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卷 (18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十卷 (18)

1. 水中白石

(《拾遺》)

白話文:

《拾遺》

原文字:

乃俗習近視之法,有傷視故。

乃俗習近視之法,有傷視故。

這些是用來治療近視的民間偏方,會損傷視力,因此要避免使用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此石處處溪澗中有之。大者如雞子,小者如指頭,有黑、白二色,入藥用白小者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李時珍說:我國各地山裡的溪澗中皆有這種石頭。大如雞蛋,小如手指,有黑、白兩色,黑者可入藥。而入藥用的是白色的較小的。

【主治】食魚鱠多,脹滿成瘕,痛悶,日漸羸弱。取數十枚燒赤,投五升水中七遍,熱飲。如此三五度,當利出瘕也。又燒淬水中,納鹽三合,洗風瘙癮疹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食用魚肉過多,引起脹滿形成腫塊,疼痛悶氣,日漸消瘦虛弱。取雞蛋數十個燒紅,投進五升水中七次,趁熱飲用。這樣三次到五次,就能將腫塊順利排出。又可將蛋燒紅淬入水中,加入三合的鹽,洗風瘙癢的皮疹(藏器)。

治背上忽腫如盤,不識名者。取一、二碗,燒熱投水中,頻洗之,立瘥(蘇頌)。

白話文:

治療背上忽然腫脹如盤,不知名的疾病。取一、兩碗醋,加熱之後倒入水中,頻頻清洗患處,立即可癒(蘇頌)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昔人有煮石為糧法,即用此石也。其法用胡蔥汁地榆根等煮之,即熟如芋,謂之石羹。《抱朴子》云:洛陽道士董威辟穀方:用防風、莧子、甘草之屬十許種為散,先服三方寸匕,乃吞石子如雀卵十二枚。足百日,不食,氣力顏色如故。欲食,則飲葵湯,下去石子。

白話文:

[解釋]李時珍說:古代有人用煮石子做糧食的方法,就是用這種石頭。這種方法是用胡蔥汁或地榆根等煮石子,石子就會像芋頭一樣熟,叫做石羹。《抱朴子》中說:洛陽道士董威闢穀的方法:用防風、莧子、甘草等十幾種藥材研成散劑,先服用三方寸匕,然後吞下像雀卵一樣大的石子十二枚。服用一百天,不吃飯,氣力、面色和從前一樣。想吃飯的時候,就喝葵湯,把石子排出來。

又有赤龍血、青龍膏,皆可煮石。又有引石散,投方寸匕,可煮白石子一斗,立熟如芋,可食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叫赤龍血、青龍膏的藥物,都可以煮石頭。還有一種叫引石散的藥物,放入方寸大小的一勺,可以煮熟一斗白石子,煮熟後就像芋頭一樣可以吃。

2. 河砂

(《拾遺》)

【釋名】砂,小石也。字從少石,會意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】砂,是一種小石子。字的構成取自「少石」兩字,合起來表示「小石子」的意思。

【主治】石淋,取細白沙三升炒熱,以酒三升淋汁,服一合,日再服。又主絞腸痧痛,炒赤,冷水淬之,澄清服一、二合(時珍)。風濕頑痹不仁,筋骨攣縮,冷風癱瘓,血脈斷絕。六月取河砂,烈日曝令極熱,伏坐其中,冷即易之。取熱徹通汗,隨病用藥。切忌風冷勞役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

  1. 石淋:
  • 取三升細白沙,炒熱。
  • 以三升酒淋出沙的汁液。
  • 服用一杯汁液,每日服用兩次。
  1. 絞腸痧痛:
  • 將砂炒至赤熱。
  • 用冷水淬之。
  • 服用一到二杯澄清的汁液。

其他功用:

  1. 風濕頑痹不仁,筋骨攣縮,冷風癱瘓,血脈斷絕:
  • 在六月取河砂,在烈日下曝曬至極熱。
  • 伏坐在河砂中,感覺冷了就更換河砂。
  • 直到身體發熱出汗,再根據病情服用藥物。
  • 注意避免風寒勞累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人溺水死:白沙(炒),覆死人面上下,惟露七孔,冷濕即易。(《千金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第一方。

