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2)
石部第十一卷 (2)
1. 戎鹽
(《本經》下品)
【釋名】胡鹽(《別錄》)、羌鹽(《日華》)、青鹽(《綱目》)、禿登鹽(《唐本》)、陰土鹽。
大明曰:西番所食者,故號戎鹽、羌鹽。
恭曰:戎鹽,即胡鹽也。沙州名禿登鹽,廓州名為陰土鹽,生河岸山阪之陰土石間,故名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戎鹽生胡鹽山,及西羌北地、酒泉福祿城東南角。北海青,南海赤。十月採。
當之曰:戎鹽味苦臭,是海潮水澆山石,經久鹽凝著石,取之北海者青,南海者赤。弘景曰:史書言虜中鹽有九種:白鹽、食鹽,常食者;黑鹽,主腹脹氣滿;胡鹽,主耳聾目痛;柔鹽,主馬脊瘡;又有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四種,並不入食。馬齒即大鹽,黑鹽疑是滷鹼,柔鹽疑是戎鹽,而此戎鹽又名胡鹽,二三相亂。
今戎鹽虜中甚有,從涼州來,亦從敦煌來。其形作塊片,或如雞鴨卵,或如菱米,色紫白,味不甚咸,口嘗氣臭,正如毈雞子臭者乃真。又河南鹽池泥中,自有凝鹽如石片,打破皆方,青黑色,善療馬脊瘡,又疑此是戎鹽。又巴東朐䏰縣北崖有鹽井,鹽水自凝,生傘子鹽,方一二寸,中央突張如傘形,亦有方如石膏、博棋者。
恭曰:戎鹽即胡鹽,生河崖山阪之陰土石間,大小不常,堅白似石,燒之不鳴烢也。
宗奭曰:戎鹽成垛,裁之如枕,細白,味甘、咸。
頌曰:陶氏所說九種,今人不能遍識。醫家治眼及補下藥多用青鹽,恐即戎鹽也。本草云:北海青,南海赤。今青鹽從西羌來者,形塊方稜,明瑩而青黑色,最奇。北海來者,作大塊而不光瑩,又多孔竅,若蜂窠狀,色亦淺於西鹽,彼人謂之鹽枕,入藥差劣。北胡又有一種鹽,作片屑,如碎白石,彼人亦謂之青鹽,緘封於匣,與鹽枕並作禮贄,不知是何色類?
時珍曰:本草戎鹽云:北海青,南海赤。而諸注乃用白鹽,似與本文不合。按:《涼州異物志》云:姜賴之墟,今稱龍城。剛滷千里,蒺藜之形。其下有鹽,累棋而生。出於胡國,故名戎鹽。贊云:鹽山二岳,二色為質。赤者如丹,黑者如漆。小大從意,鏤之為物。作獸辟惡,佩之為吉。
或稱戎鹽,可以療疾。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,亦惟赤、黑二色,不言白者。蓋白者乃光明鹽,而青鹽、赤鹽則戎鹽也。故《西涼記》云:青鹽池出鹽,正方半寸,其形如石,甚甜美。《真臘記》云:山間有石,味勝於鹽,可琢為器。《梁傑公傳》言:交河之間,掘磧下數尺,有紫鹽,如紅如紫,色鮮而甘。
其下丈許,有瑿珀。《北戶錄》亦言:張掖池中出桃花鹽,色如桃花,隨月盈縮。今寧夏近涼州地,鹽井所出青鹽,四方皎潔如石。山丹衛,即張掖地,有池產紅鹽,紅色。此二鹽,即戎鹽之青、赤二色者。醫方但用青鹽,而不用紅鹽,不知二鹽皆名戎鹽也。所謂南海、北海者,指西海之南北而言,非炎方之南海也。
張果《玉洞要訣》云:赤戎鹽出西戎,稟自然水土之氣,結而成質。其地水土之氣黃赤,故鹽亦隨土氣而生。味淡於石鹽,力能伏陽精。但於火中燒汁紅赤,凝定色轉益者,即真也。亦名絳鹽。《抱朴子》書有作赤鹽法。又嶺南一種紅鹽,乃染成者,皆非真紅鹽也。又《丹房鏡源》云:蠻鹽可伏雌雄,作金用紅鹽為上。
【氣味】咸,寒,無毒。
宗奭曰:甘、咸。大明曰:平。
獨孤滔曰:戎鹽,赤、黑二色,能累卵,干汞,制丹砂。
【主治】明目目痛,益氣,堅肌骨,去毒蠱(《本經》)。
