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獸部第五十卷 (25)
獸部第五十卷 (25)
1. 羊
猝汗不止:牛、羊脂,溫酒頻化,服之。(《外臺》)
脾橫爪赤:煎羊脂摩之。(《外臺》)
產後虛羸:令人肥白健壯。羊脂二斤,生地黃汁一斗,薑汁五升,白蜜三升,煎如飴。溫酒服一杯,日三。(《古今錄驗》)
婦人陰脫:煎羊脂頻塗之。(《廣利方》)
發背初起:羊脂、豬脂切片,冷水浸貼,熱則易之。數日瘥。(《外臺》)
牙齒疳䘌:黑羖羊脂、莨菪子等分,入杯中燒煙,張口熏之。(《千金方》)
小兒口瘡:羊脂煎薏苡根塗之。(《活幼心書》)
豌豆如疥,赤黑色者:煎青羊脂摩之。(《千金方》)
赤丹如疥,不治殺人:煎青羊脂摩之,數次愈。(《集驗》)
誤吞釘針:多食肥羊脂,久則自出。(《肘後》)
血(白羊者良)
【氣味】咸,平,無毒。
時珍曰:按夏子益《奇疾方》云:凡豬、羊血久食,則鼻中毛出,晝夜長五寸,漸如繩,痛不可忍,摘去復生。惟用乳石、硇砂等分為丸。空心,臨臥各一服,水下十丸,自落也。
【主治】女人中風血虛悶,及產後血暈,悶欲絕者,熱飲一升即活(蘇恭)。熱飲一升,治產後血攻,下胎衣,治猝驚九竅出血,解莽草毒、胡蔓草毒,又解一切丹石毒發(時珍。出《延壽》諸方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《外臺》云:凡服丹石人,忌食羊血十年,一食前功盡亡。此物能制丹砂、水銀、輕粉、生銀、硇砂、砒霜、硫黃乳、石鐘乳、空青、曾青、雲母石、陽起石、孔公櫱等毒。凡覺毒發,刺飲一升即解。又服地黃、何首烏諸補藥者,亦忌之。《嶺表錄》異言其能解胡蔓草毒。羊血解毒之功用如此,而本草並不言及,誠缺文也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五。
衄血一月不止:刺羊血熱飲即瘥。(《聖惠》)產後血攻或下血不止,心悶面青,身冷欲絕者:新羊血一盞飲之,三兩服妙。(《梅師》)
大便下血:羊血煮熟,拌醋食,最效。(吳球《便民食療》)
硫黃毒發氣悶:用羊血熱服一合效。(《聖惠方》)
食菹吞蛭:蛭啖臟血,腸痛黃瘦。飲熱羊血一二升,次早化豬脂一升飲之,蛭即下也。(《肘後方》)
誤吞蜈蚣:刺豬、羊血灌之,即吐出。昔有店婦吹火筒中有蜈蚣入腹,店婦仆地,號叫可畏。道人劉復真用此法而愈。(《三元延壽書》)妊娠胎死不出,及胞衣不下,產後諸疾狼狽者。刺羊血熱飲一小盞,極效。(《聖惠方》)
乳(白𦍺者佳)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補寒冷虛乏(《別錄》)。潤心肺,治消渴(甄權)。療虛勞,益精氣,補肺、腎氣,和小腸氣。合脂作羹食,補腎虛,及男女中風(張鼎)。利大腸,治小兒驚癇。含之,治口瘡(《日華》)。主心猝痛,可溫服之。又蚰蜒入耳,灌之即化成水(孟詵)。治大人乾嘔及反胃,小兒噦啘及舌腫,並時時溫飲之(時珍)。
白話文:
[羊]
突然大量出汗不止: 用牛或羊的脂肪,加熱酒頻繁地化開服用。(出自《外臺》)
脾臟旁邊出現紅色像爪子的斑點: 用煎過的羊油塗抹。(出自《外臺》)
產後身體虛弱消瘦: 可以使人變得肥壯白皙。用羊油二斤,生地黃汁一斗,薑汁五升,白蜂蜜三升,一起煎熬成麥芽糖的樣子。用溫酒送服一杯,一天三次。(出自《古今錄驗》)
婦女陰道脫垂: 用煎過的羊油頻繁地塗抹。(出自《廣利方》)
背部癰疽剛開始發作: 將羊脂和豬脂切成薄片,用冷水浸濕後貼在患處,如果變熱就更換。幾天後就會痊癒。(出自《外臺》)
牙齒出現壞疽: 用黑色的母羊的脂肪,與莨菪子的量相同,放入杯中點燃,用煙熏患處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小兒口瘡: 用羊脂煎煮薏苡根後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活幼心書》)
