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39)
獸部第五十卷 (39)
1. 牛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補中,填骨髓。久服增年(《本經》)。安五臟,平三焦,續絕傷,益氣力,止泄利,去消渴,皆以清酒暖服之(《別錄》)。平胃氣,通十二經脈(思邈)。治瘦病,以黑牛髓、地黃汁、白蜜等分,煎服(孟詵)。潤肺補腎,澤肌悅面,理折傷,擦損痛,甚妙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三。
補精潤肺,壯陽助胃:用煉牛髓四兩,胡桃肉四兩,杏仁泥四兩,山藥末半斤,煉蜜一斤,同搗成膏,以瓶盛湯煮一日。每服一匙,空心服之。(《瑞竹方》)
勞損風濕:陸抗膏:用牛髓、羊脂各二升,白蜜、薑汁、酥各三升,煎三上三下,令成膏。隨意以溫酒和服之。(《經心錄》)
手足皴裂:牛髓敷之。
腦(水牛、黃牛者良)
【氣味】甘,溫,微毒。
《心鏡》曰:牛熱病死者,勿食其腦,令生腸癰。【主治】風眩消渴(蘇恭)。脾積痞氣。潤皴裂,入面脂用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四。
吐血咯血五勞七傷:用水牛腦一枚(塗紙上陰乾),杏仁(煮去皮)、胡桃仁、白蜜各一斤,香油四兩,同熬干為末。每空心燒酒服二錢匕。(《乾坤秘韞》)偏正頭風:不拘遠近,諸藥不效者,如神。用白芷、芎藭各三錢,為細末。以黃牛腦子搽末在上,瓷器內加酒頓熟,乘熱食之,儘量一醉。醒則其病如失,甚驗。(《保壽堂方》)
脾積痞氣:牛腦丸:治男婦脾積痞病,大有神效。黃㸺牛腦子一個(去皮、筋,擂爛),皮硝末一斤,蒸餅六個(曬研)。和勻,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好酒下,日三服。百日有驗。(《普濟方》)
氣積成塊:牛腦散:用牛腦子一個(去筋、膜),雄雞肫一個(連皮、黃),並以好酒浸一宿,搗爛,入木香、沉香、砂仁各三兩,皮硝一碗,杵千下,入生銅鍋內,文武火焙乾為末,入輕粉三錢,令勻。每服二錢,空心燒酒服,日三服。(同上)
心(以下黃牛者良)
【主治】虛忘,補心(《別錄》)。
脾,
【主治】補脾(藏器)。臘月淡煮,日食一度,治痔瘻。和朴硝作脯食,消痞塊(時珍。出《千金》《醫通》)。
肺(以下水牛者良)
【主治】補肺(藏器)。
肝,
【主治】補肝,明目(《別錄》)。治瘧及痢,醋煮食之(孟詵)。婦人陰䘌,納之引蟲(時珍)。
腎,
【主治】補腎氣,益精(《別錄》)。治濕痹(孫思邈)。
胃(黃牛、水牛俱良)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弘景曰:青牛腸胃,合犬肉、犬血食,病人。
【主治】消渴風眩,補五臟,醋煮食之(詵)。補中益氣,解毒,養脾胃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啖蛇牛毒:牛肚細切,水一斗,煮一升,服,取汗即瘥。(《金匱要略》)
白話文:
牛
【味道】 味甘,性溫和,無毒。
【主要功效】 能夠補養身體中氣,填補骨髓。長期服用可以增壽(出自《本經》)。能安定五臟,調和三焦,接續斷裂的損傷,增強體力,止瀉,消除糖尿病,都用溫熱的清酒送服(出自《別錄》)。能調和胃氣,疏通十二經脈(出自孫思邈)。治療身體消瘦,用黑牛的骨髓、地黃汁、白蜂蜜等量混合,煎煮後服用(出自孟詵)。可以滋潤肺部、補益腎臟,使皮膚光澤、容顏美麗,治療跌打損傷、擦傷疼痛,效果非常好(出自李時珍)。
【附加藥方】(新增三種)
