹味能斂,甘味能升發。但是本草說甘草能下氣,為什麼?」這是因為甘味主中,有升降浮沉的作用,可以升可以降,可以外可以內,有和有緩,有補有瀉,居中之道最為完善。張仲景在附子理中湯中使用甘草,是擔心附子藥性過於升發;在調胃承氣湯中使用甘草,是擔心大黃藥性過於瀉下,都是為了緩和藥性的作用。

小柴胡湯柴胡黃芩之寒,人參半夏之溫,而用甘草者,則有調和之意。建中湯用甘草,以補中而緩脾急也;鳳髓丹用甘草,以緩腎急而生元氣也,乃甘補之意。又曰:甘者令人中滿;中滿者勿食甘,甘緩而壅氣,非中滿所宜也。凡不滿而用炙甘草為之補;若中滿而用生甘草為之瀉,能引諸藥直至滿所,甘味入脾,歸其所喜,此升降、浮沉之理也。《經》云:以甘補之,以甘瀉之,以甘緩之,是矣。

白話文:

小柴胡湯含有柴胡、黃芩的寒涼藥性,人參、半夏的溫和藥性,而使用甘草,則有調和寒熱、平衡藥性的作用。建中湯使用甘草,以補益中焦,緩解脾氣的急迫感;鳳髓丹使用甘草,以緩解腎氣的急迫感,生發元氣,這是甘補藥性的作用。

經書上還說:甘味的食物能讓人中焦飽滿;中焦飽滿的人不要吃甘味的食物,因為甘味緩和而會壅滯氣機,不適閤中焦飽滿的人服用。凡是中焦不飽滿的,可以使用炙甘草補益;如果中焦飽滿的,可以使用生甘草瀉火清熱,能引導諸藥直達中焦飽滿之處,甘味入脾,歸於脾臟所喜,這就是升降、浮沉的道理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以甘補之,以甘瀉之,以甘緩之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時珍曰:甘草外赤中黃,色兼坤離;味濃氣薄,資全土德。協和群品,有元老之功;普治百邪,得王道之化。贊帝力而人不知,斂神功而己不與,可謂藥中之良相也。然中滿、嘔吐、酒客之病,不喜其甘;而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,與之相反。是亦迂緩不可以救昏昧,而君子嘗見嫉於宵人之意歟?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甘草外面是紅色的,裡面是黃色的,它的顏色兼具坤卦和離卦的特性;它的味道濃鬱,氣味微弱,具備了土的全部特徵。它能夠調和各種藥物,有元老的功勞;它能夠普遍治療各種邪氣,具有王道教化的作用。它輔助君主的權力,卻不被人們所知曉;它收斂神靈的作用,卻不顯示自己的能力,可謂藥中的賢相。然而,那些中滿、嘔吐、酗酒的人,不喜歡它的甘味;而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,與它作用相反。這是因為它性情迂緩,不能夠救治昏迷的人,因此君子常常受到宵小之人的嫉妒。

頌曰:按:孫思邈《千金方》論云:甘草解百藥毒,如湯沃雪。有中烏頭巴豆毒,甘草入腹即定,驗如反掌。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,予每試之不效,加入甘草為甘豆湯,其驗乃奇也。又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云:席辯刺史嘗言:嶺南俚人解蠱毒藥,並是常用之物,畏人得其法,乃言三百頭牛藥,或言三百兩銀藥。久與親狎,乃得其詳。

白話文:

歌頌說:經查孫思邈《千金方》提到:甘草能解百藥毒,就像沸水燙化雪一般。中毒後,服用甘草,毒性立即消除,效果立竿見影。方書中稱大豆汁能解百藥毒,我每次試驗都不見效,加入甘草成為甘豆湯,效果就很神奇了。又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說:席辯刺史曾經說過:嶺南俚人解除毒藥的方法,都是常用的物品,怕人得到他們的祕方,所以有的人說要用三百頭牛來換取解藥,有的人說要用三百兩白銀來買解藥。我與他相處很長時間,纔得到了詳細的解毒方法。

凡飲食時,先取炙熟甘草一寸,嚼之咽汁,若中毒。隨即吐出。仍以炙甘草三兩,生薑四兩,水六升,煮二升,日三服。或用都淋藤、黃藤二物,酒煎溫常服,則毒隨大。小溲出。又常帶甘草數寸,隨身備急。若經含甘草而食物不吐者,非毒物也。三百頭牛藥,即土常山也;三百兩銀藥,即馬兜鈴藤也,詳見各條。

白話文:

凡是在飲食的時候,先取一寸炙熟的甘草,嚼碎吞下汁液,就像中毒了一樣。隨後吐出來。仍然用三兩炙甘草,四兩生薑,六升水,煮成二升,一天服用三次。或者用都淋藤、黃藤這兩種藥,用酒煎服,經常溫熱服用,那麼毒隨大小便排出。如果經過含甘草而食物不吐出來,那就不是中毒。三百頭牛藥,就是土常山;三百兩銀藥,就是馬兜鈴藤,詳見各條。

【附方】舊十五,新二十二。

傷寒心悸,脈結代者:甘草二兩。水三升,煮一半,服七合。日一服。(《傷寒類要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十五,新二十二。

傷寒心悸,脈搏結代不調:甘草二兩。水三升,煎煮取一半,每次服七合。每日服一次。(出自《傷寒類要》)

傷寒咽痛:少陰證,甘草湯主之。用甘草二兩(蜜水炙),水二升,煮一升半,服五合,日二服。(張仲景《傷寒論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傷寒引起的咽喉疼痛:屬於少陰證,使用甘草湯為主。使用甘草二兩(用蜂蜜水炙烤過),水二升,煮到一升半左右,每次喝五合,每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)

肺熱喉痛有痰熱者。甘草(炒)二兩,桔梗(米泔浸一夜)一兩。每服五錢,水一鍾半,入阿膠半片,煎服。(錢乙《直訣》)

白話文:

肺部有熱,喉嚨痛,有痰熱的人。用甘草(炒過)二兩,桔梗(用米湯浸泡一夜)一兩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一碗半,加入阿膠半片,煎服。(出自錢乙的《直訣》)

肺痿多涎:肺痿吐涎沫,頭眩,小便數而不咳者,肺中冷也,甘草乾薑湯溫之。甘草(炙)四兩,乾薑(炮)二兩。水三升,煮一升五合,分服。(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)肺痿久嗽涕唾多,骨節煩悶,寒熱。以甘草三兩(炙),搗為末。每日取小便三合,調甘草末一錢,服之。(《廣利方》)

白話文:

肺痿多涎:肺痿疾病患者吐涎沫、頭暈目眩、小便頻繁、不會咳嗽的症狀,是肺部受寒所引起的,可以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肺臟。藥方包括:炙甘草四兩、炮乾薑二兩。水三升,煎至一升五合,分次服用。(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)

肺痿久嗽涕唾多,骨節煩悶,寒熱。甘草三兩(炙),搗成粉末。每天取小便三合,調入甘草粉末一錢,服用。(《廣利方》)

小兒熱嗽:甘草二兩,豬膽汁浸五宿,炙,研末,蜜丸綠豆大。食後薄荷湯下十丸。名涼膈丸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發燒咳嗽:取甘草二兩,用豬膽汁浸泡五天,烘乾後研成細末,加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飯後用薄荷湯送服十丸。此方名為涼膈丸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初生解毒:小兒初生,未可便與硃砂、蜜。只以甘草一指節長,炙碎,以水二合,煮取一合,以綿染點兒口中,可為一蜆殼,當吐出胸中惡汁。此後待兒飢渴,更與之。令兒智慧,無病,出痘稀少。(王璆《選方》)

白話文:

初生解毒劑:剛出生的嬰兒,不可立即給予硃砂、蜂蜜。只用甘草一指節長,烤碎,用水二杯,煮成一杯,用棉花沾著點在嬰兒口中,可為一蜆殼那麼多,當嬰兒吐出胸中的惡汁。此後待嬰兒飢渴時,再給予此劑。使嬰兒智慧,沒有疾病,出痘稀少。(王璆《選方》)

初生便閉:甘草、枳殼(煨)各一錢。水半盞,煎服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小兒撮口發噤:用生甘草二錢半,水一盞,煎六分,溫服。令吐痰涎,後以乳汁點兒口中。(《金匱玉函》)

白話文:

古代文字:

初生便閉:甘草、枳殼(煨)各一錢。水半盞,煎服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初生兒便祕:甘草、枳殼(炒焦)各一錢,加水半碗,煎熬後服用。(出自《全幼心鑑》)

古代文字:

撮口發噤:用生甘草二錢半,水一盞,煎六分,溫服。令吐痰涎,後以乳汁點兒口中。(《金匱玉函》)

小兒嘴脣緊閉,手腳僵硬:用生甘草二錢半,加水一碗,煎熬成六分,溫服。讓孩子吐出痰液和口水,然後用母乳點在孩子口中。(出自《金匱玉函》)

嬰兒目澀:月內目閉不開,或腫羞明,或出血者,名慢肝風。用甘草一截,以豬膽汁炙,為末。每用米泔調少許,灌之。(《幼幼新書》)

白話文:

嬰兒眼睛不適:出生一個月內眼睛閉而不開,或者眼睛腫而怕光,或者眼睛出血,這叫做慢肝風。用甘草一段,用豬膽汁烘烤,研成細末。每次用米湯調和少許,灌服。(《幼幼新書》)

