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九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九卷 (11)

1. 方解石

(《別錄》下品)

【釋名】黃石

志曰:敲破,塊塊方解,故以為名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黃石生方山,採無時。

弘景曰:《本經》長石一名方石,療體相似,疑即此也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黃色石頭。

【解說】《別錄》記載:敲破黃石,可以發現石塊是呈方正形狀,因此得名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黃石生長在方山,採集沒有特定時間。

陶弘景說:根據《本經》記載,一種名為「長石」的藥材,又名「方石」,其作用與黃石相似,懷疑黃石就是長石。

恭曰:此物大體與石膏相似,不附石而生,端然獨處。大者如升,小者如拳,甚大者方尺,或在土中,或生溪水,其上皮隨土及水苔色,破之方解。今人以為石膏,用療風去熱雖同,而解肌發汗不及也。

白話文:

恭敬地說:這種東西總體上與石膏相似,但它不附著在石頭上生長,而是端然獨處。大的像升斗,小的像拳頭,甚至大的有一尺方,有的在泥土中,有的生長在溪水中,它的表皮隨著泥土和水苔的顏色而變化,破開它才顯現它的本色。現在的人把它當作石膏,雖然用來治療風熱的用法相同,但解肌發汗的作用卻趕不上它。

志曰:今沙州大鳥山出者,佳。

白話文:

志中記載道:現在沙州出產的鳥山人參品質最好。

頌曰:方解石,本草言生方山,陶隱居疑與長石為一物,蘇恭云療熱不減石膏。若然,似可通用,但主頭風不及石膏也。其肌理、形段剛柔皆同,但以附石不附石為言,豈得功力頓異?如雌黃、雄黃亦有端然獨處者,亦有附石生者,不聞別有名號,功力相異也。

白話文:

頌曰:方解石,本草記載它生長在方山,陶隱居懷疑它與長石是同一種東西,蘇恭說它治療熱症的效果不亞於石膏。如果是這樣,它們似乎可以通用,但方解石治療頭風不如石膏。它們的肌理和形狀、柔軟硬挺程度都相同,可是隻是因為它們一個會附著在石頭上,一個不會而被認為有這麼大的差別嗎?就像雌黃、雄黃這些礦物,也有獨自存在,也有生長在石頭上的,沒有聽說過它們有不同的名稱,功效也有差別。

時珍曰:方解石與硬石膏相似,皆光潔如白石英,但以敲之段段片碎者,為硬石膏;塊塊方稜者,為方解石,蓋一類二種,亦可通用。唐宋諸方皆以此為石膏,今人又以為寒水石,雖俱不是,而其性寒治熱之功,大抵不相遠,惟解肌發汗不能如硬石膏為異爾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方解石與硬石膏相似,都很光潔,像白玉一樣。但敲碎時,碎成一塊一塊的是硬石膏;碎成方稜塊狀的是方解石。總的來說,這兩種礦物是同類的,也可以通用。唐宋諸方都把方解石當成石膏,現在的人又把它叫做寒水石,雖然都不是石膏,但它們性質寒涼,治療熱症的效果都差不多,只是方解石發汗解肌的作用沒有硬石膏那麼明顯。

【氣味】苦、辛,大寒,無毒。

之才曰:惡巴豆

【主治】胸中留熱結氣,黃疸,通血脈,去蠱毒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**氣味:**苦、辛,大寒,無毒。

**主治:**胸中滯留熱結之氣、黃疸,活血通絡,解蠱毒(《別錄》)。

2. 滑石

(《本經》上品)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上品

石類

  • 玄石

  • 黑水晶

  • 琥珀

  • 琥珀

  • 空青

  • 孔雀石

  • 雄黃

  • 雌黃

  • 丹砂

  • 辰砂

  • 磁石

  • 磁鐵

  • 紫石英

  • 紫水晶

  • 瑪瑙

  • 瑪瑙

  • 玉石

  • 翡翠

  • 翡翠

草類

  • 桔梗

  • 桔梗

  • 車前草

  • 車前草

  • 蒲公英

  • 蒲公英

  • 決明子

  • 決明子

  • 地膚子

  • 地膚子

  • 枸杞

  • 枸杞

  • 山茱萸

  • 山茱萸

  • 仙鶴草

  • 紫蘇

  • 薄荷

  • 薄荷

  • 牛膝

  • 牛膝

【釋名】畫石(《衍義》)、液石(《別錄》)、膋石(音遼)、脫石(音奪)、冷石(弘景)、番石(《別錄》)、共石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畫石(《衍義》):表面有花紋的石頭。