像豌豆一樣的疥瘡,呈紅黑色: 用煎過的青羊的脂肪塗抹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像疥瘡一樣的丹毒,不治療會致命: 用煎過的青羊的脂肪塗抹,多次後可以痊癒。(出自《集驗》)
不小心吞下釘子或針: 多吃肥羊的脂肪,時間久了就會自行排出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羊血(白羊的血最好)
【性味】味鹹,性平,無毒。
李時珍說:根據夏子益《奇疾方》的記載,凡是長期吃豬或羊血的人,鼻子裡會長出毛,白天晚上會長到五寸長,逐漸像繩子一樣,疼痛難忍,拔掉後又會長出來。只能用乳石、硇砂等量磨成粉末做成藥丸。每天早上空腹和晚上睡覺前各服用一次,每次用水送服十丸,毛就會自己脫落。
【主治】治療婦女中風,血虛引起的悶,以及產後因血氣上衝導致暈厥,快要死亡的情況,熱飲一升羊血就能救活。(出自蘇恭的記載)。熱飲一升羊血,可以治療產後血氣上攻,幫助胎盤排出,治療突然驚嚇導致的九竅出血,可以解莽草、胡蔓草的毒,還可以解一切煉丹藥石的毒性。(出自李時珍,以及《延壽》中的多個方子)。
【發明】李時珍說:《外臺》記載,凡是服用煉丹藥石的人,忌吃羊血十年,一旦吃了,之前的功效都會消失。羊血能夠抑制丹砂、水銀、輕粉、生銀、硇砂、砒霜、硫黃乳、石鐘乳、空青、曾青、雲母石、陽起石、孔公櫱等毒。一旦感覺毒發作,立即喝一升羊血就可以解毒。另外,服用生地黃、何首烏等補藥的人,也要忌食羊血。《嶺表錄異》認為羊血能夠解胡蔓草毒。羊血解毒的功效如此之強,而本草書籍中卻沒有記載,實在是遺漏了。
【附加藥方】舊方兩個,新方五個。
鼻血流不止一個月: 用剛刺出的熱羊血喝下去就會痊癒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產後因血氣上攻,或者產後下血不止,導致心悶面色蒼白,身體冰涼快要死亡的情況: 喝一碗新鮮的羊血,每次喝三兩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梅師》)
大便出血: 將羊血煮熟,拌上醋吃,效果很好。(出自吳球的《便民食療》)
硫磺中毒,引起胸悶: 服用一合熱羊血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吃菜時不小心吞下水蛭: 水蛭會吸食內臟的血,導致腸痛和身體消瘦。喝一兩升熱羊血,第二天早上喝一升豬油,水蛭就會被排出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不小心吞下蜈蚣: 用剛刺出的豬或羊血灌入,就能吐出蜈蚣。以前有個店裡的婦女,因為吹火筒裡有蜈蚣爬入腹中,倒地後痛苦的嚎叫。道士劉復真用這個方法治好了她。(出自《三元延壽書》)
懷孕胎兒死在腹中,或者胎盤不下,產後出現各種問題: 喝一小盞熱羊血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羊乳(白色的母羊的奶最好)
【性味】味甘,性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可以補充因寒冷引起的虛弱。(出自《別錄》)可以滋潤心肺,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。(出自甄權的記載)。可以治療虛勞,增強精氣,補益肺氣和腎氣,治療小腸氣。和羊脂一起煮成羹食用,可以補腎虛,以及治療男女中風。(出自張鼎的記載)。可以潤腸通便,治療小兒驚癇。含在嘴裡,可以治療口瘡。(出自《日華》)。可以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,可以溫熱後服用。另外,如果蜈蚣爬入耳朵,滴入羊乳就可以化成水。(出自孟詵的記載)。可以治療成人乾嘔和反胃,以及小兒吐奶和舌頭腫大,都需要經常溫熱後飲用。(出自李時珍的記載)。