小兒遺尿:大甘草頭,煎湯,夜夜服之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

小兒尿血:甘草一兩二錢,水六合,煎二合,一歲兒一日服盡。(姚和眾《至寶方》)

小兒羸瘦:甘草三兩,炙焦為末,蜜丸綠豆大。每溫水下五丸,日二服。(《金匱玉函》)

大人羸瘦:甘草三兩(炙)。每旦以小便煮三、四沸,頓服之。良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白話文:

小兒遺尿:

取大黃(甘草頭),煎煮成湯,每晚服用。(出自危氏《得效方》)

小兒尿血:

取甘草一兩二錢,加水六合,煎煮至兩合,一歲的小孩一天服完。(出自姚和眾《至寶方》)

小兒羸瘦:

取甘草三兩,烤焦後碾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用溫水送服五丸,一天兩次。(出自《金匱玉函》)

大人羸瘦:

取甘草三兩(烤過的),每天早上用小便煮沸三、四次,一次服用。(出自《外臺祕要》)

赤白痢下:崔宣州衍所傳方:用甘草一尺,炙,劈破,以淡漿水蘸,三二度,又以慢火炙之,後用生薑去皮半兩,二味以漿水一升半,煎取八合,服之立效。《梅師方》:用甘草一兩(炙),肉豆蔻七個(煨)銼。以水三升,煎一升,分服。舌腫塞口,不治殺人:甘草,煎濃湯,熱漱頻吐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赤白痢下:崔宣州衍傳授的方子:使用甘草一尺,烤過,劈開,用淡漿水浸泡兩三次,再用慢火烤過,然後使用剝皮的生薑半兩,兩種藥材以漿水一升半煎煮,取八合,服用後立馬見效。《梅師方》:使用甘草一兩(烤過),肉豆蔻七個(烤過)研碎。以水三升,煎煮至一升,分次服用。舌頭腫大塞住口,不治療會殺人:甘草,煎成濃湯,趁熱漱口頻頻吐出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太陰口瘡:甘草二寸,白礬一粟大,同嚼,咽汁。(《保命集》)

白話文:

太陰口瘡:甘草二寸,白礬一顆粟米大小,同嚼,嚥下汁液。(《保命集》)

發背癰疽:崔元亮《海上集驗方》云:李北海言,此方乃神授,極奇秘。用甘草三大兩(生搗篩末),大麥面九兩,和勻,取好酥少許入內,下沸水搜如餅狀,方圓大於瘡一分,熱敷腫上,以綢片及故紙隔,令通風,冷則換之。已成者膿水自出;未成者腫便內消,仍當吃黃耆粥為妙。

白話文:

關於發背癰疽:崔元亮在《海上集驗方》中說:李北海說,這個方子是神授的,非常神奇。使用生甘草三兩(搗碎篩成末),大麥面九兩,均勻混合,加入少量優質酥油,倒入沸水中攪拌成餅狀,直徑比瘡口大一寸,趁熱敷在患處,用綢片和舊紙隔開,保持通風,冷了就換一張。已經形成的膿瘡會自行流出膿水;未形成的腫脹會自行消退,此時最妙的是吃黃耆粥。

又一法:甘草一大兩,水炙,搗碎,水一大升浸之,器上橫一小刀子,露一宿,平明以物攪,令沫出,去沫服之。但是瘡腫發背,皆甚效。(蘇頌《圖經》)

白話文:

另一種方法:甘草一大兩,用火烤過,搗碎,用水一大升浸泡,在器皿上橫放一把小刀子,露出一夜,早上用東西攪拌,讓泡沫出來,去泡沫後服用。像這樣治療瘡腫發背,都有明顯的療效。(蘇頌《圖經》)

諸般癰疽:甘草三兩,微炙,切,以酒一斗,同浸瓶中,用黑鉛一片溶成汁,投酒中取出,如此九度。令病者飲酒至醉,寢後即愈也。(《經驗方》)一切癰疽諸發,預期服之,能消腫逐毒,使毒不內攻,功效不可具述。用大橫紋粉草二斤捶碎,河水浸一宿,揉取濃汁,再以密絹過,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,以瓷罐收之。每服一、二匙,無灰酒或白湯下。

白話文:

各種癰疽:甘草三兩,微烤,切碎,用一斗酒浸在瓶中,用一片黑鉛溶解成汁,投進酒中取出,如此九次。讓病人喝酒至醉,睡後即可痊癒。(《經驗方》)一切癰疽諸症發作之前,預先服用,能消腫逐毒,使毒不往內攻,功效不可勝數。用大橫紋粉草二斤捶碎,用河水浸泡一夜,揉取濃汁,再用密絹過濾,用銀石器皿在慢火上熬成膏,用瓷罐收好。每次服用一、二匙,用無灰酒或白開水送服。