- 補精潤肺,壯陽助胃: 用煉製過的牛髓四兩,核桃肉四兩,杏仁泥四兩,山藥粉半斤,煉製過的蜂蜜一斤,一起搗成膏狀,裝在瓶子裡隔水蒸煮一天。每次服用一湯匙,空腹服用。(出自《瑞竹方》)
- 治療勞損風濕: 陸抗膏:用牛髓、羊脂各二升,白蜜、薑汁、酥油各三升,煎煮三次,每次煮沸後停火,如此反覆三次,使之成膏狀。可以隨意用溫酒調服。(出自《經心錄》)
- 治療手腳皮膚乾裂: 用牛髓塗抹患處。
牛腦(水牛或黃牛的腦髓較好)
【味道】 味甘,性溫和,但略有微毒。
《心鏡》中提到:因熱病而死的牛,不要吃它的腦髓,會導致腸道生出膿瘡。
【主要功效】 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暈目眩和糖尿病(出自蘇恭)。能消散脾臟積聚的痞塊之氣。可滋潤乾燥的皮膚,可用於製作面脂(出自李時珍)。
【附加藥方】(新增四種)
- 治療吐血、咯血、五勞七傷: 用水牛腦一個(塗在紙上陰乾),杏仁(煮過並去皮)、核桃仁、白蜜各一斤,香油四兩,一起熬煮至乾燥,然後磨成粉末。每次空腹用燒酒送服二錢匕。(出自《乾坤秘韞》)
- 治療偏頭痛、正頭痛: 無論病程長短,用其他藥物治療無效時,此法有奇效。用白芷、川芎各三錢,磨成細末。用黃牛腦髓塗抹在藥末上,然後放入瓷器中,加入酒燉煮至熟透,趁熱吃下,盡量喝醉。醒來後,頭痛就會消失,非常有效。(出自《保壽堂方》)
- 治療脾臟積聚的痞塊之氣: 牛腦丸:治療男性和女性的脾臟積聚痞塊之病,有神奇療效。用黃牛腦髓一個(去皮、筋,搗爛),皮硝粉一斤,蒸餅六個(曬乾研磨成粉)。混合均勻,製作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好酒送服,每天三次。堅持一百天就會見效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- 治療氣積成塊: 牛腦散:用牛腦髓一個(去除筋膜),雄雞的胗一個(連皮、黃),都用好酒浸泡一晚,搗爛,加入木香、沉香、砂仁各三兩,皮硝一碗,一起搗一千下,放入生鐵鍋中,用文火和武火烘乾,磨成粉末,加入輕粉三錢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燒酒送服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牛心(以下以黃牛的心臟為佳)
【主要功效】 治療健忘,補養心臟(出自《別錄》)。
牛脾
【主要功效】 補養脾臟(出自藏器)。在臘月用清淡的方式煮食,每天吃一次,可以治療痔瘡和瘺管。與朴硝一起製作成肉乾食用,可以消散腹中痞塊(出自李時珍,參見《千金方》、《醫通》)。
牛肺(以下以水牛的肺臟為佳)
【主要功效】 補養肺臟(出自藏器)。
牛肝
【主要功效】 補養肝臟,明亮眼睛(出自《別錄》)。治療瘧疾和痢疾,用醋煮熟後食用(出自孟詵)。治療婦女陰部瘙癢,將牛肝放入陰道可以引出蟲子(出自李時珍)。
牛腎
【主要功效】 補養腎氣,增益精氣(出自《別錄》)。治療濕痹(出自孫思邈)。
牛胃(黃牛和水牛的胃都很好)
【味道】 味甘,性溫和,無毒。
陶弘景說:青色的牛的腸胃,如果和狗肉、狗血一起食用,會使病人病情加重。
【主要功效】 治療糖尿病、風邪引起的頭暈目眩,補養五臟,用醋煮熟後食用(出自孟詵)。補養中氣,增益氣力,解毒,滋養脾胃(出自李時珍)。
【附加藥方】(新增一種)
- 治療被蛇咬傷的牛中毒: 將牛肚切細,用水一斗煮至剩下一升,服用後使身體發汗,病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