液石(《別錄》):可溶解的石頭。

膋石(音遼):一種石頭。

脫石(音奪):一種石頭。

冷石(弘景):一種冰冷的石頭。

番石(《別錄》):一種外國的石頭。

共石:一種石頭。

宗奭曰:滑石,今謂之畫石,因其軟滑可寫畫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滑石,現在稱為畫石,是因為它柔軟光滑,可以用來書寫作畫。

時珍曰:滑石性滑利竅,其質又滑膩,故以名之。表畫家用刷紙代粉,最白膩。膋,乃脂膏也,因以名縣。脫乃肉無骨也。此物最滑膩,無硬者為良,故有諸名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滑石的性質是滑順通暢,它的質地又滑又油膩,因此以它來命名。畫家在作畫時用它來刷紙代替粉末,是最潔白油膩的。脂膏,是指脂肪和膏狀物質,因此用它來命名縣名。脫是指肉沒有骨頭。這種東西最油滑,沒有堅硬的部分就是好的,因此有諸多名字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滑石生赭陽山谷,及泰山之陰,或掖北白山,或卷山,採無時。

白話文:

集解:《別錄》記載:滑石生長在赭陽山谷、泰山的北面、掖縣北面的白山、卷山等地,採收沒有特定時節。

弘景曰:滑石色正白,《仙經》用之為泥。今出湘州、始安郡諸處,初取軟如泥,久漸堅強,人多以作塚中明器物。赭陽屬南陽,掖縣屬青州東萊,卷縣屬司州滎陽。又有冷石,小青黃,並冷利,能熨油汙衣物。恭曰:此石所在皆有。嶺南始安出者,白如凝脂,極軟滑。出掖縣者,理粗質青有黑點;惟可為器,不可入藥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滑石的顏色是純白色的,《仙經》中用它來做泥。現在出產在湘州、始安郡等地,剛採集時軟如泥,時間久了逐漸變硬,人們多用它做墳墓中的明器。赭陽屬於南陽郡,掖縣屬於青州東萊郡,卷縣屬於司州滎陽郡。還有一種冷石,呈淺青色或淡黃色,都很涼而光滑,可以用來熨燙衣服上的油汙。恭說:這種石頭在各地都有出產。嶺南始安郡出產的滑石,白色的像凝結的脂肪,極其柔軟光滑。掖縣出產的滑石,紋理粗糙,質地青色帶有黑點;只能做器皿,不能入藥。

齊州南山神通寺南谷亦大有,色青白不佳,而滑膩則勝。

白話文:

齊州南面神通寺南谷的石質也很多,顏色青白,雖然品質不好,但光滑細緻的效果卻勝過其他石頭。

藏器曰:始安、掖縣所出二石,形質既異,所用又殊。始安者軟滑而白,宜入藥;東萊者,硬澀而青,乃作器石也。

白話文:

《藏器》一書中說:始安和掖縣所產生的兩種石頭,形狀和性質都很不同,用途也不一樣。始安的石頭柔軟光滑而且是白色的,適合入藥。東萊的石頭堅硬粗糙而且是青色的,只能用來做器皿。

斆曰:凡使有多般:其白滑石如方解石,色似冰白,畫石上有白膩紋者,真也。烏滑石似瑿,畫石上有青白膩紋,入用亦妙。綠滑石性寒有毒,不入藥用。黃滑石似金顆顆圓,畫石上有青黑色者,勿用,殺人。冷滑石青蒼色,畫石上作白膩紋,亦勿用之。