人溺水而死:取白沙(炒熱),覆蓋在死者的面部上下,只露出七孔。這樣,人體的寒濕就會容易去除。 (《千金方》)

3. 杓上砂

(《綱目》)

【集解】時珍曰:此淘米杓也。有木杓、瓢杓,皆可用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李時珍說:這些是淘米用的舀子。有木舀、瓢舀,都可以使用。

【主治】面上風粟,或青或黃赤,隱暗澀痛,及人唇上生瘡者,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、二粒,即安。又婦人吹乳,取砂七枚,溫酒送下,更以炊帚枝通乳孔。此皆莫解其理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臉上長有粟粒狀的小疙瘩,顏色或青、或黃、或赤紅,隱隱作痛,嘴脣上長瘡的人,用家裡的湯匙刮取脣砂(嘴脣上白白的一層粉末)一、二粒,就能立即見效。此外,婦女乳房不通,腫脹疼痛,可取脣砂七枚,用溫酒送服,再用炊帚的樹枝疏通乳腺。這些都是一般人不知道的道理。(李時珍注)

4. 石燕

(《唐本草》)

【集解】李績曰:石燕出零陵。

白話文:

【註解】李績說:石燕產於零陵。

恭曰:永州祁陽縣西北一十五里土岡上,掘深丈餘取之。形似蚶而小,堅重如石也。俗云:因雷雨則自石穴中出,隨雨飛墮者,妄也。

白話文:

恭恭敬敬地說:永州祁陽縣西北十五里遠的土丘上,向地下挖一丈多取之。形狀像蚶殼而較小,堅硬沉重如石頭。民間傳說:由於雷雨,就會從石穴中出來,隨著雨水飛落,這是一種謠言。

頌曰:祁陽縣江畔沙灘上有之。或云:生洞中,凝僵似石者佳,採無時。

宗奭曰:石燕如蜆蛤之狀,色如土,堅重如石。既無羽翼,焉能飛出?其言近妄。

白話文:

相傳在祁陽縣的江邊沙灘上可以找到石燕。還有人說,石燕生長在洞穴中,凝固僵硬似石頭的為佳品,採集沒有時節限制。

宋代名醫宗奭說:石燕的形狀像蛤蜊,顏色如泥土,堅硬沉重像石頭。既然沒有羽翼,怎麼能飛出?這種說法接近於胡言亂語。

時珍曰:石燕有二:一種是此,乃石類也,狀類燕而有紋,圓大者為雄,長小者為雌;一種是鍾乳穴中石燕,似蝙蝠者,食乳汁能飛,乃禽類也,見禽部禽石燕食乳,食之補助,與鍾乳同功,故方書助陽藥多用之。俗人不知,往往用此石為助陽藥,刊於方冊,誤矣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,石燕有兩種:一種是這種,是礦石類的,形狀像燕子,有紋理,又圓又大的為雄性,長又小的為雌性;一種是鐘乳石洞穴裡的石燕,像蝙蝠,以乳汁為食,能飛,是鳥類。在禽部的禽石燕食乳,食用後能補助身體,與鐘乳石具有相同的功能,所以醫方藥典中,很多助陽藥物都使用石燕。一般人不清楚,常常把這種石頭當成助陽藥物,刻在藥方中,這是錯誤的。

【氣味】甘,涼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淋疾,煮汁飲之。婦人難產,兩手各把一枚,立驗(《唐本》)。

白話文:

**氣味:**甘,涼,無毒。

主治:

  • **淋疾:**煮成汁液飲用。
  • **婦人難產:**將兩顆藥材各握於一隻手中,立刻見效(根據《唐本》記載)。

療眼目障翳,諸般淋瀝,久患消渴,臟腑頻瀉,腸風痔瘻,年久不瘥,面色虛黃,飲食無味,婦人月水湛濁,赤白帶下多年者,每日磨汁飲之。一枚用三日,以此為準。亦可為末,水飛過,每日服半錢至一錢,米飲服。至一月,諸疾悉平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治療眼睛障礙、各種淋漓病、長期患有消渴病、臟腑頻繁泄瀉、腸風痔瘻、多年不癒、面色發黃、飲食沒有味道、婦女月經量多並伴有雜質、赤白帶下多年的人,每日可以喝用新鮮桑葚汁。一顆桑葚可喝用三天,以此為標準。也可以將桑葚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過濾後,每天服半錢到一錢,用米粥送服。服用一個月,各種疾病都能痊癒。(李時珍)

