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一卷 (20)
獸部第五十一卷 (20)
1. 鹿
腰膝疼痛傷敗者:鹿茸塗酥炙紫為末,每溫酒服一錢。(《續十全方》)
小便頻數:鹿茸一對,酥炙為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下,日三服。(《鄭氏家傳方》)
虛痢危困,因血氣衰弱者:鹿茸(酥炙)一兩為末,入麝香五分,以燈心煮棗肉和,丸梧桐子大。每空心米飲下三五十丸。(《濟生方》)
飲酒成泄,骨立不能食,但飲酒即泄:用嫩鹿茸(酥炙)、肉豆蔻(煨)一兩,生麝香五分。為末,陳白米飯丸梧桐子大。每米飲下五十丸。名香茸丸。(《普濟方》)
室女白帶,因衝任虛寒者:鹿茸(酒蒸焙)二兩,金毛狗脊、白蘞各一兩。為末,用艾煎醋,打糯米糊,丸梧桐子大。每溫酒下五十丸,日二。(《濟生》)
角,頌曰:七月採角。以鹿年久者,其角更好。煮以為膠,入藥彌佳。斅曰:鹿角要黃色緊重尖好者。此鹿食靈草,所以異眾鹿也。【修治】詵曰:凡用鹿角、麋角,並截段銼屑,以蜜浸過,微火焙,令小變色,曝乾,搗篩為末。或燒飛為丹,服之至妙。以角寸截,泥裹,於器中大火燒一日,如玉粉也。
時珍曰:按崔行功《纂要方》·鹿角粉法:以鹿角寸截,炭火燒過,搗末,水和成團,以絹袋三五重盛之,再煅再和,如此五度,以牛乳和,再燒過研用。
【氣味】咸,溫,無毒。杜仲為之使。
【主治】惡瘡癰腫,逐邪惡氣,
留血在陰中(《本經》)。除少腹血急痛,腰脊痛,折傷惡血,益氣(《別錄》)。
貓鬼中惡,心腹疰痛(蘇恭)。水磨汁服,治脫精尿血,夜夢鬼交。醋磨汁,塗瘡瘍癰腫熱毒。火炙熱,熨小兒重舌、鵝口瘡(《日華》)。蜜炙研末酒服,輕身強骨髓,補陽道絕傷。又治婦人夢與鬼交者,清酒服一撮,即出鬼精。燒灰,治女子胞中余血不盡欲死,以酒服方寸匕,日三夜一,甚妙(孟詵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鹿角,生用則散熱行血,消腫辟邪;熟用則益腎補虛,強精活血;煉霜熬膏,則專於滋補矣。
【附方】舊十六,新十九。
服鹿角法:鹿角屑十兩,生附子三兩(去皮臍),為末。每服二錢,空心溫酒下。令人少睡,益氣力,通神明。(彭祖方)
腎消尿數:鹿角一具,炙搗篩。溫酒每服方寸匕,日二。(《外臺》)
骨虛勞極:面腫垢黑,脊痛不能久立。血氣衰憊,發落齒枯,甚則喜唾。用鹿角二兩,牛膝(酒浸焙)一兩半,為末,煉蜜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酒下。(《濟生》)
腎虛腰痛,如錐刺不能動搖:鹿角屑三兩,炒黃研末。空心溫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肘後方》)
猝腰脊痛不能轉側:鹿角五寸燒赤,投二升酒中,浸一宿飲。(《梅師》)
婦人腰痛:鹿角屑熬黃研,酒服方寸匕,日五六服。(楊氏《產乳》)
白話文:
鹿茸
- **腰膝疼痛損傷:**將鹿茸塗上酥油烤過,磨成粉末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。
- **小便頻繁:**取一對鹿茸,塗上酥油烤過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,一天三次。
- **虛弱導致的痢疾危急:**將鹿茸(塗酥油烤過)一兩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五分,用燈心草煮棗肉和成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三五十丸。