白話文:

斆說:滑石有很多種類:

  1. 白滑石像方解石,顏色像雪白,在畫石上有白色光滑如油的紋路的,是真的。

  2. 烏滑石像瑿石,在畫石上有青白光滑如油的紋路的,入藥也很妙。

  3. 綠滑石性寒有毒,不能入藥。

  4. 黃滑石像金子圓圓的,在畫石上有青黑色紋路的,不要用,有毒。

  5. 冷滑石青蒼色,在畫石上有白色光滑如油的紋路的,也不能使用。

頌曰:今道、永、萊、濠州皆有之。凡二種。道、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。《南越志》云:膋城縣出膋石,即滑石也。土人以為燒器,烹魚食,是也。萊、濠州出者理粗質青,有黑點,亦謂之斑石。二種皆可作器,甚精好。初出軟柔,彼人就穴中製作,用力殊少也。本草所載土地皆是北方,而今醫家所用白色者,自南方來。

白話文:

古文:

頌曰:今道、永、萊、濠州皆有之。凡二種。道、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。《南越志》雲:膋城縣出膋石,即滑石也。土人以為燒器,烹魚食,是也。萊、濠州出者理粗質青,有黑點,亦謂之斑石。二種皆可作器,甚精好。初出軟柔,彼人就穴中製作,用力殊少也。本草所載土地皆是北方,而今醫家所用白色者,自南方來。

頌詞說:現在道州、永州、萊州、濠州都有出產,總共有兩種。道州、永州出產的滑石,白色、光滑,像凝結的油脂一樣。《南越志》這本書說:膋城縣出產膋石,就是滑石。當地人用它燒製器皿,用來烹飪魚類的食物,就是這個。萊州、濠州出產的滑石,紋理粗糙, 質地青色,有黑點,又稱斑石。這兩種滑石都可以用來製作器皿,非常精緻優良。滑石初出時,柔軟又有韌性,當地人在洞穴中製作,用力的程度非常少。本草所記載的產地都是北方,而現在醫家所使用的白色滑石,都是從南方來的。

白話文:

今道、永、萊、濠皆出,總二種。道、永出者,潤白光澤,如凝脂。南越志曰:膋石,即滑石。土人燒為器,以烹魚肉,此也。萊、濠出者,文粗青黑,點點如斑,又謂之斑石。二種皆可用作器,甚精絕。滑石初出,柔兼韌,土人於穴中作之,所用力少。本草所載,皆北方產;今醫所用白滑石,皆取諸南方。

或云沂州所出甚白佳,與本草所云泰山之陰相合,而彼土不取為藥。今濠州所供青滑石,云性寒無毒,主心氣澀滯,與《本經》大同小異。

白話文:

有人說沂州產的滑石十分潔白質地好,與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泰山陰面的滑石相似,但當地人卻不把它作為藥物。現在濠州所產的青滑石,據說性寒無毒,主治心氣澀滯不暢,與《本經》記載的效用大致相同。

又《張勃吳錄地理志》及《大康地記》云:鬱林州布山縣馬湖馬嶺山皆有虺,甚毒殺人,有冷石可以解之。石色赤黑,味苦,屑之著瘡中,並以切齒立蘇,一名切齒石。今人多用冷石作粉,治痱瘡,或云即滑石也,但味之甘苦不同爾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張勃《吳錄·地理志》和大康《地記》說:廣西鬱林州布山縣馬湖馬嶺山裡都有毒蛇,毒性很強,能夠殺人,可以用冷石來解毒。冷石是紅黑色的石頭,味道很苦,把冷石磨成粉末敷在瘡口上,用牙齒咬石頭,就可以立即蘇醒過來,所以又叫它「切齒石」。現在人們多用冷石製成粉末來治療痱子,有的人說冷石就是滑石,只是味道的苦甜不同而已。