曾服丹藥者,亦解之,或微利無妨,名國老膏。(《外科精要方》)

癰疽秘塞:生甘草二錢半,井水煎服,能疏導下惡物。(《直指方》)

乳癰初起:炙甘草二錢,新水煎服,仍令人咂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曾經服用過丹藥的人,也可以使用該藥物,或者少量服用的話,也沒有妨礙,叫做「國老膏」。

(《外科精要方》)

癰疽腫塞不通:用生甘草二錢半,用井水煎服,能夠疏通下瀉體內的惡物。(《直指方》)

乳房腫瘤初期:用炙烤過的甘草二錢,用新的水煎服,還可以讓病人含著甘草。(《直指方》)

些小癰癤:發熱時,即用甘草節,曬乾為末,熱酒服一、二錢,連進數服,痛熱皆止。(《外科精要方》)

白話文:

一些小型膿瘡:在發熱的時候,就用甘草節,曬乾研磨成粉末,用熱酒沖服一、二錢,連續服用幾次,疼痛和發熱都會停止。(出自《外科精要方》)

痘瘡煩渴:粉甘草(炙)、栝蔞根等分,水煎服之。甘草能通血脈,發瘡痘也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痘瘡煩渴

**處方:**炙甘草、栝蔞根等分

**用法:**水煎服

**功效:**甘草能疏通血脈,幫助痘瘡發出。

陰下懸癰:生於穀道前後,初發如松子大,漸如蓮子,數十日後,赤腫如桃李,成膿即破,破則難愈也。用橫紋甘草一兩,四寸截斷,以溪澗長流水一碗,河水、井水不用,以文武火慢慢蘸水炙之,自早至午,令水盡為度,劈開視之,中心水潤乃止。細銼,用無灰好酒二小碗,煎至一碗,溫服,次日再服,便可保無虞。

此藥不能急消,過二十日,方得消盡。興化守康朝病已破,眾醫拱手,服此兩劑即合口,乃韶州劉從周方也。(李迅《癰疽方》)

白話文:

這種藥不能快速地消除毒瘡,二十天後毒瘡才能完全消除。興化知府康朝的毒瘡已經潰破,眾多的醫生都束手無策,服用此藥兩劑之後疼痛即停止,康朝服用的藥方是韶州的劉從周配製的。(李迅《癰疽方》)

陰頭生瘡:蜜煎甘草末,頻頻塗之,神效。(《千金方》)

陰下濕癢:甘草,煎湯,日洗三、五度。(《古今錄驗》)

代指腫痛:甘草,煎湯漬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凍瘡發裂:甘草,煎湯洗之。次以黃連黃柏、黃芩末,入輕粉、麻油調敷。(《談野翁方》)

白話文:

凍瘡開裂:甘草煎湯洗患處。然後用黃連、黃柏、黃芩研成粉末,加入輕粉和麻油調勻後敷患處。(《談野翁方》)

湯火灼瘡:甘草,煎蜜塗。(李樓《奇方》)

白話文:

湯火焰灼傷:甘草,煎熬成膏加入蜂蜜塗抹患處。(李樓《奇方》)

蠱毒藥毒:甘草節,以真麻油浸之,年久愈妙。每用嚼咽,或水煎服,神妙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蠱毒和一般毒藥:將甘草節,用真麻油浸泡,時間越久藥效越好。每次服用時,可以嚼服,也可以用水煎煮服用,效果非常好。(《直指方》)

小兒中蠱欲死者:甘草半兩,水一盞,煎五分,服。當吐出。(《金匱玉函》)

牛馬肉毒:甘草,煮濃汁,飲一、二升,或煎酒服,取吐或下。如渴,不可飲水,飲之即死。(《千金方》)飲饌中毒,未審何物,猝急無藥。只煎甘草薺苨湯,入口便活。(《金匱玉函方》)

白話文:

牛馬肉中毒:用甘草,煮成濃汁,喝一到二升,或者煎酒服下,以引發嘔吐或腹瀉。如果口渴,不可喝水,喝水就會死亡。(《千金方》)食物中毒,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突然發作沒有藥物可治。只煎甘草薺苨湯,喝下去就能活命。(《金匱玉函方》)

水莨菪毒:菜中有水莨菪,葉圓而光,有毒,誤食令人狂亂,狀若中風,或作吐。以甘草煮汁服之,即解。(《金匱玉函妙方》)

白話文:

水莨菪有毒:生菜中有一種叫做水莨菪的東西,又名豬婆草,葉子圓整且光滑、有劇毒。誤食讓人瘋狂、行為失序,就像中風或發酒瘋。可以用甘草煮的水服下解毒。(《金匱玉函妙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