心腹痛,溺血吐血,齒舌血出(《別錄》)。助水臟,益精氣,除五臟癥結,心腹積聚,痛瘡疥癬(大明)。解芫青、斑蝥毒(時珍)。
【發明】宗奭曰:戎鹽甘鹹,功在卻血、入腎,治目中瘀赤澀昏。
時珍曰:戎鹽功同食鹽,不經煎煉,而味鹹帶甘,入藥似勝。《周禮注》云:飴鹽味甜,即戎鹽,不知果否?或云以飴拌鹽也。
【附方】新五。
小便不通:戎鹽湯:用戎鹽(彈丸大)一枚,茯苓半斤,白朮二兩。水煎,服之。(仲景《金匱方》)
風熱牙痛:青鹽一斤,槐枝半斤。水四碗,煎汁二碗,煮鹽至干,炒研。日用揩牙、洗目。(唐氏《經驗方》)
牢牙明目:青鹽二兩,白鹽四兩,川椒四兩。煎汁拌鹽炒乾。日用揩牙洗目,永無齒疾、目疾。(《通變要法》)
風眼爛弦:戎鹽化水,點之。(《普濟方》)
痔瘡漏瘡:白礬四兩,青鹽四兩。為末,豬尿脬一個盛之,陰乾。每服五錢,空心溫水下。(趙氏《經驗方》)
白話文:
戎鹽
別名:胡鹽、羌鹽、青鹽、禿登鹽、陰土鹽。
產地與名稱由來:
- 西番(古代對西域的稱呼)人食用,所以稱為戎鹽、羌鹽。
- 戎鹽就是胡鹽。沙州稱之為禿登鹽,廓州稱之為陰土鹽,因為它生長在河岸山坡背陰的泥土和石頭之間。
採集與形態:
- 產於胡鹽山、西羌北部、酒泉福祿城東南一帶。
- 產於北方的呈青色,南方的呈紅色。
- 通常在十月採集。
- 據說是由海潮水沖刷山石,鹽分凝結在石頭上形成的。
- 形狀不一,有塊狀、片狀,或像雞鴨蛋、菱米。
- 顏色有紫白色,味道不是很鹹,帶有臭味,像臭雞蛋的氣味才是真的。
- 河南鹽池的泥土中,也有凝結成石片的鹽,打破後呈方形,青黑色,能治療馬背上的瘡。
- 巴東朐䏰縣北面的懸崖有鹽井,鹽水自然凝結,形成像傘一樣的鹽,也有些是像石膏、棋子一樣的形狀。
- 燒起來不會發出爆裂聲。
- 有的像枕頭一樣成堆,細白,味道甘甜、鹹。
- 西羌來的青鹽,形狀呈方形,有稜角,明亮而青黑色。
- 北海來的鹽,呈大塊狀,不光亮,多孔隙,像蜂窩,顏色也比較淡,當地人稱為「鹽枕」。
- 北方胡地還有一種鹽,呈碎片狀,像碎白石頭,當地人也稱為青鹽。
- 涼州一帶產的戎鹽,呈現紅色和黑色,和古書描述相符。
- 寧夏、涼州一帶產的青鹽,像石頭一樣潔白,而山丹衛一帶產的紅鹽,則呈現紅色。
- 西戎產的赤戎鹽,是因為當地的水土呈現黃赤色,鹽也跟著呈現紅色。這種鹽的味道比石鹽淡,能夠伏陽精。燒起來汁液會呈現紅色,凝固後顏色更紅,才是真正的赤戎鹽。
- 嶺南的紅鹽是染色的,不是真正的紅鹽。
味道與藥性:
- 味鹹,性寒,無毒。
- 有的說味甘、鹹,有的說性平。
- 赤、黑色的戎鹽能讓雞蛋疊起來,可以處理汞和製作丹砂。
功效:
- 能明目,治療眼睛疼痛,補充氣力,強健筋骨,去除毒蟲引起的疾病。
- 可治心腹疼痛、尿血、吐血、牙齦和舌頭出血。
- 能幫助腎臟功能,增加精氣,去除五臟的癥結,消除心腹的積聚,治療瘡、疥癬。
- 能解芫青、斑蝥的毒。
醫家觀點:
- 戎鹽味道甘鹹,能活血、入腎,治療眼睛紅腫、澀痛、視力模糊。
- 戎鹽的功效與食鹽相似,但未經煎煉,味道鹹中帶甘,入藥效果更好。
- 古書中提到的「飴鹽」可能是戎鹽,也可能是鹽拌上糖漿。
藥方:
- 小便不通:用戎鹽(彈丸大小)一枚,茯苓半斤,白朮二兩,用水煎服。
- 風熱牙痛:用青鹽一斤,槐樹枝半斤,加水煎汁,將鹽煮至乾,炒後研磨,用來擦牙、洗眼。
- 牢牙明目:用青鹽二兩,白鹽四兩,川椒四兩,煎汁拌鹽炒乾,用來擦牙、洗眼。
- 風眼爛弦:用戎鹽化水點眼。
- 痔瘡漏瘡:用白礬四兩,青鹽四兩,磨成粉,裝入豬尿脬中陰乾,每次服用五錢,用溫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