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主治第四卷 (33)
主治第四卷 (33)
1. 牙齒
並揩牙。),壁上塵土(同鹽燒,㗜鼻。),金釵(燒,烙。),白銀(風牙,燒赤,淬火酒,漱之即止。),石膏(瀉胃火。同荊芥、防風、細辛、白芷末,日揩。),白礬(煎漱,止血,及齒碎。),黃礬(漱風熱牙疼。),食鹽(揩牙洗目,堅牙明目,止宣露;臥時封齦,止牙痛出血;槐枝煎過,去風熱;皂角同燒,去風熱。),青鹽(同上。
)川椒(煎乾,揩牙,永無齒疾。),朴硝(皂莢煎過,擦風熱及食蟹齦腫。),雄黃(同乾薑㗜鼻。),鉛灰,〔蟲禽獸部〕白殭蠶(同姜炒。),蠶退紙灰(並揩擦。),露蜂房(同鹽燒擦;同全蠍擦。同細辛漱;煎酒漱。),百藥煎(風熱,泡湯含;同延胡索末、雄黃末擦。
),白馬頭蛆(取牙。),全蠍,五靈脂(惡血齒痛,醋煎漱。),雄雞屎(燒咬。),羊脛骨灰(濕熱,同當歸、白芷,擦。),諸朽骨(風熱,煨咬。)
【腎虛】〔草菜〕旱蓮草(同青鹽炒焦,揩牙,烏須固齒。),補骨脂(同青鹽日揩。風蟲,同乳香。),蒺藜(打動牙痛,擦漱。),骨碎補(同乳香塞。),獨蒜(熨。),甘松(同硫黃,煎漱。),牛膝(含漱。),地黃,〔石獸〕石燕子(揩牙,堅固、止痛及齒疏。),硫黃(腎虛,入豬臟,煮丸服。),羊脛骨灰(補骨。)
【蟲䘌】〔草部〕桔梗(同薏苡根,水煎服。),大黃(同地黃貼。),鏡面草,蜀羊泉,紫藍(並點。),雀麥(同苦瓠葉,煎醋炮,納口中,引蟲。),覆盆子(點目取蟲。),蓽茇(同木鱉子,㗜鼻;同胡椒塞孔。),細辛,莽草,苦參,惡實(並煎漱。),附子(塞孔,又塞耳。
),羊躑躅(蠟丸。),藤黃,烏頭,草烏頭,天南星,芫花(並塞孔。),山柰,莨菪子,艾葉,〔菜谷〕韭子(並燒煙燻。),韭根(同泥貼,引蟲。),茄根(汁塗。)燒灰(貼。),燒酒(浸花椒,漱。),〔果木〕銀杏(食後生嚼一、二枚。),地椒(同川芎揩。
),楊梅根皮,酸榴根皮,吳茱萸根(並煎漱。),杏仁(煎漱或燒烙。),桃橛(燒汁滴。),桃仁,柏枝(並燒烙。),皂莢子(醋煮烙之。),胡桐淚(為口齒要藥。濕熱牙痛,及風疳、䘌齒、骨槽風,為末,入麝,夜夜貼之;宣露臭氣,同枸杞根漱;蠹黑,同丹砂、麝香摻。),巴豆(風蟲,綿裹咬;燒煙燻;同蒜塞耳。
),阿魏(同臭黃塞耳。),丁香(齒疳䘌露黑臭,煮汁食;同射干、麝香揩。)海桐皮(煮汁並漱。),槐白皮,枸橘刺,鼠李皮,地骨皮(醋。),楓柳皮,白楊皮,白棘刺(並煎漱。),樟腦(同硃砂揩。同黃丹、肥皂塞孔。),楤白皮(塞孔,牙自爛。),乳香(同椒,或巴豆,或礬,塞孔。
白話文:
牙齒