時珍曰:滑石,廣之桂林各邑及瑤峒中皆出之,即古之始安也。白、黑二種,功皆相似。山東蓬萊縣桂府村所出者亦佳,故醫方有桂府滑石,與桂林者同稱也。今人亦以刻圖書,不甚堅牢。滑石之根,為不灰木。滑石中有光明黃子,為石腦芝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滑石,廣西桂林各縣和瑤族山區中都有出產,即古代的始安。滑石分白色和黑色兩種,功效都相似。山東蓬萊縣桂府村所出產的滑石也很優良,所以醫方上有桂府滑石,與桂林的滑石齊名。現在人們也用滑石來刻圖書,但不太堅固。滑石的根,叫做不灰木。滑石中有明亮的黃色晶體,叫做石腦芝。

【修治】斆曰:凡用白滑石,先以刀刮淨研粉,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時。去牡丹皮,取滑石,以東流水淘過,曬乾用。

白話文:

修治方法:斆說:凡是用白滑石,先用刀刮掉淨研粉,與牡丹皮一起煮一個月。去掉牡丹皮,取出滑石,用東流水淘過,曬乾即可使用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大寒。

之才曰:石葦為之使,惡曾青,制雄黃

白話文:

氣味:甘,寒,無毒。

《別錄》記載:大寒。

之才說:石葦為它的相使藥,不適合與曾青一起使用,可以制約雄黃。

【主治】身熱泄澼,女子乳難癃閉,利小便,蕩胃中積聚寒熱,益精氣。久服輕身耐飢長年(《本經》)。通九竅六腑津液,去留結,止渴,令人利中(《別錄》)。燥濕,分水道,實大腸,化食毒,行積滯,逐凝血,解燥渴,補脾胃,降心火,偏主石淋為要藥(震亨)。療黃疸水腫腳氣,吐血衄血,金瘡血出,諸瘡腫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治療身體發熱、腹瀉、小便不通暢、女性乳房難以哺乳、尿閉等症狀,可以通利小便,清除胃中積聚的寒熱,增益精氣。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、耐飢餓,延年益壽(《本經》)。貫通九竅六腑的津液,去除留結,止渴,令人利中(《別錄》)。燥濕,分水道,充實大腸,化解食物中毒,促進積滯運行,逐出凝血,解除燥渴,補益脾胃,降低心火,尤其主治石淋,是必備藥物(震亨)。治療黃疸、水腫、腳氣、吐血、衄血、金瘡出血、各種瘡腫毒瘡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古方治淋瀝,多單使滑石。又與石葦同搗末,飲服刀圭,更快。又主石淋,發煩悶,取十二分研粉,分作兩服,水調下。煩熱定,即停後服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頌曰:自古以來治療小便淋漓不盡的方劑,大多都只有滑石一味藥。如果再與石葦一起搗成粉末,喝下少許,會更快見效。本方還能治療石淋,解除煩悶,取十二分滑石研成粉末,分成兩份,用水分次服用。煩熱症狀消失後,立即停止服用。

權曰:滑石療五淋,主產難,服其末。又末與丹參、蜜、豬脂為膏,入其月即空心酒下彈丸大,臨產倍服,令胎滑易生,除煩熱心躁。

白話文:

權說:滑石治療五淋,主治難產,服用其末。再將末與丹參、蜂蜜、豬脂做成膏,在產婦月經來的時候,空腹用酒服用彈丸大小的藥膏,生產時加倍服用,使胎兒滑順容易生產,消除煩熱躁動的心。

元素曰:滑石氣溫味甘,治前陰竅澀不利,性沉重,能泄上氣令下行,故曰滑則利竅,不與諸淡滲藥同。

好古曰:入足太陽經。滑能利竅,以通水道,為至燥之劑。豬苓湯用滑石、阿膠,同為滑劑以利水道;蔥、豉、生薑同煎,去滓澄清以解利。淡味滲泄為陽,故解表利小便也。若小便自利者,不宜用。

白話文:

好古說:豬苓湯,是入足太陽經的方劑。滑石和阿膠都是滑利之劑,可以通利水道,是至燥的藥物。豬苓湯中使用滑石和阿膠,都是滑利之劑,以利水道。蔥、豉、生薑同煎,去滓澄清以解利。淡味滲泄為陽,故解表利小便也。如果小便自利者,不宜用。

時珍曰:滑石利竅,不獨小便也。上能利毛腠之竅,下能利精溺之竅。蓋甘淡之味,先入於胃滲走經絡,遊溢津氣,上輸於肺,下通膀胱。肺主皮毛,為水之上源。膀胱司津液,氣化則能出。故滑石上能發表,下利水道,為蕩熱燥濕之劑。發表是蕩上中之熱,利水道是蕩中下之熱;發表是燥上中之濕,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濕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滑石有疏通水道、竅孔的作用,不僅僅是對小便有效。它既能疏通皮膚毛孔,又能疏通精溺之竅。這是因為滑石味甘淡,先進入胃裡,再滲透到經絡之中,與津氣相融,上達於肺,下通達膀胱。肺主皮毛,是水液的來源。膀胱控制津液,氣化後津液才能排出體外。所以滑石既能讓腠理疏通,又能利尿,是一種清熱利濕的藥物。疏通腠理可以清除上中之熱,利尿可以清除中下之熱;疏通腠理可以燥濕上中之濕,利尿可以燥濕中下之濕。

熱散則三焦寧而表裡和,濕去則闌門通而陰陽利。劉河間之用益元散,通治表裡上下諸病,蓋是此意,但未發出爾。

白話文:

當體內的熱量散發後,三焦功能正常,表裡之間也得到了協調;體內的濕氣去除後,竅門通暢,陰陽平衡。劉河間使用益元散來治療表裡上下各種疾病,也是這個意思,但他並沒有說出來。

【附方】舊六,新一十三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有六個,新的有十三個。

益元散: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。解中暑傷寒疫癘,飢飽勞損,憂愁思慮,驚恐悲怒,傳染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疾。兼解兩感傷寒,百藥酒食邪熱毒。治五勞七傷,一切虛損,內傷陰痿,驚悸健忘,癇瘛煩滿,短氣痰嗽,肌肉疼痛,腹脹悶痛,淋閟澀痛,服石石淋。療身熱嘔吐泄瀉,腸澼下痢赤白。除煩熱,胸中積聚,寒熱。止渴,消畜水。

白話文:

益元散:又名天水散、太白散、六一散。治療中暑傷寒疫病、飢餓飽食勞累、憂愁思慮、驚恐悲怒、傳染並汗後遺留的熱病勞復等疾病。兼治兩感傷寒,百種藥物酒食引起的邪熱毒。治療五勞七傷、一切虛損、內傷陰痿、驚悸健忘、癇瘛煩悶、短氣痰嗽、肌肉疼痛、腹脹悶痛、淋病澀痛、服食礦物引起的石淋。治療身體發熱嘔吐瀉肚子、腸中積水腹瀉赤白。消除煩熱、胸中積聚、寒熱。止渴,消除積水。

婦人產後損液,血虛陰虛熱甚,催生下乳。治吹乳乳癰,牙瘡齒疳。此藥大養脾腎之氣,通九竅六腑,去留結,益精氣,壯筋骨,和氣,通經脈,消水穀,保真元,明耳目,安魂定魄,強志輕身,駐顏益壽,耐勞役飢渴,乃神驗之仙藥也。白滑石(水飛過)六兩,粉甘草一兩。

白話文:

婦人生產後,精血虧虛,常會氣血兩虛兼熱,此時用本方藥可催生催乳,治療乳癰、牙瘡、齒疳等。此方藥是大補脾腎之氣的方藥,可暢通體內的五臟六腑,幫助水穀消化,去除體內的凝滯,增益精氣,強壯筋骨,和全身之氣,疏通經脈,幫助消化吸收,保存元氣,明目聰耳,安神定魂,讓人更有意志、更輕盈,駐顏益壽,耐勞役、耐飢渴,是神效的靈丹妙藥。

