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一卷 (19)

回本書目錄

獸部第五十一卷 (19)

1. 鹿

惟麋、鹿角自生至堅,無兩月之久,大者至二十餘斤。計一日夜須生數兩,凡骨之生無速於此。雖草木易生,亦不及之。此骨之至強者,所以能補骨血,堅陽道,益精髓也。頭者諸陽之會,上鍾於茸角,豈可與凡血為比哉。

時珍曰:按熊氏《禮記疏》云:鹿是山獸,屬陽,情淫而遊山,夏至得陰氣解角,從陽退之象;麋是澤獸,屬陰,情淫而遊澤,冬至得陽氣而解角,從陰退之象也。余見角下。
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酸,微溫。

甄權曰:苦,辛。麻勃為之使。

詵曰:鹿茸不可以鼻嗅之,中有小白蟲,視之不見,入人鼻必為蟲顙,藥不及也。

【主治】漏下惡血,寒熱驚癇,益氣強志,生齒不老(《本經》)。療虛勞,洒洒如瘧,羸瘦,四肢痠疼,腰脊痛,小便數利,泄精溺血,破瘀血在腹,散石淋癰腫,骨中熱疽,養骨安胎下氣,殺鬼精物,久服耐老。不可近丈夫陰,令痿(《別錄》)。補男子腰腎虛冷,腳膝無力,夜夢鬼交,精溢自出,女人崩中漏血,赤白帶下,炙末,空心酒服方寸匕(甄權)。壯筋骨(《日華》)。

生精補髓,養血益陽,強筋健骨,治一切虛損,耳聾目暗,眩暈虛痢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《澹寮方》云:昔西蜀藥市中,嘗有一道人貨斑龍丸,一名茸珠丹。每大醉高歌曰:尾閭不禁滄海竭,九轉靈丹都漫說。惟有斑龍頂上珠,能補玉堂關下穴。朝野遍傳之。其方蓋用鹿茸、鹿角膠、鹿角霜也。又戴原禮·《證治要訣》:治頭眩暈,甚則屋轉眼黑,或如物飛,或見一為二,用茸珠丹甚效。或用鹿茸半兩,無灰酒三盞,煎一盞,入麝香少許,溫服亦效。

云茸生於頭,類之相從也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八。

斑龍丸:治諸虛。用鹿茸(酥炙,或酒炙亦可)、鹿角膠(炒成珠)、鹿角霜、陽起石(煅紅,酒淬)、肉蓯蓉(酒浸)、酸棗仁、柏子仁、黃耆(蜜炙)各一兩,當歸、黑附子(炮)、地黃(九蒸九焙)各八錢,辰硃砂半錢,各為末,酒糊丸梧桐子大。每空心溫酒下五十丸。

(《澹寮》)鹿茸酒:治陽事虛痿,小便頻數,面色無光。用嫩鹿茸一兩(去毛切片),山藥(末)一兩,絹袋裹,置酒瓶中,七日開瓶,日飲三盞。將茸焙作丸服。(《普濟方》)

腎虛腰痛,不能反側:鹿茸(炙)、菟絲子各一兩,舶茴香半兩,為末,以羊腎二對,法酒煮爛,搗泥和,丸梧桐子大,陰乾。每服三五十丸,溫酒下,日三服。(《本事方》)

精血耗涸:面色黧黑,耳聾,目昏口渴,腰痛,腳弱白濁,上燥下寒,不受峻補者。鹿茸(酒蒸)、當歸(酒浸)各一兩。焙為末,烏梅肉煮膏搗,丸梧桐子大。每米飲服五十丸。(《濟生方》)

白話文:

鹿的角從生長到堅硬,不用兩個月的時間,大的可以長到二十多斤。估計一天一夜可以生長數兩,所有骨頭的生長速度沒有比它快的。即使是草木的生長速度,也比不上它。鹿角是骨頭中最堅硬的,所以能夠補骨血、強壯陽道、增益精髓。頭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,陽氣向上集中在茸角,怎麼能和普通的血相比呢。