【發明】時珍曰:石燕性涼,乃利竅行濕熱之物。宋人修本草,以食鍾乳、禽石燕,混收入此石燕下。故世俗誤傳此石能助陽,不知其正相反也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李時珍說:石燕性涼,是利於竅穴,能夠疏通濕熱的藥物。宋朝有人修訂《本草》,將食用鍾乳、禽石燕,混入到石燕的藥性中。所以世俗誤傳此石能壯陽,卻不知道它們的藥性恰好相反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八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有三種,新有八種。

傷寒尿澀,小腹脹滿:石燕為末。蔥白湯調下半錢,頻服,脹通為度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小便澀痛,小腹脹滿:把石燕研成細末。用蔥白湯送服半錢,頻繁服用,直到脹滿消除為止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便淋痛:石燕子七枚(搗黍米大),新桑根白皮三兩(銼)。

白話文:

尿道刺痛:把七顆石燕子搗碎,搗至黍米大小;三兩的新桑根(白色外皮部分),把外皮銼碎。

拌勻,分作七貼。每貼用水一盞,煎七分,空心、午前各一服。(《簡要濟眾》)

白話文:

第一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(約 200 毫升)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早晨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二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上午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三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早晨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四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上午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五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早晨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六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上午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第七貼 將所有材料混合拌勻,取一碗水煎煮,煎至剩餘 7 分滿。早晨空腹時服下一劑。

血淋心煩:石燕子、商陸赤小豆紅花等分,為末。每服一錢,蔥白湯調下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血淋心煩:石燕子、商陸、赤小豆、紅花等分量,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蔥白湯送服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久年腸風:石燕磨水,常服勿歇。(《靈苑方》)

赤白帶下,多年不止:石燕一枚,磨水服,立效。(《徐氏家傳方》)

白話文:

久年腸風: 用石燕磨水服用,持續服用,不能間斷。(《靈苑方》)

赤白帶下,多年不止: 取一塊石燕磨成粉末,用水服用,立竿見影。(《徐氏家傳方》)

襁褓吐乳,咳嗽,久不愈:石燕子為末。蜜調少許,塗唇上,日三、五次。(《衛生寶鑑》)

白話文:

嬰兒吐奶、咳嗽,很久沒好:將穿山甲磨成粉末。用蜂蜜調少許塗在嘴脣上,每天三次到五次。(《衛生寶鑑》)

拳毛倒睫:石燕子(一雌一雄)。磨水點搽眼。先以鑷子摘去拳毛,乃點藥,後以黃連水洗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白話文:

倒睫:石燕子(雌雄各一)。將石燕子磨成的水塗抹在眼睛上。先用鑷子拔掉倒睫,再點藥,最後用黃連水洗眼睛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牢牙止痛:石燕三對(火煅醋淬七次),青鹽、乳香各一兩,細辛半兩。為末。揩之,荊芥湯漱口。一方:去乳香、細辛,加麝香。齒疏不堅:石燕子五對(火煅、米醋淬七次,為末),青鹽、麝香各少許。研勻。日用揩牙後,以溫酒漱咽之。(元遺山方)服石發動:石燕子七個(打碎)。水三升,煮二升,頻頻淋洗,以瘥為度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牢牙止痛:石燕三對(火煅用醋淬七次),青鹽、乳香各一兩,細辛半兩。搗成粉末。塗抹在牙齒上,用荊芥湯漱口。另一種方法:去掉乳香、細辛,加入麝香。牙齒稀疏不堅固:石燕子五對(火煅用米醋淬七次,搗成粉末),青鹽、麝香各適量。研勻。每天刷牙後,用溫酒漱咽。(出自元遺山方)服石發動(牙齒鬆動):石燕子七個(打碎)。水三升,煮成二升,然後頻繁地淋洗牙齒,以治癒為度。(出自《聖濟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