白滑石(水飛過)六兩,粉甘草一兩。

為末。每服三錢,蜜少許,溫水調下。實熱,用新汲水下;解利用蔥豉湯下;通乳,用豬肉麵湯調下;催生,用香油漿下。凡難產或死胎不下,皆由風熱燥澀,結滯緊斂,不能舒緩故也。此藥力至,則結滯頓開而瘥矣。(劉河間《傷寒直格》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少量蜂蜜,用溫水調服。如果是實熱的病症,用剛取出的井水調服;如果是產後氣虛腹脹和便祕,用蔥豉湯調服;如果是催乳,用豬肉麵湯調服;如果是促進分娩,用香油漿調服。凡是難產或死胎不下,都是由風熱燥澀、結滯緊斂、不能舒緩引起的。只要服用此藥,那麼結滯立即就會打開而痊癒。(劉河間《傷寒直格》)

膈上煩熱多渴,利九竅。滑石二兩(搗)。水三大盞,煎二盞,去滓,入粳米煮粥食。(《聖惠》)

白話文:

膈上有熱氣鬱結,導致煩躁、多渴,各個孔竅通暢。

滑石二兩(搗碎)。

水三大杯,煎煮成二杯,去掉渣滓,加入粳米煮粥食用。(出自《聖惠》)

胃部有熱氣鬱結,感到煩躁,口渴,各個部位都能感受到通暢。

取滑石二兩(研磨成粉)。

加入水三大杯,煮成二杯,去除雜質,加入粳米煮粥食用。(根據《聖惠》方劑)

女勞黃疸,日晡發熱惡寒,小腹急,大便溏黑,額黑。滑石、石膏等分。研末。大麥汁服方寸匕,日三,小便大利愈。腹滿者,難治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婦女勞累導致黃疸,白天日落後發熱惡寒,小腹急迫,大便稀溏黑色,額頭發黑。用滑石、石膏等分研成細末,用大麥汁送服方寸匕,一天三次,小便很多,病就好了。腹部脹滿的,難以治療。(《千金方》)

傷寒衄血:滑石末,飯丸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微嚼破,新水嚥下,立止。湯晦叔云:鼻衄,乃當汗不汗所致。其血紫黑時,不以多少,不可止之。且服溫和藥,調其營衛;待血鮮時,急服此藥止之也。(《本事方》)

白話文:

傷寒引起的鼻出血:將滑石研成細末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輕輕嚼碎,用新汲取的清水吞服,可以立即止血。湯晦叔說:鼻出血,是應該發汗卻沒有發汗所導致的。當鼻血呈紫黑色時,不論出血量多少,都不要去止血。服一些溫和的藥物來調和營衛之氣;等到出血量減少、血色鮮紅時,才趕快服用此藥來止血。(《本事方》)

乳石發動,煩熱煩渴:滑石粉半兩,水一盞,絞白汁,頓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乳石症狀發作時,患者煩躁發熱並口渴:滑石粉半兩,加水一盞,絞取白色汁液,一次喝完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暴得吐逆不下食:生滑石末二錢匕,溫水服,仍以細面半盞押定。(寇氏《衍義》)

氣壅關格不通,小便淋結,臍下煩悶兼痛。滑石粉一兩,水調服。(《廣利方》)

白話文:

**古代文字:**暴得吐逆不下食:生滑石末二錢匕,溫水服,仍以細面半盞押定。(寇氏《衍義》)

忽然吐逆,不能進食:取生滑石末二錢,用溫水服下,再用半碗細面壓住。(寇氏《衍義》)

**古代文字:**氣壅關格不通,小便淋結,臍下煩悶兼痛。滑石粉一兩,水調服。(《廣利方》)

氣機壅阻不通,小便淋瀝不暢,臍下煩悶疼痛。取一兩滑石粉,用不調服下。(《廣利方》)