清潔牙齒。牆壁上的塵土(與鹽一起燒,然後嗅聞)。金釵(燒紅,烙印)。白銀(風牙,燒紅,淬入酒中,漱口即止)。石膏(瀉胃火。與荊芥、防風、細辛、白芷研磨成末,每日擦拭牙齒)。白礬(煎煮漱口,止血,以及治療齒碎)。黃礬(漱口治療風熱牙痛)。食鹽(擦拭牙齒清洗眼睛,堅固牙齒明目,止宣露;睡覺時塞在牙齦上,止牙痛出血;用槐枝煎煮後,去風熱;與皂角一起燒,去風熱)。青鹽(用法同上)。川椒(煎乾,擦拭牙齒,永久沒有齒疾)。朴硝(用皂莢煎煮後,擦拭風熱引起的牙齦腫痛以及吃蟹後的牙齦腫痛)。雄黃(與乾薑一起嗅聞)。鉛灰。白殭蠶(與薑一起炒)。蠶退紙灰(一起擦拭)。露蜂房(與鹽一起燒後擦拭;與全蠍一起擦拭;與細辛一起漱口;煎酒漱口)。百藥煎(風熱,泡成湯含漱;與延胡索末、雄黃末一起擦拭)。白馬頭蛆(取出牙齒)。全蠍、五靈脂(惡血引起的齒痛,用醋煎煮後漱口)。雄雞屎(燒後咬)。羊脛骨灰(濕熱,與當歸、白芷一起擦拭)。諸朽骨(風熱,煨後咬)。
【腎虛】旱蓮草(與青鹽一起炒焦,擦拭牙齒,烏髮固齒)。補骨脂(與青鹽每日擦拭;風蟲,與乳香一起使用)。蒺藜(治療牙痛,擦拭漱口)。骨碎補(與乳香一起塞入)。獨蒜(熨敷)。甘松(與硫黃一起,煎煮漱口)。牛膝(含漱)。地黃。石燕子(擦拭牙齒,堅固牙齒、止痛以及治療齒疏)。硫黃(腎虛,放入豬臟中,煮成丸藥服用)。羊脛骨灰(補腎)。
【蟲齒】桔梗(與薏苡根一起,水煎服)。大黃(與地黃一起貼敷)。鏡面草、蜀羊泉、紫藍(一起點塗)。雀麥(與苦瓠葉一起,煎醋炮製,放入口中,引出蟲)。覆盆子(點在眼睛上取出蟲)。蓽茇(與木鱉子一起嗅聞;與胡椒一起塞入牙孔)。細辛、莽草、苦參、惡實(一起煎煮漱口)。附子(塞入牙孔,也塞入耳朵)。羊躑躅(製成蠟丸)。藤黃、烏頭、草烏頭、天南星、芫花(一起塞入牙孔)。山柰、莨菪子、艾葉。韭子(一起燒煙燻)。韭根(與泥一起貼敷,引出蟲)。茄根(汁液塗抹)。燒灰(貼敷)。燒酒(浸泡花椒,漱口)。銀杏(飯後生嚼一、二枚)。地椒(與川芎一起擦拭)。楊梅根皮、酸榴根皮、吳茱萸根(一起煎煮漱口)。杏仁(煎煮漱口或燒烙)。桃橛(燒汁滴入)。桃仁、柏枝(一起燒烙)。皂莢子(醋煮後烙印)。胡桐淚(為口齒要藥。濕熱牙痛,以及風疳、蟲齒、骨槽風,研磨成末,加入麝香,每天晚上貼敷;宣露臭氣,與枸杞根一起漱口;蛀牙變黑,與丹砂、麝香一起摻入)。巴豆(風蟲,用棉花包裹後咬;燒煙燻;與蒜一起塞入耳朵)。阿魏(與臭黃一起塞入耳朵)。丁香(齒疳蟲齒牙齒發黑發臭,煮汁服用;與射干、麝香一起擦拭)。海桐皮(煮汁漱口)。槐白皮、枸橘刺、鼠李皮、地骨皮(用醋)。楓柳皮、白楊皮、白棘刺(一起煎煮漱口)。樟腦(與硃砂一起擦拭;與黃丹、肥皂一起塞入牙孔)。楤白皮(塞入牙孔,牙齒會自行腐爛)。乳香(與椒,或巴豆,或礬一起塞入牙孔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