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37)

回本書目錄

獸部第五十卷 (37)

1.

牛皮風癬:每五更炙牛肉一片食,以酒調輕粉敷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水牛肉,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《日華》曰:冷,微毒。宜忌同黃牛。

【主治】消渴,止啘泄,安中益氣,養脾胃(《別錄》)。補虛壯健,強筋骨,消水腫,除濕氣(藏器)。
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一。

水腫尿澀:牛肉一斤熟蒸,以薑、醋空心食之。(《心鏡》)

手足腫痛:傷寒時氣,毒攻手足,腫痛欲斷。生牛肉裹之,腫消痛止。(《範汪方》)

白虎風痛:寒熱發歇,骨節微腫。用水牛肉脯一兩(炙黃),燕窠土、伏龍肝、飛羅面各二兩,砒黃一錢,為末。每以少許,新汲水和,作彈丸大,於痛處摩之。痛止,即取藥拋於熱油鐺中。(《聖惠》)

頭蹄(水牛者良)

【氣味】涼。

《食經》云:患冷人勿食蹄中巨筋。多食令人生肉刺。

【主治】下熱風(孟詵)。

【附方】舊一。

水腫脹滿,小便澀者:用水牛蹄一具去毛,煮汁作羹,蹄切食之。或以水牛尾一條,細切,作腤䐶食,或煮食亦佳。(《食醫心鏡》)

(水牛者良)

【主治】消渴,同石燕煮汁服(藏器)。治婦人無乳,作羹食之,不過兩日,乳下無限,氣壯人尤效(孟詵)。療口眼喎斜。不拘乾溼者,以火炙熱,於不患處一邊熨之,即漸止(宗奭)。

(水牛者良)

【主治】水氣浮腫,小便澀少。以皮蒸熟,切入豉汁食之(《心鏡》)。熬膠最良(詳阿膠)。

乳,

【氣味】甘,微寒,無毒。

弘景曰:𤚩牛乳佳。

恭曰:𤚩牛乳性平,生飲令人利,熱飲令人口乾,微似溫也。水牛乳作酪,濃厚勝𤚩牛,造石蜜須之。

藏器曰:黑牛乳勝黃牛。凡服乳,必煮一二沸,停冷啜之,熱食即壅。不欲頓服,欲得漸消。與酸物相反,令人腹中結症。患冷氣人忌之。合生魚食,作瘕。

時珍曰:凡取,以物撞之則易得。余詳乳酪下。制秦艽、不灰木。

【主治】補虛羸,止渴(《別錄》)。養心肺,解熱毒,潤皮膚(《日華》)。冷補,下熱氣。和酥煎沸食,去冷氣痃癖(藏器)。患熱風人宜食之(孟詵)。老人煮食有益。入薑、蔥,止小兒吐乳,補勞(思邈)。治反胃熱噦,補益勞損,潤大腸,治氣痢,除疸黃,老人煮粥甚宜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震亨曰:反胃噎膈,大便燥結,宜牛、羊乳時時咽之,並服四物湯為上策。不可用人乳,人乳有飲食之毒,七情之火也。

時珍曰:乳煎蓽茇,治氣痢有效。蓋一寒一熱,能和陰陽耳。按《獨異志》云:唐太宗苦氣痢,眾醫不效,下詔訪問。金吾長張寶藏曾困此疾,即具疏以乳煎蓽茇方上,服之立愈。宣下宰臣與五品官。魏徵難之,逾月不擬。上疾復發,復進之又平。因問左右曰:進方人有功,未見除授何也?徵懼曰:未知文武二吏。

白話文:

**牛皮癬:**每天早上五更時(約凌晨3-5點),用火烤一片牛肉來吃,再用酒調和輕粉塗抹患處。

水牛肉:

**味道:**味甘,性平,沒有毒性。

**《日華子本草》說:**性冷,有微毒。它的宜忌和黃牛相同。

**主要功效:**能止消渴(糖尿病),止呃逆和腹瀉,安撫脾胃,補益中氣,滋養脾胃。也能補虛,使身體強壯,強健筋骨,消除水腫,去除濕氣。

**附加藥方:**共有三種。

**水腫尿少:**用一斤牛肉蒸熟,加入薑和醋,空腹食用。

**手腳腫痛:**因傷寒時疫引起的毒邪侵襲手腳,導致腫痛劇烈,可用生牛肉包裹患處,能消腫止痛。

**白虎風痛:**寒熱交替發作,關節輕微腫脹。用水牛肉乾一兩(烤黃),燕子窩的土、灶心土、飛羅面各二兩,砒霜一錢,一起研磨成末。每次取少量,用新打的水調和,搓成彈丸大小,在疼痛處摩擦。疼痛停止後,立即將藥丸丟入熱油鍋中。

牛頭蹄(水牛的最好):

**味道:**性涼。

**《食經》說:**體寒的人不要吃蹄子中的大筋。多吃容易長肉刺。

**主要功效:**能降下體內熱邪。

**附加藥方:**共一種。

**水腫脹滿,小便不暢:**用水牛蹄一對,去除毛後,煮汁做羹,蹄子切開食用。也可以用水牛尾一條,切碎做成肉羹食用,或煮熟食用。

牛鼻(水牛的最好):

**主要功效:**能止消渴(糖尿病),與石燕一起煮汁服用。能治療婦女產後無乳,用來做羹食用,兩天內即可下奶,對體質強壯的人效果更佳。還能治療口眼歪斜,不論乾濕,用火烤熱後,在沒有患病的一側熨敷,慢慢就會痊癒。

牛皮(水牛的最好):

**主要功效:**能治療水氣浮腫,小便澀少。將牛皮蒸熟,切塊加入豆豉汁食用。熬製成膠效果最好。

牛乳:

**味道:**味甘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

**陶弘景說:**黃牛乳最好。

**陳藏器說:**黃牛乳性平,生飲容易腹瀉,熱飲容易口乾,性質微溫。水牛乳製成的酪,比黃牛乳更加濃稠,製作石蜜需要用到它。

**張仲景說:**黑牛乳勝過黃牛乳。凡是喝牛奶,必須煮沸一兩次,稍冷後飲用,熱喝容易造成阻塞。不要一次喝太多,應當慢慢飲用。不能與酸性食物同食,容易在腹中結成硬塊。體寒的人忌喝。與生魚同食,容易產生腫塊。

**李時珍說:**取奶時,用東西撞擊牛的乳房更容易擠出奶。

**主要功效:**能補虛弱,止口渴。能養心肺,解除熱毒,滋潤皮膚。能補虛,降下熱氣。與酥油一起煎煮後食用,能去除體內的寒氣和癥瘕(腹部腫塊)。發熱性疾病的人適合食用。老人煮食有益。加入薑、蔥,能止小兒吐奶,補勞損。能治療反胃、熱性呃逆,能補益勞損,潤滑腸道,治療氣痢,去除黃疸,老人煮粥食用非常好。

**發明:**朱震亨說:反胃、食道阻塞、大便乾結,應該時常喝牛羊乳,並服用四物湯,效果最好。不能用人乳,因為人乳有飲食的毒素,以及七情內傷的火氣。

**李時珍說:**牛奶煎煮蓽茇,治療氣痢效果好,因為它能調和體內的陰陽。據《獨異志》記載,唐太宗曾患氣痢,很多醫生都治不好,後來金吾長張寶藏曾患此病,上疏獻上牛奶煎煮蓽茇的方子,服用後立即痊癒。宣佈給宰相和五品官員,魏徵提出異議,一個月沒有決定,唐太宗疾病復發,再次進獻此方又治好了。於是問左右侍從,獻方的人有功,為何沒有給予賞賜?魏徵害怕地說,還未確定文官還是武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