- **因飲酒導致腹瀉,身體瘦弱不能進食,一喝酒就腹瀉:**用嫩鹿茸(塗酥油烤過)、肉豆蔻(煨過)各一兩,加入生麝香五分。磨成粉末,用隔夜的白米飯搓成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用米湯送服五十丸,此方名為香茸丸。
- **少女白帶,因衝脈、任脈虛寒引起:**將鹿茸(用酒蒸過再烘乾)二兩,金毛狗脊、白蘞各一兩磨成粉末,用艾草煮醋,加入糯米糊做成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五十丸,一天兩次。
鹿角
- **頌文說:**七月採鹿角,年紀大的鹿,鹿角更好。煮來做成膠,入藥效果更佳。**斅說:**鹿角要選黃色、緊實、尖的好。這種鹿吃了靈草,所以與其他鹿不同。
- 炮製方法:
- **詵說:**凡是用鹿角、麋角,都要截斷磨成屑,用蜂蜜浸泡後,用小火烘烤,使其稍微變色,曬乾,搗碎過篩成粉。或燒製成丹,服用效果極佳。將鹿角截成一寸長,用泥包裹,放入容器中用大火燒一天,就會變成像玉石粉末一樣。
- **時珍說:**參考崔行功《纂要方》中記載的鹿角粉製作方法:將鹿角截成一寸長,用炭火燒過,搗成粉末,用水調成團,用三五層絹袋裝好,再燒再和,如此重複五次,最後用牛奶調和,再燒過後研磨使用。
- **氣味:**味鹹,性溫,無毒。杜仲是它的使藥。
- 主治:
- 治療惡瘡癰腫,驅除邪氣,治療體內有瘀血。(《本經》)
- 消除少腹部血脈急痛,腰背疼痛,跌打損傷瘀血,補益氣力。(《別錄》)
- 治療貓鬼邪氣,心腹疼痛。(蘇恭)
- 用水磨汁服用,治療遺精尿血,夜間做夢與鬼交合。用醋磨汁,塗抹瘡瘍癰腫熱毒。用火烤熱後,敷熨小兒重舌、鵝口瘡。(《日華》)
- 用蜂蜜炙烤後研成粉末,用酒送服,可以使身體輕盈,強壯骨髓,補陽道損傷。又治療婦人夢中與鬼交合,用清酒送服一撮,即可排出鬼精。
- 將鹿角燒成灰,治療婦女子宮內殘餘瘀血不盡將要死亡的情況,用酒送服一小勺,每天三次,晚上一次,效果很好。(孟詵)
- 發明:
- **時珍說:**鹿角,生用有散熱、活血、消腫、辟邪的功效;熟用則能益腎補虛、強壯精血、活絡氣血;煉製成霜或熬成膏,則專用於滋補。
- **附方:**原有十六個方子,新增加了十九個方子。
- 服用鹿角的方法:
- 將鹿角屑十兩、生附子三兩(去皮臍)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可以減少睡眠,增強氣力,通達神明。(彭祖方)
- **腎虛導致小便頻數:**將鹿角一具,烤過搗篩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一小勺,一天兩次。(《外臺》)
- **骨骼虛損、過度勞累:**導致面部浮腫、皮膚發黑、脊背疼痛不能久站。氣血衰敗,頭髮脫落、牙齒枯萎,嚴重則喜歡唾液。用鹿角二兩,牛膝(用酒浸泡後烘乾)一兩半,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鹽酒送服。(《濟生》)
- **腎虛腰痛,像錐子刺痛一樣無法動彈:**將鹿角屑三兩,炒黃後磨成粉末。空腹用溫酒送服一小勺,一天三次。(《肘後方》)
- **突然腰脊疼痛無法轉動:**將鹿角五寸燒紅,放入二升酒中,浸泡一夜後飲用。(《梅師》)
- **婦人腰痛:**將鹿角屑熬黃研磨,用酒送服一小勺,一天五六次。(楊氏《產乳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