小便不通:滑石末一升,以車前汁和,塗臍之四畔,方四寸,干即易之。冬月水和。(楊氏《產乳》)

白話文:

小便不通:滑石粉末一升,用車前草汁調和,塗抹在肚臍的四週,塗抹範圍四寸見方,乾了就更換。在冬季,用水和滑石粉調和。(摘自楊氏《產乳》)

婦人轉脬,因過忍小便而致。滑石末,蔥湯服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妊娠子淋,不得小便:滑石末水和,泥臍下二寸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白話文:

婦人轉脬,因過忍小便而致。 **譯文:**孕婦患有尿滯,因過度忍住小便所致。

滑石末,蔥湯服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 **譯文:**將滑石研磨成細末,與蔥湯一起服用二錢。

妊娠子淋,不得小便:滑石末水和,泥臍下二寸。(《外臺祕要》) **譯文:**孕婦患有尿淋,無法小便:將滑石研磨成細末,加水調和成泥,敷在臍下兩寸處。

伏暑水泄:白龍丸:滑石(火煅過)一兩,硫黃四錢。為末,麵糊丸綠豆大。每用淡薑湯隨大小服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夏天中暑腹瀉:白龍丸:滑石(經過火煅燒加工)一兩,硫磺四錢。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加入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藥時,根據病情嚴重程度,用淡薑湯送服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伏暑吐泄,或吐,或泄,或瘧,小便赤,煩渴。玉液散:用桂府滑石(燒)四兩,藿香一錢,丁香一錢。為末,米湯服二錢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在酷熱的夏天,容易發生吐瀉,或吐或瀉,或發瘧疾,小便發紅,煩熱口渴。玉液散:用桂府滑石(燒製)四兩,藿香一錢,丁香一錢。研成細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霍亂及瘧:方同上。

白話文:

方同上:治療霍亂和瘧疾的藥方與上述相同。

痘瘡狂亂,循衣摸床,大熱引飲。用益元散,加硃砂二錢,冰片三分,麝香一分。每燈草湯下,二、三服。(王氏《痘疹方》)風毒熱瘡,遍身出黃水。桂府滑石末敷之,次日愈。先以虎杖豌豆、甘草等分。煎湯洗後,乃搽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痘瘡患者狂亂症狀,不斷的撥弄衣服、摸著牀,感到十分燥熱,難以入睡。可以使用益元散,加入硃砂二錢、冰片三分、麝香一分。每次用燈草湯送服,二到三劑即可。(王氏《痘疹方》)

風毒熱瘡,全身出現黃色水泡。將桂府滑石末敷在患處,隔天就會痊癒。但須先將虎杖、豌豆、甘草等分,煎成藥湯,清洗患處後再塗抹藥粉。(《普濟方》)

陰下濕汗:滑石一兩,石膏(煅)半兩,枯白礬少許,研摻之。(《集簡方》)

腳指縫爛:方同上。

白話文:

陰下濕汗:滑石一兩,石膏(煅燒過)半兩,乾燥白礬少許,研磨成粉,局部敷用。(《集簡方》)

腳趾縫爛:可以使用和上面相同的藥方。

杖瘡腫痛:滑石、赤石脂大黃等分,為末。茶湯洗淨,貼。(趙氏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杖瘡腫痛:滑石、赤石脂和生地黃,各等份,製成粉末。用茶水清洗乾淨,貼上。(趙氏《經驗方》)

熱毒怪病,目赤鼻脹,大喘,渾身出斑,毛髮如鐵,乃因中熱,毒氣結於下焦。用滑石、白礬各一兩。為末,作一服。水三碗,煎減半,冷,不住飲之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

白話文:

熱毒引起的奇怪疾病,眼睛發紅,鼻子發炎,喘氣困難,全身出斑點,毛髮像鐵一樣。這是由於感染了熱毒,毒氣聚集在身體的下部。用滑石和白礬各一兩,磨成粉末,做一劑藥。用水三碗煎煮成一半,放涼後,不停地喝。 (出自《夏子益《奇疾方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