李時珍說:根據熊氏《禮記疏》的說法:鹿是山裡的動物,屬陽,性好淫,喜歡在山裡遊蕩。夏至時得到陰氣而脫落角,是陽氣退去的象徵;麋是沼澤裡的動物,屬陰,性好淫,喜歡在沼澤裡遊蕩。冬至時得到陽氣而脫落角,是陰氣退去的象徵。關於鹿角的詳細解說在後面會提到。

【氣味】味甘,性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說:味酸,性微溫。

甄權說:味苦,味辛。麻勃可以作為它的藥引。

陳延之說:鹿茸不可以鼻子聞,裡面有小白蟲,眼睛看不見,進入人鼻孔一定會變成蟲子,藥也來不及醫治。

【主治】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,寒熱驚厥,能增強氣力、堅強意志,使牙齒堅固不衰老(《本經》)。可以治療虛勞病,身體發冷像瘧疾一樣,身體消瘦,四肢痠痛,腰背痛,小便頻繁,遺精尿血,破除腹部瘀血,散結石淋、癰腫,治療骨頭裡的熱毒瘡,可以養骨安胎、降氣,殺鬼魅精怪,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。《別錄》說:不可以讓男人接近陰部,會導致陽痿。甄權說:可以補治男子腰腎虛冷、腳膝無力、夜裡夢見與鬼交合、精液自己流出,也可以治療婦女崩漏下血、赤白帶下,把鹿茸炙烤成末,空腹用酒送服一匙(古代量詞)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說:可以強壯筋骨。

李時珍說:可以生精補髓,養血益陽,強筋健骨,治療一切虛損病症,耳聾眼花,頭暈虛脫,痢疾等疾病。

【發明】李時珍說:據《澹寮方》記載:以前西蜀的藥材市場中,曾經有一個道士賣斑龍丸,又名茸珠丹。他每次喝醉了都會高聲歌唱:尾閭關不住,滄海都要枯竭,所謂九轉靈丹都是空談。只有斑龍頭頂的珠子,才能補益玉堂穴以下的部位。這件事傳遍了朝野。他的藥方大概是用鹿茸、鹿角膠、鹿角霜做成的。戴原禮在《證治要訣》中也提到:治療頭暈目眩,嚴重時感覺房子都在轉動,眼睛發黑,或者感覺有東西在飛,或者看見一個東西變成兩個,用茸珠丹效果很好。也可以用鹿茸半兩,用沒有灰的酒三杯,煎成一杯,加入少量麝香,溫服效果也不錯。

因為鹿茸生在頭部,所以藥效也會有相似的功效。

【附方】舊的方子一條,新增加的方子八條。

斑龍丸:治療各種虛症。用鹿茸(用酥油或酒炙烤)、鹿角膠(炒成珠狀)、鹿角霜、陽起石(煅燒變紅後用酒淬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)、酸棗仁、柏子仁、黃耆(用蜂蜜炙烤)各一兩,當歸、黑附子(炮製)、熟地黃(經過九次蒸煮、九次烘焙)各八錢,辰砂半錢,都研成粉末,用酒調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用溫酒送服五十丸。

(《澹寮方》)鹿茸酒:治療陽痿,小便頻繁,面色沒有光澤。用嫩鹿茸一兩(去掉毛切成片),山藥末一兩,用絹布袋裝好,放入酒瓶中,七天後開瓶,每天飲用三杯。將鹿茸烤乾製成藥丸服用。(《普濟方》)

治療腎虛腰痛,無法翻身:鹿茸(炙烤)、菟絲子各一兩,舶茴香半兩,研成粉末,用羊腎兩對,用酒煮爛,搗成泥,與藥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陰乾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溫酒送服,每天三次。(《本事方》)

治療精血耗竭:導致面色發黑、耳聾、眼睛昏花口渴、腰痛、腿腳無力、小便渾濁、上身燥熱下身寒冷,無法接受峻補的人。用鹿茸(用酒蒸)、當歸(用酒浸泡)各一兩。烘乾研成粉末,用烏梅肉煮成膏,搗成泥,與藥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米湯送服五十丸。(《濟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